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 第三百二十三章 夏尔理论

第三百二十三章 夏尔理论

作者:钢翼铁骑 返回目录

巴黎众议院,它的常态是喧闹凌乱,争论着的议员们看起来就像菜市场里讨价还价的大妈,丑态百出毫无礼节。


然而,当身着军装的夏尔出现在门口时,整个会场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向夏尔投来了注目礼,看着他穿过座椅前的通道稳步走向演讲台。


这是从未有过的情况,就连加利埃尼接受质询也不至于全场鸦雀无声。


议员们表情不一,有欣赏的、有感激的,但更多的是妒嫉和愤怒。


格雷维的表情有些复杂,有时他忍不住想,他真的希望夏尔上战场后回不来?


或者某一天这真的发生了,他会因此而高兴?只怕未必!


夏尔在演讲台上站好,不卑不亢的说:“你们好,先生们!”


接着他松了一口气:“总算不需要在枪炮声中说话了,这种感觉很好。”


议员们笑了起来,斯蒂德带头鼓掌,大喊:“好样的,夏尔,你是法兰西的骄傲!”


其它几人也跟着喊:


“你打败了德国人、奥斯曼人,还打败了英国人!”


“你拯救了许多人的性命,还有这场战争!”


……


这是在为夏尔造势。


但他们说的都是实话,反对夏尔的议员即便脸上不悦却无从反驳,只能静静的等掌声和喊叫平息。


夏尔先声夺人,不等议员发问抢先说:


“我说明我的来意。”


“我来此不是为自己发声,改变军装的款式和颜色对我没有半点好处,我拥有的工厂没有纺织厂、没有染色厂,更没有生产军装的服装厂。”


“我来此只有一个目的,不要让我们勇敢的士兵们因为某些不必要的因素冒着生命危险。”


“这会让战斗变得更复杂,胜利变得更困难,活着变得不容易。”


……


坐在座位正中的韦尔斯在台下暗赞了声。


很高明的话术,夏尔一开始就申明是“为民请命”,如果有谁反对,那就是与人民作对置前线士兵的生死不顾,这个“罪名”可不小,它会让议员瞬间失去支持者甚至被人民唾弃。


但议员们却不是这么容易对付的。


阿曼德起身打断了夏尔的话。


“上校。”阿曼德问:“你反对的是军装鲜艳的颜色吗?”


“是的。”夏尔平静的回答。


“那么。”阿曼德说:“英国人的军装也有鲜艳颜色?”


“不。”夏尔回答。


议会质询通常很简单,别有用心的议员往往不会给受质询者解释的时间和空间。


“那为什么是身着鲜艳军装的法兰西军队获得胜利?”阿曼德问:“而英国人却一败涂地?”


会场瞬间一阵起哄:


“是的,胜负与军装是否鲜艳无关。”


“或者鲜艳的军装更能带来胜利。”


“这是法兰西的传统,更换军装就是向敌人妥协!”


……


夏尔等他们喊完,冷冷的回了一句:“先生们,如果你们这么认为,那么,我可以请你们穿着鲜艳的军装到战场走一趟吗?”


反对的议员瞬间势弱,他们发现自己无论怎么回答都不合适。


肯定,那意味着他们要走上战场。


否定,那就是要求别人穿着鲜艳的军装在战场上英勇作战,而自己却躲在后方当懦夫。


斯蒂德一众议员纷纷附和声援夏尔。


这时一名议员起身,他正色问夏尔:“上校,您是否意识到一点,这些鲜明的色彩不只是审美,它们还能让士兵仪容看起来生气勃勃,让士兵们振奋,这或许才是胜利的关键!”


“是吗?”夏尔微笑着反问:“为什么我没感觉到。”


“这是一种潜意识,上校。”议员回答:“红色代表一种冲动,它象征着鲜血,而进攻的基本要求就是冲动,它使士兵们更容易挺着刺刀冲向敌人而不是害怕甚至逃走。”


听到这夏尔似乎明白了。


法兰西的红军帽、红军裤似乎并不是“好看”与“不好看”这么简单,它还与法兰西的“进攻理论”有关。


打仗需要激励士兵向敌人进攻,当权者希望看到的,是士兵们在红色的心理暗示下,脑袋一热就挺着刺刀冲向敌人战壕,然后就取得胜利。


夏尔笑了笑,有理有据的回答:


“很遗憾,先生。”


“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在我指挥的所有取得胜利的战役中,没有一例是因为士兵因为红裤子红军帽的刺激而取胜的。”


“相反,从一开始,我就在命令他们躲在‘坦克’后保存自己。”


……


马上又有人起身反对:“上校,您是在反对‘进攻理论’?”


“可以这么说。”夏尔大方的承认了。


虽然这时期,反对“进攻学说”是异类,但贝当就是这么做出头的。


原因很简单,实战才是检验一切的真理,否则,就算把它说出花来也没用。


举座皆惊,就连斯蒂德都沉默了下来。


议员的特点是随大流,而此时大方向依旧是“进攻理论”,他们可不敢轻易逆流而上,哪怕这个人是夏尔。


接着,质询就由军装转向了进攻理论。


“那么,您是支持贝当的防御理论?”格雷维起身问,他脸上带着一丝得意,他似乎觉得自己抓住了夏尔的尾巴。


“不。”夏尔摇头否认:“我同样不支持防御理论。”


这个回答把会场的议员们搞懵了,作战不是进攻就是防御,难道还有中间状态?


但的确有中间状态,而且恰恰应该是中间状态。


夏尔回答:“有时我们需要进攻才能取胜,有时却需要防御。”


接着他朝下方扬了下头,眼里带着自信和坚定:


“战场是很复杂的竞技,先生们,其复杂程度远超你们想象。”


“我们不能用简单的进攻理论或防御理论希望一直取胜。”


“那就像我们一度认为只用75炮就能打赢所有战争一样,这种想法最终会走向失败!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御!”


会场突然沉默了。


议员们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点:


夏尔的军事理论可能自成一派,它不同于传统的进攻理论也不是贝当的防御理论。


它是,夏尔理论。


一直以来,夏尔就是用这套理论在战场上获得胜利的!


也就是说,事实已经证明夏尔理论是正确的。


他们还能反驳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