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唐天将军 > 第一百八十三章 南霁云斩杀吐蕃元帅,九曲之战大胜

第一百八十三章 南霁云斩杀吐蕃元帅,九曲之战大胜

作者:落叶凋谢 返回目录

“噗嗤!”


南霁云跃马持枪,一击命中一名持盾牌的吐蕃士兵。


当南霁云抽枪错过的时候,这名吐蕃士兵一脸懵逼地倒下。


“噗嗤!”


“噗嗤!”


唐军第一波骑兵借助战马的力量,面对一个个活靶子一样的吐蕃士兵,将他们刺死在阵前,并不断削弱吐蕃前方的兵力。


吐蕃士兵未想唐军假扮己军而来,阵形一时大乱。


趁此时机,唐军铁骑源源不断地涌入。


唐军骑兵不是顺着吐蕃阵与阵之间的道路直冲后方,而是以冲散吐蕃的阵形为目的。


面对唐军精骑的冲击,他们连防守的机会都没有。


南霁云率领具装甲骑,策马破开一道吐蕃阵线,将吐蕃分割。


吐蕃元帅尚赞磨被堵入唐军的切割之中,无法退走。


“这是……”


“他们是唐军假扮的啊!”


“防御!杀死他们!”


尚赞磨反应过来后,狠狠地抽已经一巴掌,他大呼大叫,试图组织起防御力量。


同时,尚赞磨的亲卫,将他牢牢护卫住。


吐蕃骑兵面对两千铁骑的突然“反戈”,根本无法组织出防御力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唐军在阵中来去纵横,不断杀戮。


他们无法自保,那些奴隶士兵,最先软弱,伺机逃跑。


这么大的乱象,自然惊动其他方位的吐蕃士兵,他们看到一群锁子甲骑兵,已经将南方阵线冲得七零八落。


这种情形,断然是无法在补住。


而且元帅的军令,也不知去向。


“轰隆隆……”


雪上加霜的是唐军甲骑具装,正猛然从东面冲来。


那奔腾之中,除了马蹄声,还有铁片的铛铛声。


宛如钢铁洪流一般!


在北面,李瑄下令哥舒翰和慕容曦皓麾下的步兵,举着盾牌大枪上前,与吐蕃士兵对攻。


西面,李瑄下令宕剑麾下的吐谷浑骑兵,准备冲入。


“咚咚咚……”


唐军急促的战鼓声响起,四面八方的唐军轻骑、精骑,一起冲击入阵。


无数面吐蕃盾牌倒地,一些吐蕃士兵扭头逃窜。


自被唐军从南面突入后,吐蕃的阵形就必不可能守中。


唐军骑兵把的鹿角一一清除,杀入敌阵。


哪怕还有坚强的吐蕃士兵,想要坚守阵形,也会被旁边的奴隶、贪生怕死者带偏。


孤木难支,一些孤零零的小队,片刻都难以抵挡,就被唐军冲散。


特别是唐军的重骑兵,最有杀伤力。


他们虽然从东冲,但也是从偏南的侧角绕过去,这里防守大开。


吐蕃阵形已经千穿百孔,重骑兵从南面突入,立向北冲。


数十名吐蕃士兵被撞飞,重骑兵大开杀戒,短短时间,就将吐蕃阵形凿穿。


那些吐蕃前军还未用上自己的拒马,就已然亡没。


唐军对吐蕃步兵,几乎已形成内外夹击之势。


南霁云已经望见被亲卫护卫的尚赞磨。


他持枪奋击,四进四出,挡着皆废。


麾下将士人皆勇猛,将尚赞磨周围的吐蕃步兵一一扫灭,为他们的将军助阵。


此时,已经没有吐蕃士兵能来救援尚赞磨,他们也自身难保。


南霁云率数十骑,再冲尚赞磨亲卫,他枪出如龙,不断挑击。


尚赞磨亲卫奋命,但以步击骑,谈何容易?


一刻钟不到,亲卫全部遵命。


“今我失败,没有颜面再入逻些城了。”


“喝!”


尚赞磨看着亲卫一个个倒下,看着阵中不断倒下的战旗,目眦欲裂。


他大喝一声,拔出宝刀,杀向南霁云。


他绝不苟且偷生。


大雪弥漫着壮烈!


“挡!”


