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 第三百三十二章松河府城

第三百三十二章松河府城

作者:不知未名 返回目录

“那我给大人安排一个向导!”罗裳道。


“嗯!”杨正山点点头。


很快,罗裳就找了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过来了,“大人,这位是罗琛。”


杨正山抬头打量了一眼,这罗琛是一个武者,修为还不定,应该有后天三层四层左右的修为。


“在下罗琛拜见将军!”罗琛抱拳拜道。


“你的族人?”杨正山诧异的问道。


蓟州罗氏是一个大族,不过罗氏以经商为主,在武道上似乎没有什么建树才对。


眼前这個罗琛才二十多岁就有着后天三四层的修为,在同辈中已经算是比较出众的人才了,蓟州罗氏应该培养不出这样的人才来。


“不是,罗琛是景州罗氏的子弟,三年前我来江南碰巧帮了他一个小忙,他感恩于我,这几年一直都在帮我打理江南这边的生意!”罗裳笑道。


罗琛肃然说道:“东家说笑了,那不是小忙,那是救了我一家三口的性命!”


“哈哈,那都是小事!”罗裳爽朗的笑起,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这两天你就带我陪着大人。”


其实罗裳和罗琛的结识并不算复杂,罗琛虽然出自景州罗氏,但他只是景州罗氏的一个旁支而已,像他这样的旁支基本上已经脱离了家族,自己过着属于自己的日子,根本得不到家族的照顾。


不过他毕竟是景州罗氏的分支,就算是脱离了家族,自身也是有些底蕴的。


读书习武,都有自己的传承。


成亲之后,罗琛一直都在松河府的一家镖局混,三年前他的妻儿来松河府看望他,没想到半路遇上了强人,然后就碰上了罗裳。


机缘巧合下,罗裳就成了他妻儿的救命恩人,后来罗裳就把罗琛拉拢到自己的手底下。


虽然现在罗琛不是罗裳手底下最厉害的武者,但却是罗裳在江南最得力的帮手。


罗裳将罗琛介绍给杨正山后,便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而杨正山简单的收拾了一下,也就跟着罗琛出门了。


月牙湾,就是船队停靠的那座海湾,月牙湾的位置比较偏僻,距离最近的县城都有四十多里,而距离松河府城更是有八十多里。


杨正山没兴趣去县城闲逛,所以他们出门后直奔松河府城,他也没带太多人,身边就带了两个亲随和罗琛。


江南的风景甚好,轻风吹拂,飘飘洒洒的芳草香气迎面扑来,莺飞草长间,小桥、流水、人家尽显自然与人文的风光。


骑马踏上石桥,望着两色澄净的流水和两岸古香古色的庭院楼阁,杨正山突然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与辽东相比,江南的建筑无疑要细致百倍,仿佛连草木变得精细了很多,一分一寸都好像经过精心设计的一般,宛如一副精美的画卷。


而松河府的府城也不想辽东的城池那般粗犷,明明很高大的城墙却没有雄伟气势,可能是因为春雨之后,城墙根本滋生的青苔让城墙看起来多了几分温婉。


穿过城门,踏过石桥,漫步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看着那一个个衣着鲜丽的行人,杨正山有些目不暇接。


辽东也好,重山镇也罢,都如同一个雄伟粗犷的大汉,而这江南却是一个艳丽温柔的女人。


没错,这就是杨正山的第一想法。


气候和风景的温柔只是其一,真正让杨正山有这样想法的原因是行人的衣着打扮和神态。


衣着上,在辽东城池的街道上很少能看到艳丽的色彩,如赤红绛紫,艾青水绿,月白鹅黄等等,不是说辽东没有这些颜色的衣衫,只是说穿这些颜色衣衫的人比较少。


就好像这些颜色在江南都变得明艳了许多。


“大人,前面有间清茶馆,要不要进去品鉴一番?”罗琛也不知道杨正山的喜好,不过罗裳之前说过杨正山喜欢喝茶,所以就想着带杨正山去品尝一下松河府的茶叶。


杨正山也没有什么目的,他就是想随便逛逛,领略一下江南的风景而已。


“好,进去尝尝!”


茶馆有很多种,有清茶馆、野茶馆、书茶馆、棋茶馆以及茶酒馆等等。


书查馆就是有说书的,棋茶馆就是可以下棋的,茶酒馆即卖茶又卖酒。


野茶馆则是在乡野之间只提供茶水,供路人歇脚的地方。


而清茶馆就是单纯的卖茶叶,品茶的地方。


“百韵茶舍!”


杨正山这间茶馆的茶馆的招牌,轻声念叨。


“大人,这百韵茶舍是松河府茶业种类最齐全的茶馆,在这里你几乎可以找到整个江南的茶叶!”罗琛说道。


说话间,两人已经进入茶舍,一个店小二迎了上来,热情的照顾道:“客官是在包间还是大堂!”


杨正山扫了一眼大堂,此时已经临近中午,大堂内有不少客人正在喝茶。


说是喝茶,其实就是闲聊。


为什么很多江湖人喜欢将茶馆当成情报的收集中心,就是因为茶馆总是聚集了一群无所事事的人聊八卦。


“来个安静点的包厢吧!”杨正山随意的说道。


他只是一个过客,对江南的八卦不感兴趣。


“好嘞,客官请!”


