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226章 今日方知我是我

第226章 今日方知我是我

作者:南柯一凉 返回目录

这帮联防队员!


方言提着装有定胜糕的盒子,撇了撇嘴。


那时候的气氛都烘托到那儿了,就差一步,两人之间的革命友谊可以再升华一下!


心情郁闷地回到衡山宾馆,刚到门口,就被柜台的服务员告知,今天早上、中午和下午来了三通电话,全都指名道姓地要找他。


一次是吴贻躬,两次是谢缙。


方言大为意外,显然他们是有急事。


就在此时,迎面走过两个同是评论派的红学研究者,边走边聊。


“那个人真的是好大的口气,竟然想写一部康熙的历史。”


“一时的狂妄之语,没有人会当真的。”


“可不是嘛,就他,谁信啊!”


两人讨论的东西,激起了方言的兴趣,他立刻凑了上去,打听情况。


一问才知,今天出了个闹剧。


本来众多学者在议论康熙的时候,不少人感叹到竟然没有一部文学作品来写他们。


结果,凌解放立马站了出来,主动请缨。


既然没有人愿意写,干脆就让他来写!


这么个名不见经传的人,自然没有引起众人的重视,反而被当成哗众取宠的小丑。


“如果是方老师您来写,我肯定很期待。”


其中一人不屑道:“至于他的话,我只能当成個笑话看。”


另外一人更是蔑视,“我稍微打听了下,这人根本连一部短篇都没写过,也不知道是谁给他的勇气,居然敢一上来就写长篇。”


方言笑而不语,拜别两人之后,把东西撂到自己的房间,接着马不停蹄地去找凌解放。


谁给的勇气?


我,方小将!


………………


“咚咚。”


凌解放听到敲门声,第一反应是疑惑。


这么晚了,会是谁呢?


当打开了门,看到方言站在门口,先是一惊,然后狂喜,因为他道出了拜访的来意。


“方老师,您真的相信我能写出康熙这位皇帝的历史?”


“我就问你一句,你敢不敢写?”


“敢!当然敢!”


凌解放嚯地站了起来,语气坚定。


“那我就敢相信,你能写出来。”


方言拍了下他的肩:“因为对于作者而言,写作的勇气比才华更重要。”


凌解放道:“真的吗?”


“这还用说嘛!”


“哪有人生下来就知道自己有写作的天份,也没有人一生下来脑门上就印着‘作家’两个字,肯定没有,都是在不停地训练,不停地鼓起勇气去尝试以后才慢慢发现的。”


方言在心里补充了句,除了我以外。


“没错,您说得没错!”


凌解放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信任。


“巴老曾经送给我一句话,丢开顾虑,不要胆怯,大胆地想,勤奋地写,把自己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全写出来。”方言拍了拍他的肩膀,“这句话,我今天同样送给你。”


“听您这么一说,我就更有决心,一定要把康熙的写出来!”


“就只是康熙吗?”


“什么?!”


凌解放一脸懵圈,方老师,您在说什么?


小了,野心小了!


就这,你还想要进步?


方言直截了当地给他指了条路,干脆照“康雍乾”的顺序,写个三部曲。


凌解放听到这话,吓了一跳,“方老师,您不是开我的玩笑吧,我连康熙都还没有……”


“如果你能把康熙的历史写出来,而且写好的话,你还怕写不出雍正和乾隆吗?”


方言摇头失笑道。


凌解放细细一琢磨,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但转念一想,不禁犹豫道:“康熙、乾隆,我倒是很感兴趣,不过雍正,我可能提不起兴趣,他在民间和史学上的形象,不敢恭维,有人说他睚眦必报,阴狠冷峻,有人说他城府极深,心机歹毒,还有的流传,当时康熙想传位的根本不是他这位四阿哥,而是他亲弟弟,十四阿哥。”


“你信这个‘传位于四阿哥’的野史?”


方言挑了挑眉。


“我不信,因为古代的‘于’,不是现在简体的‘于’。”凌解放从胸口取下钢笔,在掌心写下“於”字。


“不错,这个野史过于离谱,别忘了,清朝的圣旨大部分是满蒙汉三种语言书写。”


方言伸出五根手指,“有时候,还要辅以藏文、回文,这怎么造得了假。”


“您说得有道理!”


凌解放眼前一亮,“可即便雍正的继位是名正言顺,但是他的名声却不好。”


“这恰恰才是要为他写历史的原因。”


方言道:“不瞒伱说,当初为改革文学选题的时候,我就想过写雍正。”


“雍正和改革文学?”


凌解放顿时来了兴趣。


两人一边喝水,一边聊天。


“康熙和乾隆,都算不上千古一帝,他们对清朝的制度性腐败要负很大的责任……”


“如果没有雍正推行改革,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当差,又何来的什么康乾盛世?”


“……”


两人越聊,越投机。


“我们要认识到,他们所进行的反腐举措,只是为了维护家天下的利益,以及清朝政zhi统治秩序的稳定,从这一角度而言,康雍乾时期的反腐不可能是彻底的。”


方言道:“也正出于这种维护自身统治的原因,当时有很多次能把华夏带进工业文明的机会,但是康熙、雍正、乾隆,没有一个敢迈出这一步。”


“方老师,我觉得康雍乾三朝,可以称之为传统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组’。”


凌解放道:“在封建王朝鼎盛之中,已经埋下了落后和衰败的祸根,清朝末期的急速瓦解,以及华夏文明在近代以来的沉沦,这三位是要负一定的历史责任。”


“看来,你已经有想法了。”


方言笑着把眼睛眯成一条缝。


“方老师,我是这么想的。”


凌解放顺着他的思路,准备以康熙为起点,写个康雍乾的“落霞三部曲”,既要有批判,也要像《大秦之裂变》一样,借古喻今。


比如,写雍正,就是改革和反腐。


“非常好,如果在创作上遇到什么困难,可以告诉我,我和《十月》编辑部会尽量帮你,当然,也欢迎你到《十月》来写稿。”


方言喝了口水。


“谢谢方老师!谢谢!”


凌解放情绪激动,主动倒水。


你看看,他还得谢谢咱!


方言半开玩笑道:“目标要大,步子要稳,到时候写成了,你这稿子我可要了。”


“没问题!”


凌解放张了张嘴,“不过方老师,我能不能不用真名,而是起一个笔名?”


方言点了下头:“这当然没问题,只是你怎么会突然想要取笔名呢?”


“我要创作的是长篇历史,但是自己的名字带着‘解放’。”


凌解放坦白道:“一个历史,一个现代,这是不是有点不太协调。”


方言问,“那你想过取什么样的笔名吗?”


“也希望方老师能帮忙出一出主意。”


凌解放眼里充满期待的目光。


“依我看,不如叫‘二月河’吧?”


“二月河?”


“你看,凌者,冰凌也,解放者,开春解冻也,这不正是二月黄河解冻的景象吗?”


“二月河,二月黄河……”


“这个笔名,你觉得怎么样?”


“好!好啊!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也能时刻提醒我,绝对不能忘祖!”


凌解放两眼冒光,感觉有一股强烈的吸引力,直呼这笔名取得好。


随即,激动地握着方言的手,摇晃个不停,感激之情,难以言喻。


古有仙人抚我顶,现有老师赐我名。


二月河上凌汛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