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162章 我方小将的话讲完了

第162章 我方小将的话讲完了

作者:南柯一凉 返回目录

座谈会持续了一个小时,胡木桥宣布中途休息十分钟。


走廊里,渐渐变得喧哗热闹。


趁着这个空档,一个个该喝水的喝水,该抽烟的抽烟,该上厕所的上厕所。


方言正伸着懒腰,就见王扶走到面前:


「冯老他们请你去一趟。」


主席台的右边角上设置了一个当做休息室的小房间,室内向后台开了一道门。


方言敲门而入,才知道这个「他们」,除了冯木,还有胡木桥、刘柏羽……


一道道目光投了过来,全都抛出了同一个问题,从会议开始到现在,怎么一直不发言?


「我对军事文学的认识还有所不足。」


方言笑了笑,「想先听听其他人的高见。」


「现在听完了,觉得他们说得怎么样?」


刘柏羽作为总政文化部部长,对军事文学的未来发展格外重视。


方言委婉地说:「学到很多。」


「实事求是地讲,到底怎么样?」


胡木桥笑骂道。


方言沉吟半晌,「讲得都很不错,但跟我理解的军事文学的理念,有一些偏差。」


胡木桥和冯木互看一眼,兴致勃勃。


「我看待会儿啊,让小方第一个发言。」


刘柏羽笑盈盈:「好好地跟大家说一说,你这个军事文学的理念到底有什么不同?」


冯木颇为期待地看着他,「小方,这是在点你的将,有没有这个把握?」


「您几位总不能让我立军令状吧?」


方言心知肚明。


这几位找自己,意思再明显不过,无疑就是方小将,出列!


「哈哈哈,倒不用立什么军令状。」


顷刻间,屋内外充满欢快的空气。…………


十分钟一到,人潮涌回到会议厅里。


「现在继续开会!」


冯木清清嗓子,「请要发言的同志举手。」


台下乌压压的一片人里,一个接一个地举了起来,胡木桥、刘柏羽他们扫视了一圈。


视线中,方言缓缓地举起了手。


张仲锷和章守仁原本想替《十月》编辑部露一回脸,但当看到方言的举止,相视一笑。


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手也跟着放了下来。


「怎么他们都不举了?」


朱伟看到周围本来想要举手的人,动作停顿了下,然后慢慢地把手收了回去。


「方老师要讲了。」


马卫都坐在靠过道的位置,刚好能看到方言,这位「谍战之父」沉默了一个上半场,终于要出马了,不少人都想听听他打算说什么。


「咳咳。」


方言被叫了起来,战术性地咳嗽了一声。


「我刚刚听了很多人谈到军事文学创作的方向、问题、困境等等,不过我也注意到,有的说是"军旅文学",有的说是"军事文学",还有的是"战争文学",三种提法一直交叉并用。」


「但我觉得,军事文学不能跟战争文学划等号,就像军旅文学不能跟战争文学划等号。」


「解放思想的关键是统一思想。」


「我觉得在探讨新时期的军事文学突破和创新之前,有必要先把军事文学的理念搞清楚,比如,对军事文学的类型来一个梳理。」


嚯!


众人精神一震,嘴上挂着「战争文学」的全懵逼,喊着「军旅文学」


的也大为意外。


毫无疑问,方言这是在定义军事文学!


