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剑道余烬 > 第九十三章 桃源

第九十三章 桃源

作者:会摔跤的熊猫 返回目录

“他病得很重。”


“病?”


“和你的‘断腿之疾’不同,他是寒气侵入骨髓,血液几近凝固……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伤寒症’了,如果不及时救治,即便暂时好了,以后也可能会落下很严重的病根。”


少年的交谈声,沉闷地穿过木质门扉,回荡在阴暗的小屋中。


“……”


谢玄衣缓缓睁开双眼。


眼前是一片漆黑。


一瞬间,他有种“重活第三次”的感觉。


过了数十息,他才适应眼前的黑暗,幸运的是自己并没有躺在玉珠镇的棺木里。


这间小屋很窄,只有一张木床,一块方形木柜。


除此以外,什么都没了。


“呃……”


谢玄衣坐起身子,不受控制地发出一声闷哼。


神海嗡嗡作响。


疼痛如潮水般涌来,小荒山一战的细节也涌入心海之中。


自己成功逃过一劫。


但此刻孟克俭的道意正在经脉中肆虐,尝试破坏每一寸经络。


不死泉正在与这份寒意对抗……


这痛苦,便是来自于“经脉”的摧毁与重建。


“吱呀!”


便在此时,门扉打开,光明映入屋室。


谢玄衣皱起眉头,下意识伸手遮挡强光。


外面正是晌午,门扉打开之后,风声鸟声蝉鸣声一时之间纷纷灌入这间阴暗破旧的小屋,让他有种“活过来”的感觉。


“恩公,你醒了?”


说这话的人是密云。


“他现在醒了……不会落下什么病根吧?”


发问的是邓白漪。


“咦?”


第三道声音也是个少年,听起来十分陌生,声音青涩,应该年龄与密云相仿,大不了几岁,不过接下来的话语却显得很是老成:“真是怪哉,他体内的寒气自行散去了不少……按理来说还要睡上好几日的。”


谢玄衣望向声音去处。


那是一个身着明黄布衫,面容白净的少年,少年在门槛旁拎了把小板凳坐下,摇着蒲扇,一旁是煨炖中药的火炉。


淡淡的草药苦涩味道随着炉火飘出。


只一眼。


谢玄衣便挪不开目光了。


并不是因为这少年生得多么好看,多么引人注目……


而是。


这少年和宫里的那位“小皇帝”实在相似。


无论是五官眉眼还是气质,都能对应……


这世上很难有这般神奇的巧合。


只一眼,谢玄衣便猜到了对方的真实身份。谁能想到,阴差阳错丢失断裂的那条线索,会在此刻得到补全?


只能说,因果道则的力量,着实超乎想象。


因果,因果……


不愧是世上最难琢磨,却又真实存在的东西。


“嗯,这是好事……”


少年郎摸着下巴,沉吟片刻,认真说道:“但保险起见,这药还是要喝的。既然醒了,接下来的喂药便省了许多麻烦。”


“一日三次,一次半包,切忌煨炖时辰,火候,这几日千万静养,若要出行,最好也用轮椅推扶……”


少年郎从怀中取出了药囊,交付到邓白漪手上,叮嘱着注意事项。


邓白漪认真听着,一一记下。


少年郎忽然望着屋舍内坐起的黑衫身影:“你是有什么疑惑吗?”


那身影坐起之后。


目光就没离开过自己。


“……”


谢玄衣这才意识到了失态,他默默垂下眼帘,轻声沙哑地开口:“不好意思,睡过头了。我睡了多久?”


“睡?”


少年郎说道:“你可是整整昏迷了三十个时辰,两天三夜……我可从没见过睡这么久的奇葩!”


顿了顿。


少年郎叹息一声,苦口婆心道:“你可知,你这义妹,侄儿为了给你熬药,几乎没怎么合眼?此病若能痊愈,万不要辜负了他们……”


“义妹?侄儿?”


