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单机南北朝 > 第262章 自己的“秀荣川”

第262章 自己的“秀荣川”

作者:肥鸟先行 返回目录

“可贺敦,又有一批六镇牧民逃到了我们的牧场。”


封夫人(【作风开放的女官】),一边哄着怀里的男孩,一边对坐在毛毯上的美艳少妇说道。


正在处理信件的,就是当今草原霸主柔然人的统治者,现任可汗的母亲,柔然可贺敦,北魏和亲公主元莒犁。


生育过后的寿阳公主,多了几分人妻的风情。


处理完所有的信件,元莒犁这才接过了封夫人怀里的孩子,她掏出宝宝食堂,怀里的儿子终于等到了开饭的时候,张开小嘴一口咬了上去。


寿阳公主抱着儿子,冯夫人将信件盖上金印,重新封进信封里,这是柔然王庭最新的命令,明天一早就会发往各部。


这段时间,靠着怀里的儿子,寿阳公主逐步稳定住了局面。


在封夫人的协助下,王庭中实力最强的郁久闾婆罗门选择臣服于寿阳公主母子,再加上苏泽在草原大会上的余威,寿阳公主逐步控制住了王庭。


寿阳公主很清楚自己的优势。


她带来的书籍、工匠、商队,这些对于草原来说都是最重要的东西。


在暗中培养效忠自己的军事势力的同时,寿阳公主充分发挥了这些优势。


她在王庭开设学校,给柔然可汗招募伴读。


如今可汗还没能说话,这些伴读其实就是各部落派来王庭的质子。


但是寿阳公主并没有将他们当做质子对待,而是让她从中原带来的儒生教授这些伴读读书识字。


作为鲜卑皇族,寿阳公主最清楚汉化的威力了。


孝文帝迁都洛阳二十年,那些嚷嚷着要返回平城的鲜卑贵族甚至已经忘记了骑马,他们沉溺在博大精深的汉文化中,类似于清河王这样的,文化素养的宗王都出了不少。


只不过一个冬天的时间,这些伴读就开始说洛阳雅音,开始穿戴中原衣冠,并且以使用中原的礼仪为荣。


借着这一次白灾的机会,寿阳公主在王帐附近设立畜牧馆,让兽医免费治疗牲畜,并且帮助中小部族培养兽医。


中原的历法、佛经等等先进的东西,也通过柔然王庭传播了出去。


喝完了奶,柔然可汗终于沉沉睡去。


帐篷外的侍女小心的接过可汗,寿阳公主这才继续和封夫人议事。


“那些六镇逃民已经安置下来了吗?”


封夫人叹了一口气说道:


“实在是太多了,今年王庭虽然早有准备,但是这场白灾绵延太久,一直持续到了接羔期,我们的畜群也损失惨重,没办法接纳太多的流民。”


寿阳公主又问道:


“去凉州买粮食的商队回来了吗?”


封夫人摇了摇头。


草原实在是太大了。


虽然寿阳公主凭借北魏公主的身份,可以派遣商队在边关贸易,但是和柔然接触最多的六镇都是一些穷鬼,自从遭灾以后六镇到平城的商路就断绝了。


寿阳公主在封夫人的“提醒”下,从西边和凉州做生意,打通了前往西域的商路,又给王帐开辟了一条新的贸易路线和财源。


寿阳公主又问道:


“募兵工作怎么样了?”


封夫人说道:


“苏静(【冷静的具甲骑兵】)将军都看过了,能逃来草原的都是很好的兵胚子,他们本身就和柔然同根同源,很容易融入草原上的生活。”


