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一百零八章:给西汉皇帝们一点汉昭烈帝的震撼!

第一百零八章:给西汉皇帝们一点汉昭烈帝的震撼!

作者:九品大韭菜 返回目录

天幕上,


繁阳,


一座高坛筑起。


坛上燃起大火,


一道手书从身穿帝服,头戴十二冕旒的皇帝手里投入火中。


一道青烟缓缓升起,随后逐渐散开。


东汉的地图悬浮于天。


北方一统的『曹』字逐渐扭曲改变。


最后成了一个黄褐色的『魏』


……


【公元220年十月,汉献帝让位,曹丕称帝,是为魏文帝。】


【十月十三日,汉献帝刘协被迫将象征皇位的玺绶诏册奉交曹丕,宣布退位。】


【曹丕照例三让之后,择于十月庚午日寅时禅让升坛受禅,登上帝座,改国号为魏,建元黄初。】


【十一月一日,曹丕封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行使汉朝正朔和使用天子礼乐。】


【至此,历十二帝,一百九十五年的东汉王朝,灭亡。】


……


大汉·景帝时期


小刘彻蹲在地上,双手撑腮。


看着同样蹲在地上,在那摆弄算筹的刘启,疑惑道:


“阿父,你算什么呢?”


“让彻儿帮你算啊?”


刘启头也不抬。


“滚蛋,别在烦朕!吃你的肉去!”


随后斜放了一根黑色算筹,嘀咕着:


“公元前?前?也就是负算咯?然后是…正算。”


“别算了阿父,咱们西汉是二百一十年。”


刘启一惊!


“伱怎么算出来的?居然这么快?”


小刘彻叹口气摇摇头。


“阿父啊,张丞相所作的九章算术我又不是没学过。”


“很容易就算出来了吗!”


刘启大惊!


难道他真的是个天才?!


难怪未来里的他那么能搜刮民众!


想出那么多奇奇怪怪敛财的方式!


原来一切都是有迹可循嘛!


“再者说…”


小刘彻斜睨了一眼自家有点傻憨的阿父。


“在说刘秀的时候,天幕里就已经说过西汉历经二百一十年了。”


“啊?”


刘启呆住了。


“说过吗?没有吧?”


小刘彻无奈的摇摇头。


“都是大汉王朝,无非一前一后,算多算少又有什么意义呢?”


“唉,又爱争输赢,记忆又不好。”


“我算是知道当初吴王太子是怎么赢阿父你的了。”


“他想输都很难呢。”


刘启腾的起身!


“逆子!吃乃公一记算筹!”


……


炎汉·光武帝时期


南宫内一片寂静。


“无事!还有刘玄德呢!”


“对对对!还有刘备呢!”


“益州、汉中,只要北上取得关中,就有三兴的希望!”


“再兴则为季汉,季汉三兴!天命所归!”


刘秀看着底下一阵吵嚷的大臣们。


本来自己是有些难过的,但他们这么一打断。


顿时感觉好了许多。


只是……


刚刚关羽北伐时你们就这样,现在你们还这样说……


朕很惶恐啊!


……


天幕上继续播放着,


在北方的『曹』字变成『魏』字之后。


身处益州之地的『刘』字也改成了红色的『汉』字。


……


【公元221年四月初六,六十一岁的刘备于成都西北的武担山之南登基称帝,是为汉昭烈帝。】


【续大汉正统,国号为“汉”,改年号为章武。】


【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徙。】


【设置百官,建立宗庙,祭祀汉高祖以下。】


【五月,册立夫人吴氏为皇后,立儿子刘禅为皇太子。】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看着天幕里刘备的谥号,一时间出了神。


“昭烈,昭烈…”


卫子夫看向刘彻:


“陛下,这昭烈应该是美谥吧?毕竟汉昭帝的昭字就是美谥呀。”


刘彻点点头,语气蔫蔫的说道:


“昭字在谥法里有明亮、恭敬、圣明、智慧等美好的德行。”


“而烈字则是有功、勇敢、刚正、宏大等优秀的作为。”


“刘备的谥号是汉昭烈帝,说明后人是赞扬他的仁义之名和开国之功。”


卫子夫脸上带笑道:


“这是不是说明,汉室三兴了?”


刘彻仰头长叹了一气,直接往后一躺。


身体躺的笔直,脑袋靠在软榻的靠背上,而下巴则抵在胸口。


整个人就是大写的颓废。


卫子夫惊讶陛下居然如此不顾形象!


然后就听刘彻沉闷的声音传出。


“朕早就该想到的。”


“天幕从一开始就没提过汉室三兴的事情。”


“刘备怕是失败了。”


“大汉……”


刘彻整个人都很沉闷、沮丧。


卫子夫看着一直不可一世的刘彻居然还有这样的一面,心底一阵触动,随即柔声道:


“也许刘备无法一举功成,但不是还有他的儿子吗?”


刘彻眼前一亮。


猛的坐直身体!


“对啊!虎父无犬子!谁规定一定是开国之君才是最厉害的!”


“朕不就比高祖厉害吗!”


“又不是谁都是刘秀那个不是人的!”


“刘禅估计比刘备还要厉害呢!”


