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97章 全国最年轻的专业作家

第97章 全国最年轻的专业作家

作者:南柯一凉 返回目录

阳光之下,一幢五层的灰色老楼,坐落在朝内大街跟南小街交叉十字路口的西南角。


方言站在楼下,上下打量。


第一次来人文社,人生地不熟,得亏章光年早有安排,派了自己的秘书,在门口迎接。


很快地,就来到了总编办公室。


两人寒暄了两句以后,方言从帆布包里拿出了《潜伏》,章光年接过手,并不急着看:


“这个稿子,先拿给编辑部看一看,我和小方同志,还有更重要的事要谈。”


说话间,把稿子递给秘书,吩咐他送去。


整个办公室,就剩下师兄弟两人。


方言喝了口茶,静静坐着,洗耳恭听。


章光年颇为赞赏道:“我还以为你会马上问我专业作家的事,没想到小师弟这么沉得住气,果然像老师说的,面如平湖,稳如磐石。”


“师兄,您就甭打趣我了。”


方言嘿然一笑:“其实我心里早就急了。”


“哈哈,小师弟,别急。”


章光年开始耐心地解释。


方言渐渐地理解,什么叫专业作家。


这是五六十年代,从老毛子学来的制度。


作家分为专业和业余两种,专业作家由直xia市和各省的作协、文联,以及其他文化单位推选任命,一旦选上,等于有了干部编制。


也就能有相应的级别、工资和住房,生活条件上得到了根本保障,便可以一心搞创作。


既可以兼任,也可以专职。


比如王朦,就是燕京文联的专业作家,但同时兼着文联名下的《燕京文学》主编,以及燕京作协的副zhu席等一干职务。


(ps:20世纪末就只能出,不能进)


“当然,兼职的福利待遇比不了专职。”


章光年详细说起区别,比如工资上,兼职不可能拿双饷,但会有额外的津贴补助。


“怪不得师兄要我申请加入燕京作协。”


方言眼前顿时一亮。


“这也是老师当初和我商量的结果。”


章光年语气里带着一丝缅怀。


“老师?!”


方言一惊,这也是沈雁氷的安排?


“是啊。”


章光年一五一十地相告。


他们两个商量的时候,《大秦之裂变》的舆论形势非常恶劣,沈雁氷担心万一《十月》编辑部没能顶得住压力,就以专业作家的身份,调到作协去保护起来。


“在燕京作协里,有王朦照应你。”


接着顿了顿:“我虽然位卑言轻,但好歹也是书ji,而且作协下一任主席选举,不出意外的话,会是巴老,他也算是你的半个老师吧?”


“嗯。”


方言想到这些都是沈雁氷的安排,不禁动容,眼眶微红,嘴上喃喃着:“老师……”


章光年拍了拍他的肩膀,沉默不语。


半晌,方言轻轻擦去眼角的泪花:


“谢谢老师和师兄。”


“不用谢我,本来我们是这么打算的。”


章光年摆手道:“但没想到形势的发展超出了先前的预料,《大秦之裂变》上下两部发布之后,伱是因祸得福,得了大机缘啊。”


“大机缘?”


方言好奇地眨了下眼。


章光年直截了当地说,本来以他的年龄、资历,以及《暗战》、《听风》、《牧马人》这些作品,如果按照正常流程,进入这一份专业作家大名单里,恐怕还要等上几年。


但因为《大秦之裂变》出了彩,方言作为文学上的一面改革的大旗,才挤入今年的名单。


当然,方言的演讲内容也加了不少分。


“胡木桥、周杨等同志也说,你成为专业作家的一员,符合干部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不失为作协改革的一个信号。”


章光年话里话外,透着暗示——


你已经进入某些领导的视线中。


“那敢情太好了,没给老师和师兄丢人。”


方言松了口气,腰杆子都挺直了。


“现在就看你打算是兼着还是专职。”


章光年意味深长道:“我的建议是选择专职,把你从《十月》编辑部里调出来。”


“是不是《十月》惹了什么麻烦?”


方言心里咯噔了下,看来麻烦还不小。


“小师弟,你知道些什么?”


章光年不禁惊讶。


方言不能说是万佳宝透露,应付地说是自己的推测,“师兄,《十月》真有大麻烦了?”


“没错,胡木桥同志牵头调查处理。”


章光年一脸的严肃。


“这么严重!”


方言皱眉,急问跟有什么有关。


“《苦恋》。”


章光年语气认真道。


方言对《苦恋》可太有印象,《大秦之裂变》上部刚发表的时候,陆元炽和苏予就找到他,用《苦恋》举例,表态会力挺保护自己。


一想到这里,忍不住问道:


“可是《苦恋》这个电影剧本,当时送去电影局审查,如果有问题的话,也不会通过审批,拍成电影,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


“恰恰就是这个电影。”


章光年说就是在试映会出了岔子。


方言脸色一变,尤其当听到把天都给捅破了,心里更是大惊,这何止是大麻烦啊!


简直是天大的麻烦!


“编辑这一行就是这样,任何一个字一句话的错误,都可能酿成一场重大的事故。”


章光年道:“所以要严谨严谨再严谨。”


“那现在,打算怎么处理《十月》?”


方言不免着急。


“处理结果还没定,但肯定轻不了,毕竟现在全国推行‘五讲四美三追求’,和你所讲的‘华夏复兴’、‘正能量’,《苦恋》偏偏在这个时候,触碰底线了。”章光年话里透着无奈。


“这……”


方言一时间无话可说。


“《苦恋》发表的时候,你还不在《十月》,这一回,你算是遭了无妄之灾。”


章光年叹了口气。


方言明白他的意思,希望借专业作家这个机会,抽身而出,远离《十月》这个是非窝。


但想到《大秦之裂变》在遭受质疑、否定、批判的时候,想到自己被非议、批评和责备的时候,整个编辑部和出版社都站了出来,力保自己,最终横下决心,做出抉择。


要呆在《十月》,一起共患难!


“我就知道你会这么做,当初我让你来《人民文学》,可你还是选择留在《燕京文学》。”


章光年非但不意外,反而更赞赏:“也不要慌,事情没有严重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方言郑重地点了下头,随后继续打探《十月》的情况,很明显能感受到章光年有意借自己之手,向《十月》以及燕京出版社示警。


该说的都说了,该透露的也都透露了。


“师兄,时间不早了,我想我该走了。”


“你看你,又急,你的稿子还在编辑部。”


“我差点给忘了。”


方言跟着章光年,走出办公室。


不出所料,《潜伏》这篇谍战文学的巅峰之作,自然征服了《人民文学》整个编辑部。


因为第三期的编辑计划已经定了,所以准备放在第四期,也就是8月份的头版位置。


原著的《潜伏》只有1万多字,但经过方言加工之后,篇幅达到长篇,足足31.2万字。


单单税前的稿费,就是3120元。


再加上《大秦之裂变》的电影剧本和单行本的基础稿费,如今的身家,将近有2万块。


但现在,方言对怎么花钱没有太多的心思。


此时,只想赶快回编辑部递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