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 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可否认地说

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可否认地说

作者:大噢 返回目录

事实证明,无论任何地方,只要有了完善的水利设施,就都能开发出大片大片的农田。


而要想拥有完善的水利设施,就得有人专门去组织,而且还得拥有懂技术的人,否则,这一家一户的,绝对不可能给你挖出一条大渠出来。


等赵昕视察完南阳回来,已经是庆历八年的六月份了。


本来其实五月份,就已经可以回去了。


只不过……


毕竟要跟陈圆圆培养一下感情,所以也就硬拖了一个多月。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赵昕也是难得地放下了所有的公事,就只玩。


这大概是他这辈子以来,唯一一段不那么忙碌的时光吧?


许昌。


陈家门口。


“回去后,我就会让爹爹给你家下聘书。”


赵昕此话一出。


陈家家主只感觉天上掉下了一块馅饼下来,不对,是金砖。


激动得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了。


甚至……


都想劝劝对方,这会不会太过于着急了?


万一你爹爹不同意怎么办?


此事是否还需从长计议?


不过最终,这些话都没有说出口,只是道:“承蒙豫王殿下看得起,一路保重。”


然后……


赵昕便上了马,回去后的时候,还不忘顺路,去看了看黎元军的家属们。


看看家属这边,都有没有什么需求,或者是困难。


而等赵昕再次回到东京城。


看着这高大坚固的城池,也是莫名地心里沉甸甸的。


大概是自己所做的事情,实在是太过于孤独了吧。


然后……


这刚回来,好消息跟坏消息,就一同传来。


首先是,就在赵昕出去后的一个月,西夏那边便传来了李元昊被其子宁令哥给刺杀的消息。


然后是,丙子,河决澶州商胡埽。


黄河又又又决堤了!


此时,他爹爹正跟宰执大臣商量着这黄河该怎么弄呢。


到底是把决口给堵住,还是不堵?


如果要堵住决口,那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民力。


可现如今河北百姓,都已经这样了!


总之……


堵,没有民力。


不堵,任其自流,似乎也不是办法。


正当众人都在激烈地商讨着的时候,外面便有人道:“豫王殿下回来了!”


他爹爹立马仿佛找到了救星一般,也没了往日里的淡定,直接便道:“快,传最兴来。”


听出了官家语气中的急切,群臣都无言以对。


到底谁才是官家!


到了门口,赵昕也是深吸了一口气,重新调整了一下状态,这才走了进去。


这一个多月,跟陈圆圆玩,都差点让他不想干正事了。


反正……


这大宋迟早都是要亡的,那我做个亡国之君,也未尝不可。


当然!


这也就是在心里吐槽一下下。


然后便踏了进去道:“儿臣见过爹爹。”


赵祯便道:“最兴来你回来得正好,你对黄河决堤,要不要进行封堵怎么看?”


赵昕也是张嘴就来,“大禹治水就说了,堵不如疏……哪里决堤了?”


赵祯:“澶州。”


赵昕一看地图,那么近,也就二百里地多一点。


赵昕紧接着便道:“黄河是不好治的,与其去想怎么堵住决口,不如还是先想想救济,以及把百姓迁出来的事。”


富弼此时也是道:“可让百姓一下子要离开自己的家,似乎不太好吧?”


赵昕:“黄河一决堤,全部都是水,还留在那破地方做什么。搬迁吧。”


他老师晏殊是保守派,就算是自己弟子,也不得不说道:“可若是把百姓都迁走,朝廷不但会失去大量的赋税,还有,这万一辽国打过来,我们就没人可用了。”


赵昕便道:“就算是留在原地,不也是颗粒无收。留在那里,就能种出粮食么?本来就是个火坑了,还留在那,这不是聪明的人应该做的。”


庞籍便道:“可都要把这些人安排到哪里去?这可不是几万,而是至少几十万人。”


赵昕便道:“能安排多少,安排多少,一部分,让他们去挖矿、采煤,一部分,我黎元军也可以安排一点。大概九千户吧。”


九千户,就按照每户五人来算,都可以安置四万五千人了。


庞籍又道:“说起来……许昌、南阳一带不是还有很多的空地?”


赵昕便道:“都分得差不多了,而且,还得预留一些土地,以便日后可以用来做其他的作用。我的建议是……可以适当把百姓都往南迁,南阳的下面。襄阳、荆州,不也人口非常地稀少。那里土地肥沃,可以去那里。”


文彦博说话了:“可到时候……河北岂不是成了一片荒芜?”


赵昕:“这也没有办法。留在当地,还得面对朝廷的赋税,一样是卖儿卖女,得饿死,还不如去开荒。可以先让小部分的人去开荒,先打下基础。大部分还留在河北。”


此时晏殊也是道:“可若是人都不在了,这前线的粮食,也不太好运了。”


赵昕便道:“所以才要修铁路。若是能把铁路修成,前线的粮食运输,就不成问题。朝廷接下来要做的,应该是想着如何才能从江南购买、运输大量的粮食到河北。”


“否则……不管想什么方法,河北的百姓,大多也只能是被活生生地饿死。”


赵祯便道:“就按最兴来说的去做吧!”


庞籍:“……”


文彦博:“……”


晏殊:“……”


富弼:“……”


赵昕也是强调道:“我不是说对河北那片地见死不救,而是……河北每年如此多灾多难,你们都是看在眼里的。”


“有句话叫做,努力要寻找对方向,如果连方向都是错的,那你再怎么努力,做的都是无用功。”


“等什么时候河北没那么多的灾难了,再去考虑搬回去吧。”


赵祯道:“此事,交由最兴来你负责!”


庞籍:“……”


文彦博:“……”


晏殊:“……”


富弼:“……”


赵昕:“喏!”


坏了!


官家也不知道吃了什么迷魂药,竟然完全相信了豫王殿下。


可豫王殿下他年纪还小啊。


这不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吗!


这事,哪有那么容易啊。


庞籍便道:“官家,这会不会太过于……”


赵祯便道:“这天下,迟早是要交到最兴来的手里去的,让他尝试着治国,又有何不可?而且,他也已经不小了,早就已经不是三岁小孩了。”


众人便看了看赵昕……


不可否认地说,豫王殿下确实有几分英武,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