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 第164章:收礼收到手发软,还有徐妙云的小心思。

第164章:收礼收到手发软,还有徐妙云的小心思。

作者:纵横小秦王 返回目录

“当然除了盐,我这里还售卖白糖、冰糖。”


随后,常茂又是拿出两个小黑色布袋子,并且摆放在盐的旁边。


打开袋子以后。


一袋子里面装着的是细微颗粒感的白糖。


而另一袋子里面装着的则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冰糖,品相上虽然参差不齐,但这色泽却如同冰块一般,晶莹剔透,极具美感。


“我也算是见过世面,但是像这么白的糖,我也就只在宫里见到过。”


“特别是这冰糖,光是看起来,就如同冰块般,晶莹剔透,不似霜糖。”


傅忠直接拿起一块冰糖,还有看向眼前的白糖,又是忍不住发出惊叹道。


“尝尝?”


“不尝怎么能知道味道好坏?”


“友情提示,先尝一点点白糖,回味以后,再尝一一小块冰糖,你就会发现,白糖与冰糖不仅一样甜,而且就连口感上,也是大不相同。”


常茂将白糖与冰糖,向前推了推,方才继续笑道:“毕竟是要吃的东西,又不是什么装饰品,味道上见真章,尝过以后你们才能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糖?”


话罢,常茂的嘴角又是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现在不管是白糖,还是冰糖,也都是朝廷御贡,朱元璋与马皇后也都非常喜爱。


特别是朱元璋,小时候吃的苦太多了,时常就会放一块冰糖进嘴里,慢慢享受这浓郁的甜味。


但朱棡也是特别叮嘱过,冰糖与白糖都可以吃,但是一定要适量,要不然会生病。


毕竟太甜,对身体也不好,很容易得糖尿病。


所以鉴于自家儿子的再三告诫,朱元璋纵然再喜欢,也就是隔几日吃一块,也还是一小块。


不过等朱元璋恢复了政务,身体对于糖分的消耗,也就会大了起来,所以到了那个时候,也就不打紧了。


其实就是大脑的正常运作需要能量,而这个能量大部分来源于血糖,即血液中的葡萄糖。


那即使在静止状态下,也就是安心坐在那里处理政务,大脑也会消耗掉人体的能量。


这是因为大脑负责处理大量的信息和控制身体的各种功能。


毕竟相较于休息,处于政务状态下,也是在进行脑力劳动,自然而然的会消耗身体的糖分。


而且对于这一份告诫,不仅仅是朱元璋,而是所有购买糖的人,御景阁也都会告诫,毕竟身体最重要。


经过常茂的友情提示,凡是待在御景阁的客人们都是蘸了一点点的白糖,放进了嘴里,瞬间一股甜味充斥在口腔之中。


那是一瞬间的爆发,回甘还有一丝丝的涩意,但较之以往的糖,这口感简直太棒了!


至于那点微微的涩意,根本不用顾虑。


说白了,对于古人而言,这一点微微的涩意,更能提高白糖的口感。


“我们以前吃的那真的是糖么?”


随后,唐继业的口腔虽然充斥着甜味,但嘴角却是有些微微苦涩道。


“只能说我们孤陋寡闻了。”


“错拿下品当精品,可可没有早点尝到这种白糖。”


陆贤也是回味无穷的感慨道。


“以后我家里的糖,全都要换成这种白糖。”


傅忠也是满眼放光道。


至于其他的客人也都是两眼放光,一脸的享受之色。


更是对于这股甜味,发自肺腑的痴迷。


毕竟,应该没有人会拒绝甜食。


甜食也会让人更加的快乐。


这也就是意味着,糖,可以让人产生快乐,还有满足感。


“再尝尝冰糖。”


“而且我可以告诉你们,冰糖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的功效。”


“也就是说如果伱们家里有人咳嗽,用冰糖煮点糖水,可以起到止咳的作用。”


“但是也不能多吃,毕竟太甜,也会对身体造成负担。”


