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 第一百零四章 这欧阳修

第一百零四章 这欧阳修

作者:大噢 返回目录

欧阳修刚出去没几日,之后,赵昕的老师晏殊便又找到了赵昕。


没什么好说的,就是给赵昕稍稍地提一提醒,道:“殿下,你在用欧阳修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赵昕也是一脸的疑问,然后道;“老师,就算是人家长得丑了点,你也不能这样子去说人家吧?你这就是妥妥的歧视了!”


晏殊便道:“我怎么可能是这个意思呢?我的意思是,这欧阳修太过于锋芒毕露了。要是把什么重要的事,交给他去做,说不定会坏了殿下你的事。”


赵昕也是道:“那老师你说说,他怎么个锋芒毕露法。”


皇宫后苑,还要往北的赵昕的地盘。


两人便一边欣赏这后宫的风景,一边谈论了起来。


然后晏殊也是道:“这欧阳修,平常做事非常地高调,比如说这参加殿试,考试都还没有考呢,他就给自己做了一身新衣服,打算在考上状元的时候穿了。”


“你说,这样的人,能给予重用么?”


赵昕也是道:“这不像是老师你的风格,怎么,老师你这是嫉妒了?”


只见赵昕笑着道。


晏殊便感慨了一下,这才道:“其实,这欧阳修还是有一点才华的,只是这才华,配上他的性格,就不行了。而且……这人经常到处在外面说这个人是阴险小人,那个人如何如何不行,如此光明正大地对别人评头论足的,到时候,肯定会惹上不少的仇家。”


“我以为,殿下还是要注意着点比较好。”


“此前他位卑,那当然说别人,别人也拿他没办法,因为总不能跟一個小官计较,可接下来,欧阳修是要在殿下您这里做事,别到时候被他给拖累了。”


赵昕也是道:“我明白的,到时候,不行的话,就把他贬去岭南。”


晏殊当即也是停下了脚步,道:“殿下,也不用这么狠吧?罪不至此。若是他能好好地收一收自己的心性,还是不错的。”


……


而与此同时……


汜水县。


一边清查土地的同时,一边,欧阳修也正在调查这边的官吏贪腐之事。


他是如此正直的一个人,自然听不得有人贪污腐败。


花了几日,也是慢慢地有了一些眉目,甚至,还查到了一些县令帮助富商隐匿田产,把徭役,强加给其他百姓身上之事。


像是这种事,伱不查倒还好,在大宋的北方,基本上多多少少,都肯定会有隐匿田产的。


不!


倒不如说,隐匿的才是常态。


然后欧阳修是个聪明人,再加上杜公也说过,豫王殿下是个聪明人,所以……豫王殿下是不是想希望自己以此为起点,从而发起清查全国田亩之事?


夜晚!


看着天上那个圆圆的大月亮,再看看豫王那一副比官家还要有人君之相的人君之相,欧阳修好像是悟了!


立马就趁着思路源源不断地冒出,立刻就着月色,写了一道奏疏。


建议官家立刻派人清查全国田亩之事。


把那些隐匿的田产,都给弄出来,这样自然国家也就不会缺打仗的钱了。


然后……


还大嘴巴地,给远在西北的范仲淹,也写了一封信,夸赞赵昕虽说才五岁,但气度不凡。


其实欧阳修跟范仲淹在很早以前就认识。


当时,范仲淹才三十多岁,而欧阳修,也才二十岁出头。


然后,欧阳修就敢给人家写信,鼓励人家以后也要尽职尽责,多多发声。


他啥身份啊!


人家范仲淹又是啥身份。


他竟然还有脸鼓励人家要尽职尽责,多多发声。


当时……


范仲淹任谏官。


谏官都不好当,所以,欧阳修这才在范仲淹最需要别人支持的时候,才给人家写信吧。


然后……


就是这样的不要脸地给人家写信,这两人互相也就认识了。


此后,但凡有什么事,不管是你在天南,还是我在海北,都会互相写写。


然后数日后。


范仲淹便收到了这封信。


里面自然也有提到了他在给赵昕清查土地之事。


范仲淹一看,这不坏了么?


