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富则莱茵金属,穷则莱茵钢铁! > 第260章 思想教育!(第三更!)

第260章 思想教育!(第三更!)

作者:清炖莲子羹 返回目录

20天时间?


这不是要人命吗?


冯伦抬起眼,刚准备说20天时间不够,可是看到林语那平静的目光,他又将这句话闷回心里,默默的拖着凳子,来到林语面前,如同一个听老师讲课的乖学生一样,静静的坐下。


其他人也有样学样,拉着椅子坐到旁边。


等所有人都坐到面前,林语抓过桌上的白纸,拿起钢笔寥寥几笔,就在白纸上勾勒出几个车厢,然后指着车厢解释道:


“所谓后勤补给车,其实就是一个厨房,一个固定在卡车上,可以随着卡车移动,进行烹饪的卡车厨房。”


“目前,我国陆军在战斗时的饮食,依旧是由炊事班,在行进过程中找一个地方挖行军灶,然后做饭,然后送到战争前线。”


“这种做法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但是在进入新时代之后,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各个部队的战斗机动速度变快了,有时候,炊事班刚下米,前线的部队就再次机动,转移了。”


“炊事班这个时候就很尴尬,是跟,还是不跟。”


“去年我去北方观看那次军事演习预演,就出现了这种情况,虽然好几次是我指挥的问题,但不可否认,这是客观存在的!”


“除了炊事班,我们的战士在出发之前,还会领到一点单兵口粮,用来解燃眉之急。”


“这就是目前,在野外时,陆军的一个饮食情况。”


林语刚说完,冯伦身边,一个年轻的姑娘就缓缓举起右手,小声说道:


“他们不是能吃饱吗?做这东西有销路吗?而且有必要吗?”


她才说完话,冯伦就扭头瞪了这姑娘一眼,姑娘不服气,也跟着回瞪一眼,然后,两个人就开始大眼瞪小眼。


像两只河豚。


在脑海中想了一会儿,想不起这个女生的资料,林语摇摇头,正准备开口解释,那姑娘旁边,一个和她差不多年纪的男生就飞快地问道:


“蒋鱼,现在,有一锅热饭和冷饭,你吃什么?”


“热饭!”


“热饭和干瘪的行军口粮,你选谁?”


“热饭!”


“那不就得了。”男生冷哼一声,继续反问道:“你都知道吃好的,前线作战的战士凭什么不能吃好的?”


“而且,在战争方面,在战场前线吃到热腾腾的饭菜,在提升士气方面的作用,是伱无法想象的。”


话语越来越严厉,整个人的脸也变得越来越冷。


看到这一幕,名叫蒋鱼的女生嘴一瘪,两颗泪水从眼角滑落。


下一秒,一声爆喝,从刚才说话的男生嘴里涌出:


“哭!哭有什么用?就知道哭!”


这冷厉的模样,同样也吓了林语一跳,他身体微微挪动,强行歪过头,小声朝冯伦问道:“这个叫蒋鱼的丫头不会是蒋松家那个黄毛鼻涕虫吧?”


“你有印象啊!”冯伦随意地回了一句,下巴朝男生一点:


“钱厂长家老三钱多多,因为这孩子做事很果断,和钱厂长犹犹豫豫的风格完全就是两个极端,厂里所有人都传他不是钱厂长的种。”


“两人都要今年7月份才会毕业,但是前段时间我这里缺人,就让他们父母,把人直接拉回来了。”


“反正他们在学校这段时间也没事。”


冯伦和林语的谈话,并没有避着几人,所以,在两人谈话的时候,钱多多和蒋鱼,都各自闭上嘴,听二人说话。


而冯伦的解释,却始终无法让林语把面前的两个人,和记忆中那两个倒霉孩子对上。


因为他对两人的记忆,还停留在96年的时候,那时候基地没啥钱,所有的孩子几乎都是一个样。


头发枯黄,瘦瘦的,跟个黄毛一样。


盯着二人看了一会儿,林语看向蒋鱼,轻声问道:“小鱼,你说一下,为什么你在心里,觉得没有必要呢?”


