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11章 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第11章 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作者:南柯一凉 返回目录

11月4日,周六。


“妈,我吃好了。”


方言放下碗筷,“我上地坛那儿溜达了啊,晚上回来。”


“你先等等!”


杨霞叫住道:“合同工那件事到底怎么样了?实在不行的话,还是去找建军他爸,让他在帮你找找。”


“您啊甭操心,八字已经有一撇了。”


方言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杨霞惊喜道:“真哒?”


“我能骗您嘛,您就把心放肚子里吧。”


方言走到门口,抓起挂着的毛巾擦嘴。


“该送礼的时候就送礼,该花钱地方别省着,上次给你的10块钱够不够?不够再找妈拿啊。”杨霞急得失了方寸,“你也别去什么地坛了,赶紧上编辑部呆着,好好表现。”


“妈,太刻意,反而就不美了。”


方言摇了摇头,这些天他虽然是家门和编辑部,两点一线,但都是以蹭食堂的名义。


呆上一个上午,或者一个下午。


偶尔,才呆一天。


“对,你说得对。”


杨霞听儿子简单的解释,恍然大悟。


“我下午再去。”


方言道:“妈,我估计这两天就该把稿费单送家来了,要是我不在,您替我收着。”


“有多少啊?”


杨霞投去好奇的目光。


“到时候,您就知道了。”


方言故意卖个关子,留下個神神秘秘的背影,径自奔向安定门外大街的地坛公园。


断壁残垣,遍地杂草,古殿檐头被侵蚀的琉璃,门壁上已经淡褪的朱红,整个公园因为年久失修,无人打理,一片荒凉。


就在闲逛的时候,突然在幽静的角落里,看到一个戴着眼镜的男人摇着轮椅,把轮椅停在槐树下,接着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


难道是他!


方言心怦怦直跳,望了过去,但可惜他这个时候放倒椅背,整个人躺下来,双手枕头。


刹那之间,根本来不及看清脸。


既没有凑上前套近乎,也没有站着不知所措,并没有因为他,就改变逛园子的计划。


兜兜转转,转了一圈,那人还在。


此时,他从躺改坐在轮椅上,望着天看。


两人的视线不经意间地撞在一起。


瞧着像,但又不像……


方言主动地向他招一下手。


那人点了一下头,“你好。”


方言上下打量:“伱好。”


然后就没然后了,不知道怎么开口。


总不能上来就问,你是石铁生吗?


“你要回去了?”


见到方言没说话,“石铁生”先张开嘴。


“对,差不多要到中午了,你呢?”


“我也该回去了。”


两人都想再多说几句,但仍然是不知从何说起,就这么结束了第一次对话,一个往北,一个往南,彼此走过了对方,擦肩而去。


方言放慢了脚步,扭转过身子,就见他放慢了车速,也转过头看向自己,相视一笑。


“那就再见啦。”


“好,下次再见。”


方言挥了挥手,如果他真是石铁生,有的是机会在地坛遇到他,想到这里,揣兜离开。


整个祭坛安静得就当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跑到《燕京文艺》继续蹭食堂,顺便想再表现一番,但可惜周雁茹去了趟文代会,整个编辑部只剩下王洁,好在这一趟没有白来。


给自己的样书,自己提溜回家。


刚到胡同口,夕阳西下,刘建军的身影落在他的视线中,低着头,心不在焉。


“喂!”


“啊!”


肩膀被人一拍,刘建军吓得叫出声。


定睛一瞧,看到方言露出恶作剧般的笑脸,怒道:“你干嘛呢,想吓死我啊!”


“瞧你这样儿,不知道还以为你做了什么亏心事。”方言揶揄道。


“去你的,我能做什么亏心事。”


“那走得鬼鬼祟祟,打哪儿回来啊?”


“我当然是从补习班回来。”


刘建军眼睛乱瞟,故意隐瞒自己去了邮局,往燕京的各大文学期刊投以前写的小说。


“喔,是吗?”


方言眯了眯眼。


“可不是嘛!”


