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四百五十五章:元朝“四等人”

第四百五十五章:元朝“四等人”

作者:九品大韭菜 返回目录

天幕上。


皇帝将南宋两字自疆域上彻底抹去。


重新统一的『元』字在疆土上展现着。


……


【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忽必烈与文天祥犹如耀眼的双子星座。】


【不同的在于,文天祥以立德光耀天地。】


【而忽必烈,则不朽主要于立功。】


【他建立的元朝,取法前代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又挥师南下消灭了南宋。】


【自晚唐五代以来长达四五百年之久的分裂局面,再次完成了全国大统一。】


……


大秦。


嬴政恍惚了一下。


“对了……”


“宋朝不是大一统……”


随后面目狰狞的弯腰捂住心口。


它存在的时间还是秦朝二十多倍!


就这种朝代还存在三百多年!


“胡!亥!”


他再一次气愤。


气愤自己杀早了胡亥!


“拿奏疏来!”


一名宫人颤抖着上前回答:


“陛下……奏疏……都被萧内史……带走了!”


嬴政怒目而视!


“谁让他!……”


是朕啊。


“…下去!”


如逢大赦的宫人应了一声,连忙慌乱退出。


自殿外的秋风吹进宫内。


黑色的帷幔晃动着。


嬴政扫视了一眼空荡荡的大殿。


一股莫名的孤寂涌上心头。


他抿了抿嘴角。


“来人……诏刘邦进宫。”


画面一转。


头发缭乱、敞着一件单衣的刘邦点着头,微笑着送出传令的宫人。


宫人走出后,抬头看了看天。


艳阳高照。


刘邦关上门后,身后披着单衣的真空吕雉自屋内走出,不耐烦道:


“又让你进宫了?干脆让你住里边得了!”


“怕是你比他妃子见他的次数都多了吧。”


刘邦贼头贼脑的打开门缝瞧了瞧,随即关门回头道:


“他又不是故意这个时候来的。”


“算了,你个妇道人家不懂。”


“快快快!给乃公更衣!”


吕雉轻啐一口,扭着纤腰回转屋内。


“白给你做事啊!”


刘邦挠了挠头,看了看天。


咬了咬牙。


加大力度!速战速决!


……


大隋。


杨坚十分惆怅的叹了口气。


独孤伽罗也同样叹息不止。


不是大一统的苟活三百年。


是大一统的隋朝存在三十多年……


“唉……”


杨坚再一次长叹一声


“行吧,反正比秦朝强,翻一倍呢。”


独孤伽罗忍不住翻个白眼。


“你可比点好的吧!”


杨坚苦笑一声。


“哪有好的能比啊……秦朝没人怀念。”


“咱隋朝就有了吗……”


他看着睡熟的婴孩,喃喃自语。


“一切就靠你了……”


……


大唐。


李渊都有些出神了。


“居然过了这么久……”


一旁的李世民感叹道:


“是啊,不知不觉,都过了这么久了……”


“历史啊……还真是沉重呢。”


……


大辽·圣宗时期


耶律隆绪似小鸡啄米一般疯狂点头。


“对啊!”


“那南朝连中原都丢了!”


“别说大一统了,连正统都没了!”


“所以,是不是该轮到我大辽了?”


……


【忽必烈是蒙古政权转型的关键人物。】


【除了依照中原王朝模式建立元朝之外,他将政治中心先从和林迁到开平,在今天的内蒙古,离原先的和林不太远。】


【更进一步将开平改名为上京,同时将真正的政治中心移离上京,搬到燕京】


【我们甚至不能说他“迁都”】


【因为在忽必烈之前,蒙古并没有国都的观念与建制】


……


{从成吉思汗建造战争机器,到窝阔台手中形成了驿站系统,转型出现镇戍制度,蒙古人学会了如何调和军事与农业生产。}


{完成了从巨型游牧部落,慢慢过渡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


{而在这整个过程中,南宋什么也做不了,只能作壁上观,战栗的感受到可怕的悲剧一步步逼近。}


{待宰的羔羊!次奥…}


……


大宋·太宗时期


赵匡义臭着一张脸坐在凉亭内。


“说忽必烈就说忽必烈!”


“又扯到宋朝做甚!”


……


大蒙古国


静待众子到来的铁木真把玩着匕首看着天幕。


他以为他不在乎什么中原王朝。


但当看到经历四五百年,中原再一次大一统。


而统一者还是自己的孙子时,一股奇妙的感觉诞生了!


“大一统……”


他咀嚼着这三字。


不知道为什么。


越嚼越香……


……


【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法律体系,且法律体系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元朝的大一统,在表面看来,是一个划时代的大事件,但其在治理国家和统治人民的进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元朝曾经想效仿辽代的南北面官制,以契丹的法律、政治制度来管理主要居于北部地区的百姓。】


【以中原法律和政治体系来管理主要居于燕云十六州的汉人。】


【但随着元朝灭南宋后,疆域急剧扩大,加之跟随蒙古人南伐的色目人、北方汉人越来越多地定居于南方,与汉人进行杂居、混居。】


【因此,辽代的南北面官制显然无法适应统治辽阔帝国、众多百姓的需要。】


……


大汉。


刘邦顿时敏锐的意识到一件事。


或者说他又看到了熟悉的一幕。


吕雉也看向了刘邦。


两人想到了一处去。


元朝如今面对的情况与秦朝有异曲同工之处。


都面临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国度、民众。


一旦举止失措,就是步秦国之后。


……


大唐。


李世民坐直身子仔细看着天幕。


唐朝其实有着同样的困境。


幅员辽阔,如何共同治理百姓与外胡是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以前从未遇到过。


唐亡也未免没有对外胡举止失措的缘由在内。


而元朝又会如何做呢?


……


大明。


朱元璋知道天幕要说什么了。


他抱着肩膀冷笑不止。


“胡虏无百年国运,完全是自找的。”


……


【在忽必烈称汗、称帝后,法律体系不断加强,基本朝着全域统一法度的方向发展。】


【公元1261年,忽必烈对蒙古人继续使用传统的“札撒”,对广大汉人和汉化的百姓,则在金朝“泰和律”的基础上颁布《中统权宜条理》,后又相继颁布多种类似今天的“司法解释”或“修法”,使得律令逐渐完备。】


【一直到1271年称帝、建立元朝的十年间,忽必烈基本都是按照“汉法”来执行,全面实施汉人的标准,包括法律体系。】


【直到两件事的发生。】


【一是公元1262年,益都世侯李璮叛乱。】


【忽必烈发现诸多汉人大族与之暗通款曲,虽然最终元廷在镇压李璮之后并未深究,但也对汉人的戒心大大增强。】


【他开始不再倚重汉人,而是更多依赖色目人来治国】


【二是公元1282年,大都发生了王著、高和尚刺杀财政大臣阿合马事件】


【忽必烈彻底不信任汉人臣僚。】


……


天幕上。


一张图表展现出来。


上面有四个服饰不同的人排列高低。


左边写着族称,右边则写着等级。


『蒙古人·第一等』


『元朝“国族”,蒙古统治者称为“自家骨肉”』


『色目人·第二等』


『西域(中亚)人,部分契丹人』


『汉儿·第三等』


『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内的汉人和契丹人、女真人,被征服的云南人,最晚为蒙古征服的四川汉人』


『南人·第四等』


『指原南宋境内汉人』


……


【忽必烈下令废除了颇为先进的金朝“泰和律”】


【用了并没有明确规定,但实际上通过相关制度安排和法律规范,明确了国民分为四种等级的“四等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