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75章 妨碍别人进步了

第75章 妨碍别人进步了

作者:南柯一凉 返回目录

这些天,方言渐渐跟整个《十月》编辑部的人熟悉起来,但靠的不是文学,而是打牌。


一到午休,编辑部就变成了棋牌室。


别说诗歌曲艺组的组长晏名、短篇组组长章守仁,就连社长、总编辑,以及其他杂志的主编都来凑热闹,打一打牌,劳逸结合。


当然只是纯玩,从没有赌过钱。


常玩的,不是升级,就是桥牌。


在牌场上,不分总编、主编,一律平等。


前几天,方言只是观战,搬一个凳子,在一边看他们打,评估每一个人的牌技水平。


在这群人里,贺新无疑打得最好。


喜欢后发制人,往往在一圈牌快结束时,祭出大杀招,打得对方人仰马翻,乖乖认输。


出牌时神情特专注,一手攥牌,一手高高扬起,打到兴起,突然站起身来往下甩牌,那个阵势,好像要把身家性命全部投进去似的。


但有时候也会翻车,一败涂地。


方言就静静看着,观牌不语。


毕竟,说是随便玩玩放轻松,但是进入状态,甚至上头,还是对输赢,非常较真。


“岩子,你替我打几把,我喝口水。”


田增翔牌技很烂,打一会儿就要请外援。


这个外援,当然就是方言。


“小方,你的约稿计划写好了吗?”


陆元炽扫了一眼自己的牌。


“正在写。”


方言抿了抿嘴。


《十月》除了像往常一样,按照各自编辑的方向,在全国范围有目标地撒网组稿,短篇组的找短篇,散文组的找散文,也要趁着拿到正式刊号的契机,今年计划来一次规模浩大的约稿工程,而且要把这种形式固定下来。


每年至少一次,一次至少需要一个月。


因此,要提前拟个约稿计划。


经编辑室、社里审定之后,才可以实施。


今年年底写计划,明年年初执行。


“你有没有计划好要去哪里?”


贺新抬眼盯着他看。


“津门,或者陕北吧。”


方言目前手头上掌握的,主要以蒋紫龙、铁甯为主的直系,以及陆遥、莫伸、贾平洼等人的陕军,其余的,零零散散,还不成军。


“不急,慢慢来,年前完成就好。”


陆元炽笑脸盈盈。


“嗯。”


方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就像高材生考试故意控分,也在尽量控制着场面上的局势。


什么时候赢,什么时候输,什么时候赢的侥幸,什么时候输的巧妙,这都是上辈子的经验,牌局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


本来火药味十足的牌局,在方言的巧妙喂牌和赢牌之下,气氛变得越来越融洽。


“过瘾呐,这牌打的过瘾!”


“果然打桥牌,脑子容易得到休息。”


“改天再来,岩子,下次伱一定得来!”


众人尽兴而归,有说有笑。


“岩子,你那个《热爱生命》,可是掀起了诗歌口语化的高潮,《诗刊》、《诗探索》,还有不少期刊都在讨论这个新的诗体风格。”


晏名笑呵呵:“《人民文学》还跟’正能量‘挂上钩,听说这个词也是你想出来的是吗?”


“还有这种事?”


方言一愣,最近忙着照顾沈雁氷,以及关注《十月》的调职,根本没时间理会这个事。


晏名笑道:“有时间到我那边坐坐,我要找你这个开创者,聊一聊口语化的新动向。”


“有机会一定去。”


方言前脚刚目送他离开,背后就传来贺新的声音,“岩子,我觉得咱们还是得先顾好本职工作,不要去掺合诗歌,现在诗坛乱得很。”


“谢谢提醒,我会注意的。”


“我们中长篇组现在在整个编辑部算是落后单位,得想办法迎头追上去,多多挖掘作家,甘当绿叶,让那些作家去当红花。”


“………”


跟贺新聊天,方言渐渐觉得有些别扭。


幸亏这个时候,田增翔喊他来品玉。


“是不是觉得话是对的,可从他嘴里蹦出来,又感觉哪儿不对劲?”


“说得很到位,我怎么觉着他像换了个人,不像我这些天认识的贺新?”


“这才是真正的他,多相处一阵子你就知道了。”田增翔提醒道,“不过你可想好了,他跟晏老师可不对付,你找晏老师,也许他……”


“他们俩有事?”


方言挑了挑眉。


“贺新之前是诗歌组的,不知道什么原因,给调到咱们这里。”田增翔笑道,“按贺新的说法,晏老师架子太大,两人理念不合。”


“架子大?不会吧?”


“你也不信是吧?整个编辑部里,资历最老的就是晏老师,人解放前就是《新民报》的编辑,而且也是咱文艺组的前辈,我跟他认识这么多年,也没见他哪里架子大?”


“那是什么缘故?”


“据小道消息,晏老师没有让他当诗歌组的副组长,两人发生了点不愉快,这不才调到咱们中长篇……”


“阻碍人家进步了?”


方言恍然大悟。


“可不是,而且不只是晏老师,你也可能是他潜在的挡路石。”


田增翔压低声音。


“我?”


方言疑惑不解,听着田增翔讲解出版社的职务晋升体系,渐渐有了一个初步理解。


像张仲锷、晏名担任的中长篇小组、诗歌曲艺小组的组长,相当于正股级干部。


而再往上一级,就是编辑室副主任、编辑室主任,这相当于是科级。


晏明就兼着编辑室副主任的职务,而张仲锷、章守仁的级别,则还要往上一级。


那就是《十月》杂志的副主编,一人兼祧两个组,张仲锷就是中长篇和文艺理论的组长,章守仁是短篇和散文的组长,在整个期刊里的地位和话语权仅次于主编苏予。


虽然《十月》从文艺组里独立出来,但还是隶属燕京出版社,所以副主编、主编都是县处级。


在此之上,就是燕京出版社的副总编辑、总编辑、社长等这一批,自然是厅局级。


“现在中长篇副组长的位置还空着呢,你是他的头号劲敌。”


田增翔幽幽道。


方言摆了摆手,“怎么可能会是我呢,我这么年轻,又初来乍到……”


“怎么不可能!你不知道咱们出版社为了把你抢到手,费了多大的心思。”


田增翔笑道,“当初抢你的时候,可不只《十月》一家,《季刊》、《民族文学》,甚至是《人民文学》,都想吸收你当编辑。”


方言眯了眯眼,“那也不可能,我资历那么浅,这个副组长你比我更有资格。”


“我对什么组长副组长不感兴趣,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田增翔道:“我啊,只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有限的时间都放在玉石上面。”


这不是心怀宇宙孙连城嘛。


方言咂摸着嘴,你干脆叫玉面金佛田增翔好了,佛系了是吧?


“所以这副组长,就是从你跟贺新里选咯,相比于他,我更希望是你来当。”


田增翔拍了拍肩膀。


方言问:“你不会是因为玉石,才看好我吧?”


田增翔笑嘻嘻道:“还真有这方面的原因,要不是看在你我是同道中人,这些天观察下来,又发现你这个人真诚可靠,能处!”


“不然的话,这些事我可不会跟别人说。”


“你这个人还怪好嘞,我真是谢谢你啊。”


方言有些哭笑不得,小小的中长篇小组里,竟然藏着这两位卧龙凤雏。


还有自己,岂不是成了翻版的余则成,那么贺新是心狠手辣的李涯,还是拙劣的马奎?


这是写明方言今后的职务晋升路线,没有复杂的职场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