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 208、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偈语

208、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偈语

作者:十万菜团 返回目录

京城日暮。


天边的火烧云与青冥的天空接壤,晕染出一幅油墨般的画卷。


赵都安骑乘骏马,审视着前方道路中央,那名白衣僧人。


其约莫三十余岁,五官柔和俊秀,神色从容,略显稀疏的眉毛下,双眼澄澈如婴。


赵都安没有见过辩机和尚,但他看过其画像。


再搭配上,武夫对修行强者本能生出的预警,心头已猜出七八分。


而下一秒,白衣僧人双手合十,证实了他的猜测:


“阿弥陀佛,贫僧辩机,前方可是白马监赵使君?”


……


……


少顷。


街边一座素雅的馆阁内。


伙计小心翼翼,奉上素茶糕点,说了句:“二位慢用。”


缓步退去。


“这家店的伙计识得法师?”


赵都安垂眸打量面前的褐色茶汤,只见波纹荡漾,茶汤中倒映出自己的五官。


方才,辩机以相逢即缘为由,邀他坐一坐,选了附近的这家店,掌柜神态肃穆,亲自接待。


辩机坐在他对面,白色僧衣不染尘,脸上挂着微笑:


“这里,勉强算作神龙寺的产业。”


赵都安感叹道:


“我早听闻,神龙寺家大业大,日进斗金。不只京师,哪怕在各地府城,都有铺面,今日一见,传言非虚。”


辩机只是笑笑,说道:


“不值一提的小道罢了,如何与赵使君做的事相比?


当日,斋园法会,贫僧得知使君受了委屈,本想当面调停,只遗憾使君早一步离开……今日才好聊表歉意……”


赵都安意味难明地笑笑:


“法师这话折煞我了,我于官身,只区区六品。


于修行一道,距法师修为远矣,如何敢请法师亲自致歉……何况,此事乃那李应龙手段,我岂会怪罪贵寺?”


恩……虽然不知,是李应龙买通了某些僧人,还是个别人主动攀附……总归,在斋园事件中,神龙寺是沾点责任的。


但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这位誉满大虞的佛门强者亲自来见他,摆出姿态。


甭管真心假意,起码态度有了。


“倒是,我有一事不解,法师今日总会不是专门寻我,说这个吧。”赵都安打趣般问道。


辩机笑容温和,活脱一暖男形象:


“哦?为何不能只为结识呢?”


赵都安叹息道:


“我这段时日,虽略闯出些名声,但与法师相比,仍判若云泥,尤其以我的名声……呵,想必贵寺僧人是厌恶多过好奇的。”


神龙寺的和尚,对诏衙的阎王们厌恶已久。


马阎从不被邀请,可见一斑。


以神龙寺的尊崇地位,哪怕女帝都要给十足面子,实在没道理,对他一个鹰犬走狗,如此看重。


辩机双手缓缓盘着一串玉佛珠,却没有正面回应。


那双好似可看透人心的眸子,审视着他:


“使君似对我佛门心存抵触?”


你看人真准……赵都安咂咂嘴:


“抵触算不上,最多是不太认同吧。”


“哦?”辩机露出好奇之色,“愿闻其详。”


赵都安迟疑了下,他有点摸不准对方来意,故而难以给出最恰当的应对策略。


但又想到,在这等修行高人眼中,只怕也藏不住多少心思……既看不出,不如主动试探一番。


索性抬手,依次拿起桌上盘中倒扣的三只茶碗,一字排开,筷子一个個敲过去,说:


“儒、释、道……”


辩机饶有兴趣:


“以三碗喻指三门功夫么?使君对此也有见解?”


他嗅到了些许熟悉的味道,佛门讲法,喜欢玩禅机,打机锋。


既是一种智慧游戏,更是因为,许多体悟,难以用文字言语传递。


文字是思维不完整的载体。


许多意思,当成了文字那一刻起,就失去了原意。


赵都安这动作,莫名的,有点僧人打哑谜的风格了。


呵……我就知道,这种说话方式,最对你们这群秃头的胃口……赵都安小试探一波,卓有成效。


又拎起茶壶,依次在三只碗中,倒上大略相当的水,说:


“这是圣人、佛祖、天道。”


辩机惊讶地看了他一眼,似乎稍稍认真些了:


“以碗水喻静心本性么。”


赵都安不答,又用筷子,依次敲击茶碗边缘,叮当声里,水波荡漾,说道:


“这是人欲、诸相、动心。”


这段日子,通过与老王的交谈,他渐渐明白,这个世界的儒释道,除了多了个超凡伟力外,其思想主旨,与上辈子那个,并无太大区别。


所以,就给了他打嘴炮的空间……


哼,甭管这和尚来意如何,反正自己的气势不能输。


尤其参考老王的经验,赵都安在琢磨,是否可以套路对方一次,从神龙寺也捞点好处什么的……


老王太坑,上次白嫖他。


但神龙寺这么有钱,这个辩机也是个响当当的大人物,和老王那种没名气的散官不同,想必更要脸些……


应该不会随便跑路……吧?


