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朕能走到对岸吗 > 第213章 传旨许县,速将皇后送至邺城

第213章 传旨许县,速将皇后送至邺城

作者:爱吃麻辣猪蹄 返回目录

听到伏德这伤心至极的哭诉。


刘协的表情十分古怪。


他说的那些词……怎么如此之熟悉?


怎么都喜欢露宿破庙,都喜欢和野狗争食啊。


你就没有自己的词吗!


刘协压住抽动的嘴角,忍住心里强烈的吐槽欲望。


趁着伏德带来的这个消息,进一步坐实天子身份。


他霍然起身,怒喝道:“那曹贼和伪帝竟如此之大胆,居然敢擅废皇后!”


“伏德,国丈和皇后不愿屈服曹贼和伪帝,眼下他们的情况如何了,可有性命之危?”


刘协的语气中带着焦急,脸上饱含关切。


这一刻他的演技虽然没有臻至巅峰,但也属于超常发挥。


“回禀陛下……臣不知。”伏德满脸沮丧的摇着脑袋,哭哭啼啼地说道:“臣一路躲避曹贼追杀,已经和父亲失去联络许久。”


“但父亲当堂怒斥曹贼,已然抱着必死的决心。皇后为了全忠名、保贞洁,也视死如归。臣冒死逃出许县,只为让陛下知晓真相,洗去我伏家身上蒙受的不白之冤。”


“臣父亲送臣登上前往邺城的马车时,说了让臣终生难忘的四个字……”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


在场之人,都是人精,哪里不明白他这是等着捧哏的人登场。


刘协如今巴不得洗白伏家,巴不得把伏完和皇后绑在他的战车上。


可他作为天子,给人当捧哏,显然不太合适。


朝堂中,杨修见刘协欲言又止,心中立即了然,当即问道:“哪四个字?”


刘协见状,顿时大喜。


关键时候,还得是杨修啊。


伏德闻言,哭声收敛,猛地抬起头。


这一刻,他有些佝偻下去的身子挺得笔直,眼神变得有神起来,铿锵有力地说道:


“振兴大汉!”


只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从伏德口中说出来,却满含热血和激情,掷地有声!


大殿内的百官们尽管心里都清楚伏德这是在作秀,但毕竟这番话符合大汉的政治正确,所以他们都纷纷配合露出感动之色。


“原来伏国丈一直在忍辱负重!”


“当真是令人唏嘘。”


“伏家满门忠烈!乃大汉忠良!”


“皇后也是忠贞不二,曹贼和伪帝竟敢行如此悖逆之事,实在当诛!


……


听着大殿内众多官员们的议论声,杨修嫉妒得后槽牙都快咬碎了,恨不得取伏德而代之。


他也想这样人前显圣啊!


他也想让杨家的名声更上一层楼啊!


陛阶之上,刘协心中也有些感慨,很是佩服伏德的这一段表演。


如果硬要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教科书级别的表演。


这个时代,当真是随处可见影帝。


他心中提高了警惕,告诫自己万不能自傲,以至于日后被下面的人给骗过去了。


“振兴大汉”这四个字一说,再配上伏完的行为、伏皇后被废一事,还有伏德眼下这惨样,谁能说伏家不是忠臣?


“风霜以别草木之性,危乱而见贞良之节啊!”刘协眼圈说红就红,脸上满是动容之色。


他抬手抹去眼角不存在的那一滴泪,看向伏德正色说道:“既然国丈和皇后身在曹营心在汉,朕岂能不管不顾?”


“你放心,朕定设法将国丈和皇后从许县救出来!绝不会让忠臣寒心!”


伏德闻言,感激涕零道:“臣谢陛下隆恩!有陛下这番话,臣父亲即便是死也能瞑目了!”


两人完全没有彩排,却配合的天衣无缝。这一唱一和之间,刘协大大的坐实了他汉室正统身份,伏德也坐实了伏家一片赤胆忠心。


又是一番言语之后,刘协微微叹息一声,道:“你一路奔逃受累了,如今到了邺城,可安心休息……德祖,伱与伏德相熟,代朕安顿妥当。”


杨修出列拱手:“臣遵旨!”


……


下朝之后,杨修带着伏德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屏退下人后,他就满面怒容地骂道:“好你个伏德,居然连这种假话都编造得出来!”


“为了博取陛下同情,甚至不惜把自己打扮成这副模样,你简直是没脸没皮、令人作呕!”


“恶心!呸!”


杨修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伏德指指点点,根本不承认自己内心的嫉妒和酸意。


伏德冷哼一声,理直气壮地道:“我伏家向来都是大汉忠良,哪里编造假话了?依我看,明明就是你的内心肮脏!”


