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 第160章 救火与追击

第160章 救火与追击

作者:听风煮雨夜 返回目录

而且,伴随着纵火一起发生的,还有抢掠和屠杀。


在清军的祸祸下,短时间内整个江宁城便乱成了一锅粥!


自从上次清军击败太平天国,攻取江宁城,并在城内展开大屠杀之后,好不容易才稳定了一段时间的江宁城再次横遭兵祸。


混乱中,无数人倒在了血泊里,倒在了熊熊燃烧的烈焰内。


……


唐军大营!


李奕在军帐中接见了率军来投的张国梁等人,并赐宴招待。


李奕坐在主位上,面对帐内的众人,举杯说道。


“这第一杯,孤以茶代酒,敬给诸位将军。”


“若非诸位将军幡然醒悟,弃暗投明来投我大唐,江宁之战我大唐决计不能胜的如此轻松。”


“诸位将军,功莫大焉!”


语罢,李奕举杯饮尽了杯中的茶水。


之所以喝茶,并非李奕不愿饮酒,而是因为现在是在军中,他不好喝醉。


他这个主帅要是喝醉了,万一出些什么紧急情况,可没人能代替李奕进行决断和指挥。


还有就是,随着大胜关战事的落幕,唐军控制雨花台和聚宝门,江宁之战虽已大致锁定胜局。


可城内却依旧有着大量的残余清军还在负隅顽抗,指不定还能闹出点什么幺蛾子来。


半场开香槟可要不得!


李奕话音落下,张国梁等人也是纷纷举杯,将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


在喝罢茶水之后,张国梁开口说道。


“大唐攻取江宁乃天下所望,大势所趋。”


“末将等率部前来归附,也不过是应天命顺人心之举,实不敢据功。”


李奕闻言,哈哈大笑道。


“哈哈哈,孤敢保证诸位将军一定不会后悔今日的选择。”


“孤一定会带着大家完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伟业,彻底讨灭清妖,重塑我汉家荣光。”


“到时候,诸位的名字,都能名留青史,让后世子孙敬仰!”


说罢,李奕招呼众将该吃吃,该喝喝。


宴席上场面相当的热闹,李奕对他们都很和气,很热络,这些新归附大唐的将领脸上一个个都满是笑容。


很显然,李奕对他们的态度让他们感到安心。


就在这时候,帐外响起一阵通报声。


旋即,军帐的帘子被掀开,李奕的侍从室主任张泰从外边走了进来,来到李奕身边禀报道。


“王上,江宁那边出事了!”


李奕闻言,脸上的表情不禁一动,然后蹙眉询问道。


“如今的江宁大局已定,还能出什么事?”


张泰闻言,面色凝重的开口回道。


“回王上的话,清军残兵在江宁城内纵火焚城。”


“现如今,江宁城内的大火已经烧了起来,火势难以控制……”


听完张泰的汇报,李奕脸上的表情顿时一变。


他有些坐不住了,蹭的从座位上起身,往帐外走去。


来到军帐外,眺望远方,李奕脸上的表情不禁一变。


在他的视线尽头,江宁城的方向,现如今火光已经映红了大半边天空。


并且,火势还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扩张。


李奕看着江宁城方向的火势,脸色不断变换。


最终他重重吐出一口浊气,语气中满是恼怒的感叹道。


“好个怡良,还真是好狠的心啊。”


“这满人一炬,江宁焦土,他火放起来倒是轻松,只是这一把火烧完,不知会有多少百姓家破人亡,无家可归……”


一旁,张国梁等人也是跟着走出了军帐。


看着江宁方向的熊熊火光,众人的脸色都很复杂。


“这……这清妖也太没人性了吧!”


“是啊,怎能如此啊?江宁城内可是还有不少百姓的!”


“战争是军人之间的事情,他们竟然将百姓给牵连了进来,实在是……实在是太过无耻了。”


“……”


这些最新归附的清军将领为了在李奕面前留下个好印象,纷纷站在道德高地上,对清军的暴行进行谴责。


嗯,虽然当初满清打破江宁,覆灭太平天国时,他们也没少在江宁城内烧杀劫掠。


但是,现在的他们已经改换门庭,自然和之前的自己做了切割。


指责起清军上下来,那叫一个理直气壮!


忽然,李奕脸上的神情一变,开口说道。


“清妖此次于江宁城内纵火,只怕并非是单纯的泄愤,更多的还是想要借此迫使我大唐分兵去救火,然后他们借机逃离江宁。”


“孤必然不能叫其如意!”


“张泰,你立即去传令给我军的骑兵部队,让他们即刻出击,绕过江宁城,阻击清军东撤,务必不能使任何一个纵火焚城的清妖走脱。”


“尤其是怡良,孤要活剐了他!”


