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1987我的年代 > 第136章,彼此坦诚,湖边风月(求订阅!)

第136章,彼此坦诚,湖边风月(求订阅!)

作者:三月麻竹 返回目录

宋奶奶虽说有60多岁了,但手脚麻利,一桌菜赶在5点半之前就做好了。


李恒问旁边的宋妤:“你们平时也这么早吃饭不?”


宋妤回答:“差不多,因为太阳落山这会比较凉快,最是采摘茶叶的好时候,所以晚饭会稍微早一些。”


李恒眨巴眼,“那等会你去不去摘茶叶?”


四目相视,宋妤气质如兰地问:“你不怕嫌我怠慢客人?”


李恒狗腿式地说:“咱俩之间这么熟悉了,我是哪门子客人嘛,我陪你一起。”


听到这话,宋妤好看地笑笑,安静没出声。


吃饭的时候,赵平本想喊李恒坐一根长条凳的,顺便做酒伴,可看到李恒很是自然地挨着宋妤坐下,他抬头看看大哥宋适,又看看大嫂江悦,热情的话到嘴边都咽了回去。


宋家人也都发现了这一点,但几人面面相觑过后,都假装没看到。


江悦拿起酒对英语老师说:“润文,我是知道你能喝酒的,难得来一次洞庭湖,咱们喝点?”


英语老师很是爽利,把杯子放到了江悦跟前,随她倒酒,倒多倒少都不拒绝,主打一个痛快。


给英语老师倒完,江悦又给李然倒了一杯,然后问李恒:“你呢,晚上要不要写作?”


平平无奇的一句话,李恒却感受到了一股疏离感,看来不是特别待见自己啊,他干脆摇头说:


“不了,阿姨,我喝酒容易上头,晚上还有点事要做。”


宋适本想劝酒的,想劝他喝一小杯,可想到妻子的顾虑,也熄了心思。


李恒不喝,好哥们张志勇自然不会喝。


宋妤也跟着没喝。


见状,宋锦意味深长地看眼大侄女,又看眼嫂子,当起了木头人,酒桌上的事不闻不问。


这顿饭一开始吃得沉闷,好在英语老师大气,跟宋家人喝得有来有回,气氛逐渐好了起来。


不喝酒,吃饭总是很快,但又不好意思撩筷子直接走,李恒和张志勇捱时间捱着捱着,察觉到两人处境的宋妤放下碗筷对他们说:


“李恒、张志勇,我陪你们出去走走。”


“好。”李恒站起身,同桌上客套一番后,三人离开了屋子。


刚走到院子外边,张志勇撇眼就找借口开溜,留下李恒和宋妤在原地面面相对。


你看着我,我望着你,两人一时间有些安静。


相视良久过后,宋妤开口打破沉寂:“你怎么来了洞庭湖?”


李恒不遮掩,“写文需要,也想赶在开学前来看看你。”


这话听在耳里尤为复杂,宋妤眼帘下垂,不动声色移开视线说:


“你和子衿的事,妈妈知道。你暑假去京城,曼宁不小心说漏了嘴。”


她这话说的没头没尾。


但她是在解释刚才酒桌上江悦不亲厚他的缘由,让他不要记怪。


同时,她也在点醒她自己,提醒他。


就知道不是这么好相与的,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是其她女生,李恒还能厚脸皮耍耍无赖。


可面对宋妤,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不会有任何作用,反而会拉开彼此之间的距离。


见他沉默,见他远眺湖水不说话,宋妤不忍心说:“走吧,我们围绕小岛走走,消消食。”


李恒回过神问:“就我们俩?不怕阿姨追出来?”


宋妤莞尔,反问:“你怕吗?”


李恒真心实意说:“要是怕,我就不会来了。”


听闻,宋妤率先迈开小碎步,朝左前方的小路走去。


李恒跟上,走出百十来米才问:“太阳开始落山了,不摘茶叶?”


宋妤伸手拔一簇蒲公英,放嘴边轻轻吹了吹,瞬间有无数小伞在空中轻盈飘散。


她微微仰头望着渐行渐远的花絮,恬静问:“子衿还好吧?”


李恒跟着看向蒲公英花,本能地不想回答这问题,但过了会还是说:“还好。”


宋妤彷佛猜到了他的心思,沉凝道:“我以为你考上北大是十拿九稳的事。”


莫名地,李恒心里打颤,把投放到空中的视线收回来,落在了她的侧脸上。


她容貌绝美,声音清冽,如兰般的气质中伴有柔和的韵味,很是动人心魄。


伫立许久,宋妤忽地问:“好看吗?”


