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一百四十四章:司马家最后的荣光·司马绍

第一百四十四章:司马家最后的荣光·司马绍

作者:九品大韭菜 返回目录

【晋明帝·司马绍】


……


天幕上,一道画像悬于空中。


头戴长冠,身穿宽袍。


皮肤白皙,金发黄须。


画面一转。


大殿内,众臣聚集。


黄发小儿被司马睿抱在怀里询问道:


“太阳和长安哪个近啊?”


小儿用稚嫩的声音高声回答说:“我觉得太阳要近一些!”


殿内的众人听着稚儿的回答哑然失笑。


司马睿略有诧异。


“你上次不是说,只听说有人从长安来,没听说有人从太阳来。所以长安近吗?怎么这次改了?”


小儿摇头道: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话音一落,殿内瞬间一片黯然神伤。


……


大汉·武帝时期


觉得这一时期甚是无聊的刘彻正拉着霍去病下棋。


听闻这话一时愣住。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甚有夙慧啊。”


扔下手里的棋子,刘彻坐直身子。


“朕到要看看你要怎么治理这破烂不堪的东晋!”


霍去病看着被刘彻棋子扔乱的棋盘默不吱声,也慢慢放下手中棋子。


……


大唐·龟兹


“说的真好啊,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一位靠着城墙的白发老兵,抱着长矛喃喃细语着。


“也不知道罗罗那里的毕罗还卖不卖。”


“希望有一天还能回到长安。”


“说什么也要尝一尝那蟹黄毕罗是个什么滋味!”


裹了裹破旧的厚衣,老兵缩在角落里,思念着长安。


……


【司马绍也是司马家为数不多的道德高地。】


【东晋刚刚建立时,司马绍跟王导学习先祖艰苦奋斗的历史。】


【等王导将司马懿的创业经历以及司马昭晚年杀高贵乡公曹髦的事一一尽述后。】


【司马绍掩面伏在坐床上,悲叹道:“若如公言,祚安得长!”】


……


汉末·献帝时期


曹操摸着黑白夹杂的胡子,眯着眼睛。


这司马家的智商又回来了?


的确有点明主之像啊。


……


曹魏,


司马父子三人相视一眼。


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一种情绪。


尴尬。


……


【司马绍性情孝顺,文才武略,敬贤爱客,喜好文章辞藻。】


【当时的名臣,王导、庾亮、温峤等人都被亲近看重。】


【王敦之乱时,王室六军溃败,司马绍欲率将士与叛军决战,登上车辇将要出发。】


【太子中庶子温峤坚决谏阻,抽剑斩断马套绳,这才作罢。】


【王敦认为太子司马绍神武有明略,为朝野人氏所钦佩信赖,打算用不孝的罪名废黜他。】


……


天幕上,


头戴长冠,一身华服的王敦看着底下的百官,声色俱厉道:


“皇太子有何德可称?”


底下的官俱都一言不发,不给王敦发难的理由。


此时,底下坐在上首的一位大臣拱手道:


“太子才识的广博精深,非我等这种认识肤浅之人所能估量的,但按照礼法来侍奉双亲,这可以称为孝。”


话音一落,一众大臣们都开口附和。


只留王敦脸色难看。


……


【但被温峤以礼法顶了回去,王敦的阴谋遂被阻止。】


【公元322年闰十一月初十日,司马睿去世。】


【闰十一月十一日,司马绍即皇帝位,大赦天下,尊生母荀氏为建安郡君。】


【公元323年三月,为了就近掌控朝政,王敦暗示要朝廷征召自己入朝。】


【四月,司马绍以手诏征召王敦,加授王敦黄钺、班剑。】


【奏事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回建业受封。】


【王敦从武昌进驻姑孰。】


……


东晋·元帝时期


“好小子!好!”


司马睿鼓掌喝彩!


加封以捧杀!


暗示臣子们对方有不臣之心!


最妙的是让他回来受封!


你要的东西朕给了,而且还多给。


但要伱回来受封,规则就是这样吗。


那你敢回来了吗?


你不敢!


我大晋兴盛有望啊!


