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 第六十五章 如何教育

第六十五章 如何教育

作者:大噢 返回目录

其实……


言官也不是说不让赵昕学习兵法。


而是,日后不能让赵昕领兵。


因为一旦让赵昕给领兵了,那就有可能发生一些不好的事了。


翌日。


赵祯把知谏院张方平给单独叫了来。


然后问张方平,如果他让寿国公领兵如何?


张方平便道:“若是如此,怕是难免会发生类似唐朝的旧事啊。”


赵祯又道:“那若是我说,我不在意呢?”


张方平便沉默不语。


官家你自己都选择了作死了,那我还能拦着你么?


赵祯自己倒是再跟人家解释,主要是因为现如今大宋军事不振,张方平又道:“军事不振,官家可以把这事交给臣子。臣子不就是用来替官家分忧的?”


赵祯便又沉默了下来。


因为你总不能说,我根本不信任你们吧。


那岂不是伤了臣子们的心,也不利于团结啊。


赵祯只好又换了一个方向道:“若是不把一些政事,还有军事,交给皇子去处理,那如何才能培养皇子处理政事、军事的能力?”


张方平回道:“军事,不清楚,但政事,可以让寿国公权知开封府事。不过……臣以为,还是不要这样做。”


赵祯便问道:“为何?”


张方平便道:“官家能够确保,以后官家跟皇后,都不会有子嗣?”


“还有,官家又能够确保,以后就一定是让寿国公继位?”


“如果不能,那到时候寿国公如何自处?”


“学习了如何处理政事,到头来,官家的位置却落不到自己的头上,那等于是给了对方希望,最后又破坏了对方的希望。”


赵祯也是道:“那皇子就什么也不做?”


张方平便道:“可以先以讲经、读史为事。”


经、史加起来,那么多。


普通人就算是花上十年,二十年的,都未必能够读完。


等读完了,恰好差不多也可以当官家了。


要是还没轮到,那就再读十年,二十年,顺便再学学其他的,画画、写字什么的。


赵祯不服,道:“我让寿国公当太子如何?”


张方平便道:“皇后怎么看?”


赵祯:“……”


这就是大宋现如今尴尬的地方啊。


如果最兴来是皇后所出,那现在直接给个权知开封府事,都没什么问题了。


可惜就可惜在,最兴来是庶出。


可赵祯能放弃如此聪明的一个庶子么?


那当然不能!


所以……


赵祯发誓,他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不可能跟皇后有什么。


再说了!


皇后也长得不漂亮,不符合他的审美,他又怎么可能会跟对方有子嗣呢。


想了好一会,赵祯这才道:“我想让寿国公学习兵法、军事,将来,也有意让他领兵。”


那这在张方平看来,就是不作不死了。


回道:“官家就不怕寿国公在战场上遇到什么危险?”


赵祯便道:“他是天才啊,你拦得住他吗?”


这句话,虽说看似是回答张方平的,可实际上,却像是问他自己的。


是的!


赵祯可不认为,当最兴来学会了兵法以后,他能拦得住对方不去打仗。


如果他说他能拦得住,那这多少有点自欺欺人了!


当然!


不到迫不得已的时候,他承诺,他绝对不放最兴来出去就是了。


跟张方平聊完了以后。


紧接着……


第二日。


赵祯又在朝会当中,跟群臣商议一下,接下来,这皇子的教育的问题。


群臣的发言自然是五花八门。


但很显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觉得,还是按照太宗时那样,‘藩邸之设,止奉朝请’最好。


为什么!


因为这样,皇子就不会作妖,就不会争斗。


把皇子都一個个安排好在小院子里,平日里就读读书,这样是最好了。


事实上……


这也是绝对符合赵祯的利益的。


因为参考唐代的各种玄武门,父慈子孝的旧事都知道,一旦给了皇子参政,甚至是兵权,那必然就会有人去攀附。


到时候一旦形成了一个团体,那这争斗也就开始了。


这正常来说,是个皇帝都应该选择这样的方式,而且这样一来,就绝对没有人能够威胁到自己的皇权。


那些说话的官员们也觉得,官家定然是容易接受这样的方案才对。


可实际上……


这却是让赵祯并不是很满意。


毕竟……


这样一来,他的权力确实是非常地稳固了,不怕太子、皇子造自己的反。


可问题是……


人生能有多少个十年?


那这不就白白地浪费了最兴来一身的天赋了!?


他这个做爹爹的,自然也希望看到最兴来能跟太宗文皇帝一样,年纪轻轻,就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不然……


自己生个天才出来,就关在藩邸里以讲经、读史为事?


你这是在逗我呢!


赵祯只能说,不能同意!


不管了!


伱们爱怎么议论,怎么议论,我不听!


然后像是一些保守派,倒是对此不再追击,毕竟,都说了是保守派,要是跟官家把关系给弄得太僵了,到时候被官家给贬了官那就不太划算了。


虽说这样也能获得一定的清誉,但要在外流浪指不定几年,又何必呢?


倒是一些年轻人,特别喜欢议论此事。


你比如说欧阳修这种,就觉得,今天寿国公敢学兵法,那明天他就敢造反,官家这是放任寿国公日后造反啊。


以至于赵祯气得恨不得把对方给叫到跟前打一顿。


不过好在欧阳修没学范仲淹。


要是欧阳修也学范仲淹来一个带人堵门,那赵祯估计就得气炸。


与此同时……


像是范仲淹、韩琦等人,也听说了此事。


你要问他们的态度,范仲淹向来是对事不对人的,所以,范仲淹支持‘藩邸之设,止奉朝请’,因为这样稳!当然!老范还是明白,光是这样,是很难培养皇子的。


因此……


怎么说呢,就一定要给他找名师吧。


像大儒那种。


然后定时,也可以放皇子出来,关心关心这大宋百姓的疾苦。


至于你说学习兵法?


他现在都开始后悔,当初为何脑子一热,就把人给送去了。


毕竟……


永叔说得对!


今日寿国公敢学习兵法,明日他就敢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