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三百零九章:强硬皇帝·压制宦官

第三百零九章:强硬皇帝·压制宦官

作者:九品大韭菜 返回目录

天幕上。


磨川环。


神策军大营。


“诶!你们听说了没有。”


三五成群、席地而坐的将士们正在休息闲聊琐事。


一位满脸络腮胡的将士开口向身边几人说道:


“听说过两日陛下要在丹凤楼宣布大赦天下。”


身旁几个坐的歪歪扭扭的将士不置可否。


顶着两撇八字须的将士懒洋洋的开口道:


“这有什么稀奇的?无非是老一套的赐点赏赐,好事啊。”


看着周围袍泽都是一副同样的表情想法,络腮胡快速地瞅了瞅周围,随即低声快速道:


“宫里头传出消息。”


“说宰相与度支使准备在大赦诏书中加上一笔。”


“减少禁军的衣粮配给,降低士兵军饷!”


话一出口,周围将士立刻炸营了!


……


【公元841年七月,唐武宗加封仇士良为左右神策观军容使,兼统内外三军。】


【这一职位属于实实在在的明升暗降。】


【因为之前的大宦官王守澄就是因为改任升职成这个职务后,失去了实际的军权,最终失势被杀的。】


【仇士良对唐武宗的手段,洞若观火。】


【公元842年四月,为除掉李德裕重新控制唐武宗,仇士良向神策军散布谣言说,李德裕与掌管财政的度支使计划减少禁军的军饷,并怂恿他们在唐武宗加尊号的那天闹事。】


【二十一日,李德裕闻讯立刻启奏唐武宗,请上延英殿开“延英奏对”说明白此事。】


【唐武宗得知大怒,即遣中使宣谕左、右神策军,称“赦书并无此事,且赦书皆出朕意,非由宰相,尔安得此言!”】


【将士们被震慑住了,仇士良只得诚恐诚惶地谢罪。】


……


大唐·宪宗时期


“好啊!这个孩子比李昂强多了!”


李纯兴奋的鼓掌叫好。


“几句话!将意思说得清清楚楚!”


“先是辟谣,将流传之事定死为子虚乌有!”


“其次表态,明确天子与宰相是君臣一心!”


“最后暗讽,看似训斥禁军,实则矛头直指煽动军心的仇士良!”


“最关键的是,有天子威风!”


摩挲着双手,李纯清了一下嗓子看着身旁郭皇后道:


“朕想了想,还是立李炎好一点。”


郭皇后不忍他了,白眼甩的飞起。


“陛下,要不你还是在看看吧?”


“省得你改个不停。”


李纯大手一挥言辞凿凿道:


“不改了!就他了!”


“让李恒把他抱过来!朕要亲自教导!”


郭皇后瞥了他一眼,端着一旁的茶杯细细喝着。


李纯一看她这模样心中一怒!


这妇人!好生不明情理!


让她做点事情竟如此推三阻四?欺朕太甚!


“人在路上,一会就到了。”


郭皇后淡淡的一句话浇灭李纯心中的怒火。


李纯扬起一个大大的微笑。


“皇后贤良淑德,朕离了伱可如何是好啊!”


郭皇后看着跟开染坊一般变化颜色的李纯,鼻子里轻哼一声。


……


【二十三日,李德裕率领文武百官为武宗加尊号仁圣文武至神大孝皇帝。】


【而仇士良明白了唐武宗对他的态度,以退为进,以身体有疾递上辞呈。】


【唐武宗顺水推舟,同意他的辞呈,将他改任为内侍监。】


【内侍监没做多久,因大势已去,仇士良致仕回乡。】


【不久后就在自己的府邸死去。】


……


{我还是没看懂是怎么操作的。}


{仇士良杀皇帝都没事为啥会任由唐武宗发育然后把他弄下去了?也没有激烈的反击。}


{有没有可能他俩本来就是合作了?年龄大了不想搞了又想善终所以自愿让权的?他俩的政治斗争也太温和了!}


{只要军权被分,他就什么都不能干了。}


……


大汉。


吕雉一脸笑意,抚了抚鬓角轻蔑的看向刘邦,言语中带几分讥讽道:


“某人好像说,只要兵权在握,所谓的内部制衡就是笑话对吧?”