卫子夫嘴角抽动着。


咱家陛下就这点好……


没心没肺,心情愉快。


刘彻觉得自己的想法不差。


“曹贼篡位登基,人心难免动摇不稳,此时是进攻关中的最好时机!”


“大汉四百年,朕就不信关中之地不念旧情!”


“只要刘备振臂一呼,不说从者如雨,那也是摇摆不定!”


“大有可为,大有可为啊!”


说的兴起,刘彻直接下地,站直身子看向天幕。


“此乃天赐良机!”


“东面修好孙权,北面扬诛贼大旗!”


“这不就好起来了吗!这不就有希望了吗!”


“得关中!得天下!”


“刘备!抓住这大好时机啊!”


……


天幕上,


身穿日月朝服,头戴十二冕旒的刘备看着殿下大臣,沉声道:


“自平黄巾始,朕与云长情同兄弟。”


“不成想,二弟被东吴孙权所害!”


“若不报此仇!朕有负情义二字!”


刘备深吸一口气,虽已年迈,但依然双目熠熠生辉道:


“朕!欲起倾国之兵!”


“攻伐东吴!生擒孙权!以雪此恨!”


话音刚落,底下身穿绛袍头戴武冠的赵云出列禀道:


“陛下!不可!”


“陛下,国贼乃曹操,非孙权也。”


“今曹丕篡汉,天下共怒!”


“应该扫除关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讨凶逆!”


“则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


“若舍魏而伐吴,兵势一交岂能骤解?”


“愿陛下明察。”


赵云一躬到底,言辞恳切。


刘备看了一眼殿内大臣,面沉如水。


“孙权害死云长,朕与傅士仁、糜芳、潘璋马忠皆有切齿之仇!”


“啖其肉!灭其族!”


“方雪朕恨!”


“卿为何阻朕!”


赵云听到刘备的质问,拱手焦急道:


“汉贼之仇,公也!”


“兄弟之仇,私也!”


“岂能因私废公?愿陛下以天下江山为重!”


刘备扫视了一眼,面带悲戚之色,语气悲愤:


“朕不为弟报仇…”


“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


“朕意已决,不必再谏!”


“传令三军,起兵伐吴!”


……


【公元221年,刘备起兵伐吴,为关羽报仇。】


……


大汉,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刘邦腾地的蹦了起来!


“赵云说的对啊!你得听啊!”


“一个兄弟!死就死了!”


“小不忍则乱大谋啊!”


“你还没得天下呢!别飘啊!”


一旁的吕雉冷笑一声。


“多随你啊,不愧是你的种。”


刘邦:……


吕雉抬头望天。


“这就是刘备和你的不同了。”


“也是稀奇,大汉四百年,居然出了个意气人物。”


“刘邦,他可比你更像个游侠,也更像个英雄。”


刘邦猛的回头,看向吕雉,这一瞬间,属于大汉天子的威严蓬勃而出!


“英雄?为帝者不需要当个英雄!”


“静静的看着吧。”


这回吕雉没有避开他的眼睛。


“不管结局如何,他都没有丢你的颜面。”


“昭烈,多好的寓意。”


“你不是一直想当个游侠吗?”


刘邦静静的看着她。


吕雉伸出手,握着刘邦的手,将他拉到身边坐下。


“送他一程吧。”


“还有希望……还有……还有刘禅呢。”


“……”


吕雉看着刘邦,没有多说。


他们二人都明白。


怒而兴师,赢的可能性很小。


而吕雉更明白刘邦为什么会这么激动,明明西汉亡了他都不在意。


因为他在刘备身上看到了自己。


一个当了游侠,像个英雄,如魏无忌那般仁义的自己。


一个遥不可及,梦里的自己。


一如刘彻看着霍去病一般。


那是年少不可得之物。


……


大汉·文帝时期


刘启偷偷的看向刘恒,但跟他想得不同,刘恒一点情绪都没有。


“阿父,你不生气吗?”


刘恒奇怪的看向他。


“朕气什么?”


刘启小心翼翼的说道:


“他这举动很不明智啊。”


刘恒扬了扬袍袖。


“那是他的事,跟朕无关,跟你也无关。”


“你只需要吸取教训,然后好好照顾这个天下就够了。”


“未来如何,不是你我能干预的。”


刘启缩了缩脖子。


所以我才很难跟您沟通啊。


您有时冷漠的可怕啊。


……


大汉·景帝时期


“阿父,他好有英雄气概啊!”


刘启听到小刘彻崇拜的话语,扔掉算筹,正色道:


“看看就行了,你敢学他,朕就打死你!”


“朕没跟你戏言。”


小刘彻安静的点点头。


他感受到了,现在的阿父是认真的。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捂着胸口,颤抖着手指着天幕。


“你的情义……用错地方了吧!”


“陛下,莫要激动了。”


卫子夫扶着刘彻坐下。


刘彻依然难以置信。


“天下?情义?孰高孰低!孰高孰低!”


“竖子,不可与谋!不可与谋!”


刘彻闭上眼睛不想再看。


“刘禅啊刘禅,大汉兴盛的担子就交给你了。”


“莫要叫朕失望啊。”


……


大汉·宣帝时期


刘病已抱着许平君,看着天幕上的刘备,心生一抹敬意。


“能为情义做到这等地步。”


“朕不如也。”


此时,大魏吴王发出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