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四百一十二章:岳飞首战·建康大捷!

第四百一十二章:岳飞首战·建康大捷!

作者:九品大韭菜 返回目录

【公元1130年四月二十五日,岳飞于建康城南三十里的清水亭首战大捷,金兵横尸十五里。】


【“斩耳带金、银环者一百七十五级,擒女真、渤海、汉儿军四十五人,获其马甲一百九十三副,弓箭、刀旗、金鼓三千五百一十七事。”】


【严格来讲,这的确算得上是一场大捷,尤其是在陆地上打败金军,但岳飞实在高兴不起来。】


【因为他前去探路的兵将回来告诉他,韩世忠在长江上败了,金兀术回建康了。】


……


孙吴。


孙权捋着紫须,一双绿睛之中闪过一丝可惜。


只要那韩世忠能维持住江面上的封锁。


等岳飞再从对面进攻,如此就形成了两军合击的之势。


不愁不能大破金军!


甚至能重创金军主力、生擒金兀术都是有可能的。


“这宋朝莫不是触了鬼神?”


怎么从宋太祖开始这宋朝就没有顺利过呢?


“真是奇哉怪也。”


……


刘宋。


“援军不至,徒呼奈何啊。”


刘义隆扶膝而坐,摇头长叹。


一旁的刘裕倒了杯酒,小饮着,闻言嗤笑一声道:


“黄天荡一战溃败的原因在于没有援兵,这当然是一个原因。”


“但是韩世忠之所以能够拖住金军主要原因不在于人员,而在于战船。”


“这种大型战船的优势确立了这一战的优势所在。”


“韩世忠完全可以利用战船的优势,再次将其困死于黄天荡。”


“他失败的主要原因则在于轻敌!”


刘裕喝了一口酒,扔了几颗豆子,一边嚼着一边摇头道:


“接连胜利使其得意忘形,在对方再次下战书的时候不看形势便草率答应。”


“最后导致战船在无风的江面上发挥不出应有优势,被对方抓住弱点一举击溃。”


“他不是轻敌又是什么?”


……


【早在金兀术被困黄天荡之时。】


【金军主将左监军完颜挞懒就派麾下将领乌林答泰欲,南下到长江北岸的六合县。】


【目的就是保护自江北输送粮草给建康金军的漕运通道,同时策应并试图救援金兀术。】


【不得不说,相比于宋军,金军的这一举动展现出远高于宋军的大局观和协同作战意识。】


【因为宋军这边,除了岳飞这一军以外,其他再无一人一马到建康城下。】


【现如今,张俊、刘光世身处川峡,韩世忠兵败无法参战。】


【游荡在周边的江淮宣抚司和民间抗金武装,要么主将被牛撞伤不能领军,要么还没起兵就事败被杀。】


【为了夺回建康,岳飞领着麾下的一万三千人再次上了牛头山。准备伺机夺取建康。】


……


大汉。


“好一个被牛撞伤!”


刘邦看着这帮人找的借口,也算是开了眼界。


“乃公猜测一下,那头牛莫不是刘秀坐下那头?”


吕雉默默的翻了一眼。


刘盈与小刘恒疑惑的看着他。


刘邦看着自己的笑话没有得到应有的反应,捋了捋胡须嘟囔着。


“没意思……”


……


炎汉·光武帝时期


“不愧是能坐于宗泽榻前的人物。”


虽甲胄在身,但刘秀还是认出此人就是宗泽临终前所唤之人。


“鹏举吗……”


“垂云九天,确实有俯瞰全局的将帅之质。”


刘庄却是看不出什么,只觉得此人举动甚为危险。


“阿父,这不是将自己陷入金军包围了吗?”