抄《道德经》能从天师府换好处。


抄《金刚经》能不能,从神龙寺也搞点好东西?


此刻,辩机和尚尚且不知,坐在对面的小白脸,已经准备套路自己……他饶有兴趣道:


“使君这话,倒好似是说,儒释道三家一般无二了。”


赵都安却摇头,说道:


“若站在门外看,觉得三家学问相似。但若走进去,我却觉得大不一样了。”


他指着第一个碗:


“儒门么,没有什么修行玄妙伟力,都是经世修身的学问,存养义气,正心诚意,往小了说,是为了让自身在人世间更好地生存,往大了说,推己及人,修一人,便是修万万人。


讲求的,也是人人心中存一尊圣人。


无非是荡去尘埃,擦亮本心,虽无武人之力,无术士之诡,但却有益于天下,若说弊端,自然有许多,但排开那些腐儒,总归是好的学问。”


他又指着第三个碗:


“道门么,能聚成一派,起初倒是简单,无非是为了‘求长生’,人人都想求活,便来学修身养性,所谓的元气,元精,元神……归根结底,也是一样东西。


流动是气,聚集是精,妙用时便是神了,追求长生久视,去奔着那人仙去,飞升成仙……是给求长生者看的目标……


当然,若真钻研进去了,或许也就不在乎长生与否了,求道本身便是快意事,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便是已不在乎最初的,因欲望而生的目的。


但哪怕达不到这等境界,单纯只为修炼法力,求一个寿命绵长,虽比不上儒门为天下人的胸襟,但好歹不尽绝人伦,只是个人追求罢了,也说不上不好。”


顿了顿,赵都安终于指向中间那个碗,幽幽道:


“至于佛门么……”


辩机看着他,和颜悦色:


“佛门度己度人,莫非还不如道门么。”


赵都安小心观察着对方的神态,斟酌调整说辞:


“倒也并非‘不如’,只是未免太绝情了。佛门讲求慈悲,但我看来,却是太冷漠了。


佛门之所以聚集,讲求的是人生活在世间太苦,人世如苦海,所以要人斩七情六欲,只因痛苦的来源,便是与他人的关联,斩断了,自然便不苦了。


所以父母斩掉,不娶妻,于是妻儿也可斩掉,又还剩下自己的欲望,还要斩,剃度出家,斩去三千烦恼丝,这话便清晰明白,剃的不是头发,是斩断烦恼……


入门后,还要守清规戒律,戒贪嗔痴……也是在斩断人欲……最终,将自己修成事不关己,最是无情的一具袈裟。


至于普度众生,也不过是,将众生也拉进佛门,让他们也挣脱‘苦海’,一起成佛,还许诺轮回转世,修成佛,便入佛国,修不成,还能转世……未免太取巧了。”


一番话说完。


辩机脸上并没有动怒,只是有些惊异。


虽在此前,已经听了这人许多本领,但无非也只是在权谋手腕,治国韬略上。


最多加上个修行天资上佳。


辩机今日过来,其实也并没有太多原因。


更像心随意动,佛心隐隐告诉他,这个声名鹊起的“赵大人”非同凡响。


便索性来见一见。


却不曾想到,对方一介武夫,竟对三家修行功夫,有如此见解。


“赵使君的意思,贫僧大概明白了。”


辩机神态柔和,坐姿笔挺。


不知不觉,将眼前人从一名官吏,提升到了可论道的“有缘人”层次,耐心解释道:


“只是你对我佛门,想必确实误解颇深。


那些清规戒律,无非是寻常弟子,难以守住心中这碗水,往往执着诸相,而本心蒙尘,只好用戒律,强行帮他们摒除。


使君将本心比作碗水,贫僧则比为明镜,明镜蒙尘,便须时时勤于擦拭,若等弟子入了门,能恪守本心,清规戒律,倒也不必恪守了……


如此,便是修行的法门。至于玄妙术法,得智慧后,自然派生出来,更不必刻意追寻。”


顿了顿,辩机又感慨道:


“不过,使君虽有误解,但只这些佛理思辨,便已有慧根,却不知为何,还要执迷那功名利禄,若静心清修,未来或有大成就,岂不比俗世权臣更好?”