如果从民族上划分,六镇的结构是金字塔形的。


最顶层的镇将是鲜卑人和与北魏高层合流的汉人高门,中层是鲜卑在扩张的时候,吸收的各部豪帅,比如宇文家是鲜卑族,贺拔家是敕勒(高车)族,高欢是汉人。


这些中层在六镇担任军主豪帅,对于镇将是地头蛇,遇到杨钧这样有威望的镇将还能服从,遇到娄破羌这种没威望的就阳奉阴违,遇到于镇这样的就干脆架空他。


而六镇人数最多的,也就是六镇最下层的百姓,其实就是草原人。


这些人口,都是北魏从设立六镇后,不断从草原上劫掠而来的人口。


比如拓跋焘在位的时候,十三次进攻草原,俘虏的人口牲畜都以十万计,拓跋焘扩地千余里,终于使柔然“怖成北窜,不敢复南”。


孝文帝在迁都洛阳之前,也曾经在平城组织过多次对柔然的进攻,也都获得了大量的人口和牲畜。


可以说,北方草原在北魏崛起的过程中,充当了新手练级基地和提款机的重任,给北魏的扩张提供了人口和后勤资源。


北魏早期的君主,一旦没得吃了就去攻打柔然人,一旦手里没兵没马了就去打柔然人。


这其中一部分士兵被同化为鲜卑人,或者汉化为汉人。


而留在六镇的,则继续保持他们在草原上的生活习惯。


他们是柔然人,是敕勒(高车)人。


白灾以后,封夫人就建议寿阳公主从六镇灾民中募兵,交给苏静训练。


郁久闾婆罗门虽然拜倒在封夫人的石榴裙下,但是他毕竟曾经对可汗之位有过野心,是不能完全信任的外人。


掌握一支完全忠于自己的王帐骑兵,才是寿阳公主能够坐稳可贺敦位置的关键。


甚至寿阳公主都要感谢这场白灾,如果不是这场白灾,上哪里招募这么多没有部族的青壮人口。


而这一次的白灾对于草原各部也要是灭顶之灾,柔然高车人也都遭遇了巨大的损失。


这对于寿阳公主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草原各部将更多的目光放在了生存上,暂时也不会有人跳出来和她争夺可汗的权利。


与此同时,和牧场有关的争端也多了起来。


按照苏泽的设计,关于牧场的争端都是要交给草原大会来仲裁的。


但是草原大会一年可能才办一次,而牧场的摩擦时时刻刻都有,寿阳公主敏锐的接下了这个“费力不讨好”的工作,负责调解平定各部的争端。


寿阳公主秉持着客观中立的态度,通过几次公正的裁决建立了威望,拉拢了一些被大部族欺压的中小部族。


一名侍女进入帐篷,向寿阳公主递上了代表紧急军情的蜡丸。


看完了蜡丸中的字条,寿阳公主呆立半天,才将字条交给封夫人。


寿阳公主走出帐篷,看着漫天的星光,远眺故国的方向,喃喃说道:“果然和他是说的那样,六镇乱了。”


——


“六镇必乱!”


苏泽已经从系统那边知道了六镇起义的消息,这个判断纯粹就是“先射箭后画靶”。


但是苏泽还是要将这个事实给“预断”出来,给集团内部打预防针,并且让众人群策群力如何应对。


听着苏泽的判断,苏亮皱眉,苏绰一副习惯了的样子,韦孝宽则是一脸的惊讶。


“不仅仅是必乱,而且六镇起事就是这几个月的事情,一旦发动就会席卷六镇,引燃整个北境的战火!”


苏泽斩钉截铁的说道。


苏绰已经习惯了,从苏泽在洛阳求学的时候,就经常当着郦道元的面说这些话。


跟随李崇北征回来之后,他更是天天散布“六镇威胁论”,笃定六镇必定叛乱。


自己这位师兄,不提六镇的事情才是稀奇的。


韦孝宽毕竟年轻,他虽然是神童,但从小就生活在关中,并不了解六镇的事情。


他惊讶在于,苏泽给他的印象是一向老谋神算的,他沉稳善谋,总是会做出多个准备,很少会如此笃定的判断一件事情。


而这一次苏泽召开这场亲信幕僚的会议,竟然是为了讨论千里之外六镇的局势?


韦孝宽的思路有些跟不上。


只有苏亮说道:


“将军是认为这场白灾,会让六镇叛乱吗?”


苏泽赞许的点头,苏亮认真的问道:


“六镇真的到了这样的时候了?”