李恒愣愣地道:“好看!”


宋妤看着远方,恬淡说:“还是没肖涵好看,对吗?”


这!李恒小心脏砰砰直跳,跳到嗓子眼里了,立马表态说:


“我明天就向北大自爆身份,让他们寄录取通知给我。”


宋妤歪头静静地盯着他眼睛,漆黑如墨的眸子犹如黑洞一样,散发着迷蒙的光彩,此时此刻,好像要把他揉碎了、掰开了一般。


不声不响对峙两分钟,心虚的李恒最终还是败在了她的强大气场下。


他说:“每次见到你,都会觉得你变得不一样了,可是哪里不一样,我又无法用语言描述,再过几年,不知道你要美成什么样子。对不起,没能考上北大。”


随着“对不起”三个字一出,宋妤身上的诡异气息瞬间烟消云散,她再次回归到了淡然模样。


宋妤会心一笑,问:“你当初是用这种话追到子衿的?”


提起这事,李恒不禁有些小小得意:“不是,我一般不追女生,都是女生追我。你除外。”


这话让宋妤想起了他那些情书,班主任屡禁不止的情书,“回去有拆开你的情书没?”


李恒摇头:“没有,我的用不着拆,我的心早就满了。


倒是把你那些情书过目了一遍,发现没一个回合之敌。”


宋妤看着他,一字一句问:“心满了,是两个?还是三个?”


李恒登时尴尬懵逼,木木地呆在原地,直到她走出30米开外才追上去。


接下来,两人很长时间没说话,并排沿着小石子路环岛走着。


这一回看似没有收获,但李恒能感觉得出,自己来洞庭湖找她,让她对自己的防备等级降低了很多,多少有一点老朋友、超越友谊的意思。


但他明白,仅多出一点点,不多。


安静走了差不多三分之二个岛屿,宋妤终于再次出声,轻声问:“能跟我说说你的新书吗?”


“好。”


宋妤要听,李恒哪会拒绝。


当即一五一十把暑假的经历都讲了一遍。包括去京城、去甘肃、去敦煌、去都江堰、去柳侯祠、去三峡和来洞庭湖。


除了没讲和陈子衿感情的事,其它能说的都说了。


前后差不多讲了半个小时,讲得口干舌燥。


宋妤是一个很好的听众,与她不经意间的眼神相撞,总能激起李恒的最大诉说欲望。


见他嘴唇开始泛干,宋妤路径稍稍偏移,把他带到一处山泉水喷发的地方,说:“岛上居民平时都是用这的水,很干净,很甘甜,你尝尝。”


李恒早就渴了,当即不管不顾,趴石板上大口喝了起来,连着喝了好几口,临了赞叹道:“清爽,透心凉,难得的山泉水。”


宋妤坐在旁边的石头上,双手抱膝,问他:“你连着写了三部,还跑了半个中国,累不累?”


李恒想了想,特坦诚地说:“有时候人累,有时候心累,但想到它能给自己带来名和利,能让自己获得想要的,累过后,依旧干劲十足。”


宋妤问:“你已经功成名就了,还有更加迫切想要的东西?”


李恒凝望着她,没吭声。


同他痴迷的目光相遇,宋妤定了定神,过会偏离视线说:“我今天不想摘茶叶了。”


李恒附和道:“那就不摘。”


宋妤说:“白天家里人都不允许我上山,心疼我,怕晒到我,一般我都是傍晚帮会忙。


可手速不快,每天摘不到一斤茶叶,最多一次也才8两。”


李恒道:“明早我陪你,一个早晨我能干出三斤。”


宋妤转过头。


李恒伸出双手晃了晃,“我们老家对面就是茶叶山,小时候为了买零嘴,一群小伙伴经常上山采茶的。在这一群人中,我是第三厉害的,左右手能同时开弓。”


宋妤好奇:“第一第二是谁?”


李恒如实道:“第一是我二姐,她不仅嘴皮子滑溜,双手更是快如闪电,在我们那里是出了名的高手,我双手摘茶叶就是受她影响。


第二厉害的是老抹布,呃,就是杨应文,由于她从小不受她父亲待见,所以在挣钱方面很是敏感,自尊心也很强,挣钱的时候从不和我们说话浪费时间,半天下来,她往往会比我多出半斤到8两左右。”


宋妤问:“你们那边的茶叶山很大?”


