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99章 临危受命,代理组长

第99章 临危受命,代理组长

作者:南柯一凉 返回目录

《光明报》的评论一出,《红旗》、《燕京日报》等报刊也相继发表了对《苦恋》的批评。


舆论之大,堪比《大秦之裂变》发表时。


方言翻阅着报纸,面色凝重。


“哥!哥!”


方燕兴冲冲地跑进屋,“先别看了,咱们还是赶紧去买电影票吧,晚了就买不着了。”


“你个急性子啊。”


方言心不在焉地把报纸叠好。


“又不是我一个人急,姐比我更急呢。”


方燕嘟囔着嘴。


“好啦,咱们出发吧。”


方言摸了摸她的头,站起了身。


虽然自己因为《苦恋》的风波,没有看电影的好心情,但也不能扫了众人的兴。


自从《牧马人》即将公映的消息在胡同里传了开来,街坊邻居甚至组建了一个观影团。


这个时候的老百姓,休闲的主要方式就是到影院看一场电影,因此,影院常常爆满。


当时,报纸的电影广告栏,或者像《大众电影》的电影期刊上,会提前刊登放映信息。


也可以到影院的售票处,这里的信息最准确,通常是到了电影院,才决定要看什么。


在没有手机、没有wifi、电视还未走进寻常百姓家庭的年代,影院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娱乐圣地,唯一的缺点就是电影少,观众多。


即买票即看电影的机会,并不是很多。


大部分人都会抢着买预售票,等一两天,或者更长的时间就能看上,不用当天排队。


售票窗口前,人头攒动,大排长龙。


“你买这么多票干嘛?”


方言看苏雅买了一堆票,不由一惊。


虽然电影票是一毛一张,但很难想象平时“抠抠搜搜”的她,竟然舍得花这么多钱。


“我这是替别人买的。”


苏雅笑道:“就是上回跟我一起到家里的白若雪、唐胜男,你还记得她们吗?”


方言大为意外,没想到她们成了好朋友。


“是不是就是上次我们去燕大,好心给我们带路的学生?”方红看到苏雅点头,扬起一抹微笑,“她们想一起看首映,那敢情好啊!”


“她们两个人,伱买的可够八九个人。”


方言挑了挑眉。


“还有我的室友啊,同学啊。”


苏雅说:“她们听说是方老师的电影上映,都要来捧场,特别是燕大校报和五四文学社,还要搞一个《牧马人》影评征集活动。”


“影评?”


方言诧异不已。


半晌,售票处门口挂上了“售罄”的牌子。


人群之中,爆发出哀嚎和叹气声。


望着一张张失落沮丧的脸,方红、苏雅等人不禁庆幸,得亏她们来的早,排得也靠前。


“还好买到了,要不然作业没法写了。”


方燕看着手里的电影票,吐了口气。


方言白了眼,“你的作业怎么还跟电影扯上关系?难道不看电影,就没法写作业啦?”


“哥,你怎么知道!”


方燕眨了眨眼,“老师要我们看完《牧马人》的电影,然后写一篇观后感呢!”


“那你可得好好写。”


方红打趣道:“你们学校没几个人不知道你是大作家的妹妹,要是连你哥电影的观后感都写不好,到时候,燕子你可要闹笑话啦!”


“啊?”


方燕哭丧着脸,“哥,当你妹妹好苦啊。”


“苦吗?”


方言道:“你的零花钱、磁带、零嘴……”


“嘿嘿,哥,当你妹妹真的太幸福了!”


方燕立刻嬉皮笑脸,撅嘴道:“都怪学校,说要借《牧马人》电影,来一场‘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活动。”


“教育活动?爱国zhuyi观影教育活动!”


方言眼前顿时一亮。


既然批评《苦恋》在原则上犯了大错,质疑《十月》以及整个出版社的立场,那么,如果把《牧马人》跟《十月》联系在一起,搞一个爱国主义主题的观影活动呢?


这年头,还没这个说法。


顺着这个思路,想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上班的时候,整个编辑部已经全乱套,尤其是坐在火药桶之上的中长篇小组。


《十月》最新一期的进度也因此受到拖累。


“电影方面的报刊也开始批评《苦恋》和我们了!”


“哪里,哪里,快给我看看。”


“《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诗”?》。”


“电影文艺评论员黄钢,这人是谁?”


“………”


众人围着报纸,议论纷纷,紧张兮兮。


“这下糟了!”


贺新已经没有之前的乐观,杂志上登着《苦恋》的剧本原文,显然是以供批评用的。


方言瞥了眼张仲锷的桌子,空无一人。


从部里回来,他被自愿地请假在家,停止了手头上的一切工作,毫无疑问,打入冷宫。


编辑部的人都在为张仲锷抱不平,更对《苦恋》被这么兴师动众地批评,忧心忡忡。


当然,也有少部分人埋怨起中长篇小组。


整个出版社,动荡不安,人心涣散。


就连一向乐观的田增翔,也不住地叹气:


“岩子,要不你还是重新考虑考虑专业作家调动的事吧,尽早地跳出这个是非窝。”


“千万别这么想,还不到这个地步。”


方言道:“至少《文艺报》、《人民报》、《新华报》还没发表评论,说明整件事没有盖棺定论,还有回旋的余地,没准就否极泰来。”


“小方这话说的没错!”