刘建军注意到他手里的一摞书,转移话题,“这就是你说的样书吧?给我先看看。”


“你看你,又急。”


方言打掉他伸出的手,“没几步路就到家里,等我姐和苏雅回来了,再一起发。”


“行行行,你是大作家,你说了算。”


刘建军心里酸溜溜的,跟我摆上谱了?


两人从路上到家里,一直貌合神离,尴尬的气氛直到下了班的方红、苏雅到家才打破。


“姐,都放学了,燕子还没回来?”


方言看着暗下来的天色,不无担忧。


“别管她,那丫头正和人跳皮筋呢。”


方红看到桌上的《燕京文艺》:“岩子,这就是最新一期吧,快,给我一本。”


“我也要。”苏雅也不矜持。


“人人都有,不够再拿。”


方言分给三人,一人一本。


刘建军比苏雅、方红还迫不及待,立刻翻到了目录,当看到“方言”的名字映入眼帘,心头一抽,但当看到只有《牧马人》一篇,阴沉的脸瞬间灿烂起来,仿佛捉到什么痛脚。


“不对啊,岩子,你不是说入选了两篇嘛,怎么里面只有一篇啊。”


就知道你丫的要挑刺。


方言白了眼,“编辑说两篇在同一期上太可惜,所以错开来,另外一篇放在下一期。”


“也就是说,下一期还有你的小说!”


方红眼前一亮。


“真好。”


苏雅眼神里夹杂一丝的羡慕。


“小雅是不是很羡慕?”


方红看着亦妹亦友的她,“让你把平日里写的诗,往出版社投稿,你说什么也不肯,现在岩子都发了两篇,你难道一点儿想法也没有?”


“你们不是准备高考吗,还有时间写诗?”


方言倍感意外,上辈子从来没见过苏雅写的任何一首诗,隐藏得可够深的啊!


“可以锻炼语文水平啊。”


苏雅见自己的秘密暴露,一时脸红。


“这话没错。”


刘建军附和道:“不过我真没想到,小雅你写了诗,竟然没想过发表?”


“我写得不好,比不了别人。”


苏雅摇了摇头,罕见露怯。


“小雅,你错了,大错特错。”


刘建军鼓励道,“凭你的能力,我觉得在《燕京文艺》上发表应该没问题,岩子都行,你为什么就认定自己不行?”


心里暗暗补了一句,我也一样!


这孙子!


方言挑了挑眉,就听苏雅解释说除了自认不足,主要不想因为写诗而分心,早上上班,晚上复习,她的事多,要把精力放在高考上。


“对对,高考才是正途。”


刘建军道:“小说虽然在杂志上发表很风光,但也只是一时的,不像高考,考上大学那就是光宗耀祖,毕业分配到好单位好工作,更是鲤鱼跃龙门,这才是一辈子的风光。”


说话间,目光故意往方言的身上瞅,“到时候想写小说,有的是时间。”


“咳咳。”


苏雅注意到他从刚才一直针对方言,但方言笑笑没搭理,立刻打断道:“岩子,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复习,参加明年的高考?”


“我打算先找个班上,边学习,边创作。”


方言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自己高考图什么?编制!


如果能当《燕京文艺》的合同工,学习?


学个屁!


“这怎么能……”


苏雅欲言又止,冲方红使了使眼色,让她劝一劝自己的弟弟,却见她竟然全力支持。


看到方言的未来可能是工人,刘建军不禁窃喜,虽然自己落榜三次,但怎么着也是半步准大学生,只差临门一脚,优越感油然而生。


“也好,边工作,边写作。”


他憋住笑说:“也许岩子能写出一片天,到时候,小雅考上燕京大学,我进了燕京师大,岩子当作家,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希望如此。”


方言笑着和苏雅四目相对。


“好了,不要聊这个,还是抓紧看岩子的小说吧。”方红终结了三人的对话。


然而,到了晚饭的时间。


刘建军、苏雅不得不各回各家,正好明天是周日,于是相约明早分享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