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 第四百二十章债票

第四百二十章债票

作者:不知未名 返回目录

郁青衣在京都四处拜访,杨正山则在重山关宴请诸多商户。


自腾龙卫发展海贸之后,不少商户借着腾龙卫的东风坐上了出海的商船。而如今在腾龙卫做生意的商户足足有数百家之多。


当然要说大富商,还要数重山镇罗家、靖安王家、林家和张家,其他的商户虽然也在腾龙卫赚了不少银子,但与这几家相比还是差很多。


今日侯府前院热闹非凡,前来赴宴的商户就多达八十多家。


杨正山与酒宴之中,与众人谈笑风生,亲和力十足。


说实话,以如今的杨正山的身份地位,能够宴请这些商户就已经算是给这些商户面子了,更不要说杨正山还与他们推杯交盏,这让一众商户倍感荣幸。


往常,他们在官宦面前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就别说什么把酒言欢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下人们将残羹剩菜撤下,再奉上茶水。


杨正山这才满面红光的坐在主位上,目光扫过一众商户。


“本侯此次宴请诸位其实是想跟诸位做一笔大生意!”


此话一出,堂内的众人顿时来了精神,酒意退去,双目清明的看着杨正山。


大生意?


若是这话出自别人之口,他们或许会怀疑这生意是不是假的,是不是在骗他们。


可这话出自杨正山之口,他们却不得不重视。


原因很简单,六年前杨正山在腾龙卫召开了一场招商大会,当年参加这场大会的商户如今可都赚的盆满锅满。


以至于在辽东商圈中流传着一句话‘家有万贯,不如腾龙卫的一条船’。


那场招商大会造就了腾龙卫海贸的神话,让无数商户对杨正山推崇万分。


以前在腾龙卫时,不知道有多少商户想跟杨正山搭上关系,可惜那时候腾龙卫已经发展起来了,杨正山根本没有必要亲自去招商。


因此对很多商户来说,错过了那场招商大会就是错过了一个天大的机会。


而如今杨正山又要跟商户们做生意,这些商户岂能不重视?


“侯爷的生意我们自然是支持的,侯爷仁义,只要侯爷有需要,我王家定然毫无保留!”靖安王家家主王振泽毫不犹豫的直接表态道。


要问这几年发展最快的是哪家,不是罗家,也不是辽安张家,而是靖安王家。


自杨正山给王家追回被劫走的棉布之后,王振泽就一直紧随腾龙卫的步伐,腾龙卫发展海贸,王振泽拿出了所有的家当卖了一艘船。


其他几家还在犹豫的时候,王家的商船已经跟着腾龙卫的水师去李盛王朝用粮食换金银矿石了。


到如今,靖安王家已经是辽东民间最大的海商了,罗家除外,罗家不是辽东的商户,是重山镇的商户。


“哈哈,其实这笔大生意利润不高,只是有些许薄利。”


杨正山笑了笑,接着说道:“本侯想以总兵府名义向诸位借贷,期限三年,每两银子月利三分!”


众人面面相觑。


不是做生意,是借钱!


所有人都有些懵逼。


以总兵府的名义向他们借钱?


这是靠谱吗?


官府向民间商户借钱,这事想想就觉得有些扯淡。


万一官府不还了怎么办?


难道他们还能向官府讨债不成?


向总兵府讨债?


喵的,是总兵府的刀不够锋利,还是总兵府的枪捅不死人?


而且月利只有三分,年息就是百分之三十六。


这利息看起来似乎很高,但实际上并不高。


因为在辽东向当铺和钱庄借贷都是九出十三归,而且还是三个月一期,还不上还会利滚利。


与之相比,月利三分真的很低了。


一时间,堂内沉寂下来,所有人都皱眉沉思起来。


杨正山也不着急,端起茶水细细品尝着。


“侯爷要借多少银子?”王振泽问道。


这个时候罗裳没有开口,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罗裳是杨正山的人,他开口无异于是当托。


反而是王振泽开口正好合适。


王家与杨正山也算是亲近,但又没有那么亲近,不完全是杨正山的人。


杨正山拿出一份契约,其实就跟银票差不多,上面写着重山镇总兵府债票,右边写着编号,中间写着数额一百两,左边写着兑付日期,下面则用小字写着这份契约的条例和兑付时间和地点。


其上盖着总兵府的官印,杨正山的侯印和私人印鉴,以及密押等。


印制银票并不是难事,辽安张家就是这方面的行家,大荣虽然没有宝钞,但民间钱庄银票商业非常发达。


而杨正山所持的债票其实跟银票一样,只不过银票是见票立即兑付,而债票则要到期之后才能兑付。


“一张一百两,总兵府印了三万张,即三百万两!”


“上面有总兵府的官印,有本侯的侯印和私人印鉴!”


“下面有写明,若到期后,总兵府无法兑付,可找本侯兑付!”


杨正山徐徐说道。


无论是银票还是这样的债票,其实都是一个诚信的问题。


如何让大家相信你能到期兑付才是关键。


杨正山怕这些人不相信总兵府的信誉,所以就把自己个人的信誉也押上了。


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三百万两说多不多,但说少也绝对不算少。


王振泽想了想说道:“侯爷,我王家愿意出借二十万两!如果侯爷有需要,我们王家还能再凑十万两!”