就在此时,陆元炽出现在门口。


和他一块来的,还有苏予,以及出版社总编辑、副社长等领导,镇定军心,鼓舞士气。


“大家都不要慌,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天塌了,有我这个个高的顶着呢!”


陆元炽发表了一通慷慨激昂的演讲,稍稍安抚了下众人以后,把方言喊出来单独谈话。


“我听说你准备放弃了调去作协的机会?”


“我确实有这个打算。”


“为什么要这么做?”


陆元炽把眼睛眯成一条缝,“据我了解的情况,《苦恋》这件事和你没有任何关系。”


“您不也是这么做吗?”


方言不答反问道:“明明您根本没接触过《苦恋》的稿子,但还是愿意担下所有责任。”


“哈哈哈,好你个方言啊!”


陆元炽眼里充满欣慰和赞赏,“不愧是茅公的弟子,有他当年的几分风范!”


“您过奖了。”方言自谦道。


“你不用有什么心理负担,整件事与你无关,算是无辜受到牵连,于你而言,不会有什么影响。”陆元炽语气认真,“即便有,我跟光年、王朦同志都聊过了,再办调职手续也不迟,总之,绝不会让茅公的弟子折在这里!”


“形势还没严重到这一步吧?”


方言先是弯腰道谢,接着发问道。


陆元炽摇头失笑,说周杨、章光年等人还是站在《十月》这边,没有必要这么敏感。


文艺界好不容易才有点起色,《苦恋》事件可能会打破如今的安定团结自由的局面。


“怪不得《文艺报》没有发表评论。”


方言恍然大悟。


“是啊,光年、冯木、周杨同志他们顶住了压力。”


“可我觉得这样硬顶,会不会适得其反?”


“已经有这种趋势,批的力度越来越大。”


“社长,有些话我不知道当不当讲?”


“都这个时候了,只管说!”


“《牧马人》马上就要上映了,我再想,能不能把《牧马人》和《苦恋》来一个联系?”


方言如实地说出几条建议。


“组织全社观看《牧马人》,进行观影教育活动?还要发表影评?”


陆元炽念叨着,“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想表明编辑部和出版社,在立场和原则上是可靠的,可《牧马人》跟《苦恋》的结尾,一个光明,一个灰暗,反而会让《苦恋》更难堪。”


“我们不做,那些报刊难保不会借《牧马人》来批《苦恋》,到时候我们就更被动了。”


“你说的不是没有道理。”


“与其被动,不如主动,而且您可能不知道。”方言说《牧马人》一开始也是灰暗的。


结尾是许灵均选择出国,抛弃了秀芝和孩子,但结局之所以没用,因为得益于《燕京文学》的抢救,这才有了反思文学的第一枪。


《苦恋》应该像《牧马人》一样,有错误可以批评指责,但不应该采取‘枪毙’的方式,而是要以帮助的态度,帮助作者改好。


“对!”


“对对对!”


陆元炽眼里闪过精光:“电影还没上映,我们也该给《苦恋》一次抢救的机会。”


“而且,《苦恋》发表的时候,正是伤痕文学的高潮,还没有《牧马人》,也没有反思文学思潮,立意和情感上,难免受到了影响。”


方言说的是头头是道。


陆元炽大加赞赏,连连叫好。


如此一来,避免了扩大化,把讨论的重点转移到了文学方向,《苦恋》以前是伤痕文学,现在就给一个改成反思文学的机会。


而且,增加《牧马人》的曝光和宣传,变相地就减少了对《苦恋》批评的热度和关注。


“我们再把改好的《苦恋》,和《牧马人》等组成一个‘爱国zhuyi教育丛书’。”


方言笑道:“您觉得怎么样?”


“好!好啊!”


陆元炽不免激动:“让《十月》来指导修改,由燕京出版社来出版这套丛书!”


方言点了下头,“就是这样。”


“名师出高徒啊。”


陆元炽感慨不已,更加明白了沈雁氷、李尧堂、万佳宝、丁玲、章光年这些文坛巨匠们,为什么这么器重,甚至偏爱这个年轻人。


真的是一个大才啊!


一想到这里,他决定委以重任,目前张仲锷“在家反省”,可是中长篇小组不能群龙无首,打算跟苏予商量,任命为小组副组长。


在张仲锷缺席的日子里,代理组长一职。


“可是……”


方言张了张嘴。


“别可是了,你的立场、才华、能力、人品,方方面面都非常优秀,完全可以胜任。”


陆元炽拍下了他的肩膀,“就这么定了!”


方言没法推辞,只能接受“进步”了。


组副组长,也就是相当于副股级。


少妇白出了新书,《1979黄金时代》,喜欢年代文的大家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