言谈中,颇有种惋惜之感。


赵都安摇了摇头,说道:


“法师说的好听,但我所见到的,却并非如此。”


“哦?愿闻其详。”


“法师说,寻常人用戒律,若修到高处,便不必用这些,想必,到了高处,也是收发由心,世间万物,皆在心中明镜映照出来,不再执着于诸相,而是明了本心了?”


“那是自然。”


好……等的就是你这句……赵都安忽然似笑非笑,盯着白衣僧人:


“那我有些好奇,法师你,到了高处没有?”


辩机怔了下。


赵都安不等他开口,继续说道:


“我听闻,法师乃是玄印住持身旁倚重之人,早年间,便以一句‘春来草自青’闻名天下,至于修为外力,也早到了‘世间’境界。


再往上一步,便是陛下,玄印大师,张天师,武仙魁那般的人物行列……如此说来,法师你的修行功夫,必然是高的了。”


辩机颔首,在这点上,他没有过分谦虚:


“吾虽不及一些菩萨,却也勉强算高。”


赵都安反问:


“既如此,法师为何还执迷诸相?


那斋园法会,广邀京城名流,法师亲自讲法,是为了帮京城权贵们挣脱‘苦海’,还是为神龙寺广结善缘?募捐香火钱?


当然,法师你或许全然不是为了那些名利而来,但总归是为了寺庙存续而做了这些事,敢问,法师为何仍执着于寺庙存续兴盛?岂非执着?”


辩机张了张嘴:“贫僧乃是为……”


赵都安打断他,继续道:


“法师方才又问我,为何执迷功名利禄,不去修身,言称大成就。


这倒怪了,法师若心中空荡,不见诸相,又为何看我时满眼只看到我追寻功名?


劝我清修,又只看到大成就?这些种种,岂非都是‘诸相’?”


他指了指桌上的三碗水:


“法师看我,就如看这碗水。凭借外界说辞而看待我,人家说是碗,你便认是碗,人说是水,便认作是水……这岂不是执着外相?”


赵都安摇头叹息:


“法师这等佛门高人,满心都是外相,都还需要秉持戒律,只请我吃这素斋,还忌讳荤腥……还谈什么心如明镜?


只怕法师心中明镜,也是蒙尘已久。若如法师这般的‘高人’,都还这般,又如何让我相信,佛门修到高处,能心如止水?”


顿了顿,他深深叹了口气,摇头说道:


“法师说我对佛门有些抵触,便是这个道理了。今日我话多了些,还请莫怪,最后只想送法师一句偈子,便算我的回答。”


他停了下,缓缓说出上辈子佛学至高经典《金刚经》中的名句: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嗡——


这一刻,桌上的茶具忽然震颤了下,三碗水中荡起剧烈的波纹,有水珠飞溅而出。


楼阁上下。


那些在此用饭的客人们面露惊愕,望着叮当作响的杯盘,感受着微微震颤的地板,脸色变了。


“地动!”


便是楼下的掌柜与伙计们,也都勃然变色。


心想京城鲜少发生地动。


哪怕有,天师府也会提前至少一日预警,为何无声无息发生?


楼下有距离门近的客人,已经纷纷逃出门去,或往桌下钻,面露惊惧。


嘎嘎嘎——


楼顶。


一群立在屋檐上的黑乌鸦惊恐飞起,在空中盘旋,发出难听的叫声。


“不对,只有这座楼在震!”


有人眼尖,望见楼外一切平静安然。


……


楼上,桌旁。


辩机脸上终于没了温和淡然,嘴唇紧抿,不发一语。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只有他知道,这并不是什么地动,只是……


他的心,在动罢了。


强者心神颤动,所立之地,亦随之摇曳。


辩机眼眸闭合,默诵静心咒,以法力稳固佛心,这震动的楼宇也平静下来。


“贫僧稍有失态,令使君见笑了。”


辩机双手合十,眼眸撑开,恢复清明。


卧槽……我以为伱要把楼震塌了……世间术士这么可怕吗?分明任何术法痕迹都没看见……


赵都安深吸口气,强作镇定。


只听辩机和尚平静说道:


“使君之见,贫僧今日受教。”


……


错字先更后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