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229章 拯救大兵迈克

第229章 拯救大兵迈克

作者:南柯一凉 返回目录

11月4日,南锣鼓巷。


一大清早,胡同里飘荡着从收音机里传出的歌声,依然是《中国|军人》。


韩跃民骑着摩托车,来到方言家,手上提着油条、烧饼,以及一个铝饭盒。


“妈,岩子起了吗?”


“起了,起了,正吃着呢。”


杨霞从厨房里端出玉米粥,“昨个刚回来,从沪市带回不少东西,也有你和丫丫的一份。”


韩跃民道:“我替您端着吧。”


杨霞摆了摆手,和他一同走进屋里。


就见方言正低头翻着报纸,两人一见面,相互寒暄了几句。


韩跃民打开饭盒,“瞧瞧这是什么?”


“嘿,炒肝!”


方言闻着香气,扬起眉毛,准备一分为二,一人一半。


“我在家里吃过了。”


韩跃民道:“这都是给你买的。”


“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方言边吃,边和韩跃民聊了起来。


话题基本上是他在广交会的所见所闻。


韩跃民脸上写满了兴奋,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尤其是提到自己买下的那台织袜机。


“一手的太贵了,我可买不起,人家也不肯卖,好在我想到了你的建议,去买展示样品机。”


“恐怕没这么容易到手吧?”


方言一口烧饼,一口炒肝。


“可不是嘛,那个厂家一开始还不肯卖。”


韩跃民说:“得亏有迈克和他爸爸给我支招,让我先交朋友,请人吃饭,再送礼物,等打好交道,接着跟他讲道理,与其这些样品机运回他们公司处理,倒不如就地解决掉……”


方言道:“迈克他们帮了你一个大忙。”


“确实!”


韩跃民咧嘴发笑道:“那厂家傲气得很,要不是看到我找了一個老外当翻译,根本就不带搭理我的。”


方言看到他进步的样子,很是欣慰。


“不过就算是二手的,价格也不便宜,姐夫你这是把所有的家当,全压上去了?”


“也不算全部,八九成吧。”


韩跃民道:“剩下的,我准备拿去进料,冬天马上要到了,我寻思着袜肯定好卖。”


“好是好,不过你可要当心了。”


方言提醒了一句,最近的形势缓和了一些,打击投机|倒把的力度也小了不少。


“放心,我心里有数。”


韩跃民点了下头,随后拿出《城》编辑部委托他转交的信。


方言把信拆开,上面的大意很简单。


《一代宗师黄飞鸿》在编辑审核后,基本上没什么大的问题,准备刊登在《城》12月的那一期,而且已经和《羊城晚报》、《南方日报》等报刊商量好了,到时候会配合宣传。


因而,希望自己能把《一代宗师黄飞鸿》和岭南文学联系起来,再写篇创作谈,寄给《城》。


借这个机会,好好地扩大“粤味”、“岭南文学”这些文艺理念的知名度。


嘚,又一笔稿费到手了!


整部的总字数大概有52.7万,也就是5270元,虽然只是税前的。


再加上这回《利剑行动》再版的印刷稿酬,自己兜里的钱是越来越多。


必须好好庆祝一下,去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馆这些外宾服务部,再扫一扫货了。


………………


吃完最后一口炒肝,方言把信慢慢折好。


“对了,迈克他一直在等你回京。”


韩跃民道:“你准备什么时候见一见?”


方言说:“就今天吧,把他约到家里来。”


“不用,我现在就去把他接过来!”


韩跃民主动请缨,快步离开。


很快地,院外响起了一阵刺耳的轰鸣声,由近到远。


不知道过了多久,就在方言按编辑部的意见,修改的时候,轰鸣声再次呼啸而来。


“方老师!”


迈克拎着一个箱子,跑进屋里。


“不要急,慢慢来。”


方言让他坐下。


就见箱子里装的全是资料,密密麻麻。


迈克拿起厚厚一叠的稿纸,递了过来。


“方老师,这就是我写的。”


方言定睛一瞧,题目叫《血与沙》。


通篇都是英文,不过基本上难不倒他。


除了地名、部队番号、武器装备这些词汇,真的不认识。


毕竟,跟着白若雪学的可不只是日文,还有英文。


要不然,以后还怎么写挣外汇呢?


从头到尾往下看,以第一人称叙述,主人公“我”是第101空降师的一员。


看到方言露出惊讶之色,迈克紧张不安道:“怎么了,方老师,哪里不对吗?”


方言诧异道:“伱父亲服役的部队是101空降师?”


“是的,鹰师!”


迈克讲述起自己父亲参军的经历。


本来参加的是第101预备役步兵师,但后来就地解散,重新组建为第101空降师,最初有1个伞兵团,两个滑翔机步兵团,3个炮兵营……


老迈克不属于伞兵团,而是在炮兵营。


讲到此处,他庆幸道:“幸亏他没有去当伞兵,否则我可能就来不到这个世界上了。”


韩跃民好奇不已,“为什么会这么说?”


“二战里有个流传很广的说法,叫做‘我们是伞兵,应该被包围。’”


迈克随口讲起了失败至极的“市场—园”行动。


本来想天兵下凡,没想到是落地成盒。


方言边听,边翻着手稿。


故事的主要剧情写的是老迈克如何想尽办法地积攒积分,争取退伍回国的机会。


美国陆军专门为欧战结束后的留在欧洲战区的美国大兵,设计了一套积分系统。


参加一次战役、获得一枚奖章、服役一定的时间,甚至结婚,都可以得到积分。


只有达到或者超过“85分”这个积分的美国大兵,才有资格退役,坐船回国。


而分数不够的人,只能继续留在师里,很有可能还要被调去日本,继续参战。


当时的霓虹人,可喊着“一亿玉碎”。


老迈克于是为了能尽快地凑够积分,甚至不惜原地结婚,跟当地的一位法国女人结婚。


结果,婚是结了,可回家的积分还是没有攒够。


他当时的所思所想,都写在这稿纸之上。


“我不用再担心自己年纪轻轻,就会躺在坟墓,去见上帝,因为我现在已经在坟墓里。”


“婚姻,就是我的坟墓!”


“从一个坟墓,到另外一个坟墓!”


“上帝啊!”


看到这里,方言抿了抿嘴,强忍笑意。


“没事,方老师,您想笑,就尽管笑吧。”


迈克说这是他父亲的第一任妻子,他的母亲是第二任。


“哈哈~”


方言立马放声大笑,“你父亲真是一个幽默有趣的人,希望有机会能见上一面。”


“他也是这么想的!”


迈克道:“在看过《利剑行动》之后,他非常想和您认识,聊一聊。”


“会有机会的。”


方言继续翻阅,韩跃民饶有兴趣地问:“是不是只有攒够了积分,才能回国?”


“也不是,当时还有一项政策,叫‘单独存活者政策’。”


迈克从箱子里翻找资料,拿出了一本由弗里茨·尼蓝所写的回忆录。


方言仔细一听,大为意外。


这个“弗里茨·尼蓝”是第101空降师e连士兵,他的三个哥哥相继在战场上阵亡牺牲。


根据“单独存活者政策”,如果因为军事行动导致家庭中只剩下一名子女,就可以退出战争。


而尼蓝作为家族里唯一生还下来的儿子,陆军于是下令将他送回国。


这不就是《拯救大兵瑞恩》里的“瑞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