常茂指着眼前的冰糖,又是开口道。


只是常茂的话音刚刚落下,众人便是迫不及待的拿起一小块冰糖,放进了嘴里,随后他们又是眼前一亮。


不同于白糖瞬间爆发的甜味,这冰糖在口腔之中,却能给人一种更加细腻的甜味。


还有冰糖的质地较硬,可以持久地散发出甜味,慢慢的散发而出,而且没有白糖那股回甘时的涩意。


所以这两种糖都很甜,但在味道上却又大不相同。


只能说奈何本人没文化,一句卧槽行天下,都是好玩意。


这玩意一旦在权贵之间普及,绝对会瞬间风靡应天府。


毕竟古代的味道都很稀少,不像后世那么广泛,所以甜味就成了主流。


而且是几乎无可代替的主流。


那哪怕是价格再贵,也会有人心甘情愿的为之付账。


同时这些人也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想要复刻御景阁,纯属是天方夜谭,白日做梦。


毕竟不管白糖与冰糖,又或者是盐巴,产量虽然稀缺,但他们一定掌握着某种不为人知的配方。


而只要拥有这个配方,就可以日进斗金,所以常茂绝对不可能将配方拿出来。


就连想逼迫,都不可能。


除非你是皇室子弟,而且你还不怕常遇春。


那基本上就没人敢和常茂伸手了。


毕竟,众所周知的事情,常遇春的大女婿叫朱标,是当朝太子,朱元璋的嫡长子。


常遇春的徒弟叫朱棡,藩镇山西,大明第一王藩,晋王,也是朱元璋的嫡子。


还有秦王朱樉,燕王朱棣、周王朱橚可都是常遇春看着长大的。


所以除了这哥几个,哪个不长眼的皇室子弟敢去找常茂的麻烦?


这不就相当于给自己找不痛快?


自家的几个老哥,谁能惹得起?


所以纵然在眼馋,纵然在想要,也要忍了,要不然就是跟岩王爷过不去,今天他娘的就非得死。


随后今日在店中的所有客人,包括这群淮西子弟,完全将盐巴、白糖、冰糖给买断货了。


特别是这哥几个,完全是一股脑的往家里买,完全不在意价格,买到就算是赚了,所以他们几乎包揽了今日的大头。


毕竟就算是每人限购,但是这哥几个连自家看家护院的人都算上了,那你能怎么办?


除了含泪赚下这笔银子,还能有什么办法?


甚至还有些客人,根本没有抢到,便是眼巴巴的看向常茂。


这也实属人之常情,况且还是面对这种好玩意,那谁不想买点回去?


“今日的库存已经断了,诸位明日请早吧。”


常茂笑着摇了摇头道。


只是因为储存的地方较远,今日再拉一趟不方便,而且做生意嘛,总得慢慢来,不能太过于心急。


一下子放出去的太多,容易让市场接近于饱和,所以看这个情况,明日还要减少一些定量。


从而让他们明白,贵有贵的道理,东西真的不多,欲购从速啊,铁子们。


此言一出,没买到的客人们眼中虽然闪过一抹失望之色,但也不算是特别的失望。


毕竟按照常茂的意思,明日肯定还会有,那明日就赶个大早,先来把队排上。


而且今日来的人,不过是应天府的一小撮,所以经过今日的发酵,明日一定会传遍应天府。


那为了持久的利润,也应该控制定量,让他们欲罢不能。


“常茂,孤东宫的冰糖,倒是不多了。”


“明日送来东宫一些,还有坤宁宫、惠妃宫那边,也要送一些过去。”


“至于账,明日等你到了东宫,李恒会结给你。”


便是此时,朱标与朱棡,还有朱棣缓缓踏下楼梯,朱标更是看向常茂轻声道。


“拜见太子殿下,晋王殿下,燕王殿下。”


众人见状,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都是躬身行礼道。


毕竟东宫这个词汇一出来,就只能与太子东宫挂钩,所以下来人的身份,自然不用想。


而且还有淮西子弟们开口行礼,那他们也自然能明白,眼前的这三个青年,就是朱棡三兄弟。


同时,这里所有的人,眼中又是闪过一抹惊骇之色。


就连太子朱标、晋王朱棡、燕王朱棣都是纷纷到访御景阁。


足以见得,常茂后面的背景,究竟有多么的恐怖?


甚至有心者,隐隐间都有了一些微微的猜测,同时心中又是身体一抹惊骇之意。


如果他的猜想是正确的,那眼前的御景阁,在大明除了朱元璋,真的就是无人敢惹。


毕竟有这几位爷做靠山,哪个敢来找死?