杨修被伏德这厮的无耻气得浑身发抖,冷笑道:“好!既然你不认,我就好好跟你说道说道!”


“曹操要是想追杀你,给你一百条命都逃不出兖州!你倒是说说你怎么从曹操的追杀下逃走的?”


伏德一时语塞……这个确实是编的。


曹操并没有派人追杀他。


他离开许县的时候,曹操压根不知道。


见伏德说不出话,杨修又扯了扯他身上破烂的衣裳和头发上的杂草,瞥了一眼那一瘸一拐的腿,啧啧道:


“看看你这身打扮,装得还挺像是那么回事儿,我差点以为你真是从哪蹦出来的流民呢。”


这下伏德忍不住了,怒道:“你可以说曹操追杀我是编的,但不能说我这一路的悲惨经历也是编的!”


“我钱袋子和马匹被偷了,腿在爬树摘果子的时候也摔了,夜宿破庙、和野狗争食,这都是真的!”


“一个月,你知道我这一个月是怎么过来的吗!”


伏德说着说着就哭了出来。


简直悲愤到了极点。


他这从许县到邺城一路颠沛流离,两个月以来的遭遇简直太心酸了,现在回想一下都不知道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杨修见他这副模样,心里也不由得一阵心软,没有再继续质问下去,吩咐下人准备酒菜端上来。


伏德已经好些日子没吃过饱饭了,上来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流泪。


他已经许久没吃过这么好的饭食了。


杨修没什么胃口,只是喝了几口酒,同时问道:“你说伏公被曹操下狱,皇后也被废,此事当真?”


“当然!”伏德咽下嘴里的食物,愤愤不平地道:“你们杨家真是心思险恶,掉包天子也就算了,还想把我们伏家当踏脚石!”


“我父亲为了保护我伏家的忠名,在朝堂上怒斥曹操假立天子,引得曹操大怒,将其下狱;没过多久皇后也被伪帝废了后位!”


“这一切都是你们杨家的错,你们杨家欠我们伏家的拿什么还!”


伏德心中对杨彪和杨修饱含怨言。


你说你杨家掉包天子就掉包天子,防着他们伏家干什么?他们是皇亲国戚,难道还能背叛天子?


真是不可理喻。


杨修闻言也是一阵心虚,因为这事的确是他父亲做得不地道,在他看来也没必要防着伏家和董家。


多几个外戚相助,就多一份力量。


但忽然间,他意识到了不对劲。


“掉包天子这件事是父亲干的,伏公不知情可以理解,但为什么皇后也分不清伪帝身份?这不可能啊。”


“等等……难道说皇后一直都知晓伪帝身份,只是为了给陛下打掩护才隐瞒,其实和父亲是一伙的?”


“眼下被废去后位,莫非是想借这个机会脱身,同时给伏家洗脱污名?”


杨修越想越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大。


不然根本没法解释为什么伏皇后之前一直不拆穿那伪帝身份,甚至还帮忙隐瞒。


他将自己这个猜测跟伏德说了一遍,伏德听完后顿时愣住了,嘴边还挂着菜叶子,有些不敢相信地道:


“那这么说……我伏家其实真是大汉忠臣?”


“皇后一直以来,真的在忍辱负重?”


他之前只是觉得伏皇后是被伪帝蒙骗了,但被杨修这么一说后,他也觉得不太对劲。


原来自家姐姐隐藏得如此之深!


连他们这些亲人都瞒着!


杨修笃定地道:“定然如此,伏兄,你伏家和我们杨家一样都是护卫天子的大功臣啊!”


听到这句话,伏德回过神来,心中顿时涌现出无比的欣喜,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担忧与惆怅。


“可是我父亲和皇后都在曹贼手中,以曹贼之凶残,肯定不会轻易放过他们的。”


“陛下如今怕是也无能为力。”


杨修也不由得想起了他那撞墙自戕的父亲,对伏德不禁生出了几分同病相怜之意,于是出声安慰。


“伏兄你不必过于介怀,一切都是为了大汉!只要陛下无恙,我父亲和伏公他们的牺牲都是值得的。”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杨修说着给伏德夹了几筷子饭菜。


伏德含泪点头,低头继续吃饭。


……


皇宫,宣室。


朝会已经结束,但关于怎么应对袁绍,尚未讨论出一个结果。


或者说有些事情不好在朝会上说,会动摇人心。


因此下朝之后,刘协就将郭嘉和贾诩喊到了宣室,继续深入讨论具体怎么对付袁绍。


郭嘉神色凝重地说道:“陛下,臣以为让温公从扬州调兵前来驰援,并不妥当。”


