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证道诸天从射雕开始 > 第一百零一章 名正言顺

第一百零一章 名正言顺

作者:番茄杂烩面 返回目录

韩侂胄众叛亲离,祸根其实早已埋下。


他想北伐中原,却始终找不到机会,他想振兴大宋,却得不到认可。


于是他只能排除异己,将那些所谓的“忠臣义士”赶出朝堂。


并大肆培植亲信,搞得朝堂上尽是“幸进之徒”,“奸佞小人”当道。


这些人之所以愿意支持韩侂胄,是因为韩侂胄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利益。


一旦韩侂胄失去了掌控全局的能力,他所谓的“韩党”,立时就要分崩离析。


比如说——现在!


“你……你们!”韩侂胄不可思议的看着他手下的那些亲信,尤其是苏师旦,这个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死忠,气的说不出话来。


“恩相!”苏师旦施施然站起身来道:“这是我最后一次这么称呼你,大江盟方盟主从未做过任何大逆不道之事,大江盟的帮众反倒一直辅助朝廷,抗击金人。伱这么做,是会让义士寒心的!”


听了苏师旦这话,韩侂胄又看了看如同泥塑木雕一般的众人,整个人如堕冰窖。


“原来……你们早就勾结在一起了!”韩侂胄双目赤红,皮肤更是呈现出不健康的嫣红色。他扶住身侧的太师椅,这才勉强站住。


“韩侂胄,你已经病入膏肓了。”方浩淡淡说道:“苏执政却正值壮年,该怎么选,堂上衮衮诸公,如何不懂?”


听到这里,韩侂胄“噗呲”一声,吐出一口鲜血,旋即委顿在地道:“老夫好恨哪!当年就不该提拔你们这群,忘恩负义之徒!”


方浩没有说话,因为他知道韩侂胄说的都是实话。


如今的大宋朝堂,贪污腐化之风盛行,除了韩侂胄任人唯亲,还有大江盟从暗中推波助澜的结果。


至今,方浩手中还握有他们大量贪污受贿的证据。正因如此,大宋朝堂才会对他的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换言之,他们已经被方浩喂饱了!


韩侂胄厉声质问,却只是无能咆哮,他已经改变不了什么了。


方浩示意苏师旦,走出大堂,对他说道:“杨皇后那边,对你的表现非常满意,会和皇帝推选你,做新任执宰。”


苏师旦听罢,心下一喜,他在最后关头背刺韩侂胄,不就是为了今日吗!


“天恩浩荡,本官甚为惶恐,必竭诚报效国家。”苏师旦接着道:“也要多谢苏盟主,在皇后面前为我美言。”


苏师旦是一个贪官,因为贪,他反而更清楚方浩以及他手上的大江盟,握有怎样数量的财富,那是一个天文数字。


在现实面前,他果断的妥协了。


“很好!”方浩拍了拍苏师旦的肩膀道:“你不必对我如此忌惮,我早就说过,我对做皇帝,不感兴趣。”


听着方浩这样光明正大的说着叛逆的话,苏师旦却松了一口气,他很清楚方浩手中掌控的力量,若真要造反,后果不堪设想!


“对了,我在辽东的那支队伍,怎么说也要和朝廷讨个旗号。”方浩想了想道。


虽然方浩对所谓的大义,看的很淡,但平民百姓还是很在意这个的。赵宋享国数百年,早已深入人心。


“方盟主意下如何?”苏师旦试探道。


“就叫‘背嵬军’如何?”方浩轻笑一声道。


“当然可以!”苏师旦颇为高兴道。


背嵬军可是当年岳飞手下的精兵,以“背嵬军”为名,彰显的便是精忠报国之志,这也是在侧面提点朝廷,他方浩无意造反。


“不过,我对‘莫须有’的罪名,不感兴趣,这一点,苏执政可要记住了。”


方浩说完,随手一拍,无形掌力跨越十丈之地,将不远处的一座假山,生生劈成两半。


断裂位置,光滑无比,就像是被神兵利刃切割过一般。


“苏某谨记!”苏师旦看的冷汗蹭蹭道。


武功练到方浩这种境界,对普通人来说,几乎与仙佛无异!


第二天,韩府就传出了宰相韩侂胄中风倒地,难以起身的消息,然国家不可一日无执宰。


出乎众人意料的是,苏师旦这个大贪官,脱颖而出,成为新任执宰。


无数被贬出临安的忠臣义士,只能继续叫嚣,奸臣当道,国将不国。


此事在大宋朝廷上层,引发剧烈动荡,但对于底层的平民百姓来说,几乎没有影响。


方浩见临安府的大局已定,在把后续的收尾工作交给张一氓以后,便直接启程离开。


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那就是——“遭雷劈”!


……


太湖,三山岛


在湖面上捕鱼的渔民,纷纷抬头,神情愕然的看着天空。


原本艳阳高照的天空,不知不觉间,已经阴云密布。


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变得风起云涌。


这一切无不预示着,一场暴风雨的来临!


岛上的礁石上,方浩盘膝而坐,体内真气化为阴阳二气,游走全身,周而复始,越积越厚,越来越强。


几乎就要,撑破方浩的身体!


和旁人担心自己修为不高,功力不厚不同,如今方浩最大的烦恼,就是自己实在是太强了。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乃至于无穷无尽,无休无止。


方浩的太易乾坤功,即便不去主动修炼,也在不断变强。


但方浩毕竟是肉体凡胎,早晚会不堪重负。


起初,方浩选择以体内经脉,穴窍,承载内力。


当方浩全身上下,奇经八脉,十二正经,三百六十五处穴道,都被真气填满以后。


方浩转而修行外功,黄裳记录在《九阴真经》上的“金钟罩”。


很快,有了乾坤真气的灌注,方浩全身的皮膜,筋骨,血肉,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强化,几乎练成了堪比佛门“金刚不坏”的“不漏之身”。


但是,方浩体内真气的增长,依旧没有停下,方浩只得把注意力投向了身体内部的五脏六腑。


以《七伤拳经》的武学要旨,用真气锻炼心肝脾肺肾等内脏器官,完成了“内壮己身”的修行。


至此,方浩一身的精气神,几乎达到了人间极致。


但太易乾坤功一旦练成,行走坐卧之间,皆是修行。


方浩好容易才压下了暴涨的真气,却也因此不再主动修炼,极少与人动手。


如此,才有了十年的休养生息。


上架首日,求首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