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 第三百七十五章我并不想探究杨将军的秘密!

第三百七十五章我并不想探究杨将军的秘密!

作者:不知未名 返回目录

闲话说完,庞棠看向杨正山,说起正事来。


“杨将军接下来有什么安排?”


杨正山也不谦让,直接开口说道:“目前我们虽然拿下了重山关,但重山关内一切都处于荒废之中,这需要庞大人来重整重山关的事务!”


“没有问题,重山关的事务交给本官即可,本官会尽快组建巡抚衙门。”庞棠道。


杨正山点点头,又看向坐在末位的纪贺,说道:“纪将军,南路定辽卫那边还需要你去主持大局,不知纪将军能否做到?”


虽然纪贺现在情况有些凄惨,但他毕竟是南路定辽卫的参将。


眼下定辽卫那边无人主持事务,定辽卫的将士只能困守在城内毫无作为。不过这也让定辽卫的将士躲过一劫,目前重山镇六路参将,除了西路外,也就南路定辽卫的援兵营还有着完整的建制。


“末将还能出点力!”纪贺有些颓废的说道。


虽然他已经接受了现实,但这心里还是有些难受。


“你先在援兵营中挑选一个能担当大任的人,让他率领援兵营来重山关!”杨正山说道。


眼下他麾下的兵力严重不足,而定辽卫的援兵营还有的完整的建制,他自然不会无视。


“喏!”纪贺应道。


杨正山微微颔首,又看向庞棠,“北路复州城那边可以暂时交给东路援兵营坐营官张元武去处理!”


重山镇西路和兀良大军的事情暂且不谈,重山镇其余各路必须要尽快安定下来。


金州卫和建宁卫的问题不大,虽然唐飞虎和牛庄抽调了大部分的兵力,但两卫目前还算安稳,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南路定辽卫有纪贺回去,问题也不会太大。


东路松州卫有张承志在,又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也不会再出现什么变故。


现在剩下的只有北路复州卫了。


候耀将复州卫的兵力全部抽调走了,目前复州卫应该处于混乱之中,急需有人去主持大局。


而现在杨正山能调用的人手不多,他麾下的人肯定不能调动,所以只能调动张元武,正好张元武可以带着松州卫的援兵营过去。


“此事你来安排即可!”庞棠很光棍的让杨正山做主。


杨正山再次点点头,接着说道:“至于西路和兀良大军,等定辽卫的援兵营过来后,我会率领大军前往西路!”


“钱粮方面可能需要庞大人费费心!”


他说的费心不是让庞棠去征调钱粮,而是让庞棠管理重山关的钱粮。


重山关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粮,计非语可是积攒了不少钱粮,毕竟他要举旗造反,没有钱粮可不行。


若是吕华不在这,杨正山随意一点也就无所谓了,可是吕华在这里,那一切就有按照程序来。


钱粮交给庞棠负责,由他为大军提供后勤。


如此看来监军还是有点用的,最起码对武官有一定的威慑效果。


“嗯!”庞棠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他在考虑战利品分配的问题,按理说重山关的钱粮算是战利品,而他听说边镇的将士对战利品的分配有一套潜规则。


不过他对边镇的事情知之甚少,对这套潜规则并不了解。


这种事肯定不能放在明面上讲,所以他打算等下请教一下陆崇德。


随后众人又商量一些细节上的事情方才散去,各忙各的。


而等众人散去之后,杨正山却与吕华来到了茶室,一起的还有卫岑。


茶雾袅袅,杨正山与吕华相对而坐,卫岑站在吕华身后。


杨正山端起茶水轻抿一口,细细的品味茶水带来的回甘。


吕华用审视的目光扫了杨正山一眼,也端起茶水来品尝起来。


“不过十几年的时间,杨将军就从一介村夫变成了一镇总兵,呵呵,杨将军当真是独步青云!”


他的语气平缓,但深邃的眼眸中却流露出一抹异样的情绪。


说实话,他对杨正山能有如今的成就也感到非常的惊讶。


当初他把杨正山调去安源城也仅仅只是想让杨正山做搅屎棍的,那时候的杨正山的确展现出了不俗的能力,但还没到让他重视的地步。


到后来杨正山帮忙破获了通敌走私案,他才对杨正山稍微重视了一些。


但那时他也没有想到杨正山有一天会成为重山镇的总兵。


此时他对杨正山很好奇,好奇杨正山展现出来的能力,好奇杨正山的修为和实力。


杨正山放下茶碗,抬起头凝视着吕华,说道:“吕公公有话就直说吧,老夫在吕公公面前应该没有什么秘密!”


吕华是什么人?


秘武卫镇北司的提督。


而杨正山这些年一直在辽东转悠,要说镇北司对他没有监视,打死杨正山都不相信。


吕华深深的看了一眼杨正山,却是摇摇头,道:“我并不想探究杨将军的秘密!”


