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炉炼苍生薪,证我大道果! > 第四十六章 澜江学宫

第四十六章 澜江学宫

作者:我一直在走 返回目录

在那小吏看来,阳和暖玉是何等珍物?那是卫仙师开金口,指名道姓要的物事!


在此地与天老爷一般大的余仙师,也不过是卫仙师一个下属罢了。


这样一物,如果是由他呈递上去,入了仙师法眼,登时就可前途无量。


想到此,这小吏一时间猪油蒙了心,铸下大错。


在他想来,只要把事情遥遥控制住了,仙师根本不会知晓这块宝玉来自于一个少年郎。


只是,事情的结果不尽如他意。


卫鸿接过汉子递来的白玉,箓文自眼前一闪而逝。


【阳和暖玉,含一缕灵机,汲取可得法火进度212%】


此物可抵他八日半的法火积蓄,不少了。


他用食指和拇指将白玉捏起,对着日光看了看,分明是洁白无瑕的一块羊脂白玉,在他眼中却好似闪过一丝血色。


回看先前他耗用的诸多玉圭沙、水华青藕,又有多少是染着血的呢?


收束发散的思绪,卫鸿郑重许诺,


“你和你的儿子想要什么,尽可说来。”


此时,已而有些许人路过此处,为动静所吸引,远远在旁探看。


那位老父声音哽咽,断断续续说道,


“我儿曾说过,他这回要是能活着将宝玉呈上,没有其他的心愿,只愿做仙师身畔一个童子,学些道法。”


卫鸿听他一言,隐隐受到些启发,他认真琢磨一会儿,回复道,


“他渴慕修行么......这样吧,过些时日我便开一所学宫,里面会讲授些道法,届时他将是第一个学生。”


卫鸿与他说完,便让侍卫将汉子和受伤严重的少年都请进官署,进行医治。


此外,他还派人去延请城中名医,以作防备。


先前他以符箓吊住少年一条命,现在还得缓缓调养才能真正救过来。


进到内室,卫鸿屏退他人,只留下余化及。


他坐在椅子上,余化及站着。


他定定看着余化及,沉默了数息,问道,


“这人是上次肃清安顺道的残余?”


余化及摇摇头,叹息一声,


“他是我一年多里收拢的一百七十三人之一,是骨干,上次肃清,他也做了不少事。”


卫鸿起身,走到余化及旁边,与他并肩而立。


“此人变质得还真是快啊。若今日未曾拿住此人,这些家伙岂不是在一点点掘我等的根?”


他声音中带着点冷意。


哪怕不讲情谊,单讲利益,此事的恶劣影响也极大。


如果官署不能保证承诺的兑现,反而做些巧取豪夺之事,一时来看影响不大。


似乎这块玉最后兜兜转转还会落到卫鸿手上。


他并不会在法物上有所损失。


但试问此事传出后,闻之者谁还敢尽心竭力去荒山野岭、大江大河中去找寻稀少的灵材?


靠卫鸿自己么,靠那几个寥寥的小吏么?


都不行。


如果没有处置好这件事。


腐化蜕变会飞速蔓延,快得令人难以想象!


不用过去多久,卫鸿能取得的资粮就会大大减少。


这是可以预见的,也是他所不能接受的。


资粮减少,进境就会延缓。


而这,便会削弱卫鸿在数个月之后的生机。


可以说,这真真切切伤到了他的根本利益,是在动他的命啊!


“我提几点意见。”


卫鸿思索片刻,缓慢言说,


“一、吏员、差役本人及其亲朋好友不可参与灵物的进献一事。


“二、对于赏格极高的物事,加一关摄心问神,务必追溯此物来由。一应赏赐只能落到第一个得手此物的人手中,余者或骗或抢或买,都不作数。


“三、建立起对献宝之人的文书归档工作,定期了解他们的安危与生活现状。


“四、告知众人,澜江学宫不日即成,若有珍物进献,可得入学修道之名额。


“五、若有人行阴私鬼蜮之事,在此间伸手,尽杀之。”


讲完这些话,卫鸿将处置小吏和差役的事情交付给余化及,而后去看那位濒死的少年郎。


......


卫鸿离开后,余化及命人把那几个小吏与差役押过来,开始详审。


不多时,便把牵连在其中的人都弄得一清二楚。


这之中,自然用了些道人的本事,有些手段较为残忍。


连根带泥把渣滓拔出来后,余化及走到那小吏身边,居高临下俯视此人。


他淡淡言道,


“你自己体面吧,不必让我动手。”


那小吏趴在地上,面庞被涕泪糊满,


他吃力问了句,


“罪人自知必死,也不敢贪求宽恕,只是我那老母长居乡下,也并未得我多少好处,她......”


小吏说道此处就不再言语。


他哀求地看向这位曾经将他自泥涂中拔擢的贵人,现在冷漠而森然的仙师。


余化及微微点头,示意已然知晓。


那人得了授意,心中顿时释然。


他向余化及道了声谢,挣扎着爬起,将外衣抛过房梁,系一个结,而后就吊死在此地。


......


卫鸿行到安置少年的屋舍,推门一看,里面有数人在忙活,俱是被请来的医者。


他人的老父呆滞坐在床边,似乎魂飞天外,与俗世隔绝。


这人伤得很重,幸而此地调拨了些赵极炼制的好药,又有少许灵药能给此人用上,这才救回来。


耗用些许灵材之事,卫鸿并不吝惜。


信义的建立是难事,破坏起来却简单。


卫鸿前些时日积攒下的些许信誉,可不想尽数倾覆在此事之中。


救得这一人,此次事件的人心损失就可挽回不少,乃是千值万值的一笔买卖。


耗费个把时辰,少年的命总算稳住,接下来要养回来就无甚难处了。


于是卫鸿离开这里,叫来余化及问询。


“那人及其党羽怎么处置的。”


余化及低下头,回应道,


“罪魁祸首自尽,从者皆杀。”


卫鸿闻言点头,余化及并无因着些许情分包庇此人,处置还算得体。


他嘱咐一句,


“斩其首,悬之城门。张榜诉其罪状,以此惩前毖后。”


“是!”


处置了这件事,卫鸿踱步到存放灵材的房间,静心养气,继续观览道书。


做事与修行一般,同样有种种未曾遇见的碍难,今日之事亦是一教训。


闲暇之余,他思忖着今日得失,


“人性之中的善与恶,处事时都应该纳入考虑,须得做一些预备以遏制糟糕情况的发生。”


他不禁问自己一句:人都有贪欲,凡民的贪欲他处理起来不难,可修道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