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华娱,从电台情歌到天王巨星 > 第13章 ,电台的传播力

第13章 ,电台的传播力

作者:猫声依旧 返回目录

“赵姐,前两首歌你都没流眼泪,怎么这首歌哭得这般惨?”


“这句‘直到和你做了多年朋友,才明白我的眼泪,不是为你而流,也为别人而流’太戳我的心了。”


演播厅。


赵雪哭成了个泪人。


伍洲同和张忠还好,眼睛虽然也是红红的,但把眼泪忍住了。


伍洲同安慰赵雪道:“小赵,生活还是得继续过下去,命运的安排我们无法更改,但我们也要学会去释怀,去和曾经的自己和解,微笑着释怀走向下一站,人生嘛,不过就是一场修行而已。”


“伍哥,我明白的。”赵雪吸了吸鼻子,转看向沈浪,道:“小沈,你这首歌,今天晚上不知道要唱哭多少人。”


张忠跟着道:“我都不敢想后面的六首歌得多感人,和催泪。”


一张专辑若想长期卖好,除了主打歌和打榜歌,其它歌曲至少也要一定的可听性。


整体不至于太过拉胯,才能让普通大众掏腰包去买磁带或者CD。


在音乐人才辈出、音乐专辑井喷的年代,以及这种十分苛刻的筛选机制下。


最后能够杀出重围的歌手,不是歌唱技艺高超,就是风格独树一帜。


言而总之,一个歌手,一首歌曲,靠实打实的实力和质量才能被记住。


沈浪挑的这些歌曲,每一首都是可以放在一张专辑中作为主打歌的。


可以想象,整体的实力和质量有多强。


销量10万?


怕是止不住。


——————


——————


第二天,周一。


原本是沈浪的休息日。


但他早早就来了广播大楼。


不是加班,是来台里的录音棚录歌的,金海那边已经交付了三首歌的伴奏。


很巧,在楼下碰上了主任杨林。


“小沈,专辑主打歌非常好听,给我女儿听哭了都。”杨林微笑着夸了沈浪一番。


“主任过奖了,都是为了我们的这张专辑。”沈浪一本正经的说。


心里却想。


你还笑呢?


你女儿听《十年》哭,是不是该想想……


“对了,你这边的进度怎么样了?”


“工厂联系好了,等母带制作好立马送过去,预计月底就能铺货开卖。”


“嗯,不错。”


杨林问这个,也为了能向上面汇报。


沈浪跟工厂那边谈好了,用他们的销售渠道,虽然没有出版社或者唱片公司的渠道好,但也够用,起码是覆盖到了全国二十几个大城市。


聊着聊着。


来到他们的楼层。


刚进门。


“主任,沈浪,你们来得刚好,昨天的收听率出来了。”


“情况如何?”


“全节目的收听率飚红!”


“我们《零点乐话》呢?”


“你猜猜。”


“过20%了?”


“何止啊!峰值都已经来到了36%!”


“……”


……


惊!


这不仅是让《零点乐话》重铸辉煌,更是拿到了台里第四好的收听率成绩。


别看只是第四,这已经非常厉害了。


第一、第二、第三是《华夏歌曲排行榜》年度榜单公布的时候创下的。


因为事关歌手的歌曲排名,无数粉丝硬生生给收听率堆上去的。


而沈浪只是一个人,一首歌,且是凌晨的节目,要高收听率的难度更高。


“不枉你们冥思苦想出这个点子、以及你自己那卓越的音乐才华的发挥,总算是有所收获了,再接再砺,争取更上一层楼。”


“谢谢主任,那我先去录音棚了。”


“去吧,那边我已经打过招呼了。”


沈浪去工位放了包,便来到台里的录音棚。


母带的制作,录歌是较为重要的一环。


如果录得不好,即使你唱的好,歌曲写得好,效果是大打折扣的。


所以,一个好的录音棚是必备条件。


首先,硬件是决定录制质量的关键,包括录音声场环境与录音设备硬件,一家正规的录音棚里的设备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而好的设备能够提高录制歌曲的质量和效果,使得最终的作品更加完美。


同时,录音师的技术能力也是影响录音效果的重要因素,需要了解声音的特性、音频信号流、混音技术等等,一个好的录音师可以让录音室发生的每个声音被妥善清晰捕捉,留下最好的姿态。


沈浪前世是音乐老师,带不少学生去过录音棚录歌,对设备、对录音师都有一定的了解。


台里的录音棚,或许无法跟那些最顶级录音棚相比,但也属于一二梯队的。


职业歌手用来录歌,完全够用。


“等待良人归来那一刻,眼泪为你唱歌……”


“圈圈圆圆圈圈,天天年年天天,的我……”


“那女孩对我说,说我是一个小偷……”


……


三首歌,一天下来,全部录好。


在这期间,沈浪又有深刻的感受,似乎唱功也跟记忆一样,因为穿越而加强了。


为什么?


以职业歌手来说,在正式录音前除了自己平时多练习多思考外,还要经常“磨棚”。


意思就是,我还没有准备好,我要先长时间的在棚里练习,因为棚里的设备能反馈到好多声音的细节,待一切准备完毕,才开始正式录音。


而且,一般除了歌手和录音师之外,还会安排有一名或者多名负责监棚的音乐监制,目的是找出演唱中的不足,把握好歌曲的情感等。


所以,正常录一首歌,至少需要6~8个小时。


沈浪8个小时录好了三首歌,又快,又准,又好。


“后期制作麻烦您了。”


“不客气,这是我的工作,况且我是你的粉丝,给你制作歌曲是我的荣幸。”


沈浪没想到录音师还是他的粉丝。


这感情好。


后期制作肯定是加倍用心的。


专辑完成了三分之一。


MV?


这次就算了,为了省钱,沈浪没有选择拍摄。


就发行磁带和CD,没有MV不影响,正好VCD和DVD的价格也贵。


等后面赚到钱了,再补拍,补发。


——————


——————


与此同时。


燕京音乐广播的热线电话又又又被打爆了。


全是要点沈浪的《十年》的。


昨晚的《零点乐话》有上千万的听众收听。


这个传播力度,比起常规的海报、宣传单、签售会这些可大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