店小二将四人迎上了三楼一间临窗的包间。


包间不大,但布置的很雅致,而且还是临窗的,坐在窗前,可以俯瞰前面的好几条街道。


杨正山进入包厢之后,两名随从很自觉的守在了门外,杨正山坐下,罗琛则站在旁边。


店小二一看这架势,哪里还不知道谁是正主,连忙说道:“客官想喝什么茶?”


“嗯,你们这里有什么茶?”杨正山问道。


“客官,说句自夸的话,凡是江南有的茶叶,我们百韵茶舍都有!”店小二一脸骄傲的说道。


杨正山想了想,尔后笑吟吟的看着店小二说道:“那来一壶狮峰龙井!”


店小二骄傲的神色一僵,讪讪的说道:“客官就不要打趣小的了!”


狮峰龙井就是指狮峰山上的龙井茶,这可是大荣出了名的好茶,不过这狮峰龙井不是一般人能喝到的,因为它是御茶。


整个狮峰山都是皇家的,除非是皇帝老儿赏赐,否则根本就喝不到这狮峰龙井。


“哈哈哈~~”杨正山大笑起来,“那就来一壶云汐龙井吧!”


他就是觉得这百韵茶舍的口气太大,想要打打他们的脸,并不是真的想喝什么狮峰龙井。


而这云汐龙井也是江南有名的好茶,其实这云汐山就在狮峰山旁边,云汐龙井也不比狮峰差,只是因为狮峰是御茶,所以就多了一些名头。


“好嘞,客官稍等,小的这就去为客官上茶!”


小二面露喜色,躬身一礼,退出包间。


片刻之后,他就端着茶水和几碟干果和点心上来了。


淡淡的茶香萦绕在包间中,杨正山轻抿一口,细细品鉴着口中四溢的回甘和茶香,微微颔首:“不错!”


虽然没有洞灵春的清冽和甘甜,但这云汐龙井的茶香更浓,回甘的韵味也颇为绵长。


“坐吧!”杨正山示意站在旁边的罗琛坐下。


“谢大人!”罗琛也没有拘谨,抱拳一礼,坐在了杨正山旁边。


“你是景州罗氏的族人?”杨正山一边品茶,一边望着窗外的景色,随意的问道。


“在下只是景州罗氏的旁支!”罗琛回道。


杨正山微微颔首,“那你认不认识罗锦?”


“罗锦!”罗琛低头沉思了稍许,然后摇摇头。


景州罗氏是一个大族,别说旁支了,就算是嫡脉也人口众多,像他这样的旁支,是很少能接触到嫡脉的,若是嫡脉的老人,他或许还听说过,若是年轻一代,他基本上都不知道。


“嗯,罗锦也是你们景州罗氏的人,他应该是蓝河县的那一支,现在他在安宁县做知县!”杨正山想着罗锦的背景,说道。


虽然他只见过罗锦一面,但他对罗锦的背景还是很了解的,因为杨承泽的妻子是罗锦的二女儿。


当初杨承泽成亲时,杨正祥还特意去询问过他的意见。


而如今杨承泽和罗氏也是夫妻和睦,两人已育有一子一女。


景州就在松河府西南方,罗氏是景州最大的氏族,而景州罗氏的分支遍布江西数府之地。


蓝河县罗氏算是景州罗氏的一个大分支,具体与嫡脉有多近,杨正山也不是很清楚。


像这样的大氏族其内部都是很复杂的,除了嫡脉外,就连他们自己人都理不清。


杨正山也是听到罗琛出自景州罗氏想起了罗锦,随口一说而已。


罗琛迟疑了一下,说道:“大人若是想要了解蓝河罗氏,在下可以找人打听一下!”


杨正山摆摆手,笑道:“不用,这位罗知县于我交集不多,倒是与我的一个同族结成了亲家,我就是随口一问而已!”


“原来如此!”罗琛稍微安心下来。


就在两人说话间,茶馆外面的街道上出现了一阵骚动,随后一阵铜锣声响起。


杨正山循声望去,只见一队声势不小的旗牌仪仗正沿着街道走来。


“都察院佥都御史!”


杨正山看着仪仗队伍中的旗牌,露出了诧异的神色。


佥都御史,正四品与右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同为督抚系衔,所谓督抚系就是指总督和巡抚。


一般情况下,朝堂任命一省总督或巡抚,都会加都察院的衔,以此增强总督和巡抚的权柄。


当然,这不是说佥都御史都是督抚,督抚都会加衔,但佥都御史并不一定是督抚。


比如眼前这队仪仗,只有佥都御史的旗牌,那就说明白对方只是佥都御史。


杨正山诧异的不是碰到了一个佥都御史,而是这位佥都御史居然如此招摇过市。


官员的旗牌仪仗其实很少使用,一般只有出行的时候才会用。


这个出行不是指出门,而是指出城或者去其他地方办公的时候,才会把仪仗拿出来。


杨正山也是有仪仗的,不过他的仪仗一直都在库房里吃灰,从未用过那玩意。


因为他觉得这玩意有些扰民。


百姓们看到这玩意要退避,肯定会受到影响。


可眼前这位居然在城内摆开了仪仗,如此招摇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