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三百三十三章:后晋·后汉

第三百三十三章:后晋·后汉

作者:九品大韭菜 返回目录

天幕上。


一处土石搭起的祭天台上。


头戴皮帽身穿的裘衣的异族皇帝看着眼前跪倒在地的人笑道:


“你相貌不凡,气宇轩昂。”


“今日,我就立你为中原的皇帝!为中原之主!”


穿戴着胡人服饰的石敬瑭叩首而拜:


“儿臣领命。”


随着石敬瑭叩拜,疆域上的燕云十六州尽纳契丹之手。


……


【公元936年十一月十二日,“儿皇帝”石敬瑭正式接受契丹耶律德光的册封,建立后晋。】


……


大秦。


嬴政已经顾不上思考人生哲学了。


一连串的暴击早让整个人都神游天外了!


中原皇帝……被一个异族皇帝册封了?


南北朝都没干成的事在这里轻而易举的达成了?!


还有天上的那燕云十六州……


看着连绵分布在长城南侧的十六州,嬴政嘴里念叨着:


“幽州、蓟城……云州、云中……”


蓟城和云中本就是就是抵御北方游牧的重镇,两地互呈犄角。


一方有失,另一方就有腹背受敌的之危。


现在好了,不用担心这种事情了……


全没了!


紧挨长城南侧的燕云十六州是长城防线的有力依托!


如今这十六州划归了契丹,不仅使得自蓟城到马邑的千余里长城防线都成为摆设。


而且把长城南侧可以在军事上布防的隘塞险要、农田地利也一并拱手让给了契丹!


以后胡骑进中原,是想怎么进就怎么进!


想从哪进就从哪进!


“伍子胥不该千里迢迢的去鞭尸楚平王……”


“你石敬瑭才是最该鞭尸的那个!”


“与胡亥不相上下!”


……


大汉·武帝时期


“堂堂中原正统之尊!”


暴跳如雷的刘彻指着天幕臭骂着:


“居然向未开化的大漠荒国磕头认府、称儿臣、纳职贡!”


“你还敢把代地!涿州割让出去!?”


代城是一直汉初中原与游牧冲突争战的关键点。


因为那里就是耕田土地的最北限!


真当秦始皇修长城是乱修的吗!


只要控有代地,关中就可以借由地形在此布设防线,防堵游牧南下牧马。


代地一丢,胡人进关中就跟回家一样,可以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了!


若是有涿州在手还能抵御片刻,现在涿州也没了!


两头通!


“可恨啊!可恨!”


……


西晋。


司马昭跳着脚破口大骂!


“你什么狗东西也配用晋!”


“贬中国以尊夷狄!”


“万世之耻也敢称晋?!”


司马懿本以为天下不会有人比他更无耻了。


他错了。


他小觑后世子孙了……


……


大唐。


李世民铁青着脸坐在龙座上一言不发。


这狗奴把大唐龙兴之地卖给异族暂且不说。


他现在担心的是后人怎么把这云州幽州两地收回来。


云州地势广阔,若没有特别安排防堵措施,草原骑兵可以随时南下。


从云州穿过燕山和太行山之间的居庸关,可以直达幽州。


而幽州北边的古北口更是抵挡草原游牧的重要关隘!


幽州是整个中原之地北大门,不管是从西北还是漠北高原过来的游牧,都是从这两個地方进入,只要守住这两个地方,中原就安全,而守这两个地方的大后方,就是幽州!


而失去了这两块区域后,中原就必须随时提防游骑势力长驱直下,也就必须在南方储备防御。


而这个储备防御就是养马,以便北方游骑南下时可以对抗。


但再失去养马地后,中原需要付出很高代价的来养马。


可北方游骑却可以选择在秋收之季南下掠夺农田,中原财政就不得不分出一部分用来随时防御他们。


燕云之地一失,后面不管是哪个朝代都要面对这个三方面持续放血的局面。


然而对面的契丹却能在这两处可牧可农的地方发展经济。


一拉一扯,不知要多少年才能收回燕云之地!


“狗贼奴!食其肉寝其皮也难解朕之恨!”


“与李隆基一般可恨!”


……


后唐·庄宗时期


“你女婿可真是个妙人啊。”


李存勖将脸上的面具摘下扣在一旁伶人脸上。


这还唱个屁啊!


“我去把他擒来。”


李嗣源咬牙切齿一字一句道。


李存勖背着手打量着李嗣源。


“算了,朕懒得见他。”


“直接砍死了账吧。”


“另外,联系渤海王大諲譔,让他准备准备,开始袭扰契丹。”


李嗣源闻言一顿。


“渤海国内部也不太平,他可能不会同意。”


李存勖满不在乎道:


“他不同意,那就等着被耶律阿保机灭国吧。”


“与大唐联手,渤海国还有存续的可能。”


“否则耶律阿保机第一个要收拾的就是他渤海。”


李嗣源深吸一口气,看向李存勖道:


“你真的想打契丹?可是……”


“兄长……”


李存勖突然打断李嗣源的话。


“我是大唐皇帝。”


李嗣源一噎,叹气行礼,转身退下。


李存勖看着天幕一动不动。


脑海中再次翻涌起那段刻骨铭心的回忆。


那位宽仁长者站在自己身边,扶着自己的肩膀对底下众人夸赞着:


“这孩子可亚其父,日后定是我大唐国栋之材!”