谢玄衣眼皮挑了挑,神色复杂地望着邓白漪,密云。


“恩公,我们如今乃是逃犯。”


密云轻轻咳嗽一声,连忙传音:“出门在外,编个假身份会好些……这里‘逃难者’众多,不多我们几个。”


沅州寇乱,许多人出门逃难。


传送阵符的终点,便是一座临时搭建的逃难村。


平芝城被攻破之后,许多人都逃往此处,勉强度日。


“嗯……记下了。”


谢玄衣摸了摸面颊,确认“众生相”还在,于是默默应了一声,记住了这个身份。


他准备站起身子。


结果下一刻整个人却重重摔倒在地。


“啧,我先前说什么来着……是不是说了要静养?”


少年郎嗤笑一声:“喜欢逞能,不喜欢听人劝?”


“……?”


谢玄衣皱起眉头。


他没想到,阕吴刀的化骨散与寒血道境相融之后,竟对自己的经脉造成了如此巨大的伤害!


他尝试自己站起身子。


但腰部以下不听使唤,身体接近一半的窍穴,甚至无法点燃元火!


“你侄儿说你中了流寇的‘刀罡’,负了重伤。”


少年郎平静道:“但我看,这不是伤,而是病。你浑身上下找不到伤口,肌肤痊愈,犹如金铁,能砍伤你的流寇,想必也是一个高手。”


谢玄衣眯起双眼,望着少年郎:“……不错。”


“你现在无法起身……刺入身体的那缕刀罡,只是引子。”


少年郎轻叹一声,道:“这世上绝大多数的沉疴痼疾,往往隐在最深处,平日里见不得,一旦爆发,却是会直接要了命……听我一句劝,你啊,还是好好躺上几天吧。”


这番话,让谢玄衣陷入沉思。


沉寂片刻之后。


少年郎站起身来,准备离去。


“对了……我姓楚,清楚的楚。”


少年郎回过半张脸,淡淡道:“你既醒了,我去看看其他人,傍晚再来。”


……


……


这座逃难村,叫“桃源”。


这是个有故事的名字。


据说数百年前,战乱之时,有一个渔夫运气极好,误入了一片与世隔绝,名为“桃源”的村落,这里生活的村民,无忧无虑,没有烦恼,不必为战火所累,也不必为生活所苦,人人和睦相处,自给自足。这渔夫离开之后,将消息禀告给了朝廷,但铁骑四处寻找,却是找不到这座“世外桃源”。


无论是褚国人还是离国人,小的时候都听过这个故事……


这个名字也很讽刺。


沅州动荡了许多年,如今虽由陈翀接掌,但天灾人祸不断。


沅州境内,哪有桃源?


“恩公,没想到你也会用上这东西。”


片刻之后。


密云笑眯眯托腮,看着坐在轮椅上的谢真,忍不住出声调侃了两句。


谢玄衣苦笑一声,喝下了邓白漪炖煮的中药。


这药很苦,但极有效果,喝下之后,干涸的窍穴元火竟然又有了些许点燃的迹象……


在这尘世间,修行者和凡俗,其实并没有太大区别。


所谓的天材地宝,稀世灵药。


许多都是从凡俗间搜刮而来。


“小楚大夫人很不错的。”


密云笑眯眯开口,带着些许炫耀意味地说道:“他说他自幼学习医术,跟了一位很厉害的师父,医术了得,这几日我和邓姐姐跟他去了村子其他处,他的确有些许本事,治好了不少人。他还帮我瞧了腿疾……不过,这腿疾他没瞧出什么名堂。”


密云的双腿,是自行截断的,为了修行神足通,所以刻意为之。


凡俗医师,若不曾亲自踏上修行路。


很多现象,都无法解释。


寻常断腿之人,神色苍白,精神羸弱,即便伤口修补完整,也要时刻承受“幻肢”之痛。


可密云却与他们相反。


断腿之痛,远不如修道之痛,而修道……是能带来反哺的。


有“昙鸾佛骨”滋养,要不了多久,密云这“断去”的双腿,便会自行长出。


所以这根本就不是“疾病”,而是“造化”!


密云坐在谢玄衣腿上。


邓白漪推着轮椅。


三人离开了简陋茅房,来到了这所谓的“桃源”,这座村落并不大,但却挤满了人……断腿,断手,并不罕见。寇乱之年,再加上干旱大饥,沅州百姓的惨象,使团东行之时便已经见识了一遍,只是如今“亲自”体会,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困苦。


这个年代,能够活着,便很不容易。


这村落并不大,但其内却坐落着一座寺庙,谢玄衣居住的茅房,以及这些逃难者的住处,都是寺庙里的和尚临时搭建,这寺庙没什么香火,几个僧人年龄都很大,身子骨羸弱,帮忙救治着伤员。


“恩公……”


密云早就褪去了佛门僧袍,换了件洗得发白的青衫。


他坐在谢玄衣膝前,神色有些不忍:“你说,都到这种地步了,纳兰玄策为何还要‘灭佛’?倘若他成功了,离国就会变得更好吗?”