刘秀捻着胡须摇头道:


“你只看到了这人将自己陷入险地,却没看到建康之地对南宋的重要。”


“若宋军放弃了建康任凭金军留在此地,金军长驻江南就成定局。”


“待到秋凉,金军便可再发兵马南侵。”


“到时宋军就没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缓冲了。”


“江南淮南之地也没了复苏之机。”


“而南宋面临的问题就不再仅仅是防线崩溃、财力受创,而是根本无法再在东南立足。”


“到时,他就只能试着转去关中、川蜀续命。”


刘秀看了眼天幕,笑的颇为无奈。


“但就以南宋朝廷和宋军整体来看。”


“若真到了这一步,恐怕这赵构是突破不了江南金军的拦截进入川蜀或关中。”


“而是不出一月就会被金军生擒活捉,拎去和徽钦二帝作伴了。”


……


【因为牛头山距离金军设在建康城南城下的雨花台大寨只有十余里地。】


【清水亭一战又狠狠的给了金军一击,所以雨花台驻扎的金军很快就发现岳飞这支孤军。】


……


天幕上。


状似双阙,如伏地牛首的山脉自北至南绵亘在建康之南。


百余丈的山峰不算高陡,但其山势曲折,谷深林密。


金军大军气势汹汹的一头扎进这弥罗方圆百里的深山老林里。


然后,寥寥几人哭爹喊娘的逃出山林。


……


【牛头山地势广阔,岳飞使兵将于山林中游击。】


【不是隐身不见,就是声东击西,有时还会依托山势和金军正面相持,清剿的金军疲于奔命。】


【两三天过去,金军没能灭掉岳飞多少人,倒是让岳飞在山势高处建起石墙壁垒,还在要害位置布上岗哨据点、机关砲弩。】


【看着岳飞俨然一副长住之势,金军派人过江去六合县请金兀术回来应对。】


……


大唐。


李世民的那一副恨不得一头扎进天幕里的模样,让殿内众人频频侧目。


说好听点,这人是想与那岳飞探讨用兵之道。


说难听点,这人心野了!他手痒了!


“陛下,岂不闻忘战必危,好战必亡。”


一双鹰眼紧紧盯着李世民表情的魏征立马见缝插针出来上谏!


田舍翁!


无理之人!


彼其娘之!


朕什么也没说啊!


魏征一双眼睛放着精光。


你还想说什么!


一脸骄矜之色!


谁看不出来你想什么呀!


“魏卿言之有理!”


你说的都对行了吧!


……


【五月五日,金兀术来到建康,驻扎于建康东南正觉寺附近,随后遣派兵马增援雨花台大寨,合力围剿岳飞军。】


……


天幕上。


月沉西天,夜色深重。


百余名黑衣将士自牛头山直奔远处雨花台军营。


片刻后,营寨火光四起!


……


【然而不等金兀术下令,已获知金兀术返回建康的岳飞就主动对雨花台发起了奇袭】


【在金军合兵当天,岳飞派百名军士穿金军衣物外披黑袍潜入金军杀掠纵火。】


【金军不擅长夜战,自睡梦中突遭袭击,却是敌我难辨,但又不得不战。如此自相残杀许久。】


【第二天,金军加强防备,派警卫巡逻,岳飞又选了一批精兵,当晚衔枚潜行,埋伏雨花台四周。】


【待摸清金军夜间警戒队伍的班次和巡视线路后。】


【在各支巡逻队交汇碰头的空档和路线死角,分批出击,将这些警卫尽数歼灭。】


【第三天,趁金军疲惫,岳飞亲率两千人彻底攻破雨花台,金军收缩于建康城内。】


……


大宋。


“好!”


赵匡胤一拳砸在身边的石桌上。


终于能舒舒心了!


自宋徽宗始就一直郁气难平!


此时总算可以略疏滞沉。


“这岳飞,是难得的良将啊!”


“强而避之,怒而挠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虚虚实实,深得兵法之意!”


“如今牛头山和雨花台都被岳飞控制,宋军已经全面掌控了建康之南的局面!”


“进可以雨花台为据点袭扰南城,退可上牛头山保聚!“


“只要宋军前来围援!这金军一个人也走不了!”