张泰闻言,当即抱拳应是,然后转身去传达李奕的命令去了。


李奕深吸一口气,然后将目光转向一旁的张国梁,然后开口说道。


“清妖为祸,江宁沦为火海,百姓遭难者不可计数。”


“我大唐身为汉家王师,自然不可坐视惨剧发生,需得向百姓伸出援手,以解百姓之危难,方为德政。”


张国梁见此,瞬间懂了李奕的暗示,开口说道。


“启禀王上,末将请命带兵入城救火!”


李奕点点头,然后拍了拍张国梁的肩膀,然后说道。


“好,既然张卿请战,那此事便交托给你了。”


“相信张卿一定不会让孤失望!”


江宁起火,即便不说做人的良知,李奕哪怕仅仅只是为了江宁百姓之民心,也不能对此事坐视不理。


派出军队去帮助江宁百姓控制火势,那是应有之义。


之所以让张国梁所部去,原因也很简单。


李奕担心清军此次纵火焚城不光是为了掩护自己逃跑,还有别的念头。


比如说趁着唐军救火,无暇他顾之际,清军再调兵回身发起反扑,企图借此重创唐军。


一但真发生这样的事情,正在救火的唐军估计很难在短时间内集结起兵力来进行应对。


到时候,损失估计不会小。


虽然清军不一定会这样做,但李奕提前对此有所防备肯定不会错。


所以,李奕拿出的应对之法便是让战斗力不算强的张国梁所部进入江宁救火。


而其余唐军各部则是备战的同时保持警惕,防备清军突袭。


如此一来,则是可以在救火的同时兼顾军事,勉强可以算是双全之策。


至于说万一救火的人手不够怎么办?


李奕也没办法。


在确定清军真的完全撤离之前,李奕不可能把自己手头的军队都给派去救火。


江宁固然重要,但他即便再怎么重要,重要性也比不过李奕手上的唐军主力。


只要李奕手上的唐军主力不损,江宁城即便被烧毁,战后李奕也可以从容调动人力物力重建,甚至扩建。


可若是手上的军队出了意外,李奕即便再大火保住了江宁,那这江宁也不是他的。


现在还在打仗呢,李奕可不会搞什么妇人之仁。


而张国梁对此也并不抗拒。


虽然救火是个苦差事,但也仅仅只是一个苦差事而已,又不是让他带兵当炮灰去送死,张国梁又怎么会有意见?


……


怡良和僧格林沁等人在江宁城内燃起大火之后,趁乱从江宁撤出。


然后沿着长江,向着镇江方向撤去,准备要退守镇江,再同唐军对峙。


骑在马背上,怡良回头看了一眼自己身后化为火海的江宁城,眼睛里满是畅快之色。


“哈哈,唐贼不是想要江宁吗?”


“那本督给他便是。”


“本督倒要看看,唐贼接下来该怎么收拾江宁这个烂摊子!”


江宁城被他怡良一把火烧成白地,事后重建起来,所需耗费必定不小。


而江宁作为一座政治意义高于经济意义的城市,不重建肯定不行。


如果让江宁就这么继续维持一片白地的状态,那么唐军打下江宁的意义何在?


一但唐军要重建江宁,那必然会拖延他们继续东进的进程,如此一来,则可以为大清布防镇江争取更多的时间。


怡良对自己纵火焚城这一招妙棋感到非常满意。


就连一旁的阿礼国也是开口说道。


“总督大人纵火焚城的决策是正确的。”


“用最小的代价便拖延住了叛军继续进攻的脚步,为我军撤离争取了时间。”


只是,阿礼国虽嘴上对此满是称赞,但心中却极为不屑。


这些鞑靼人可真是野蛮。


竟然在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土地上做这种纵火焚城的事情。


要知道,我大英以往虽然也没少杀人放火,但那几乎都是在发起侵略时,在敌人的土地上才会做的事情。


哪里会像是这些鞑靼人一样,竟然把自己国家最重要的几座城市之一给放火烧了。


实在是太野蛮了!


怡良颇为自得的哈哈一笑,然后说道。


“走吧,催促大军加快脚步,尽快撤往镇江。”


“莫要拖沓,小心被唐贼追上!”


四周清军将领见此,纷纷应是。


旋即,清军撤退的速度明显加快。


僧格林沁所部的那些蒙古骑兵纵马飞奔在最前面,虽然背后暂且没有唐军的追兵,但他们的动作却还是肉眼可见的仓惶。


原因无他,他们实在是被唐军给打怕了!


但就在这时候,远处忽然响起一阵隆隆马蹄声。


怡良等人下意识将目光向着马蹄声传来的方向望去。


只见黑夜之中,星星点点的火光在不断跃动着靠近,并向着他们所在的方向不断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