“不必多礼了。”


朱标又是轻轻摆了摆手,便是踏出了御景阁。


“你今日新店开业,你与孤又是兄弟,见面礼还是要给一些的。”


“记上,太子殿下一千贯宝钞、秦王一千贯宝钞、孤王一千贯宝钞、燕王一千贯宝钞。”


话罢,朱棡看向旁边的侍卫招了招手,那侍卫便是从身上掏出一沓厚厚的大明宝钞,躬身的放在了桌子上。


“多谢太子殿下、秦王殿下、晋王殿下.”


看向这几人的背影,常茂又是躬了躬身。


至于为什么搞这一出,常茂心里跟明镜似的。


果不其然,下一瞬间,不管是认识常茂的,还是不认识常茂的,有银子的掏银子,有宝钞的拿宝钞,反正一个都没落下。


此时不巴结,更待何时?


甚至,直至傍晚时分,都还有人络绎不绝的送来了开店贺礼。


而今日御景阁的纯进账,就几乎高达六万贯大明宝钞。


当然,这其中大部分都是权贵们送来的贺礼,而且也就只比朱标与朱棡低了一贯大明宝钞,取自九九之意。


这也算是个好兆头。


“赚麻了,真的是赚麻了。”


“这比忆江南还要赚银子。”


坐在账房里的常茂,一边清点,一边惊叹道。


这生意还不过只是起步阶段,后期还要遍布大明,那只会更加的赚银子。


毕竟薄利多销,绝对要比今日之恐怖。


但明日也就该恢复正常了,所以捞也只能捞这么一波。


而且人家大多都是看在朱棡与朱标的面子上,当然也有常遇春的面子在其中。


“将今日所得的银两,全部送往晋王府。”


随后,常茂又是看向面前的帐房先生,吩咐了一声道:“至于大明宝钞,还是照旧。”


“遵命。”


帐房先生重重的点了点头,这又是猛打算盘,好好的盘账。


而此时的魏国公府邸,徐妙云嘴里含着冰糖,又是看着眼前的盐巴、白糖,还有琉璃,便是转头看向徐达道:“爹,这是晋王殿下送过来的?”


“嗯。”


“不仅仅是咱们家,六大国公府,晋王都派人送了一份。”


徐达轻轻的点了点头。


“应该是陛下的意思。”


徐妙云想了想,便是开口笑道:“毕竟不管是爹,还是其余的几位叔伯,对于大明都有赫赫之功,逢年过节也不缺赏赐,所以这点东西,虽然珍贵,但也比不过情义。”


“不管了,反正咱不可能去那个御景阁。”


“要是吃没了,咱就跟老哥哥讨一点,这点赏赐,老哥哥应该不会吝啬。”


徐达不在意的摆了摆手。


“对了,妙云啊,你最近考虑好了没?”


“究竟有没有心仪之人?”


“反正晋王那边已经跟爹打了保票,你可以不用加入皇室,可以选一个如意郎君。”


“而且你已经到了待嫁之年,虽然咱舍不得,但还是要嫁人,要不然就真成老姑娘了。”


顿了顿,徐达又是岔开话题的看向徐妙云,语重心长道。


“爹,您了解女儿的,女儿要嫁的人,一定要是大英雄。”


“所以除了晋王殿下,女儿谁都不嫁。”


“纵然是做个侧妃,女儿也愿意。”


“毕竟女儿真的喜欢。”


徐妙云的脸上闪过一抹羞涩之意,但还是坚定的点了点头。


不出于政治目的的考虑,徐妙云就只想嫁给朱棡。


年少纵马疆场的英雄气。


还有那踏足朝堂,深谋远虑的布局。


完全将人心玩弄于鼓掌之间的霸气。


这都足以说明,这就是徐妙云心心念念的那个人。


况且身为古代女子,各种礼仪教条之下,对于丈夫的三妻四妾,也没有太大的排斥。


毕竟这是传承,血脉的延续。


可古代生育率低下,婴儿的存活率更低,那为了广撒网,多捞鱼,只要是有点条件的都会多娶个老婆。


以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而在这条铁项之下,纵然徐妙云是徐达的女儿,也没有什么不同。


因为,徐妙云的确是想嫁一个自己喜欢的人。


再者,徐达的身份和地位摆在这里,真要是个侧妃,朱元璋都不可能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