底下众人说了什么他不记得了。


只记得长者的最后一句。


“勿忘忠孝于予家。”


……


后唐·明宗时期


李嗣源怔在原地,久久不敢置信。


但信与不信已经不重要了。


他现在只能庆幸还没有让石敬瑭北上防守契丹。


“石侍中身体不适,让他在家好生休息……”


……


大宋。


赵匡胤望向北方。


汴梁往北,就是黄河。


过了黄河,就是广袤的平原。


再往北,就是被那个“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


那是汉唐故地、虞夏旧封。


那里尽是吾土吾民……


……


大宋·徽宗时期


“太祖太宗未竟之事成于朕手!”


赵佶望着天幕志得意满。


“自此以后,我大宋正朔实乃天命所归!”


王黼拱手赞道:


“陛下文治武功以远迈太祖、太宗。”


“此后君王皆念陛下丰德!”


赵佶摆摆手笑道:


“都是朕应该做的,哈哈哈哈!应该做的!”


……


【不过“儿皇帝”可不好当,每次契丹使者前来来,不管是如何趾高气扬、责骂欺辱。】


【石敬瑭都只能低三下四,鞠躬俯首。】


【朝廷大臣对契丹形成主战和主和两派,他摇摆在两派中间,然终究未敢向契丹宣战。】


【为讨“父皇”的欢心,石敬瑭对契丹的所有侮辱充耳不闻,对契丹的所有挑衅视而不见,把源源不断的财富送往契丹,尽心竭力维持双边关系。】


【一开始他也做些正经事儿,像是发展农业,充实仓库,便利商贾,以通货财,抚慰藩镇,训练士兵。】


【不过好景不长,晚年就开始猜忌多疑,穷极奢侈。】


【为防止有人犯上作乱,制定了如灌鼻、割舌、肢解、刳剔、炮炙、烹蒸等许多令人发指的酷刑。】


【不相信士人,认为士人多为子孙着想,于是大用宦官,致使宦官重新充满朝廷。】


【而许多曾经倚重的心腹重臣,也对他失望,纷纷离心离德,各谋出路。】


【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先是拥兵自重,霸踞晋阳,继而拒敌契丹,收纳不愿归附契丹的吐谷浑白承福部。】


【公元942年,耶律德光派人来问罪。石敬瑭既不敢讨伐手握重兵的刘知远,更不敢得罪“父皇帝”,彷徨无计,终致忧郁成疾。】【六月,石敬瑭病逝。】


……


大隋。


杨坚目瞪口呆的望着天幕。


他一开始还以为这人最起码会是要忍辱负重,然后积蓄力量伺机干掉契丹。


结果你就真的一路上都当儿孙?


伱这皇帝当得有何意思?


过把瘾就死?


……


【同年,石敬瑭的侄子石重贵继位。】


【公元944年,石重贵力排众议,对契丹强硬地“仅称孙不称臣”,拒绝再臣事契丹,随后又多次挑衅契丹。契丹攻后晋。】


【契丹大军进逼黄河,石重贵领兵北上击败契丹,契丹兵败北去。】


……


大汉。


“还算有点血性。”


刘邦环胸叹气。


如按照那狗皇帝的先例,晋国向辽国称臣,他则自称儿皇帝。


亲戚关系上是家耻,国家关系上也是国耻。


而这小子只称孙不称臣。


言下之意就是说晋已独立,和契丹是平等的关系。


他可以承受耻辱做耶律家的孙子。


但晋国不能再以国向契丹称臣。


“就怕你这血性撑不起你晋国的实力啊。”


燕云之地已失,契丹那是想打你就打你。


打不过也可以跑,然后回头再打你。


这样来来复复的,你又能撑多久?


“这狗东西是真害人啊。”


……


【公元945年十二月,契丹再度南侵,石重贵亲征,后晋白团卫大破契丹,耶律德光仓皇北逃。】


【公元946年十月,石重贵多次遣使称臣求和无果,遂举全国之力北伐,但主帅杜重威临阵反叛战,契丹军队长驱直入占领开封。】


【石重贵投降,后晋亡。】


【契丹北撤后,刘知远趁机发兵东下,占领洛阳、开封,收复河南、河北,建立了后汉。】


【但在位仅一年就去世了。】


【两年过后,大将郭威起兵攻入开封,隐帝刘承祐被杀,后汉灭亡。】


【公元951年正月,郭威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周”,史称“后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