「好一个小方啊。」


「真的是不言则已,一言惊人。」


主席台上的冯木、刘柏羽等人对视。


台下,章守仁、张仲锷率先拿出笔记本记录,周围的作家、编辑等人见状,也纷纷掏出纸笔,洗耳恭听。


「举一纲而万目张。」


「我个人认为,军事文学是纲。」


「战争文学、谍战文学、军事纪实、军旅文学、军史文学这些题材,是目。」


方言仿佛化身古希腊掌管定义的神,说得滔滔不绝,让众人顺着他的思路,思考新时期军事文学的理念,以及不同类型之间的差异。


「沙沙。」


「沙沙。」


全场只有方小将的讲话声,和众人的记录声,不管是真记还是假记,统统埋头写着。


「刚刚有人说,我们这一代作家离炮火太远,离战争太远,今后的军事创作该何去何从,我觉得第一个方向,就是军旅文学。」


方言举出《新兵马强》和《西线轶事》的例子,讲的是战争和和平时期的军旅写作。


「就是这个!就是这个!」


李村葆目光灼灼,隐隐有了感觉。


方言的一席话,让整个领域的全方位打开,无疑是一次空前的开拓和极大的丰富。


不光是他,从事军旅文学的作家们都感觉到在战争文学之外,军旅题材竟然会有这么一方辽阔的天空,有这么一片前所未有的蓝海。


「第二个方向,是谍战文学,我们的谍战工作,过去、现在,甚至将来都不会停止。」


「第三个方向……」


「最后一个方向,跟刚刚讲的大不一样,刚刚讲的军旅、谍战、抗战、军史这些,视角都建立在过去和现在,那么将来呢?」


方言一本正经道:「可不可以有这么一种对未来战争形式描写的军事科学幻想?」


「这好像是科幻文学的范畴吧?」


在一片安静之中,有人突然举手发问。


「我所说的其实是两种,一种是像你说的纯科幻军事文学,天马行空,超越现实。」


方言说:「一种是基于现实的基础上,对未来作战的理念、战术、设备等等,做合理地推测和创作,比如部队的摩托化、机械化。」


差点说顺嘴,把信息化、智能化说出来。


「………」


一下子,众人沉默了下来。


王舒增等部队作家,更是深有体会。


据传老毛子的81演习,把机械化展现得淋漓尽致,虽然国内没有新闻消息,但好像在华北举行了一场军演,规模同样空前浩大。


可见,形势有多么的紧张!


这个「军事科幻「的提法,似乎很有扩展和深入的价值!


「大家有不理解的吗?」


方言扫视一圈。


「我有个问题……」


李村葆举起手,「您刚刚说军事文学可以从战斗、战役的繁琐描绘中摆脱出来,把重点放在塑造人物上,塑造出个性鲜明的、多侧面的、有血有肉的形象,这也包含阴暗面吗?」


「高尔基说过,文学是人学。」


「是写人的,是写人性的,文学塑造人物,就是呈现丰富复杂的人性和人生。」


「军事文学首先也是文学,如果只记得自己是军事题材,而忘了自己是文学,这样的军事文学作品,是无法震撼读者的心灵的!」


方言顿了顿,喝了口水。


「卧槽,牛逼!」


朱伟两眼盯着他看,心生向往。


「别卧槽了,赶紧记下来,方老师的稿子我们是弄不来,但这些军事文学创作的理论,我们可要刊登在《青年文学》。」


马卫都一个激灵,连忙提醒。


「对对对。」


朱伟回过神来,认真记录。


「那这样有缺点的英雄,还是英雄嘛?」


一位年纪稍大的老作家皱了皱眉。


「鲁迅先生说过,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不过是苍蝇。」


「英雄从来不是一蹴而就。」


「大家也许都知道,当年攻入汉城的"五十凶",以前在常凯申手下是"六十熊"。」


方言认真道:「英雄,也是从平凡人慢慢成长蜕变起来的,我觉得军事文学既要有英雄主义、现实主义,但也要跟浪漫主义、集体主义相结合起来……」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啊!」


李村葆醍醐灌顶,眼睛发亮。


听着方老师的「小葵花课堂」,在场大多数人都受益匪浅,就像用了开塞露一样,之前如便秘般的思路,一下子就通畅舒服多了。


如果接下来按照他的理念,涌现出大量成功而新颖的军事题材作品,方老师就是打破军事文学创作瓶颈期的「开塞露」!


就是军事文学新浪潮的引路人之一!


就在此时,前排的一位编辑激动地问到关于军事文学,方言最近有没有什么新作?


这话一出,在场的所有期刊编辑,各个来了精神,就像饿狼一样盯着方言这块肥肉。


方言道了声歉,这次带夫,带自家编辑来的,自己这回要干编辑的活儿。


在众目睽睽之下,毫不客气地给《十月》杂志打起了征文小广告,瞧一瞧,看一看,但凡投稿的军事文学作家,都有机会享受方老师一对一的指导,就连生产队的驴都说好!


有想法的,可以晚上来方老师的小黑屋。


深夜一起来谈剧……谈!


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