苏泽点点头。


在他穿越前的历史时间线上,六镇起义是要晚两年的,也就是正光四年爆发的。


在历史课本上,六镇起义的原因是六镇被北魏朝堂边缘化,六镇人失去了上升空间而积攒怨气,再加上灾年赈灾不及时,最后导致的六镇起义。


而实际上,六镇起义从来都是一个最简单的生存问题。


六镇人是活不下去才起义的。


在苏泽穿越前的历史时间线上,六镇起义前还发生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在六镇起义前,阿那圭遂为柔然部众迎还漠北。北魏曾赠以各种兵器、衣物、马驼、牛、羊并粟二十万石,又赠田种万石。


柔然人是六镇的生死敌人,北魏朝廷对六镇斤斤计较,对柔然慷慨大方,这场北魏版的“宁赠友邦,不于家奴”,这件事让六镇军民寒心。


第二件事,是阿那圭拿到了粮食后,继续劫掠六镇,北魏朝堂派遣李崇追击,但是李崇的禁军到了六镇吃空了军粮后,连长城都没出,就直接班师回朝了,还向朝堂报捷。


这次无功而返,也消耗了六镇大量的物资,李崇的禁军在六镇杀良冒功,又造成血腥动乱。


但是在苏泽的参与下,两件事没有发生。


阿那圭已经被苏泽杀了,现在柔然人在寿阳公主控制下,并没有侵略六镇。


但也是因为苏泽的参与,原本持续好几年的六镇动乱,以李崇征讨柔然大获全胜告终,六镇人口没有和历史上那样,在几年的持续天灾人祸中遭遇巨大的损失。


在白灾之前,这个时间线上的六镇人口,要远多于苏泽改变历史之前。


所以这场白灾,导致的粮食危机要比历史上还要严重,吃不下去饭的六镇人,只能跟随破六韩拔陵造反了。


正如黄巾起义,明末闯王起义一样,这些起义前,史书上都有一句“岁大饥,人相食”,老百姓都是活不下去才会造反的。


苏泽说道:


“上次我随骠骑大将军去六镇,六镇人口已经超过百万,就是风调雨顺的年景都需要平城转运物资才能维持。”


“今年朝堂发生了几次动荡,各地动乱不断,朝廷到处用兵,已经没有多余的粮食支援六镇了。”


“而且就算是有,朝堂上那位执政也想不到六镇。”


这下子苏绰也严肃起来,而韦孝宽则开始跟着苏泽的思路开始思考,他很快就得出了一个惊悚的结论——六镇一乱,大魏那就是真的是四面皆敌了。


苏亮说道:“一旦六镇乱起来,关中局势又要发生巨大的变化。”


韦孝宽看着地图说道:


“泾州!”


苏泽点头说道:


“六镇一乱,毗邻的灵州夏州二州必然会动荡,若是六镇流民南下,和泾州贼寇汇合,萧大都督的局势就危险了。”


苏泽这个预测也是根据历史来的,在苏泽穿越前,萧宝夤关中平叛耗费了数年,关中局势反复焦灼,除了萧宝夤自己有养寇自重的想法外,关中叛军总能在快要死的时候得到六镇南下叛兵的补血支援,打光了一批精兵又能补充一批。


六镇,就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兵源,没有之一。


历史上,高欢建立北齐,宇文泰建立北周,他们核心班底一直都是六镇兵,最能打的也都是六镇军。


甚至另一个世界的宇宙大将军侯景,席卷南梁的核心班底也是六镇旧部。


在北疆严酷的环境下生存下来,在和柔然人高车人的厮杀中活下来,在两次六镇起义中厮杀存活下来的六镇人,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兵尖子。


尔朱荣能够从秀荣领民酋长,迅速成为掌控北魏的头号军事集团领袖,也是靠着秀荣这个位置,近水楼台吸收了六镇的将领和士兵。


苏泽也需要一个自己的“秀荣”。


有了这个“秀荣”,苏泽才能和尔朱荣一样,吸收六镇南下的溃将溃兵。


苏泽再一次嫉妒自己这位义兄。


尔朱荣所在的秀荣,家族百年经营富庶无比,全部都被尔朱荣掌控着。


秀荣有兵有马有钱有粮,位置还得天独厚,这里是六镇南下第一站,尔朱荣可以坐在家里,等着从六镇南下的将领士兵。


苏泽也需要自己的“秀荣”,他在六镇也有威望,只要能打出旗号,也会有六镇人投效。


苏泽看向地图,最适合成为自己“秀荣”的地方,莫过于夏州了。


夏州,赫连勃勃龙兴之地,治城,统万城。


月初4k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