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 第一百九十四章 那也只能是大义灭亲了

第一百九十四章 那也只能是大义灭亲了

作者:大噢 返回目录

虽说赵昕说是那么说。


可以让那些没有来得及安排官位的人,去查那些贪官,查到一个,顶替一个。


但是……


万一真的顶替了一个大的呢?


还有,万一顶替的是一个武官呢?


因此,真正想要实施下去,还是有着很大的问题。


并且,要是真的那么做了,这士大夫的意见肯定都很大。


因为这不是相当于鼓励他们内部互相举报么?


即便是范仲淹,都不一定会赞同以这样的方式,来查贪官。


当然!


说是那么说!


赵昕以为,也可以把这个问题先抛出去,然后再看看群臣的反应。


到时候,谁在朝堂上反对得最欢,谁就是阻碍社会进步。


谁就是奸臣。


于是……


到了第二日,他爹爹便先是在朝堂上说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话。


说什么治国,莫过于先把吏治给弄好。


听某位大臣说,最近大宋的吏治特别差,因此,接下来,以考上科举,但是还没有来得及分配官职,正等着分配官职的人为巡察使。


先去把各地的吏治,给整顿好。


若是查到非军中官职,县令以下的,查到一个,就随时置换一个。


若是查到县令以上的,可以免试,直接入馆阁供职。


当他爹爹把这话这么一说完。


满朝的文官都沉默住了。


到底是哪个大臣说的?


说他们大宋的吏治不好?


难道是包拯说的?


因为包拯也曾说过,大宋的吏治,贪腐的,几乎已经十有五六。


试问能够站在这里的,又能有几个,是完完全全的身上干干净净的。


就算是晏殊,都不敢说自己的身上很干净。


赵祯说完,看到朝堂上都鸦雀无声,也是问道:“卿等有什么意见?”


文彦博自己身上本就有屎,不敢说话。


富弼倒是心中无愧,那就更没必要说话了。


范仲淹也不说,大概是在想着,这样做,对百姓,对他们这种文人士大夫阶层,会不会有什么坏处。


这是官家在鼓励文人士大夫之间,互相揭发,互相举报。


到时候会不会举报到朝堂上来。


总之……


这气氛一下子,就有点尬住了。


紧接着……


赵祯又特意地点了一个人名,道:“查出来的官员,也可有一个申诉的地方,以防止出纰漏,这事就交给包拯包卿你去做吧!”


包拯傻眼!


不是……


我一个三司副使,这关我什么事!


这包拯,自然是赵昕举荐的。


虽说从包拯的过往经历来看,这个大宋的包拯,似乎并没有查过什么案件,更没有传说中的破案入神。


不过……


赵昕看他的履历,倒是做事很认真、很踏实。


当地方官的时候,能好好地为民服务。


当转运使,也能顺利地完成粮食等转运的任务。


更关键是……


对方其实也对废黜贪官污吏这方面的东西,有提出过自己的意见。


当然!


当初提出来这样的建议的时候,自然是直接石沉大海了。


不过现如今不一样了!


风向变了!


朝廷要开始整治吏治了。


那好!


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做吧!


包拯一脸的‘受宠若惊’。


而所有人,则都看着他。


绝对是你小子提出来的吧!


而且他们记得,没错,前几年,你小子就有提出过要废黜那些贪官污吏。只是官家心善,没把这事放心上。


真的是一颗老鼠屎,搅坏一锅粥。


包拯感觉到所有人的眼睛的余光都仿佛朝着自己这边瞥了过来,也是莫名地感觉后背一凉。


从前他只负责提意见,可不负责执行。


谁能想到,官家竟然真的把这事交给自己了。


那自己以后得多遭人恨。


当然!


还好的是,他只负责审核,真正去做事的,都是那些前几年考上的进士。


这倒是让他得以与源头,又隔了一层关系。


这消息一出,有人欢喜,有人忧。


贪官污吏,自然是害怕得要死。


至于说那些进士……


其实这里头,也有害怕的。


因为你举报别人,就意味着你以后要得罪别人。


你今天敢得罪一个同僚,那明天就敢得罪更多的同僚。


不少进士,都瞬间开始观望,开始踌躇。


当官,当然是他们的愿望。


可这通过举报别人,顶替别人当官……


就算真的当了官,将来肯定也会被别人给戳脊梁骨。


赵昕倒是跟他爹爹,又在苗娘子的小院子里开会。


“看来!这些新来的进士,能用的也不多。”


赵祯则是回道:“说不定过个半年,就又会不了了之,当做从来都没有这道旨意。”


赵昕便道:“不了了之,也行了,起码这震慑的作用,是体现出来了。只要把这制度给持续下去,谁还敢光明正大地贪污腐败。反正,大宋一共就这么多官职,他们不去举报别人,他们就得排队,一次排队至少得三五年,人生又能有多少个三五年?”


“不求他们一下子,就把大宋的所有贪官污吏,都给拔除。”


“但能拔除一个,是一个。”


赵祯也是问道:“若是导致官员互相攻讦,最后拔除了一些很重要很重要的人呢?”


赵昕便道:“比如说。”


赵祯便道:“比如说你的老师晏殊。”


赵昕便道:“那也只能是大义灭亲了。”


一开始,夏竦还不知道这事是赵昕在背后操作。


不过过了两个月后,夏竦便知道了。


因为像是整顿吏治这种东西,不可能说突然起意。


而且……


夏竦也不认为以官家的性子,敢这么做。


这不!


当后宫里的婆婆把赵昕拒绝了张娘子的行贿的事给说了出来后,夏竦便明白,这绝对是赵昕在背后推波助澜的。


至于说为何偏偏找的是包拯,好像包拯平日里跟赵昕,也没什么太大的往来。


当然!


这都不重要了!


夏竦只需指示进士,弹劾晏殊有贪污腐败的行为即可。


比如说……


晏殊曾在蔡河的岸边,在公家的地盘上盖起了房屋收取租金,以权谋私牟取暴利。


虽说赵昕已经提前跟自己的人都说了,千万不要贪污腐败,千万不要贪污腐败,有的话,现在就说出来,早早投案自首,甚至就连军队当中,他都专门打了一个预防针,结果……


还是把他的老师给遗漏了。


不过……


其实他老师落马,也实属是很正常的事。


毕竟……


都当了这么多年的官了,这要是不贪点,还真说不过去。


这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只要别人想查,肯定都能查到。


事发后,赵祯也是一点都不意外了。


其实说起来……


晏殊也是他的老师。


晏殊教他的时间,甚至比教最兴来的时间,都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