被这么一问,蒋鱼下意识低头,双手不停地搓着衣角,含含糊糊地回答道:


“我觉得主要是在这种车上投入资金和精力去研发,有些浪费。”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反应各不相同,但是,都无一例外地露出了失望。


旁边的钱多多更是一巴掌拍到自己脑门子上,一副说不出话的样子。


林语左手不停地拍打着脸颊,力道很轻,但是在落针可闻的办公室里,依旧很响。


许久,他放下手,将手边的草图推到几人面前,轻声说道:


“野战后勤补给车,首先就是地形通过率。”


“你们可以在自行火炮的底盘上进行修改调整,要务必做到大部分地形都可以有效通过。”


“这一点还可以配合不同的轮胎来进行操作。”


“然后就是内部构造。”


说到这里,林语拿起钢笔,在草稿纸上写下两个数字。


120,200。


“我们陆军一个标准连队,是每个班10人,一个排三个班,一个连三个排,加上连长指导员,那就是120人。”


“除此之外,偶尔的步兵连和加强连,人数会达到200人。”


“所以,我们的后勤补给车,携带的各种物资,至少要满足200人三天的消耗。”


“而你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把这200人三天的物资,塞进车里,然后不妨碍车的移动。”


“同时,还要保障这辆车,在移动的时候,可以做饭,并且不会出现任何危险。”


“这张草稿纸上,就是我画的一个大概布置草图,你们拿回去好好研究。”


说话间,那份草稿纸就慢慢来到冯伦面前。


草稿纸上,简单的几根线条,就勾勒出了整个后勤补给车车厢的构造,而每一处结构的尺寸名字,还有大致的用途,都被林语贴心的标注了出来。


看着这份完成度极高的草稿纸,防人的眼泪忍不住在眼睛里打转,这就是厂长。


虽然一直没怎么过问汽车制造公司,但公司一旦出现问题,厂长肯定能拿出解决的办法。


这就是自己和他的差距!


把草稿纸收起,他站起身,右手捏成拳头,用力拍打着自己的胸膛,大声说道:


“保证完成任务,绝对不会让厂长您失望。”


林语忍俊不禁的笑了一下,随后对着钱多多几人挥挥手,示意他们先出去。


等钱多多几人消失在办公室门口,林语这才看着冯伦,说道:


“你给蒋鱼和钱多多办一个离职手续。”


“啊?”突然的话语,让冯伦很懵,从刚才的反应来看,给蒋鱼办理手续,让人离开,他可以理解。


为什么要带上钱多多?


看出他的疑问,林语心平气和地解释道:“钱多多做事不错,我现在需要一个专职秘书,你给他把手续办了,人我带走。”


“至于蒋鱼,过段时间又要开始征兵了,我想把她扔到军队去锻炼一下,让她看看这祖国的大好河山。”


“去办吧!”


听完解释,冯伦也没纠结,作为曾经的老军工人,他很清楚,没有军队为国家保驾护航,他们或许都挨不到林语给厂子改制。


把这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孩子送到军队去锻炼锻炼也好。


在他转身去找档案部拿资料的时候,林语拿起冯伦桌上的电话,回忆一下钱建国办公室的号码,顺手拨了过去。


“钱叔,你现在来一趟汽车制造公司,有点事想和你聊聊,关于那些孩子的事。”


电话挂断的一个半小时后,钱建国火急火燎地冲进办公室,急急忙忙地问道:“什么情况?”


把老爷子按在椅子上,林语将蒋鱼的事重复一遍,说完前因后果,这才说出自己的想法:


“我的意思是,我们成立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教育公司。”


“组建一个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学校,把我们自己孩子,全都扔到这里面去。”


“这样做,起码可以保证孩子的三观正常成长,也能让基地的工人免除一部分后顾之忧。”


“至于高中后面的教学,能够考上重点高校的孩子,就送他们去重点高校,学费自然是基地包了。”


“至于考不上的孩子,那我们自己弄一个民办大专,针对我们基地现有的岗位,在这个大专里设置对应专业。”


“到时候抓几个研究生,弄几本教材,就能把这些孩子培养成定向的工人。”


“钱叔你觉得呢?”


