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23章 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第23章 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作者:南柯一凉 返回目录

3天后,陆遥的信寄到了《燕京文艺》。


方言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惊心动魄的一幕》,眉头皱了下来。


“怎么了,是不是淘到什么好作品?”


王洁注意到他脸色越来越凝重。


“你看看。”


方言终于明白这小说为什么频频被毙。


王洁看了会儿,意识到里面的尺度很大,她根本把握不住,立马转交给了季秀英。


这一下,引起了李悦和黄忠国的好奇。


《惊心动魄的一幕》在编辑部里竞相传阅,评价出奇的一致,小说的确是好小说。


但能不能发表,万分纠结。


季秀英让方言和王洁分别去请王朦、周雁茹,他们是主编和编辑室主任,《惊心动魄的一幕》能不能刊登,得由他们拍板。


“好。”


方言去主编办公室请来王朦,整个编辑部围绕着陆遥这篇小说,讨论了起来。


“跟现在主流的文学方向完全不同。”


“是啊,对那个时期的着眼点,跟伤痕文学不同,积极,但又不完全积极,可又跟反思文学不同,激烈,但又有一点偏激。”


“………”


扫视七嘴八舌的众人,王朦慎重道:


“这个作品还是有瑕疵,最大的问题就是许多地方留有斧凿的痕迹,跟许多人所经历、所熟悉的那段时期的生活,联系不起来。”


“我基本同意。”


周雁茹递回稿子,“岩子,你回信给他吧,就说不适合在我社发表,请另投他处。”


方言一听要被毙稿,试着抢救一下。


怎么说也是自己预定的五虎上将之一!


“噢,说说你的看法。”


王朦饶有兴趣道。


“我觉得正是以前没有任何一部作品这么去反映才珍贵,而且是基于真事写出来了。”


方言毫不怯场,“虽然加工得有点粗糙,但许多细节写得非常真切,文字也很朴素,没有半点华而不实的意味,我觉得很难得。”


此话一出,众人吃惊。


且不论点评的到不到位,单单这一番见地,真的瞎眼也能看出他是当编辑的好苗子。


才当助理编辑几天,就这水平!


再过几年,还得了!


“你说这是件真事,你怎么知道?”


王朦敏锐地注意到了要点。


方言把从怎么认识陆遥,到投稿的一波三折,甚至包括如果被《燕京文艺》退稿,陆遥就会一把火把稿子烧了,原原本本地说出来。


“原来你跟伱这個陆遥早就认识啊!”


王洁恍然大悟。


周艳茹等人并不以为杵,文学界刚刚复苏,整个文坛众志成城,只要是好作品,即便不能在自己的期刊上发表,也会帮着四处找出路。


“‘陕军’确实是值得发展的一股文坛新军。”王朦看向方言,“没想到你那会儿还没入职,就已经在替《燕京文艺》考虑了。”


“我算是误打误撞。”


方言迎着众人的目光,谦虚了句。


“不过,‘陕军’虽然值得发展,我也认可陆遥和他这部小说的质量,但还是不能发表。”


王朦解释说《燕京文艺》当前的任务是做好旗手,在新的一年推动反思文学这股浪潮。


方言理解地点了下头。


就像概念专辑里的歌曲都要围绕一个主题,文学期刊有时候也是一样,《惊心动魄的一幕》,显然就不符合“反思”这个核定。


“我们不行,但是可以推给《当代》,或者《十月》试试。”王朦建议道。


“十月?”


方言知道《当代》,但没听过《十月》。


“你不知道也很正常,《十月》是77年底才创刊的,只有书号,刊号还没有批下来,所以只能在燕京范围内发行,而且是季刊。”


王朦说:“目前出了5期。”


“那投给《当代》呢?”


方言听到这话,立马排除了《十月》。


“这个自然最好,如果连《当代》都没办法发表的话,那就真的是不行了。”


王朦考虑再三:“稿子放我这里吧,这些天正好要去趟《当代》,我把这个转交给秦兆阳主编,他是编辑界的老前辈。”


“我代陆遥谢谢王主编。”


方言吐了口气,算得上仁至义尽了。


《当代》的档次比《燕京文艺》高,如果能在《当代》上发表,相当于因祸得福。


“陆遥的事好了,再说说你的事吧。”


王朦和周雁茹等人互看一眼。


“我?”


方言诧异道。


周雁茹笑盈盈,“今年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已经开始了。”


方言听到《牧马人》被《燕京文艺》推荐给《人民文学》编辑部,也就是主办方,先是惊讶,但转念一想,觉得理所当然。


《牧马人》在全国掀起的文学潮流还在继续,各大出版社发行的各种版本的小说集,都把《牧马人》收录进了1979年短篇小说选。


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为当代举办的第一个全国性文学评奖活动,78年创立至今,被视作文学界的风向标,比如莫伸、刘心午、卢信华获奖,就是在肯定伤痕文学的价值。


而作为打响“反思文学”的第一人,岂有不入选的道理?全国的宣传不能白折腾了!


“你和张婕的作品过五关斩六将,已经进入了评选委员会的备选篇目,而且排名很靠前,《牧马人》更是进入了前五之内。”


王朦伸出了展开五指的手掌。


“前五!?”


王洁两眼冒光,“那是不是一定能获奖?”


“只能说有很大可能。”


王朦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呀!”


王洁一想到自己挖掘的新作家,出道就拿下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大奖,激动得满脸通红,“你听到了吗,岩子,很有可能获奖!”


看着比自己还激动的她,方言嘴角扬起一抹笑意,“王主编,什么时候公布结果呢?”


“3月中旬左右。”


王朦道:“而且之后还会有颁奖大会,除了作协领导、颁奖嘉宾和文学界的同仁,北影厂、八一厂这些电影厂也会慕名而来,来争抢这些获奖作品,让他们的厂改拍成电影。”


“还有这回事。”


方言挑了挑眉。


“最近有没有电影厂的联系你?”


王朦略带玩味地看着他。


“没有。”


方言也纳闷,自己剧本都写好了,结果等来等去,也没收到一封找他拍电影的信件。


“那是因为电影厂不知道你的住址,好几个厂的电话都打到我这里来,都说对《牧马人》感兴趣。”


王朦道:“我没有征得你的同意,所以没有透露你的地址,而是让他们参加这次颁奖大会,自己当面跟你谈一谈。”


“谢谢王主编!”


方言暗暗兴奋,这不就来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