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让你种田,你成帝国皇帝了? > 第16章:杀了你,与你何干

第16章:杀了你,与你何干

作者:是阿梦口牙 返回目录

第228章 杀了你,与你何干


使徒是有转职系统的。


作为罗曼所依仗的命运共同体,他对此自然极为关心。


有些玄乎的职业暂且不提。


罗曼目前共有五个转职方向。


分别是先锋、近卫、狙击、重装、特种。


职业是字面意思,很好理解。


对于一个作战兵团来说,兵种齐全是基础。


先锋是尖刀,承担凿开敌方战线、扩大优势空间等作战任务——就是先登城头、立下首功的那批人。


近卫是近战单位,负责正面接敌、厮杀血战。


狙击是弓手,主打远程打击、火力压制。


重装就是抗压的,肩负抗伤任务。


特种是特种兵,单兵作战能力极强——但也可以是侦察兵,俗称斥候。


转职就是在职业的基础上更加职业化。


按照罗曼的理解,一个普通天赋的弓手转职成为狙击后,就拥有射击方面的天赋了,要么是视力、要么是爆发力、要么是集中力。


没错,转职会改变使徒的天赋。


举例来说,一个小瘦猴子,在转职成为近卫后,浑身肌肉膨胀、各项体能远超常人,变成一个翘臀型男也是很合理的。


具体因人而异。


只是这种变化太极端。


人体很难适应那样的剧烈的变化,涉及到骨骼、脏腑、血管、肌肉等全方位的改变。


所以短期内没法凸显出来,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短则数年,长则数十年。


并且转职也有门槛。


罗曼得提升一次使徒的属性,才能转职。


所以在过去,这个选项就挺可有可无的。


因为,罗曼过去资源有限,能提升的使徒本身就是有天赋的。


你提前转职反而限制了他们的发挥潜力。


而且,也不能当即确定他们真的适合这个职业。


一旦转职,那就影响终生了。


所以自然要慎重。


现在罗曼成规模的提升使徒属性,终于有了转职的基础。


高星级的使徒我得考虑,但低星级的那就无所谓了。


都是填线的耗材罢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让你干啥你干啥就行了。


并且,罗曼在前段时间也是根据兵种的不同,提升不同的能力。


如今再配合转职带来的天赋特性,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变化。


盾兵是重装,提升的是防御或者体质方面的属性,


弓手是狙击,提升的是攻击或者体质。


斥候是特种,提升的速度或者攻击。


近卫是步兵大队的长矛手、刀盾、剑士、弩手。提升的是攻击。


骑兵是先锋,提升的也是攻击。


必须要让外界的那群傻逼们狠狠见识他的攻击性有多强!


……


晚冬之末。


罗曼收到了盖尔遣人送来一封信。


盖尔让他勿要执迷不悟,早点迷途知返,可以默许罗曼自立。


只因同姓裂甲,不愿大动干戈,此刻当勠力同心,共同抵御外敌。


捍卫裂甲之荣光!


维护征服之秩序!


他说的诚恳真挚,颇有煽动力,对于年轻贵族来说,看的肯定热血沸腾,骑条狗就跟着盖尔上战场了。


因为,对于一个公爵来说,低头是极为罕见的事情。


盖尔是主家,是宗主。


罗曼这种私生子甚至没资格入他眼帘。


之所以让步,是因为罗曼的武装力量太强了。


而且,河谷易守难攻。


真当河谷之王是开玩笑的?


贵族联军都无可奈何,很难派兵攻打,盖尔只能怀柔政策。


能劝降就别动武力。


就算动武力,那也得搞鸿门宴的套路。


先把罗曼骗出来再说。


罗曼认为,凭借血缘关系,盖尔对他应该没敌意,不至于玩这么卑鄙的手段。


毕竟好歹是裂甲大公,要保证威望,出尔反尔等于透支自身信誉。


但……这不影响他对盖尔有敌意。


管伱什么手段、什么想法、什么权谋诡术。


杀了你,与你何干?


……


罗曼没有回信。


这本身就是一种表态了。


信使快马加鞭,得知此事的盖尔,开始调动军队了。


他给了罗曼机会,但罗曼没有把握住。


攘外必先安内!


盖尔决意要毁灭这个胆敢忤逆裂甲大公意志的裂甲子嗣。


他如今洞悉所有,得知罗曼是阿尔斯特最看好的那个子嗣。


他的父亲、上任裂甲公爵将那片不为人知、蕴含巨大潜力的土地送给了私生子。


但现在他才是裂甲大公!


所有逆子和叛臣都将死去!!


……


罗曼对盖尔的意志一无所知。


他在勘察明年要开垦的土地,用双脚丈量每一片土地。


“唉。”他长叹一声,望着眼前的沼泽。


斯格镇的居民在过去数十年里,整理出了四五万亩的土地。


而这四五万亩土地,仅有数千亩土地是良田。


其余土地,遍地芜杂、荆棘丛生,树桩、树根和石头都没打理干净。


但它们都种植过作物,是平整好的土地。


现在的四五万亩耕地足够满足人口需求了。


但目光总得放长远些。


罗曼在今年,疯了一样的不断迁移人口,明年肯定还要继续新增人口,到时候又要面临粮食危机。


就算是拿豆腐当主粮用也不行。


一斤黄豆能做三五斤的豆腐。


罗曼现在去掉榨油的黄豆,约有两百万斤黄豆,做成豆腐就是乘三五倍。


所有人口一天平均吃三斤豆腐,最多也只能支撑两个多月。


算上豌豆、蔬菜等杂粮,只能满足三万人的日常所需。四万人、五万人就不行了。


所以答案是开荒。


还得开荒。


只是再往外拓荒就很难了。


因为要面对森林、沼泽、还有硬土结构的荒地,就算是野草都只能顽强生存。


更恐怖的还是沼泽地貌。


低洼湿地,积水极多,杂草丛生。


现阶段没法大规模开荒。


优点是,这里的沼泽都归属于泥炭沼泽。


罗曼推测在群山还未隆起的远古时期,这片盆地还不是盆地,来自北方大地的寒流呼啸而来,将这里化作又冷又湿的寒温带——但比西伯利亚的情况要好很多。


后来气候出现剧烈变化、板块构造碰撞,攒出群山。


在那段期间,植物大范围死亡,而死掉的植物又来不及分解,明年死掉的植物又覆盖上了,一年又一年。


因此出现了泥潭累积层。


俗称泥炭。


泥炭就是还未成型的煤炭。


它藏在沼泽之下,最起码半米厚的泥炭才称得上泥炭土。


罗曼命人挖掘出来的泥炭土,称得上矿床了,厚度是1米到8米不等,且质量很高。


他只靠着那十来亩的沼泽地,就挖出了数万亩耕地所需的肥料。


泥炭的养分是粪肥的数倍,是货真价实的营养土,晒干后甚至能拿来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