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1980我的文娱时代 > 第49章 安南猴

第49章 安南猴

作者:威馆长 返回目录

春节到了,但是燕京城的氛围感觉还不如后来呢!


大街上还是能听到炮仗声的,只不过没有大片大片的。


春联还是没什么人贴,大家都怕当了出头鸟。


大过年的,别给自己找不自在了。


一大早上,大春穿上新衣服,就来给夏爸夏妈拜年了。


大春一进门看到人,当场就要跪下磕头:“夏叔、韩姨,过年好!”


夏爸连忙把长得人高马大的大春扶住,“可别的!过年好、过年好,这是红包!”


夏爸夏妈一人给大春包了一个五角的硬币。


大春笑的跟傻子一样!


夏天看不惯他一脸“又要到饭了,兄弟们~”的表情,嘲讽道:“男儿膝下有黄金,你能不能稍微克制一下?”


大春一听,就来劲了:“我自个儿波棱盖儿下的黄金,我乐意换点钱花,不犯毛病~”


夏天:“你这幅无耻的样子,跟谁学的呢?”


“跟你呗!”


夏天没话说了——好像真是跟我学的?!


造孽呀!


……


窗户上贴上了大春妈剪的窗花,因为是羊年,所以剪的三羊开泰,倒也增添了一点喜庆。


快晚上的时候,夏天蹲墙头上喊大春:“大春?大春!快来,有攒劲的节目!”


大春一听有节目,屁颠屁颠的跑了出来,跳墙来到了夏天家。


此时,小彩电上放着“迎新春文艺晚会”!


这台晚会颠覆了过去大段的宣传口号和新年贺词,大胆的安排了当时少见的交谊舞!


夏爸夏妈看着都觉得惊奇!


这年头跳舞也不是什么“正当举动”啊?


可想而知,明天肯定有不少人讨论这个。


而且在晚会中,出现了《祝酒歌》。


这首歌很快就会成为了当年最流行的歌曲,红遍大江南北。


夏天印象里,第一届春晚好像还得几年呢?


不过很快他就从天启中得到了一些信息。


这台晚会是由央台文艺部歌舞组导演邓在军和杨婕共同执导,采用了“春晚”一直使用的茶话会形式。


算是春晚的前身!


这其中有一個名字,夏天很熟悉……


杨婕导演?那不是《西游记》的导演吗?


也是,能成为四大名著电视剧中唯一的女导演,肯定不一般。


在拍摄西游记之前,肯定已经做过很多工作,出过很多成绩了。


实际上杨导好像还给伟人做过摄影师呢!


看过晚会之后,已经到了家家要煮饺子的时候了,大春爸已经扒着墙头喊大春了。


要是平时,就让大春在这吃算了,但今天过年,肯定是不能够的。


夏家没有什么守岁的习俗,加上夏天不喜欢熬夜,担心影响自己长身体~所以早早睡了。


一觉醒来,79年就正式到来了!


大年初一,一般不走亲戚。


再说了夏家两边都没什么亲戚在,倒是夏爸有一些战友在燕京,逢年过节夏天要跟他爸去拜访一下。


但就是在这不怎么出门的大年初一,已是将近75岁高龄的总设计师去了鹰酱家,开始了为期9天的访问之旅。


一直到了2月5日,圆满结束访问。


这一方面是展示了我们改开的决心,另一方面也代表着对安南猴子的自卫反击开始了!


在两年前,安南猴就在毛熊支持下开始在边境疯狂挑衅。


所以这一举动,是有巨大意义的!


2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评论文章,正式宣告将与安南猴子的战斗。


3月4日我们宣布撤j——虽然有鹰酱牵制毛熊,但还是要速战速决,避免毛熊在北边动手。


不过曾经我们援助你的,全都要拿回来。


曾让鹰酱因咱们震慑导致不敢越线,而得以保存的工业基础重新归零。


虽然咱们撤回来了,但往后十年,咱们把各路人马拿来操练十年,几乎放干了猴子血。


……


2月20日,夏妈带着夏天,借着歌舞团的光,欣赏了刚刚完成的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


这取材敦煌壁画和丝绸之路的舞剧之中,还有后世著名的“反弹琵琶”舞姿!


后世的夏天对于什么舞蹈、歌舞那都是嗤之以鼻的,觉得都是小品之类作品中间做缓冲的。


但《丝路花雨》却带给了他巨大的冲击!


说实话有点词穷了,那种美感和震撼,真是不好用语言和文字形容!


这个年代的舞台,是纯粹的艺术舞台,只有最巅峰的作品,才能荣登。


而且这年头很多大师和艺术家,那都是全身心的投入和奉献,不求回报那种。


像是这《丝路花雨》团队,在敦煌等地考察了数年,最终才得以把这一部作品展示给世人。


《丝路花雨》的演出,很快形成了轰动。然后开始受邀去国外表演,开始轰动国外。


而《丝路花雨》的出现,也代表着10亿人看8个样板戏的时代结束了。


文艺舞台迎来了阳光明媚的春天。


同时,开国初被关闭的农hang开始恢复。


夏天还从天启中得知:3月中hang会从人hang中分离出来,8月建hang从财Z部分离出来。到时候四大hang就齐了!


在2月,还有一件大事,就是知青的大批返城。


去年12月底就开始了,但有能耐回来的毕竟是少。


过了年,返城才是正式的。


当时初高中整整六届同时毕业的情况,也就是老六届。


加上后来那些年,这得是多少人啊!


据不完全统计,仅79年安置返城知青达760万,此后又陆续返城约300万。


由于各种原因滞留农村的知青还有数十万人。


为了能够返回城市,不知道上演了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给人的影响是一生的。


这也让上头决定允许闲散劳动力从事个体劳动,发展个体经营。


这一年会颁发第一张个体工商户执照,而到了年底,执照就已经颁发达到了10万张了。


风起云涌,等待我们的挑战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