南霁云一抖长枪,将尚赞磨的宝刀打飞。


“噗嗤!”


反手一刺,枪刃刺穿尚赞磨的喉咙。


这個后世跟随恩兰达扎路恭攻破长安的吐蕃大将,提前退场。


南霁云并不知道他是九曲节度使,否则应该会饶他一命。


随着血与雪不断地落下,吐蕃中军的大纛也被砍了来。


吐蕃士兵无战心,四处逃窜。


希望能逃出唐军的追杀。


但他们毕竟是两条腿,唐军还有轻骑在。


无数吐蕃士兵还未逃远,就被轻骑追上杀死。


李瑄也率领神策卫,斩杀不少敌军。


他冲击的方向是北面,配合哥舒翰。


周围还有五百跳荡精骑辅助。


当天色暗下来的时候,唐军斩首一万五千首级,其他三千吐蕃士兵见逃跑无望,跪在雪地中投降。


另外五百跳荡精骑率领吐谷浑骑兵,对吐蕃骑兵穷追不舍。


李瑄得知那些吐蕃骑兵在数十里内兜圈子,还想着伺机支援主力后,立刻将所有轻骑派出去。


轻骑兵更换备用马,他们分队阻拦,不断迂回,直至深夜,将吐蕃骑兵围堵。


超过一万骑对不到三千骑,结果可想而知。


一个时辰,就将他们击溃。


数百骑又逃。


可在九曲他们逃无可逃,在吐蕃骑兵人困马乏下,追不到三十里,全军覆没这支吐蕃骑兵。


在轻骑追击吐蕃骑兵的时候,李瑄派遣王难得率领两千精骑,连夜南下百谷城。


并不是攻击百谷城,而是将百谷城围住,不让吐蕃大论论悉颊藏逃脱。


若尚赞磨战败的消息传到百谷城,论悉颊藏保不齐就乘坐羊皮筏溜走。


李瑄要杜绝这样的情况发生。


既然论悉颊藏在九曲,就要将这份军功握在手中。


翌日清晨,唐军带着战友的尸体,引马而还。


唐军的大部队,已经在宛秀城南,修整一夜。


“南八,据说你杀死吐蕃元帅尚赞磨,恭喜你要成大将军了。”


一大早,士兵们围在雪地篝火吃着水煮羊肉。


李瑄听到岑参的汇报,知道尚赞磨被南霁云杀死。


南霁云现在是左领军卫将军,按照李隆基的诏书,南霁云可以因此成为大将军。


许多节度副使,都没有大将军的职位标榜身份。


“末将愧不敢当,赏赐该给将士们。”


南霁云知道他有今天,全赖李瑄的提携。


所以才能在短短不到两年时间,成为临洮军的副大使。


他十分感激李瑄!


杀死尚赞磨,不过是运气好而已。若非将士奋力,他也无法接近尚赞磨。


“功过不是这么算的,南八你该得到这样的赏赐。不过接下来还有一条重任给你。”


李瑄微微摇头,郑重地向南霁云说道。


“请李帅吩咐,末将必竭尽所能。”


南霁云向李瑄拱手道。


“吐蕃大论没庐穷桑倭儿芒所派遣的援军已经到洪济桥附近。他们绝无可能攻破洪济桥。我担心他们会渡过黄河,南将军需率领轻骑到黄河边巡防驻守。一旦吐蕃渡过黄河,立刻击灭。白兰羌的骑兵,与南将军一起执行任务。”


李瑄向南霁云吩咐道。


在宛秀、洪济、大莫门、百谷四城未攻破前,九曲都不算拿下。


现在黄河已经结冰,但不能行走人马,必须在黄河冻实前攻下这四座城池。


九曲吐谷浑的骑兵在休息过后,就会被李瑄派出去降伏九曲吐谷浑步兵。


内部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那些吐谷浑步兵被降伏后,也会前往洪济桥。


“遵命,末将这就领兵前去。”


南霁云再次一拱手。


“不急,这么大的雪,先吃羊肉,让将士们喝碗热汤暖暖身子。”