对于杨正山,王振泽是信任万分,而且王家能有今天,也亏了杨正山的扶持。


当年王家损失了五千两银子的棉布,王振泽就有种天塌了的感觉,可如今他们王家可以轻轻松松的拿出二十万两现银,这都是因为当初王家搭上了腾龙卫的顺风车。


一直以来,王振泽对杨正山都是心怀感激,现在杨正山需要银子,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想将手中的现银给杨正山。


他这样的表态,着实把杨正山感动到了。


如果罗裳做出这样的举动,杨正山会觉得理所应当,可是王振泽如此,杨正山还是有些诧异和感动的。


其实以前杨正山也没有特意扶持王家,只是因为王振泽愿意在腾龙卫投入,所以他的收益也是最大的。


“那本侯就先谢过王家主了!”杨正山拱拱手,赞赏的看了王振泽一眼。


其他人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这时辽安张家家主张青松开口说道:“我张家愿出借三十万两银子!还望侯爷不要嫌少!”


辽安张家上代家主是张茂盛,不过张茂盛两年前已经过世了,现在张家由张青松当家作主。


虽然五年前因为受到了辽东盐运司贪污案的牵连,张家损失不小,但如今辽安张家依然是辽东的首富。


张家的钱庄遍布整个辽东,甚至在京都、江南等地都有很多分号。


张青松愿意出借三十万两银子,与王振泽出借二十万两银子是不一样的。


王振泽只有二十万两的现银,他几乎把所有的现银借给杨正山,这份情谊自然值得杨正山感动。


张青松虽然多出了十万两,但张家绝对不止这么点现银。


杨正山可记得当初张家那摆满院子的现银。


不过能张家给他面子,他也不能不知好歹,人家确实给了真金白银,虽然情谊不到位,但行动还是表明了对他的支持。


三十万两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本侯谢过张家主!”杨正山拱拱手道谢。


“侯爷,我林家愿意出十五万两,那个,林某人比不上王兄,还望侯爷不要嫌弃!”靖安林家家主林琦憨憨的笑道。


“哪里哪里,本侯还要感谢林家主对总兵府,对本侯的支持!”杨正山呵呵笑道。


靖安府林家的财力比王家要差一点,能拿出十五万两,也算是尽力了。


“那平远甄家愿出借五万两!”


“绥安李家愿出借三万两!”


“怀宁齐家愿出借七万两!”


……


随后,堂内的商户纷纷表态。


虽然他们对杨正山手中的债票还心怀疑虑,但杨正山的面子不得不给。


太多的话,他们舍不得,可三万两万的,他们咬咬牙还是拿得出来的。


“诸位,若愿出借银钱,可在旁边的厢房登记,银钱在一个月内运到重山关即可!”陆文华见众人纷纷开口表态,连忙趁热打铁,引领众人前去登记。


登记在册之后,虽然这银子还没运过来,债票也没有给他们,但是已经签字画押了,以后这些人想要再反悔可就不行了。


有王振泽、林琦和张青松领头,其他人都表现的还算积极。


大约过去半个多时辰,众人就完成了登记。


杨正山站在侯府大门前,将这群商户送走,这才回到书房中。


“一共多少?”他向陆文华问道。


“总计一百八十三万两!”陆文华将册子递到杨正山面前,说道。


杨正山微微颔首。


一百八十三万两!


距离三百万两还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不过也符合他之前的预期。


八十多人,每人差不多两万三千两,除去几家比较支持他的,大部分人其实就出了一万两银子而已。


也就是卖杨正山一份面子。


杨正山打开册子看了起来,不过当他看到靖安张家只出了一万两银子之后,脸上露出一抹冷笑。


靖安王、林、张三家,可是借着腾龙卫的东风才崛起的。


王家和林家对杨正山都尽心尽力,唯独这张家居然跟他玩这一套。


不过杨正山也不会跟张家计较,因为掉价。


他堂堂靖安侯岂能将一个商户放在心上?


当然,以后张家也别想再在他这里拿到大生意了。


这次发行债票,也不仅仅是为总兵府筹备银钱,同时杨正山也有为总兵府挑选合作伙伴的想法。


靖安王家,林家,怀宁齐家,平远甄家,还有辽安张家,这几家都还算不错。


愿意借多少银子不是关键,关键是心意诚不诚。


怀宁齐家和平远甄家虽然也算是富商,但财力远不如王家和林家,他们愿意拿出五万两和七万两,也算是尽心了。


对于以诚相待的人,杨正山向来不会亏待。


合上册子,杨正山说道:“明日你去城内各家走动一下,看看他们愿不愿意购买债票。”


“给侯府留五万两的债票,若是还有剩余,就放在重山钱庄中售卖!”


重山钱庄,全名为重山镇发展钱庄,为总兵府开办的钱庄,目前主要业务就是销售总兵府的债票。


至于以后会不会开放其他业务,还要看杨正山需不需要。


如果有这方面的需求,杨正山不介意开办一家银行,如果没有这方面的需求,等三年后兑换了债票之后,把这间钱庄直接关了就行了。


此时重山关南城主街上,重山钱庄已经开门营业了。


只不过重山钱庄开业并没有大操大办,只是挂了一道红绸就完事了。


街道上不少路人看着这家店铺都感觉好奇,不过也仅仅只是好奇而已,倒是没有人进去询问。


店铺内只有一个掌柜和两个伙计,掌柜是总兵府的文吏,伙计是总兵府的差役。


至于安全问题,根本没必要操心,因为对面就是镇标营巡逻的班房。


而且钱庄没有银库,钱庄收到的银子当日就会运到总兵府的银库,根本不会留在铺子里过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