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 第189章 胡惟庸案再起波澜,朱棡立誓不再纳侧妃

第189章 胡惟庸案再起波澜,朱棡立誓不再纳侧妃

作者:纵横小秦王 返回目录

朱棡随后跟着陆风前往坤宁宫。


此时的坤宁宫内,朱元璋正与几位大臣商议着什么。


看见朱棡到来,他微笑着招呼道:“老三来了,快过来坐。”


“今日叫你来,是关于乌斯藏战局,以及胡惟庸案和空印案的一些事宜。”


“如今案件已基本查清,只是在处置上还需斟酌一二。”


朱棡坐下之后,仔细聆听着朱元璋的话语。


他明白这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皇室的声誉,必须慎重处理。


在一番商讨过后,朱棡向朱元璋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胡惟庸一案涉及众多官员,若是全部严惩的话,恐会引起官场动荡。”


“如果选择轻饶,则无法起到震慑作用。”


“因此儿臣建议对首犯严惩不贷,其余从犯则视其情节轻重予以惩处。”


“同时加强对官场的监管力度,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至于空印案,可以借此机会整顿朝廷风气。”


“将那些贪污腐败、欺压百姓的官员一一查处,以彰显朝廷公正。”


朱元璋听后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嗯,老三所言极是,此事就这么办吧。”


众大臣也纷纷表示赞同。


朱元璋甚是满意,拍了拍朱棡的肩膀,夸赞道:“老三,此次多亏了你的协助,才能如此顺利地解决这两件大事。”


朱棡谦逊地回应道:“儿臣不过是尽了自己的本分,都是父皇英明决策的功劳。”


朱元璋笑了笑,说道:“好,你们都退下吧,咱还有些事情要处理。”


朱棡等人行礼告退之后,便离开了坤宁宫。


然而还没等朱棡走出多远,太子朱标便快步跟了上来。


“刚才我看伱没有尽兴,正好在太子东宫的正殿,大哥存放了一些好酒。”


“咱们兄弟俩一起喝两杯,顺便谈一谈商讨迎接将士凯旋的事情。”


其实朱棡在坤宁宫参加宴会的过程中,便已经发现太子始终处于郁郁寡欢的状态。


他起初还以为,是因为老朱逼迫大哥纳侧妃的事情,才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出现。


毕竟自从吕氏被诛灭九族之后,太子东宫便只剩下了常清韵这一名正妃。


作为大明王朝未来的储君,朱标倘若子嗣不昌盛往严重了一点说,是很容易动摇国本的。


然而哪怕是有史以来地位最稳固的太子,也逃脱不了“政治联姻”这四个字。


可自从有了吕家意图谋害太子妃这个前车之鉴以后,朱标便对世家勋贵之女产生了强烈的抵触心理。


只是一想到朱元璋对于子嗣的执念,朱棡一时间也没什么好主意。


两人就这样一路无话,先后走进了太子东宫的正殿。


此时的太子妃常清韵正在逗弄孩子,几乎满眼都是怀中这个可爱的小家伙。


“老三来了,饭菜我都已经准备好了,这就让人给你们端上来。”


说话间负责帮常清韵打理东宫的青儿和桃儿,便端着一些酒菜走了上来。


朱标点头说道:“这些都是‘忆江南’的名菜,我早就听说抓炒里脊、抓炒鱼片、抓炒腰花和抓炒大虾,是你最喜欢吃的四道菜。”


“大哥特地让东宫的厨师去‘忆江南’学了一段时间手艺,也不知道合不合你的口味。”


起初当看到鼎鼎有名的“四大抓”时,朱棡心里便不由的咯噔一下。


虽然朱棡和朱标合伙开“忆江南”的事情,早已经被朱元璋等人知晓。


然而身为大明帝国未来的储君,一旦和洗脚按摩这种风俗娱乐业联系在一起。


恐怕改建以后的督察院,明天就要开始在朝会上履行职责了。


毕竟执掌督察院的詹徽,为人不仅刚毅决断,而且他非常有职业操守。


尤其还是新官上任之初,更不可能放过任何表现自己的机会。


就在这时,朱棡忽然注意到了,准备转身离开的桃儿。


身为马皇后身边的贴身侍女,她从气质上丝毫不亚于一些民间的大家闺秀。


朱棡眼前一亮,马上便想到了一个让朱标摆脱政治联姻的主意。


可身为旁观者的常清韵,却和坐在一旁的朱标,交换了一个略显担忧的眼神。


“老三,据我所知徐妙云在魏国公府可是掌上明珠,你千万不要做对不起人家的事情啊!”


朱棡知道大哥这是误会了自己,可还没等他开口解释,桃儿便率先跪下请罪了。


毕竟众所周知,徐妙云和谢钰儿在晋王府的地位不相上下。


这是朱元璋许诺过的,朱棡也一直执行得非常到位。


好处就在于,一方面可以安抚魏国公徐达,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后宅矛盾。


只是在那些想要嫁入晋王府的女人看来,面对两个身份显赫的王妃,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桃儿宁愿嫁入寻常百姓家,也不想到晋王府后宅参与争宠。


“钰儿与我青梅竹马,妙云又对我一见倾心。”


“她们两个无论是谁,我此生都是不会辜负的。”


为了避免卷入不必要的麻烦,朱棡还是做了一番解释。


要不然以老朱和大哥的脾气秉性,搞不好没过几天,就会把桃儿赐给自己了。


朱标闻言长出了一口气,“三弟妹的母亲谢氏,那可是就连魏国公都要畏惧三分的存在。”


“倘若你真这么快就纳侧妃,估计不只是晋王府要遭殃,甚至徐叔叔也会因此倒霉一段时间啊!”


之前因为徐达提出让自己的女儿给朱棡做侧妃的事情,谢氏差点没当场翻脸。


如果不是后来朱元璋对徐妙云的子嗣提前做出了安排,恐怕现在谢氏早就已经跑到宫里,去找马皇后讨要说法了。


好在朱棡亲口证明,之前朱标夫妻的猜测只是一场误会。


否则一旦马皇后贴身女官被晋王看上的流言传出去,恐怕就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兄弟俩总算是谈到了正题,常清韵连忙将负责服侍的其他人,全都给带了下去。


朱标见状这才放下手中的酒杯说道:“老三,大哥这里有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