真要这么做,那都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


害得范仲淹连夜写回信,让他别冲动。


国家积弊已久,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你这一个小地方,要查当然可以查,但是如果是放到全国范围呢?


那你得得罪多少的权贵?


这事肯定就办不下去了。


到时候,别人说不定还会恶意中伤你,让你不得不被贬官。


然而关键是……


欧阳修在一边清查土地的时候,一边,已经给朝廷写了奏疏。


里面便详细地说了说这边封地的土地隐匿的情况。


而且……


竟然还申请彻查全国田产。


明明都已经是老大不小的人了,可却还是如此地天真。


这不!


得亏现如今两府,都是一群沉稳持重的人给控制着。


你看像章得象、晏殊。


也是第一时间,就把这奏疏给藏好,只给官家,还有豫王殿下看。


这要是让朝中的其他臣子给知道了,那都不知道得捅出多大的篓子。


不过大宋如今国用日渐衰微,你还别说,他爹爹赵祯,还真有彻查隐匿的土地的想法。


然后便跟他老师晏殊商议,如果要彻查,要怎么查?


这地方的官员跟权贵什么的,肯定不配合。


而他老师晏殊,也是不愧是老油条,直接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案,那就是,如果当县令的,能查出来这些被隐匿的土地,则所隐匿的财产什么的,按照一定的比例,赏赐给当地的县令。


这你地方上,不都是官商勾结嘛!


那好!


给县令以巨大的好处,看看县令会不会跟你再友好下去。


赵祯也觉得这方法好!


然后就叫来了赵昕,问道:“最兴来你对此怎么看?”


赵昕也是想了一会,这才道:“这感觉也没什么用啊,那当地的商人不会直接给钱收买县令么?除非是那些刚读完了书,考完了科举去当县令的,谁会去做这么冒险的事。”


“再说了,用钱来诱惑县令干活,只会让县令的道德更加地败坏。以后没钱就怕是更加不干活了。”


这样的馊主意,他们是怎么想得出来的。


当然!


赵昕也不是说没有一点作用。


只是说……


这作用微乎其微。


就算是把这诏令给下发了下去,也不见得有多少人会响应。


甚至……


到时候,文人一般都是最在意自己的名声的了,你这诏令一发,到时候那些利益受损的人,说不定还会诋毁那些愿意做事的县令,说这县令贪财,所以才彻查本县的土地。


那谁还敢这么做?


在大宋,名声比钱财还要重要得多。


你钱财没了,还可以再赚。


你的名声要是毁了,那你这一辈子,就都翻不了身了。


至于那些本来就贪财的县令,人家一开始就被商人给收买了,又何须再要你的赏赐。


所以……


这条诏令,只会浪费了朝廷的人力物力,而不会有任何的作用!


只见赵昕这么说完了以后。


赵祯跟晏殊便都看着赵昕,然后晏殊便道:“豫王殿下真的是越来越像是那么一回事了啊。”


赵昕便道:“所以说,爹爹老师你们俩这是合起伙来,考我的?”


两个大人老脸一红。


不!


他们其实是真的想这么干!


当然,难道晏殊不知道么?


可官家说他想要钱,那你说没有,那官家要你何用,那就只能是想一道没用的方法,先哄一哄官家。


而晏殊这都算是有底线的了。


若是没有底线的,那就是历史上的那些鼎鼎有名的奸臣了,毕竟官家想要钱,那还不是随随便便的事,只要你手中有权力,什么钱要不来!


赵昕也是服了他爹爹,一边国家缺钱,都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一边呢?


他还大手大脚的!


赵昕便道:“要我说,想要赚钱,还是去占城运香料吧!”


又能提供就业岗位,又能赚钱。


这才是妥妥的正道!


紧接着……


他老师便把欧阳修的奏疏,给赵昕看。你看看!我就说这个人有问题吧!


你别以为他只上这么一份奏疏,就完了,接下来,他肯定还会接二连三地上,直到你同意为止。


跟范仲淹那是差不多一个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