“但你肯定会知道一些!”杨正山若无其事的说道。


他最大的秘密是什么?


自然就是灵泉空间!


这些年他一直都在使用灵泉水,还从灵泉空间中拿出来很多东西,比如洞灵春、百草酿、蜂王蜜以及各种草药等等。


虽然每次他都会找一个看似合理的理由,但实际上他的那些理由都是漏洞百出。


有心人只要花点功夫调查就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吕华肯定也发现了很多蛛丝马迹,但是他又绝对无法发现灵泉空间的存在。


吕华从容的端起茶壶为杨正山斟茶,“不,我知道的并不多,我只是想提醒杨将军一下,以前我帮过杨将军很多!”


杨正山愕然!


这话是什么意思?


要说吕华帮过杨正山什么,那还真不少。


当初杨正山升迁至安源城任守备,就是吕华亲手操作的,虽然他的目的并不是帮杨正山,但是这份人情杨正山要认。


还有安源城通敌走私案结束时,吕华给了杨正山一份赦令,让梁三爷没有被梁家牵连。这算是杨正山帮秘武卫破案的报酬,但也算是吕华对杨正山的示好。


报酬也好,示好也罢,吕华对杨正山还是很够意思的。


没有卸磨杀驴,没有默然无视。


杨正山想了想,微微颔首,“那就当老夫欠吕公公一份人情!”


吕华展颜一笑,笑的那叫一个阳光。


“我可是记住杨将军这句话了!”


“吕公公还怕老夫不认账吗?”杨正山笑道。


“怕!杨将军前途无量,反倒是我只是一个无根之萍,未来说不定哪天就需要杨将军救命!”吕华很认真的说道。


杨正山惊疑的看了他一眼。


吕华需要他来救命?


这肯定不是一件小事!


以吕华在秘武卫的身份和地位,除了皇帝老儿外,应该没有几个人能动他。


如果吕华需要求人救命,那肯定不是小事。


可惜吕华并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话音一转,说道:“五天前,东晟府之战败了,二十万大军面对六万胡骑,一触即溃!”


“目前陈同辉只能困守东晟府城,短时间内已经无法反击了!”


陈同辉,兵部左侍郎,加衔右副都御使,总督辽西战事。


杨正山听了这话,神色一肃。


这个消息他还没有收到。


他知道这段时间朝堂一直都在调兵遣将,据说调集了三十万大军前往东晟府,准备在东晟府阻击兀良大军。


而现在的兀良大军已增兵至八万。


“怎么会败的如此快?”杨正山问道。


吕华面色冷漠的说道:“一群乌合之众罢了,他们战败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乌合之众!


杨正山默然,可不是一群乌合之众吗?


二十万,三十万,听起来兵力很多,但也要看这支大军是什么成色。


从各地卫所调遣过来的卫所兵,杨正山不用想就知道这是一直什么样的军队。


大荣的军队分为三种,第一边军,第二腹地的卫所军,第三就是京都周围禁军、皇帝亲军。


边军无需多说,虽然边军之中也存在一些腐朽的地方,但战斗力还是很强大的。


至于禁军和皇帝亲军,那自然是精锐。


而卫所军呢!


呵呵!


那些卫所兵不比农夫强多少,甚至还不如农夫,农夫还有吃饱的时候,卫所的兵丁想吃饱饭都难,还指望他们有什么战斗力可言。


杨正山知道他们挡不住兀良大军,但是没想到他们会败的如此之快。


“接下来朝堂可能会商议调动禁军,但是一旦调动禁军,京都的局势怕是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变化!”吕华正色说道。


杨正山低着头,看着茶碗底部的一缕茶叶。


禁军十二营,一直都是皇帝老儿的禁脔,这一点从他对禁军统领的任命就能看出来。


上一任禁军统领是宁国公周茂,而宁国公府的势力越来越庞大之后,皇帝老儿立即夺了他的禁军统领之位,转而任命梁储为禁军统领。


之前皇帝老儿信任周茂,所以让周茂来统领禁军。


宁国公府崛起,皇帝老儿感觉到了威胁,又让梁储来统领禁军。


这也说明了皇帝老儿对禁军十二营的看重。


而现在皇帝老儿卧床不起,朝堂上的衮衮诸公都明白这个时候谁若是敢动禁军谁就是居心不良。


太子、诚王、恭王他们不想拉拢禁军的将军吗?


不,他们肯定想!


只是因为顾忌皇帝老儿对禁军的看重,不敢在这个时候把手伸进禁军中去罢了。


可现在他们却有一个合理的理由插手禁军。


东晟府大败,兀良大军已经威胁到了蓟州,现在调动禁军的理由十分的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