“……”


谢玄衣不语,只是默默看着破旧寺庙供奉的那尊佛像。


离国动荡,比他想象中还要严重。


这些逃难者,如今至少还能有间茅屋居住……


倘若沅州铁骑要砸掉这些佛寺,那么这些茅屋,一定也会被砸掉。


“北郡惨象,与沅州类似。”


便在此时,邓白漪也开口了。


她看着这些饥荒难民,悲伤说道:“早些时候,道门曾派过真人前来救济。只不过后来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这些真人们都不来了,北郡这些年死了很多人……再后来,大家就都习惯了……”


谢玄衣知道什么原因。


北郡灵气枯竭。


修行者去往北郡,对自身而言是一种损耗。


除此之外,崇龛大真人掌权,与皇城贵族结交,道门七斋的立场发生了改变……圣后执掌大权之后,罢黜镇守使,北郡世家纷纷迁去了皇城,大穗剑宫隐居,这个关头,道门正好借着“闭关”名义,修生养息,韬光养晦。


救济北郡,百害而无一利。


这般不讨好的苦差事,崇龛自然不会做,即便门下有弟子愿意“舍身奉献”,也会被明令禁制杜绝。


“你和他们相认了么?”


谢玄衣看着不远处的破旧寺庙,问道。


“没呢。”


密云摇了摇头,说道:“师叔告诉我,天下人都认为‘梵音寺’是佛门,但恰恰相反。”


邓白漪有些困惑:“这是何意?”


“梵音寺只是梵音寺,一片山门,几块砖瓦,远远没有‘佛门’二字涵盖广大。”


密云认真道:“只要心中留存善念之人,无论披不披上那件袈裟,都身处佛门之中……梵音寺或许只能存在千年,但佛门却能流传万古。”


“所以你不与他们相认,是怕连累了他们?”


谢玄衣一针见血。


“……是。”


密云垂下小脸,小心翼翼地说道:“恩公,我们如今是沅州铁骑的通缉对象,没找到我们,孟克俭不会善罢甘休的……如果……我是说如果,最坏的情况出现,我未曾与他们相认,那么他们或许便不会被铁骑追究。”


“不相认,是好事。”


谢玄衣也垂下眼帘,带着些许夸赞意味,轻轻地说了一句:“不愧是我的好侄儿。”


“?”


密云怔住了。


他认识谢真这么久,印象中,谢真一直是个不苟言笑的正经人。


这还是第一次,听到恩公说这种话。


这是认同了自己编的身份吗?


“沅州如今的动荡,归根结底……来自于太子和九皇子的争斗。”


“皇权之争,百万性命沦为草芥,只是寻常……”


谢玄衣仰起头来,目光落在寺庙之中,平静说道:“纳兰玄策不惜代价要推动太子登顶,倘若梵音寺执意站在九皇子这边,那么灭佛之事,便没有斡旋余地。栖霞山伏杀爆发之后,沅州境内,佛寺倒塌,便是迟早的事情。”


密云顺着谢真目光望去。


他看到了最显眼的,那尊高大古旧的佛像,有些生锈,摇摇欲坠。


他隐隐约约猜到了对方想要表达的话意:“恩公,你的意思是?”


“佛门讲究缘分。”


谢玄衣叹息说道:“以前我不信这东西,现在我信了……这世上的确存在着‘因果’,‘因果’需要栽种,种善因,得善果。”


与孟克俭一战,谢玄衣身负重伤。


如今身体经脉断绝,无法自如行走。


这应该是糟糕透顶的消息。


但谢玄衣心境却平和到了极点……


此时此刻,像极了多年前听到的那个故事,因果道则指引自己,来到了这处与众不同的“世外桃源”。


他隐约觉得,这场灾劫,或许不是灾劫。


对自己而言,这很可能是一场造化。


一场破境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