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单机南北朝 > 第390章 无遮大会

第390章 无遮大会

作者:肥鸟先行 返回目录

孝昌三年,普通五年,十二月。


今年的建康城,比去年还要暖和一些。


这些年来,建康的气候是越发的宜居,这一点从下雪的记录就可以看出来。


往年建康虽然靠南,冬季也是要下上几场大雪的,甚至在刘宋时期的长江,在冬季还是要结冰的,那时候需要建造专门的斗船,将冰面破开来保证长江通航。


但是从萧衍继位以来,长江水道就没有冻结过,这同样被认为萧衍是菩萨皇帝的一个证据,被南梁朝堂反复提及。


今年进入十二月以来,建康更是一场雪都没有。


辩机穿着红色袈裟,再次来到了同泰寺。


今天辩机来同泰寺,是因为萧衍在年后驾临同泰寺讲法,辩机作为萧衍身边被信任的僧人,检查同泰寺法场的准备情况。


同泰寺的寺监,也是最受萧衍器重的僧人之一,前任大僧正法云大师。


不过现在法云已经不再是大僧正了,坊间传闻这位辩机大师很有可能接任这个主管天下僧人的职位。


“法云大师,小僧奉陛下法旨,查看无遮大会筹备如何了。”


法云向辩机致意,然后说道:


“大会已经准备无碍,请尊使随老僧来。”


法云确实是有道高僧,并没有因为辩机被萧衍宠信而有什么不舒服的,反而因为能够担任同泰寺寺监,远离复杂的宫廷政治而高兴。


无遮大会,当然不是不穿衣服的开会。


无遮,意为无所遮挡、无所妨碍,意为所有人都敞开心怀,无所障碍,不分贵贱、僧俗、智愚、善恶都一律平等对待的大斋会。


中土并没有组织无遮大会的传统,这种大会只有在天竺部分地区还在举行,而随着天竺佛教式微也逐渐不办了。


萧衍从佛经故事中知道了这种法会,又加“四部”二字,四部,指僧、尼及善男、信女,决定在明年年后,就在同泰寺举行四部无遮大会,而他作为菩萨皇帝,要亲自向所有人讲授《金字三慧经》。


辩机首先随同法云来到了一处饲养禽鸟的花园。


“这些都是地方上和诸国进献的祥瑞神鸟,会在陛下讲法的时候放飞。”


各类辩机都说不上名字的鸟类被关在笼子里,其中最显眼的是一对蓝色羽毛的孔雀。


“这是,孔雀?似乎不是中土所产?”


《孔雀东南飞》,中土早就有孔雀,生活于岭南地区,但是中国本土孔雀是绿孔雀。


佛经上的孔雀,则是蓝羽的孔雀。


法云说道:


“这是狮子国商人进献给陛下的,陛下赏赐了商人万钱作为奖励。”


辩机不由的咂舌,铁钱发行后,虽然比铜钱有所贬值,但是万钱依然是一笔巨款了。


法云有些担忧的说道:


“只是此例一开,听说大量南方商人都前往异国,搜捕异兽,辩机大师有空还是要劝谏陛下一番的。”


辩机连忙点头答应下来。


接着一行人又来到了充满了猛兽的花园,只看到一群驯兽师正在训练这些野兽,辩机还看到了一头雄狮。


“这些日子每日贫僧都会来这里讲佛经,只要一念经驯兽师就会让这些野兽趴下,等陛下登台讲经的时候,也会如此。”


“妙哉!”


然后两人又来了一座工坊,辩机见到了一些精致的金莲花。


“机巧已经安置完毕,装上这些金莲就行了,等陛下登台就会发动,以现地涌金莲之吉象。”


