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1980我的文娱时代 > 第175章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第175章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作者:威馆长 返回目录

四月一日一大早,夏天就蹬着自行车到了圆明园了。


这里怎么说呢,现在就是荒地、杂草、残垣断壁和巨大的石头残柱……


边缘的一些地方,有被开垦出来的小菜园,有大片大片的水域,一人来高的芦苇成片的遮挡视线……


一条南北贯穿的土路,窄窄的不知通向何方……


不知道的还以为来到了什么荒郊野岭呢!


西游取经路上都得加紧小心,不敢逗留的地方,怕有妖怪。


自从被八国联军一把火烧毁到现在,已经一百多年过去了,埋藏在这荒草和土层下面的是百年耻辱。


它虽然被掩盖住了,但它依然在每个人的心头。


开国之后,周对梁思成说:“圆明园遗址要保留,地不要拨用了。帝国主义把它烧毁,以后有条件,我们还可以恢复嘛。”


前些年圆明园管理处正式成立,现在大概七八十人,自己动手盖了三十余间办公、生活及管理用房,并且开始植树。


要不然现在夏天眼前的景象恐怕更加荒凉。


到现在园内有7个生产队、270户居民、20多个聚居点及2000多名居民。


去年圆明园遗址规划为遗址公园,今年已经开始试图恢复院内水域——福海了。


不过至少培训班的住址还算不错,是公园管理处的一个小招待所……就在圆明园西洋楼大水法残石后面。


一个全是平房、小有庭院的几排房子。


因为要招待三十多号基本确定有角色的年轻演员,所住宿条件一般,四人一屋——不,他们还不是演员,这些人中有过演绎经历的是非常少的。


夏天到的时候,剧组人已经到了很多了。


不过王导没来,他还在“闭关”呢,关于剧本,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呦,邱姐来的早啊!”夏天跟一位女同志打招呼。


“来了?”邱佩宁轻声打了一个招呼。


她是燕京战友歌舞团的,机缘巧合,来《红楼》剧组当场记。


不过让人印象更深的,是以后在《西游记》中,她演嫦娥~


“芹姐也忙着呢?”夏天跟史岩芹打招呼,她在剧组负责服装。


当初她听说红楼要开拍,直接坐火车来京,找到王导毛遂自荐……


史岩芹见到夏天,立马高兴起来:“你看看,这个颜色怎么样?”


在认识史岩芹之前,夏天都不知道,自己居然在服装设计领域还有点知名度!


他是在小瞧了那场跟皮尔卡丹唱对台戏的“劳动服装展”了。


按照史岩芹的说法,基本上有办法的服装设计师,都会想办法搞到那场“劳动服装展”的一些照片。


毕竟在夏天之前,国内没有搞这东西的,就连服装设计这个概念都很模糊。


夏天这个带头作用,可比他想象的重要多了。


所以史岩芹总觉得夏天能给出点建议!不给不行那种!


也是前两次聊天,史岩芹犯愁剧中角色的服装配色。


夏天就说了一句:“颜色都不都在人名里吗?再就是根据情节,温馨的就用暖色,悲凉的就用冷色,大概就这样吧!”


一句话把史岩芹说的是心花怒放,就跟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一晚上没睡觉画了三十多张设计稿!


也是一个极品卷王!


现在她让夏天看的,就是剧中宝姐姐的一套服装,书中写的是“蜜合色”,那清中期的用词,现在也不知道是个什么色儿啊~


史岩芹琢磨的脑袋疼。


夏天提醒她:“书里提到宝姐姐的衣服是半新不旧的,所以她的衣服颜色必须中庸,而不像凤姐一样太显眼。另外,蜜合好像是中药用语。中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入作为黏合剂的炼蜜,混合制成丸子,称作蜜合丸……要不你试试蜂蜜加朱砂?”


现在史岩芹就是尝试了“微黄而带红”,让夏天看看效果。


夏天看了之后直点头——和自己印象中电视剧里宝姐姐那身颜色非常近!


而邱佩宁就在一旁安静的看着,不说话。


这时摄像师李耀宗走了进来,他是前些日子才被王导找来的。


本来他是不来的,因为这电视剧要拍两三年,他正处对象呢,哪里愿意?


结果王导这个时候就非常灵活,直接让他把对象也带来,加入剧组!


他一进来也不管其他两位女同志,自顾自的拉住夏天:“天儿,我觉得你说得对!还真就不能太多用中景,要多用近景特写啊!”


这是上次俩人关于镜头和摄影的一些讨论。


毕竟夏天现在也是“导演系的优等生”啊!