“你这想法不错。”钱建国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但是很快,他又表达了自己的疑问:


“为什么不直接弄一个本科,而是弄一个大专?”


“我觉得要本科才有气势。”


话才说完,他就看见林语对他伸出右手,在他看过的时候,右手食指和拇指还在不停地揉搓,意思很明显。


给钱。


张了张嘴,刚准备问大学是不是真的很费钱,林语的解释到了。


“目前的大学学费,都有一份国家补贴在里面。”


“如果没有这笔钱,我们国家的大学学费,就算不和阿美莉卡平齐,也得向其他国家看齐。”


“定向培养工人,对我们,对孩子自己,都有好处。”


“跑步比赛有快有慢,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只是为了保证孩子的起跑线在一个位置,然后能跑到什么地步,就看孩子自己。”


这一番解释,也让钱建国放弃在开办大学这一点上继续纠结,而是将注意力落到了学校的选址上。


一个集合幼儿园小学中学到高中的学校,占地面积必然很大,如果是在山里的老基地,使用这么大面积的土地,可以不用报建。


老基地一些没有使用的土地,完全可以满足这个需求。


但是,按照林语的设想和发展趋势,莱茵钢铁的主体肯定会放在市区,山里的老基地,只保留一些武器装备制造和测试功能。


所以学校选址,只能放在市区。


众所周知,市区的土地比较贵,申请比较麻烦。


钱建国不想掏这个钱。


他思来想去,还是犹犹豫豫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觉得,学校应该建在山里,这样能省钱。”


对面,给钱建国解释完毕,看着钱建国陷入沉思,林语就一直在等,等钱建国给自己一个他山之玉。


可是万万没想到,他山之玉没等到,等来了一句省钱。


林语很想撬开他的脑瓜子,看看这大爷脑袋里一天到晚都在想些什么东西,学校这种笼络人心的东西,他居然想着在上面省钱?


真是够了。


双手搓了搓脸,林语拿起电话,将冯伦叫了进来,随着冯伦一起进来的,还有一份焦庄和周边地区的详细地图,和兰陵全年的气象资料。


把地图摊开,对照着全年的气象资料,还有市区几个学校的规模,林语在地图上挑挑拣拣,终于在他们当前所处位置的西北方向,挑选了一块好地。


用钢笔把这块土地圈上,他这才开始说教:


“在办学上面,不要想着省钱,知道为什么古人喜欢办学修路吗?”


“因为可以笼络人心,可以做到很多钱办不到的事。”


“这个学校,除了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还可以把周围的学生拉进来。”


“入学之前设置一个考试,给他们免个学费,再提供一个免费早餐中餐,每个学期考的比较好的学生,再给一点点奖学金,一年下来要不了太多钱。”


“这些钱对我们来说不多,是对周边这些村里的人来说,这就是一笔天大的开支。”


“我们帮忙带孩子,他们就没有后顾之忧,就可以放心的赚钱。”


“我们这几个厂,做的东西,保密性要求很高。”


“如果周围出现陌生的人,打探我们的消息,你猜这些孩子的家长,会不会把这个消息报告给我们?”


“而且这么多孩子,用心教导之下,肯定会再出两个天才,自己从小养到大的天才,和外面的天才,谁用起来更顺手?”


“更何况,我们还有工厂!”


林语的反问,也让冯伦和钱建国醒悟过来。


冯伦更是竖起大拇指,毫不犹豫的开始拍起了马屁:


“厂长就是想得周全,如果我家孩子在学校,我也在工厂里,谁敢说坏话,我第一个饶不了他,有间谍敢过来,我第一个抓起来。”


和他相比,钱建国就只剩下了唉声叹气,感叹自己的陈腐:


“还是你们这些年轻人想的周到,不像我,穷惯了,做什么事都畏首畏尾,首先想的就是钱。”


下一秒,那张被圈了地的地图,就被林语递到他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