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重八家的傻儿子 > 第八十九章 我宋濂,愿为心学门下侍从!

第八十九章 我宋濂,愿为心学门下侍从!

作者:禄青霜 返回目录

“继续啊,怎么不打了。”


宋濂笑吟吟的道,


“老夫只是出来看看动静,你们争你们的。”


“继续吧!”


说着,他便一屁股坐在太师椅上,呷了一口茶,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


“这……”


两个儒生面面相觑,皆是红着脸作揖道,


“学生失礼了,请先生恕罪。”


然而,面对他们的致歉,宋濂却是摆了摆手,满不在乎的道:


“嗐,又不是打架斗殴,只是为学术争论,这有什么失礼的?”


“老夫反倒喜欢这种争论,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道理越辩越明嘛!”


“来来,谁来说说,现在是谁占上风啊?”


听到这话,两个儒生的神情这才放松了下来——原来宋先生是真的叫他们继续争,不是讽刺啊!


“回先生,眼下我们还没有争出个结果来。”


其中一个高瘦的儒生神色有些尴尬,拱手道,


“学生倒是想请教一下您……您觉得这个心学,究竟如何?”


唰唰。


在场众人皆是看向宋濂,目露好奇之色。


这一问,算是问到坎上了!


所有人都想知道,学界泰斗宋濂对心学的态度!


儒学,是有点唯权威论的!往往大儒的一句话,就能一锤定音,胜过寻常儒者千万句!


更别说,宋濂还不是一般的大儒,他可是太子师,将来的帝师啊!


“呵呵……这还用老夫觉得吗?”


宋濂似笑非笑的道,


“老夫什么都没做,只是扔出一卷吴王殿下讲述心学的记录,就让你们在这里争的面红耳赤。”


“试问,若是寻常论调,能让你们这一群饱学之士争个没完吗?”


“能引起争论,甚至是大打出手,这已经说明许多问题了……”


众儒生闻言,皆是神色一凛。


是啊!


从一开始,他们就把这新鲜出炉的心学摆在了台面上,跟理学打起了擂台!


不说别的,光是这个和理学打擂台的资格,就不是谁都可以有的!


自宋以来,各种小学派层出不穷,可顶多是在理学的基础上做一些延伸而已,不走这条路,那就是走尊古崇古的路,干一些老生常谈的活儿罢了。


像这样一上来就可以得到一部分儒生拥趸的新学派新思想,绝无仅有!


“这个心学乍一看好像是空泛的言论,但你要是放下傲慢细细琢磨,绝对能琢磨出味道来!”


一个儒生沉声道,


“尤其是配合张九这个匪徒的案例,便更能让人升起敬畏之心!原来人的良知这么强大!”


“张九自裁虽未遂,但我觉得,他现在的处境一定比自裁难受百倍!朝廷要审判他,他自己的良知更要审判他!”


众人闻言,皆是连连点头。


有人纵然不认可这门心学,但看到张九那个真实案例的时候,还是感受到了震撼。


大家都会不由自主的摸一摸胸口,反问自己一句——


自己的良知,会如何看待自己的所作所为?


“是啊,良知,这个词比善要更加的精准!”


宋濂应和道,


“吴王殿下说心外无物,心即万事万物之理。又说人皆有心,心皆有知。”


“那么也就是说,人这一辈子所要做的,也就是一件事而已,那就是——致良知!”


“这不是正好应了《大学》的开篇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所谓的明德,其实就是良知!而明明德,明德者,光明之德行也!明者,发现、显露也!去发现良知,致良知!如此一来,便可一念至诚,合乎圣人之道!”


“这不都对上了?”


众儒生闻言,尽皆恍然。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我懂了!”


“看来这良知二字,确实有门道,我得放下成见,好好品读品读。”


“宋先生真大才也!一番话语,令学生醍醐灌顶啊!”


宋濂一番话语,听得众儒生纷纷大悟!即便是那几个老顽固,此刻都不得不放在身段,认真品读。


“不是老夫大才,是吴王殿下大才。”


宋濂抚须笑道,


“这门心学,正是吴王殿下在与老夫的争论中所创。”


“当时老夫还认为他是负气逃课,未曾想到,他竟是悟了道!真是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众人闻言,这才想起心学的创始人来。


“吴王殿下……他当年不是痴傻了吗?怎么会……”


“呵呵!你这消息不灵通了吧?我听闻上个月吴王殿下的神智忽然恢复了,被陛下秘密接回了紫禁城!”