李瑄笑着对南霁云说道。


随后李瑄又告诉哥舒翰一些事宜,令他准备攻击宛秀城。


宛秀城、大莫门等城的骑兵出城野战,被唐军歼灭。


现在宛秀城也不过三千士兵。


集结唐军、吐谷浑一万多人,加上强大的攻城器械,可以对其进行猛攻。


羊肉熟后,李瑄乘了一碗羊汤,这比酒更暖身子。


在战斗后的大雪中如此,难能可贵。


……


百谷城。


自昨夜唐军铁骑至百谷城,就将全城的将士惊醒。


百谷城现在还留有两千五百士兵,他们在城墙上坚守。


但唐军出现在雪夜中,只有探马在城门口巡视,论悉颊藏也不知道唐军的意图。


夜半子时的时候,吐蕃有探马到百谷城下禀告消息,说九曲吐谷浑、白兰羌叛变,两千唐军冒充我军铁骑,攻破我军阵营……


这名探马一句话刚说完,就被唐军精骑乱箭射死在百谷城下。


“尚赞磨误我!”


“赞普提拔他为节度使,他就是这么报答赞普的吗?”


论悉颊藏得到这个消息后,满是愤怒。


尚赞磨怎么比树敦城守将还蠢?


唐军趁夜南下百谷城,明显是针对他。


现在好了,百谷城的骑兵不过百人,他连撤到青海的机会都没了。


“大论,元帅精通战阵,是经过赞普考验的,也不能全怪元帅。九曲吐谷浑和白兰羌叛变,唐军伪装我军。任何人都会失败。”


百谷城守将为尚赞磨辩解道。


他听到这几个关键词,就觉得失败是必然的事情。


或许了解到细节后,会更为艰难。


“败了就是败了。还要找什么理由呢?尚赞磨如果逃走,不仅赞普会问罪,他的家族也将蒙羞。”


论悉颊藏根本不听百谷城守将的辩解。


“让城中搬运粮食的奴隶,也参与守城。”


见百谷城守将不说话,他厉声命令一句。


现在唯有坚守城池,等待没庐穷桑倭儿芒的支援。


“遵命!末将即便战死,也要守护大论的周全。”


百谷城守将拱手领命后,为城中的百姓,奴隶发放兵器,参与守城。


王难得围而不攻,显然是在等主力和攻城器械到来……


……


至中午时,唐军到达宛秀城外。


宛秀城建立在一座小山坡山,夯土而积,山坡虽然不陡峭,却提升了宛秀城的战略价值。


宛秀城夯层厚不过半尺,城墙有两丈高,只有东面开一门,西面陡峭,无法进攻。唯有东、南、北三面而上。


好在唐军的投石车,能运送到山坡上,对宛秀城展开攻击。


床弩也可以运输的更近。


李瑄在进攻前,将尚赞磨的首级送到宛秀城下。


这是告诉宛秀城,昨天一天,就已经歼灭支援宛秀城的援军。还杀死他们元帅,如果执迷不悟,将是万劫不复。


宛秀城守将虽然害怕,但并没有投降,而是发动全城坚守。


他也期盼于没庐穷桑倭儿芒的援军。


见此,李瑄也不再多费口舌。吩咐士兵将投石车、床弩推到山坡上,寻找合适的位置。


又将云梯车和挡车准备好。


如冲车这种,在宛秀城用不上。


进攻宛秀城最好的结果,就是用投石车将宛秀城的城墙砸毁。


毕竟大部分夯土层都不是很厚。


当然,这也有些难度!


另外,之前冒充吐蕃军的两千套锁子甲,交给吐谷浑士兵。


让他们在攻城的时候,减少死伤。


在爬上山坡攻城前,李瑄对士兵一番训话。


“将士们,今我等为收复九曲而来。吐蕃丢了天道,失去人心,已不配成一个国家,我大唐代天讨伐,是有神助……”


“先登者,是为一等的功勋,授勋三转。但我也希望将士们遵守军令。黄石公在《军势》中说过,要利用将士的智,用将士的勇,用将士的贪,用将士的愚蠢。攻入城中就可以为所欲为吗?我不这么认为。将士杀敌,谁更勇,谁获得军功和赏赐。功劳与过错,绝不能相抵。此次攻城,谨遵军令。任何胆敢在破城后制造动乱者,斩……”


李瑄不喜欢以放纵士兵,而提升战力的军队。


那些破城后,放纵三日,随便奸淫掳掠。


这就是利用士兵的贪欲。


虽然能提升战斗力,但在李瑄这里行不通。


因为李瑄将来还要将兵入中原。


历史已经证明,士兵奸淫掳掠起来,可不会管是不是同族。


这种情况,只要被李瑄放纵一次,就会出现无数次。


不存在劫掠外族,而宽恕同族的可能。


毕竟李瑄不可能一直在军中约束。


如果违反军规,李瑄必斩。不能把功劳当成免死金牌。


不单单是宛秀城,还有其他城池,以及吐蕃、吐谷浑在九曲的居住地。


“谨遵李帅之命!”