“且不谈温公一旦离开扬州,之前打下来的所有城池都将丢失,便是大军如何过来都是个问题。”


“从徐州到邺城必须要经过青州或者兖州两地,兖州是曹操的地盘,青州有袁谭重兵把守,皆不能通行。”


上次张辽之所以可以率兵从青州过境,是因为有太史慈在北海起兵,吸引了袁谭的兵力。


如今想要故技重施,怕是行不通了。


“奉孝所言甚是。”贾诩亦点了点头,给出了自己的提议:“陛下,眼下许攸不是在曹操那边当内应么?臣以为可以让许攸游说曹操出兵青州,或者让温公借道兖州。”


“幽州已经是袁绍的囊中之物,若转身回来夺取邺城,曹操将会直面袁绍的威胁。”


“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不会不懂。”


虽然曹操假立天子,罪无可赦,但在对抗袁绍这个大敌上面,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因而未尝不能联手。


刘协缓缓摇头道:“让曹操出兵是不太可能的,他一旦出兵助朕,等同于承认自己许县的天子是假的。”


“让他借道放温公的大军前来倒是可以……但这样做的危险很大,温公的大军一旦进入,我们就处于被袁绍、曹操两面包夹的境地,再无援手。”


“朕觉得不能让温公率兵驰援。”


看了那么多兵书和战役详录,刘协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刚刚穿越、什么都不懂的愚蠢大学生了。


如今的他颇有战略眼光和分析局势的能力,加上后世的知识和记忆,虽然比不上贾诩他们,但也绝对不能小觑。


贾诩、郭嘉闻言纷纷陷入沉思。


曹操不出兵,吕布也无法越过兖州和青州神兵天降。


那最佳的选择便是逃离邺城。


可邺城一个插在冀州的钉子,只要有邺城在,袁绍就很难占据冀州全境。


一旦让袁绍拿下邺城,他就拥有了整整四州之地,天下之大,再无人能抵挡他的兵锋。


贾诩沉思许久,忽然眼前一亮,说道:“陛下,臣有一计谋!”


刘协和郭嘉闻言,双双目光灼灼的看着他。


贾诩说道:“陛下,既然曹操碍于假立天子的名声不会出兵相助,温公的兵马也无法调动,陛下不如下一封圣旨,命凉州的马腾、韩遂出兵?”


“此二人雄踞凉州、关中,坐拥十数万大军,兵锋强盛至极,却彼此不和,连年交战不休。”


“陛下若向马腾和韩遂陈述利害关系,许于高官厚禄,他们即便不肯归顺,却未必不会出兵攻打袁绍。”


马腾和韩遂,都不想顶着反贼的名号。


历史上曹操一招安,两人就归顺了,且各自送儿子去许县作为人质。


如今刘协的势力虽然远远比不上历史上的曹操,但却占据了天子大义,能够让他们名正言顺的从反贼摇身一变成为汉臣。


更何况,马腾和韩遂未必就不觊觎并州。


若是他们出兵,甚至仅仅只有一方打着勤王的名义进攻并州,袁绍肯定不能忽视,定要调兵抵挡。


届时,邺城面对的压力将会大大减少,拥有了喘息之机。


刘协在心中分析过后,觉得贾诩的提议可行,于是点头道:“那便依文和所言,下旨命让马腾和韩遂发兵并州。”


有枣没枣打两杆。


反正现在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


就算马腾和韩遂不愿与袁绍为敌,大不了他就带着邺城这两万人马离开冀州,与吕布前后攻占青州。


但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刘协还是不愿用邺城换一个青州。


将此事定下,贾诩和郭嘉就告退了。


刘协拟了两封圣旨,命人送去马腾和韩遂。


随后又拟了一封圣旨送去许县。


这封圣旨的大致意思,就是让曹操将伏完、杨彪、伏皇后三人送来邺城。


若曹操脑袋发昏,果真遵旨行事,那就是天大的好事。


若曹操震怒,为确保汉献帝的正统身份,为确保自身的名声,下令诛杀背叛汉献帝的杨彪、伏完,甚至是伏皇后,那也是刘协所期望。


杨彪和伏完相继对刘协表忠心,这封圣旨就是阳谋,只要送到许县,曹操无论如何都必须得做出一个抉择。


不是他装聋作哑就能躲过去的。


“死吧,最好连伏皇后一起都死了,如此朕就再无破绽。尔等死后,伏家和杨家,朕定会厚待。”


刘协眼神微冷,握着传国玉玺,重重盖在圣旨之上。


……


晌午时分,三封圣旨从邺城发出。


一封送给马腾,一封送给韩遂。


最后一封,则送至许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