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只想送快递,你非让我入编? > 第19章 刷个漆就行

第19章 刷个漆就行

作者:巧克力罗刹 返回目录

空军装备论证处。


孙长兴一根接一根的点中南海,整个屋子像是被火燎过一样。


男人一旦压力大,排解的方法无非就那两种。


第一种纪律不允许,孙长兴只能选择第二种。


“主任,是我小张。”


张明瑞拉门进来,气压的瞬时改变让烟气突然喷涌而出。


他差点窒息。


紧走两步冲到窗前,打开窗户形成对流,这才能开口说话。


“天老爷,主任你这个抽法,下艘航母铁定用你名字命名。”


“别挖苦我了,心烦。”


“心烦也不能把屋子点了啊,电视上广告您没看过吗?老烟民的肺多黑啊,不吓人吗?”


“所以我戒了看电视。”


“……”


张明瑞眉毛微皱,眼神里充满了嫌弃。


可人家是自己的上级,还不好多说什么。


如果是自己的下属这样抽烟。


张明瑞指定要给他一个口头警告。


“昨天西研所传来消息,第七次试制也失败了,意味着锐龙项目的材料再一次无限推迟。”


“那您也不至于自杀。”


张明瑞还是比较乐观的。


因为之前整個论证处对这种材料都没抱什么希望。


失败的多了,人也就麻木了。


孙长兴无奈苦笑一声:“另外,超材料研究所最新报告,他们试制的吸波涂层数据不尽如人意。”


“雷达反射面积是0.0047。”


“这个结果远低于预期值,也远低于国外先进水平。”


张明瑞突然收回嫌弃的目光,紧盯着领导。


“您的意思是?”


“意思我们手里的两个隐身战斗机预研无限期推迟。”


“烟还有吗,给我也来一根。”


两个糙老爷们一左一右,双循环自吸气,屋子里的能见度更低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


三处负责的锐龙无人机项目一直迟滞不前。


其实三处的人已经有点习惯了。


可在这个时候传出吸波涂层试制不尽如人意的消息。


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与之相比,无人机项目也就显得不值一提了。


一阵长吁短叹之中,烟盒中的存量也快见底了。


孙长兴见状立刻幽怨的收回烟盒,装在了自己的兜里。


“要抽自己买去,我媳妇管得严,抽完了我咋办?”


“我给你买一盒。”


“那不行,有纪律,这算受贿。”


收回烟盒,孙长兴低头看了看张明瑞留在桌子上的文件。


很显然,张明瑞来找自己是有事的。


但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


否则他也不会跟着自己一起怨怨自哀。


“你什么事儿?”


“哦,蓉飞那边有报告。”


“材料降级之后的锐龙?”


“是的,算是好消息,实验室数据都出来了。”


张明瑞缓缓起身,将热乎的报告递给孙长兴,但心却不怎么热乎。


新材料的飞机做不出来,他们只能退而求其次,做材料降级。


可这样一来,飞机参数会大打折扣。


“方案是可行的,但数据不太好,只能算是平替吧。”


张明瑞解释的同时,孙长兴戴上了眼镜。


很快他就在报告中捕捉到了关键数据。


“航程1200?”


“自重6.2,载重1.6?”


“最大值龙28小时?”


“你管这个叫平替?这是丐版啊!”


苏长兴预料到了材料降级之后的参数打折。


但是他没想到打半折啊!


这和当初锐龙预研时提出的数据差了十万八千里。


张明瑞也只能拿蓉飞的官方说辞安慰领导:“没办法,主体材料变化,飞机重量急剧上升,除非材料学有进展,不然这就是最佳方案呢。”


“扯!要是这个数据,真就不如去找顺风。”


虽然孙长兴亲自考察过顺风。


但是他只把顺风当做了备胎。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这事儿听起来太玄了。


一来,技术上存疑。


就算之前爆出来的风洞试验数据很可观,但那毕竟是千里之行的第一步。


二来,进度也不一定跟的上。


毕竟是民营企业,谁知道他们要多久做出那架飞机。


要是十年八年的,完全指望不上。


可现在。


孙长兴不得不认真考虑这个备胎。


“顺风那边什么消息?”


张明瑞立刻掏出自己的神奇记事本,翻找着信息。


“前段时间听说他们试飞了。”


“这么快?着什么急啊,慢慢打磨不好吗?然后呢?”


“试飞了几次,民航局还约谈了几次,说扰民之类的,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不过我们替他们申请的军民一体保障项目倒是进行之中,已经开始参与演习了。”


一言至此,孙长兴再叹一声。


太着急了。


一个新项目,刚出实验室就试飞。


能有好?


八成是几次试飞,就遇到了结构性难题,然后难产,所以销声匿迹。


张明瑞也很是担忧:“我估计是做不出来,否则至少应该有点消息。”


“你联系一下锐龙项目的专家,让他们过去看一下吧。”


“主任您不会真的把希望寄托在顺风身上吧?”


“怎么说也是个备选方案。就算以后不能用,帮顺风指导一下,也不至于白白浪费资源。”


听到这儿。


张明瑞不得不在心里竖起了大拇指。


不愧是领导啊。


站位远,眼光高。


人家看待问题是从工业体系的全局上出发的。


就算顺风的飞机不能为自己所用,也要助力一把民营企业的发展。


不管军用民用,都是自家的孩子,一样的。


正在此时,桌子上的电话响起。


最近一段时间,这台电话只要响,就是坏消息。


孙长兴听着都有些ptsd了,他看了眼张明瑞,示意让他去接。


“喂,论证三处,请说。”


“……”


“对,我们确实有个远程无人轰炸机的项目。”


“……”


“没有什么进展,伱们金陵军区怎么突然关心起这个了?”


“……”


“真的吗?”


“……”


“好!我立刻通知。”


“……”


“明白,我们会派得力人手过去!”


孙长兴走到床边又点燃了一根烟,本来已经没什么兴趣了。


可是看接电话的张明瑞眼神越来越炙热,声音和动作也大了许多。


孙长兴的心也痒了起来。


“什么事给你高兴成这样?”


“金陵军区说他们发现一个项目,是关于无人轰炸机项目的。”


“???”


孙长兴突然愣住了。


这句话槽点太多了。


战斗部队怎么关心起科研来了。


还有,什么叫发现?


他们以为科研项目跟挖野菜一样吗?


能用“发现”这个动词吗?


不过张明瑞的表情已经完全由阴转晴。


“他们说项目的数据很客观,航程保守2000,载重量保守2.5吨以上,最大滞空30小时!”


听到这串数字,孙长兴的脑袋嗡的一下。


单拿这段数字出来,他们的触动可能都不会很大。


可刚才听完了材料降级版的锐龙参数,这些数字就很打动人了。


无论如何,比他们手头的东西要强啊。


孙长兴掐灭了刚燃半头的香烟,眼睛瞪得像鹅蛋一样大。


“怎么说?哪个研究所?是纸面技术还是实验室技术?”


“不是技术!现成的,他们说刷个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