将士们齐声大喝,声震苍穹。


“本帅用手中之弓,与诸位同在。准备攻城!”


李瑄一声令下后,将攻城交给哥舒翰指挥。


带着积石军士兵和吐谷浑士兵,攀登上山坡。将东、南、北三面包围。


宛秀城守将看着气势汹汹的唐军,感觉城池都在摇晃。


城下尚赞磨的头颅,为城上吐蕃士兵的心中蒙上一层阴云。


“呼呼……”


唐军就位不久,声如霹雳一样的投石车发射。


“嘭!”


特制的石块,砸到到城墙上后,泥土四溅,即便落在城中,也会形成一个小坑。


第一波没有砸到人,却人吐蕃都龟缩在女墙后面。


实际上唐军也没想砸人,所有投石车操作者,都瞄准一处城墙,不断地砸那些地方,准备将其摧毁。


但投石车精度和操作者技术上有些欠缺,使石块无法同时砸到一处。


不过趁此时机,哥舒翰指挥床弩靠近吐蕃三面城墙一百五十步。


就在这个距离,随时击锤对宛秀城上射击。


吐蕃守军以为唐军要以砸城墙为主,随即探出身。


“咻咻咻……”


唐军的床弩一起向城墙上发射。直接将几名吐蕃士兵钉死在后方的城楼上。


这告诉吐蕃守军唐军攻城器械不是闹着玩的。


“嘭!”“嘭!”


投石车不断砸击。


哥舒翰发现以投石车的威力,在这山坡上砸倒宛秀城墙很难。


他们的投石车要摆放三面,而无法集中于一处。


于是,哥舒翰令投石车往城墙和城内投掷。


“嘭!”


仅一刻钟时间,城楼被砸了一个大窟窿,城墙和城内还有几个倒霉蛋被砸中。


又过半个时辰,几处女墙被砸毁,城墙上伤痕累累。


哥舒翰令一千名强弩手,提着强弩向三面墙靠近。


同时两千披着锁子甲的吐谷浑士兵,一千披着铁甲的唐军出现,他们推着挡车和云梯车,准备三面一起进攻。


“都起来,唐军要攻城了。”


宛秀城守将连忙下令。


可他们一起身,各方的床弩就一起发射。


另外,三面城墙的强弩手,在一百步外,启动擘张弩射击。


虽然这个距离无法瞄准,但唐军力求压制,对士兵攻城争取时间。


云梯车和登城梯、挡车,很快就到达吐蕃的城墙下。


吐蕃守军冒矢石举弓射击唐军攻城士兵,却被挡车和盾牌挡住。


反而有不少死在唐军强弩手下。


在东城墙一百二十步外,李瑄在亲卫的拱卫下,手持一石强弓。


他迟迟未射出第一箭,是因为一直在观察吐蕃疑似主将的人。


只要他冒头,李瑄就有把握将其射死。


主将在城墙上,一定会指挥士兵补全各个方向。


在唐军开始攻城的时候,一名吐蕃将领不时冒头指挥。


他身边虽有亲卫顶着盾牌,但在城墙上走动的时候,总会有空隙露出。


李瑄死死盯着,等待机会……


唐军在北面的八辆云梯车已经稳固在城下。


登城梯也已经勾在城墙上。


唐军还未开始攀登城池,吐蕃士兵就举起石头往城下丢,可见他们非常心急。


宛秀城毕竟是小城,城墙上无法容纳太多人。唐军到城墙下后,吐蕃守军的目光全部被登城者吸引。


哥舒翰看透这一点,下令强弩手向前移动五十步。在五十步外瞄准城上的吐蕃士兵射击。


有唐军猛士开始登上云梯车和登城梯……


登城者皆配铁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