……


【同年,武卫将军王允之乘酒宴知道王敦的密谋反叛,于是回京告诉其父荆州刺史王舒。于是,王舒与王导一同报告司马绍,得以早作防备。】


【不久后王敦患病不起,矫诏拜养子王应为武卫将军作自己的继承人。】


【因认为王应年少难当大事,与钱凤等谋划后事时提出了标准的上中下三策。】


【上策,放弃兵权,复归朝廷。】


【中策,退回武昌,拥兵自守。】


【下策,举兵东下,颠覆朝廷。】


……


季汉,


刘备皱着眉头。


“这王敦之心比司马昭还路人皆知啊。”


“但造反之心不下司马昭,居然还能想回归朝廷。这朝堂又不是他王家开的吗?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一旁的诸葛亮悠然道:


“一般人当然做不到,但所谓王与马共天下。”


“王家朝堂里还有元老王导身居要职,琅琊王氏子弟也把持着东晋官场。”


“最关键的一点,是王敦本人还没有明反且手握重兵。”


“他的确有很朝廷谈判的资格。”


……


【但钱凤认为下策才是最好的计谋,遂决定在王敦死后发动叛乱。】


【与此同时,司马绍一面命侍中陈晷、散骑常侍虞騑去探问王敦病况,一面却微服到芜湖察看王敦大军的营垒预作讨伐的准备,并且不断派遣大臣去询问王敦的起居。】


【随后任命王导为大都督,准备派兵讨伐王敦。】


……


天幕上,


建业,


富丽堂皇的王府内,挂满条条白绫。


素麻布缠绕庭柱,白绣球垂于楼阁。


一众子弟正披麻戴孝的哭喊着。


一张张白色纸钱在偌大的庭院内飞舞着。


……


【王导领着宗族子弟为尚在人世的王敦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葬礼,随即带兵出征了。】


【公元324年六月,王敦再次以“清君侧”的名义在武昌起兵,率领主力部队五万余人,径直向建康扑来。】


【司马绍亲自驻屯于台城宣阳门外的中堂。】


【以王导为大都督,总领征讨诸军。】


【以郗鉴为卫将军,统领从驾诸军。】


【以温峤为中垒将军,与右将军卞敦负责守卫石头城。】


【以光禄勋应詹为护军将军,负责守卫建康城南的朱雀桥。】


【命徐州王邃、豫州祖约、兖州刘遐、临淮苏峻、广陵陶瞻等边军镇将率部入卫建康。】


【又命苏峻于宣阳门两侧藏伏起来,趁王敦等人进攻建业时,从中伏击。】


……


天幕上继续播放着,


建业,


打着『王』『钱』字大旗的已经渡过朱雀桥,冲到宣阳门。


就在天子大军节节败退之时,


突然一阵冲杀声从两侧响起!


一杆『苏』字大旗迎风猎猎!


“不好!中计了!”


一名志得意满的将军脸色大变,随即下令。


“快打旗语!让王含率大军支援。”


画面一转。


军营大帐前,


主帅正烧着大营,准备逃跑。


……


【苏峻击败钱凤,王敦军队四散奔逃,掉入秦淮河淹死者达三千人。】


【率领主力大军的王含见钱凤全军覆灭,一把火点燃营房物资,连夜逃亡,等逃奔到荆州时,被王舒溺杀于长江】


【王敦闻败震怒,欲强撑病体亲赴前线督战,最终因病重乏力而未能成行。】


【愤恨交加,当日便死在姑孰军府。】


【公元324年七月,王敦之乱被彻底平定。】


【王敦之乱平定后,司马绍下令不再问罪于王敦一众官属。】


【又分别以应詹为江州刺史、刘遐为徐州刺史、陶侃为荆州刺史、王舒为湘州刺史,重整各州形势。】


【消除王敦以琅琊王氏宗族占据诸州以凌弱皇室的失衡情形。】


……


西晋·武帝时期


司马炎满意的点点头。


不错!有勇有谋!


趁此军威大胜之时,可以收敛士族权力,推行制度!


然后收复失地,统一天下!


再现司马家荣光!


这一切不就都好起来了吗!


……


【公元325年三月初二日,司马绍立长子司马衍为皇太子。】


【闰八月十九日,司马绍病重,召太宰、西阳王司马羕、司徒王导、尚书令卞壸、车骑将军郗鉴、护军将军庾亮、领军将军陆晔、丹杨尹温峤,一起接受遗诏辅政皇太子司马衍。】


【闰八月二十五日,司马绍病逝于东堂,享年二十七岁。】


【谥号明帝,葬武平陵,庙号肃祖。】


虽然只当了三年皇帝,但司马绍是公认的两晋最佳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