赵匡胤兴奋的一拍石桌。


“这口袋阵!扎上了!”


赵匡义则幽幽道:


“怎么可能扎上……就算扎上,赵构也得给他解开。”


兴奋的赵匡胤脸一僵。


这可能不是没有,而是很大!


“混账!”


……


【五月八日,金兀术欲夺回雨花台,被岳飞打败。】


【岳飞还趁势反击突进到建康西郊,破坏了金军自秦淮河入江的通道。断了一条金军北渡之路。】


【金兀术回建康不过四天就连遭大败,北归通道都被人断了一条。】


【他彻底没有与岳飞周旋的信心了,随即“散取老弱之遗者,悉杀之。纵火大掠”】


【掠夺建康人口,决定弃城北归。】


【五月十日,岳飞听闻金军开始北撤,为防止金兀术逃脱,率所部骑兵三百步兵两千仓促出军,邀击金军于静安镇,获胜。】


【遗憾的是,由于准备仓促,还是让金兀术得以逃脱。】


【五月十一日,金兀术登船北渡长江,岳飞聚集兵力,击溃留守长江南岸的金军。】


【斩获“秃发垂环”近千级】


【“以戈殪其人于水”淹死、杀死数千人。】


【招降汉儿军千人,擒万户、千户二十余人,俘虏二百多人。】


【缴获三百匹战马和数万件铠甲、武器、旗鼓,以及不少金军用来转运物资的牲口和辎重。】


【战果之辉煌,为南宋诸军之首!】


【在内有强敌、外无援军的绝境下,岳飞以万余兵力从数倍于己的金军手中,夺回建康!】


【此战过后,岳飞名扬天下!】


……


{还得是我岳王爷啊!}


{举目皆败,唯岳独赢!}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天幕上的这句话一出,瞬间后续密密麻麻的都是这句话。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眼角一挑。


“这岳飞不是常人啊。”


霍去病眯眼看着这句话。


“此人兵法不差,运用不拘泥于条例。”


“兵力虽少,却对金军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


“选择的驻地居高临下,能知对方兵将调遣,对方却无从得知己方兵力动向。”


“可谓知己知彼。”


“再按此句反推,这人军纪怕是也甚为严明。”


“这人,会是大宋的又一个中流砥柱。”


刘彻扬了扬袍袖,冷笑着:


“那这個中流砥柱还是等完颜九妹死了后再出来吧。”


“不然,又是一个宗泽。”


霍去病一愣,无奈道:


“都封王了,难道不是说明立下大功吗?什么大功能比收复河山大?”


刘彻笑得更冷了。


“是啊,都封王了。”


“若是因收复河山而封王,不管这王是活着的时候封的还是死后封的。”


“他都死定了。”


“这功高的,可以再立山河了。”


……


大宋·哲宗时期


赵煦提起朱笔,于白纸上又写上五个字。


韩世忠、岳飞。


其名位于李纲、宗泽之后。


风吹过,镇纸之下的纸张翻起。


那上面是一个个墨字闪过。


……


【宋高宗获悉金军北撤,才从温州泛海北上,回到越州,结束了长达四个月的海上亡命生活。】


【但他不敢回建康,只敢暂驻离海岸较近的越州。】


【黄天荡、建康之战,让金人意识到东西两路同时进攻的巨大阻碍,于是便决定采取东守西攻的策略,集中兵力进攻川陕一带。】


……


天幕上。


一名雄壮的将军骑于马上。


手中弯弓拉成满月。


“放!”


“嘣!”


一声劲响!


将军身后万箭齐发!如暴雨淋头般射进对面的金军列阵中!


刹那间!


金军似割麦子般倒下。


“唔!”


金兀术捂住右肩发出一声闷哼。


一支羽箭透过甲胄间隙,穿肩而过。


“撤!”


看着慌忙逃窜的金军。


将军勾了勾弓弦。


“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