专业知识,还是人家摄影出身的李耀宗更强,但夏天提出了一个他无法忽视的问题。


“宗哥,我觉得咱们不能光考虑拍摄,还得考虑上映。”


“咱这是电视剧,观众们家里的电视清晰度有限,不是电影院荧幕。平光反而更适合现在的电视。”


“而十二寸到十六寸的小屏幕,中景恐怕看不太清效果。恐怕得近景特写,直接镜头直接怼到脸上,甚至只保留眼睛部分。当然这样对演员的演技,尤其是眼神的要求就比较高了。”


看着被李耀宗拉走的夏天,史岩芹道:“嘿,他还真受欢迎!”


邱佩宁点了点头。燕京人谁不喜欢夏天呢~


……


很快到了中午,邓洁背着一个包,手里还拎着一个包,沿着土路往前走。


她从川省而来,可谓是远隔千里了。


按照介绍信,她只知道招待所在这里头,可这里也太大了!


荒凉的像是野外,这往哪走啊?只能沿着土路往前走。


就在这时,她隐约的听到了有人弹吉他!


然后就传来了歌声:“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这是一个有些沧桑,但是却很难分辨年龄的声音!


而且这个旋律,跟前几天播出的《红楼梦序章》里的好了歌,完全不一样!


这个是吉他伴奏,带着点港T流行音乐的那种感觉!


不由自主的,邓洁就跟着歌声走了过去。


就一个转弯的时候,她就看到了那一溜小平房和简陋矮墙的院落。


而在招待所门口,一个年轻人正抱着吉他……星眉剑目非常的俊美!


他留着乌黑浓密的长发,盘在脑后,被一根木簪子插住,四月初却穿着长袖衬衫,显得很清凉。


当时就有两个词出现在邓洁脑海里:芝兰玉树,赏心悦目!


她稳了稳心神,上前问话:“同志你好,我叫邓洁,请问这里是红楼培训班吗?”


夏天抬头看了一眼——竟然是凤姐/宜妃娘娘。


邓洁长着一张鸭蛋脸,一双丹凤眼,皮肤不是很白,个不高但面带笑意,很沉稳。


“你好邓洁同志,这里就是红楼培训班,我是夏天,也是培训班的一员。”两人握了握手。


夏天带路,带她去报道。


路上邓洁还说呢:“走进了大半天都没看到人,也不知道招待所在哪儿,都把我走方了!”


嗯,四川话方了就是慌了~


夏天点头,了解,这里是偏僻了点——王导这简直就是搞了个戒网瘾中心啊!


邓洁还是很健谈的,而且稳重。


她今年26岁,比其他演员可都大不少。


把邓洁交给培训班其他人,夏天道:“你们忙着,我去弄个指示牌,省的别人也找不到!”


就在夏天打算把写好的一张纸贴到路边树干上的时候,第二位也到了。


“你好,你是夏天吧?”来人直接伸手跟夏天握手。


“我是袁枚,黄梅戏演员。你在春晚上唱的太好了,不输专业的黄梅戏演员了!”


84年春晚的影响力已经开始显现了,尤其袁枚和马兰是并称黄梅戏五朵金花的人,自然更加关注。


她关注马兰的时候,也关注到了和马兰合唱《夫妻双双把家还》的夏天了。


她们五个是一个班的,81年被选中赴港演出,连续八场,后来就被称为五朵金花。


袁枚的保留剧目是《天仙配》,而她在剧中饰演的是思凡下嫁、不恋天宫繁华的女主角七仙女。


《夫妻双双把家还》就是根据《天仙配》创作的。


实际上,现在全国认识夏天的人,已经开始越来越多了。


把一脸好奇的袁枚也送到招待所,夏天终于把那指示牌贴好了。


然后陈小旭就来了,比起前两位,她的行李就更少了。


陈小旭小脸,身子骨也瘦弱,简直像个中学生。


现在还春寒料峭的,也就夏天穿着薄衫也不冷。


小旭身子骨不好,自然穿的多。


她穿着黑色呢子料的唐装风格小夹袄,显得肤色很白,梳着一根辫子乌黑油亮,摆在身前。看到夏天她还带着有些羞涩的微笑,有一种很清冷的感觉。


“你在干什么?”她问。


她认出来了,夏天就是当初面试时让自己留好车票的男同志。


“呦,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夏天开玩笑道。


陈小旭被逗笑了,连忙伸手遮住嘴。


夏天让开一边,让小旭看到自己贴的指示牌。


“现在来的人多吗?”她问。


“你是第三个。”夏天带着她往招待所走。


没走两步,夏天就忽然回头,他听到不远有人说话。


果然,身后不远又一个人来了。


“你们好,请问红楼培训班怎么揍?”她远远问道。


嗯?这普通话怪怪的~


感谢空幽居士的100点打赏!


打成了控油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