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 第十一章 未来的计划

第十一章 未来的计划

作者:大噢 返回目录

虽然说,读书时的那些诗词离赵昕已经非常地久远了。


但是欧阳修的这个名字,赵昕还是记忆非常地清晰的。


虽说对于不是一个架空的世界,以及最好是有武功的世界,有点失望。


不过倒也还行!


其实赵昕是一个古风高武党。


就跟范闲那差不多,赵昕才觉得更加地有意思。


然后话题也是继续说了下去,“欧阳修是什么人?”


晏殊便道:“欧阳修现如今是太子中允,专门负责修书。”


赵昕便又问:“太子中允又是什么?”


晏殊道:“就是一個官名,不过没什么具体的事做,只是拿来在发俸的时候,有一个依据,是寄禄官。”


赵昕接下来也是很会挑重点,问道:“这太子是什么?”


晏殊便道:“就是官家跟皇后所生的儿子。”


赵昕便道:“那我怎么没见到?”


晏殊:“……”


晏殊沉默了一会,这才跟赵昕解释道:“因为官家跟皇后并没有儿子。”


……


一天的时间。


就这样在聊天之中不知不觉地过去。


今天的收获,只能说满满的。


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


他是穿越到了北宋。


至于他的爹爹叫什么名字嘛……


等他回去再问就是了。


可惜没有问到自己老师现在是第几任皇帝。


不过知道了又如何?


难道他能认识什么宋太宗,宋真宗?


不过你还别说,按照一般开国皇帝,都叫太祖,然后太宗,这样排下去。


赵昕还认识太祖叫赵匡胤,太宗,就是那个骑驴车的。


名字虽然不一定知道,但多少知道一些对方的事迹。


至于骑驴车的后面轮到谁。


咳!


那说实话,他就不是很了解了。


目前已知的信息是欧阳修,那应该有范仲淹。


这两人大概是一个时期的吧。


从紫宸殿旁侧的阁楼回去的时候,赵昕便已经是在开始考虑自己的将来了。


那现在,到底是哪一年?


跟课本里要求全文背诵的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又相差了多远。


他好像还隐隐约约地记得,有一个庆历新政。


回到了自家的小院后,赵昕便直接问苗娘子道:“苗娘子,现如今是哪一年?”


苗娘子很奇怪,回道:“你问这个做什么?”


但同时,她也越来越发现,赵昕好像说话越来越顺畅了。


赵昕便道:“我就问一下,还有,爹爹他叫什么名字?”


苗娘子便道:“现如今是庆历元年,你爹爹,你爹爹当然是叫赵祯了。”


赵昕便重复了一遍道:“赵祯?祯字怎么写!”


等苗娘子又花了好一会的功夫,又是磨墨,又是铺开纸张给写了出来以后。


顺便把庆历元年也给写了出来。


赵昕这才大概地了解了现如今,自己这身处是哪一个时代,哪一个时间节点。


而苗娘子也是道:“怎么感觉最兴来今日说话好像变利索了?”


其实赵昕说话一直都很利索,只是为了不让她们怀疑,所以才经常给她们一种误导。


当知道了时间节点以后,赵昕也是心想,时不待他啊。


再过不久,就要有庆历新政,然后一年多后失败,范仲淹被贬,他以前背的那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就是差不多在这个时间写的。


也正是这一次改革的失败,让北宋错过了改革的最佳时间窗口,最终,后面也只能是继续苟延残喘了。


说起来……


这北宋的三冗是什么来着?


冗官,冗兵,还有冗……


然后赵昕正想着呢,就被他的苗娘子给掰正了脸,再次问道:“最兴来说话是不是变利索了?”


赵昕白了她一眼道:“苗娘子,我长大了!”


这话只能说差点没把对方给逗笑。


与此同时……


苗娘子也是恨不得立马就将这事告诉给官家,也就是他那便宜爹爹。


不过他那便宜爹爹,赵祯,今日应该不会来了。


毕竟……


人家更加喜欢张娘子呢。


赵昕说实话,倒是有点想要看看张娘子到底有多好看。


苗娘子的话,感觉八十分,到八十五分吧。


胜就胜在,有着一种小家碧玉,性格温婉的感觉。


但你还别看她性格很是温婉,这打起屁股来,一样疼。


随后用膳的时候,苗娘子也是特意给他夹了好多的菜。


以至于赵徽柔都不乐意地,道:“姐姐你怎么不给我夹。”


苗娘子便道:“最兴来说话变得很利索了,这是奖励。”


只见赵徽柔道:“那我说话也很利索!”


苗娘子便道:“伱小的时候,我就给你夹过,你自己不记得了而已。”


赵徽柔根本不懂人心险恶,立马被骗。


不过到底是一个肚子里生出来的。


即便苗娘子再怎么宠爱赵昕,也不可能真的对赵徽柔不管不顾。


趁着苗娘子去管赵徽柔的功夫……


赵昕也是一边吃,一边谋划着自己的未来。


自己成了宋朝官家的儿子。


这绝对可以算得上是好事。


只不过……


你这大宋好像有点不太行啊。


靖康之耻哪一年的,赵昕不知道。


不过他知道……


这大宋再不做点什么,迟早就得亡。


能坚持到自己死后吗?


不过那也不行啊!


当他以后也有了儿子,那他不得为自己儿子,也给考虑考虑?


所以……


这大宋必须还是要救,不救不行。


他固然现在可以躺平,可他的子孙后代,那估计就得遭殃了。


左手拿着小碗,右手用筷子恭恭敬敬、认认真真地吃饭,从今日起,他再也不是那个用手抓着羊肉吃的三岁小屁孩了!


可问题是……


在别人的眼里,他就是一个三岁的小屁孩,就算他现在说什么,别人估计也不会听吧。


这可真是愁人!


咳!


不过换个角度想想。


他说不定能见到范仲淹了!


当然!


其实范仲淹也没什么好的,后世读书的人,估计都想弄死他吧,因为你好端端的,写什么岳阳楼记。


好像欧阳修也有要背的,似乎是什么醉翁亭记?


至于自己的老师晏殊嘛……


咳!


对不起,还真记不起来了。


突然就感觉自己的老师,好像有点没什么牌面。


而此时在家里正用着膳的晏殊也是不由得打了个喷嚏。


相比起大宋皇宫里的子嗣稀少。


晏殊这家里人可就多了。


足足有九个!


家里一大群的正嗷嗷待哺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