“有这事?我怎么不知道!”


“你天天闭关读书,能知道个什么?说到这个吴王殿下,的确是一朵奇葩!听说他每天都在宫里打坐参玄,烧香拜神,我听宫里人说,他可神叨了,活脱脱一个道士王爷!”


几人交谈着,很快话风就转了向,从心学聊到了朱橘这个人身上。


宋濂倒是乐得瞧见大家议论朱橘,乐呵呵的喝着茶,听着众人的议论。


“打坐参玄?那他不是修道的么!怎么会有这么高的儒学造诣?”


“谁知道呢!你要知道,他眼下也才十岁出头而已,就一个小孩子,就创造出了心学,这绝对称得上是天纵奇才了!”


“天呐,才十岁,你确定?!”


“骗你作甚,可能十岁都不到……反正还是个小孩子呢!”


一听到朱橘的年龄,所有人都炸锅了!


对于宫闱秘事,多数人没有渠道了解,也不敢去打听,所以对于皇子啊公主什么的,顶多只有一个模糊的固有印象。


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有朱橘这个皇子,纵然是知道的,也是因为当年的那场舆论,知道皇后儿子里,有一个痴痴傻傻,口歪眼斜的皇子,据传闻是老朱家得国不正,遭了天谴。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国力蒸蒸日上,百姓快速恢复生产,多数人自然也就忘记了那一场舆论风波……


直到现在,在消息灵通人士的描述下,一个手里还抓着玩具,十岁左右小娃娃形象的皇子,呈现在了众人心中……


“十岁?!”


高瘦儒生咂舌道,


“十岁就创造了心学?这他娘的不是开玩笑吧?!”


他一时激动,竟是爆了粗口,反应过来之后,才赶忙捂住了嘴巴,连道失礼。


“是啊,吴王殿下的确还是个少年,或者用‘顽童’这个词来形容他,更加准确。”


宋濂站起身来,负手轻叹道,


“老夫也很吃惊,但这,的确就是事实!”


“不过,历朝历代的天才,不都是年纪轻轻就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么?老夫现在并不在乎别的,只在乎这心学第二卷什么时候问世!”


“另外,老夫给诸位一个忠告——”


众儒生皆抬眼看向宋濂。


“若将来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一定要好好研读心学。”


宋濂正色道,


“这不光能增长你们的学问,还能拓宽你们的仕途!”


“皇子所创的学问,与寻常百姓所创的学问,是大不相同的!尤其这个皇子,地位还不一般!”


“多的老夫也不说了,言尽于此,你们自己琢磨吧!”


一席话语,听得众人心里皆是咯噔了一下。


宋濂的暗示并不隐晦,在场的都是聪明人,自然是马上心领神会。


皇子所创的学问,皇帝必将不遗余力的推行!尤其这个皇子身上还带着几分传奇的色彩!


可以想象,将来大明上层将以谈论心学为时髦,甚至连科考选官,都要从心学门徒里头选!


“另外,老夫还要宣布一件事——”


宋濂朗声道,


“自今日起,老夫改旗易帜,愿为心学门下侍从!”


众儒生:“!!!”


这一句话虽短,却如同重磅炸弹一般,在所有人心中炸开!


宋先生这是要凭借自己在学界的地位,强势为心学站台啊!


他这一投入心学门下,以前所有跟随他学习的弟子,便都改换了门庭,成了心学门人!


而这批人,将瞬间成为心学的中坚力量,率先得到皇帝的青睐和重用!


读书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当官么!


如今心学和仕途挂上了钩,还有什么理由将其拒之门外?


“这个心学,的确是精妙啊!我亦愿为心学门徒!”


“确实,刚才是我粗浅了,仔细一瞧,心学奥妙,博大精深!心外无物,说得真好,真好!”


“今天回去,我要好好研习一番,到时候来叨扰宋先生,还请先生不吝赐教啊!”


“我也愿为心学门徒!”


“我也……”


霎时间,在场众儒生皆是纷纷表态,完全没有了刚才的争论,场面一片和谐。


“呵呵,看来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宋濂笑呵呵的道,


“叫诸位来,本来就是想让你们先瞧一瞧,发表一下见解,如今既然大家一致认可,那老夫也就没有顾虑了。”


“来人呐——”


“老爷,您吩咐。”两个小厮迅速上前。


“再多多抄录几份,送给我的那些老朋友们。”


宋濂抚须笑道,


“相信刘基、高启他们看到吴王殿下的这篇巨著,也一定会赞不绝口的。”


“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