“现在呢?谁才是笑话?”


吃了半颗驻颜丹的吕雉此时眉角上挑。


炎热的天气使得妇人光润紧致的脖颈上结成一层细汗。


细汗似一层透明的釉,将打湿的几缕鬓发紧紧贴在其白皙如玉的脸庞上。


“娥姁,你真美。”


吕雉表情一乱,一抹红氤浮上双颊。


“你…你别说没…没用的!”


“你就说你错没……你干嘛!”


“等等!哎呀!”


……


大汉·文帝时期


“唉……”


刘启看着唉声叹气的刘恒不明所以。


“阿父,唐武宗如此强硬这不是好事吗?”


“这说明宦官压不住皇帝了!”


刘恒不想说话,窦漪房接过话头。


“启儿,你觉得是一个人容易处理,还是一个群人容易处理?”


刘启不假思索道:


“当然一个人了!一棋盘就……”


猛得收住话语,刘启讪讪看着阿父阿母。


“唉!”


刘恒叹气叹的更大声了。


窦漪房也颇无奈的看着不好意思的刘启,运了运气继续道:


“仇士良失势对他自己来说可能是一件祸事。”


“但对其他人来说可都是实打实的好事。”


“这意味着其余宦官们往上爬的机会来了。”


正在不好意思的刘启闻言一愣,随即抬头看向窦漪房。


“阿母,你的意思是……”


窦漪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言语中带着几分飞扬之意。


“仇士良的倒下不会给宦官们的整体利益带来影响。”


“因为宦官典兵已经成朝廷驾驭军队和地方藩镇的重要体制!”


“而宦官们的地位并不来自于仇士良的个人影响,而是得益于这个体制本身!”


“在这种情况下,不管多一个仇士良还是少一个仇士良,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不一样。”


“相反,少了一个知根知底的仇士良,下一个或许更加难以对付。”


刘启望着阿父阿母,满是不理解:


“可是……可是这武宗……”


“他需要携大势,掌兵权。”


刘恒倚靠着身侧的锦榻淡淡道:


“大势不在,兵权不收。”


“换一个皇帝一切又都是徒劳无功。”


……


季汉。


心宽体胖的刘禅小声问向诸葛亮。


“相父啊,这宦官的军权为什么会被分呀?”


“他都敢杀皇帝了,凭什么会允许新皇帝分权啊?”


诸葛亮轻摇羽扇,嘴角扬起。


看着终于都得思考权力的皇帝,倍感欣慰!


“陛下,所谓的权力,其本质构成是自下而上的。”


“民为贵,君为轻……”


诸葛亮追忆先帝的过往,感叹一声。


随后继续道:


“简单来讲,仇士良能在那个位置拥有那个权力,是因为下面的军士服他愿意跟他。”


“军队里的人愿意跟他,那么他就有了军权。”


“有了军权以武力威摄他人,别人自然也只能服他。”


“而为什么愿意服他呢?”


“这是因为他刚上位的时候借的是老皇帝的权威。”


“而等老皇帝死后,权力是有惯性的,新皇帝并不可能简简单单一句话就收回权柄,因此军中还是会继续之前的惯性跟随他。”


“但是权力结构是能被瓦解的。”


“新皇帝上台后,凭借制衡手段可以逐步瓦解掉他的下层权力。”


“但这是个对峙消耗的过程,做的好,就如武宗一样能把扶持自己登基的太监给扳倒。”


“做不好,这就是一场甘露之变。”


刘禅闻言沉默了。


他突然想到了李世民一言策反神策军的事。


“所以……相父。”


“若是阿父能回来……”


你们都会离朕而去,对吧?


诸葛亮摇着羽扇的手微微一顿。


先帝啊……


……


【仇士良致仕,宣告宦官集团再次回到皇帝身下。】


【同时,对于一直袭扰大唐的回纥,唐武宗也开始准备毕其功于一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