辩机又看到了大量的机关,都是为了萧衍登台讲法时候制造的“吉兆”。


同泰寺为了这次四部无遮大会,还真的是下了血本。


等辩机返回宫内的时候,随行的内侍的衣服里都塞满了金银,他不由的感慨的看了一眼同泰寺方向,这高高的佛塔之下,也不知道是多少民脂民膏。


等到辩机返回宫中的时候,萧衍这位菩萨皇帝正在和陈庆之下棋。


陈庆之刚刚在寿阳之战中立下功劳,封为了关内侯。


寿阳,就是寿阳公主所封的地名。


北魏的宗室女,得封公主号,多以南方重镇为号,寿阳、南阳、陈留皆是如此,也体现了北魏皇室立志挥师南下。


在破六韩拔陵起兵后,萧衍就趁机起兵,攻打淮河流域,而寿阳就是淮河重镇。


不过陈庆之并不是此战的主帅,萧衍以梁朝名将裴邃挂帅,一度攻打到了寿阳城外,而陈庆之只是偏师。


然大功将成之时,主帅裴邃却驾鹤西去,萧衍只好以大将夏侯亶代之,退兵修整。


然后是年初时候天公作美,因为江淮流域的夏季暴雨,导致了淮水和淝水暴涨,夏侯亶立刻再次攻打寿阳。


但是夏侯亶所统的梁军主力于黎浆为魏军绊住,直至援军抵达后方得继续推进。


而陈庆之的偏师却突破魏将的阻击,直下寿阳州城。


这次陈庆之大破魏军,又攻下了重镇寿阳,得到了本次作战的最大奖励,名声甚至盖过了主帅夏侯亶。


上一次徐州之战的时候,陈庆之能带部安全撤回,已经让萧衍对他的军事能力有所期待,这一次寿阳之战立功后,萧衍更是有意提拔陈庆之。


但是靠近权力中枢,也对前线军情有所了解的辩机,其实知道这次的军功是有水分的。


如果不是主帅裴邃在前线突然病死,本来寿阳在一年前就要告破了。


这一年来北魏被六镇起义闹的很惨,根本没有军队支援寿阳,驻守寿阳的守将名叫李宪,也是一名宣武帝时期的旧臣,出自于赵郡李氏。


在寿阳被围的时候,北魏几乎没有派来援军,李宪死守孤城,已经打的弹尽粮绝。


后来夏侯亶来攻,李宪将寿阳城内的精兵,全部交给了儿子李长钧,这李长钧作战勇猛,生生拖住了夏侯亶三个月。


陈庆之这一路偏师,却没有遇到太大的阻碍,一直打到了寿阳城下。


结果是陈庆之亲自指挥部队先登,攻下了寿阳城。


不过运气也是将领实力的一部分,而且陈庆之亲自领兵先登,确实也有攻下寿阳的功劳,这次的奖励倒也没什么异议。


萧衍落下一子,将陈庆之的大龙堵死,陈庆之投子道:


“陛下棋艺高超,臣败了。”


萧衍笑着收起棋子,拉着陈庆之还要再战,又招呼辩机在身边坐下,开始闲谈起来。


“子云(陈庆之字)自从领兵后,棋艺稀疏了不少。”


陈庆之也只能苦笑说道:


“臣性子愚钝,不能学习陛下采百家众长,领兵后苦读兵书,实在没空读棋谱了。”


这番马屁让萧衍很开心,随着年纪越大,他越来越不喜欢听刺耳的声音,下棋的时候也越来越不喜欢输。


以往萧衍和陈庆之还能互有输赢,现在萧衍对陈庆之下十盘,十盘都能赢,但是萧衍反而更喜欢拉着陈庆之下棋,那些棋待诏中棋艺高超的棋士,萧衍反倒是不愿意再召了。


萧衍收拾好了棋盘,接着说道:


“李宪死了。”


“啊?”


北魏寿阳守将李宪,破城后被俘,萧衍念其父子忠义,满足了李宪要求返回洛阳的请求。


李宪坚守孤城一年多,陈庆之也很尊重这个对手。


萧衍说道:


“那李宪的女婿元鉴在邺城叛乱称帝,他妻族河间邢氏投了葛荣,李宪返回洛阳就被廷尉下狱,被妖后勒令自杀了。”


陈庆之微微叹息一声,李宪是个值得尊重的对手,战后萧衍也想要用他,却执意要返回洛阳,最后却因为他人的罪事被牵连,只能感叹这个世道的迷乱。


陈庆之叹息说道:“忠者因忠而死,也是死得其所了。”


萧衍落下棋子说道:


“如今北方失序,妖后临朝,朕也有意北伐,不知道子云觉得如何?”


听到这里,陈庆之连忙说道:


“陛下,寿阳刚陷,但百姓都不肯南归,足见北方还有人心在,应当徐徐图之。”


南北分裂了几百年了,此时北方的百姓,已经不是刘裕北伐那时候,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了。


这次陈庆之领兵攻打寿阳,寿阳军民抵抗一年也不肯投降,城破之后也有不少百姓拒绝向南梁称臣。


最后陈庆之从寿阳掠夺了七万人口返回南梁,萧衍又下令让附近州郡移民来填寿阳,才算是将这块土地占住。


这些从寿阳带回来的百姓,还没到建康城就被南方豪族抢购一空,迎接他们的将是一辈子为奴的凄惨未来。


也因为这样,南北矛盾才如此的激烈,在南北朝时期经常出现守城将领准备投降,但是普通士兵和百姓坚决不肯投降的情况。


这些守城将领如果出身士族高门,在南北都能得到重用,可普通百姓如果换了国籍,那就只能一辈子为奴了。


听到陈庆之反对北伐,萧衍有些不乐意。


他刚刚发行铁钱,觉得手上又阔绰了,不仅仅要办着无遮大会,也对北方起了心思。


六镇起义,南梁也跟着吃了不少好处,此时的萧衍,还是有完成一统天下伟业的想法的。


陈庆之说道:


“陛下可以册立一名索孥(北魏蔑称)的儿皇帝,以此为名谋取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