李恒回望一眼君山岛,“种茶面积和这座小岛差不多,可能会稍微大一点,但有限。”


这时西边的太阳已然沉落到山顶,大片金红的光芒遮盖了整个君山岛,晚霞好似与洞庭湖连成了一片,彷佛穿越时空照射在宋妤身上,恍惚间,李恒觉得这一幕过了漫长的时光,似曾相识。


真是美极了!


可能是心绪打开了,也可能是面临别离,这次宋妤没再刻意回避他的炙热目光,坦然地承受着,好久好久才出声打破这片宁静:


“李恒,你觉得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李恒沉吟一阵说:“不知道,可能是好人,也可能是坏人,但我更倾向于不好不坏吧。”


宋妤问:“还有呢?”


李恒道:“还有些贪婪。”


宋妤笑看他眼,“为什么是不好不坏?做过坏事?”


李恒道:“初一被迫打过一年架,有3个同学被开除了,但我们几个领头的没事,我一直比较内疚。”


宋妤问:“因为你成绩好?”


李恒点头又摇头:“我那时候成绩在全校只能算中等偏上,班上一般是4到6名徘徊。


最差的时候到过第8名,最好就是第4名,但距离第3名差很多。前3名都是全校前20名的存在,杨应文更是次次全校第一。”


宋妤问:“那是为什么?”


李恒道:“成绩应该起了一点小作用。不过主要还是那三名被开除的同学读书很差,他们说看到书本就烦躁,反正也不想读了,于是三人大包大揽把我们20多人的罪名全顶了。对了.”


话到这,他顿了顿,继续往下讲:“其中有个男生很猛,带了班上一个女同学退学回家。后面两人成了夫妻,如今娃都可以打酱油了好像。”


宋妤说:“这事我大致听子衿和应文提过,但错不在你,你也是迫不得已。还有吗?”


一句还有吗,李恒总感觉今天的宋妤话里有话,权衡一番,低沉开口:“我坏了子衿名声。”


听到这话,宋妤陷入了沉默。


她孜孜不倦问了这么多,就是想知道李恒对自己有多真诚?


其实,他和陈子衿的事情,她隐隐心里有数。


要不然子衿不会在高二关键时刻离开邵市去京城。


要不然陈家不会阻止子衿同他往来,肯定是发生了重大事情。


好在她性子天然喜静,是一个比较佛系的人,没有再深问,也没有再难为他。


如陈子衿,如肖涵。


想着他好不容易才来一回洞庭湖,宋妤没有让气氛再次冷落,而是收敛心神换个话题问:“之前看你背包右侧挂着一根长笛,你的?”


见她没有追着不放,李恒暗暗松了一大口器,道:“昨天傍晚时分才买的,就在湖对面的小城买的。”


宋妤微笑说:“我看还没贴笛膜,还没用过的吧?”


李恒嗯一声,“笛膜已经买了,只是昨晚在看书写作,就没摆弄它。”


宋妤问:“你会吹吗?”


李恒言简意赅,说会。


宋妤一脸期待地瞧着他。


李恒起身,“得回去拿。”


宋妤跟着来到了山下,来到了湖边。


不过她没回院落,而是选择坐在一块大石头上,迎着湖风,静心等待。


此刻时间已经不早了,农家院子里已经聚满了人。英语老师、李然和缺心眼都在,他们三跟宋家人一起,正热闹地嗑着瓜子聊着天。


看到李恒进来,所有人暂停了聊天,齐齐注视着他。


李恒露笑,跟众人打了打招呼后,拿着笛子离开了。


没一会,院子里的人再次迎来沉静,因为他们听到了悠扬的笛声。


宋锦站起身,看向湖边大石头上的两人,突然心生羡慕,情不自禁对老公赵平说:


“看看人家李恒,多有才啊!不仅能写作,还能吹一手好笛子,十分浪漫。”


赵平跟着瞧了好会李恒,末了狠狠掐熄烟蒂:“写作和乐器我不会,要不我今后一个星期每天只抽半包烟。”


“我就只值一个星期?”


“那一个月?”


宋锦露出满意的神色,随后问江悦:“嫂子,你是大学音乐老师,这是什么曲子?怎么这么好听?”


望着女儿凝神听李恒吹笛的场景,江悦心里可谓是五味杂陈,半晌才解惑:“这是国外的名曲《昨日重现》。”


宋锦问:“很久了吗?都传到国内来了?”


江悦说:“有10多年了。”


英语老师瞧向李恒和宋妤,提醒说:“李然,你应该去给他们拍一张照。”


李然应声而动,“确实应该,真的好唯美。”


Ps:求订阅!求月票!


(已更11000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