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帝秦设计师 > 第222章 从地区走向国际

第222章 从地区走向国际

作者:买土拨鼠的松鼠 返回目录

“首先是大秦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此战得胜,诸国看到大秦之强,其等会惧秦、敬秦,或是慕秦,但不管何种,都会让大秦与其等往来时,比以往更顺利。”


李念笑道:“像大秦以往要同某些国邦建交,同他们贸易,有些国家可能会推脱,觉得我们凭啥要和你大秦建交,非得要买你大秦的东西,不买不行?”


“但这一战后,还真就成了不买不行,他们会想东胡、月氏连点水花都没扑腾起来,就被大秦灭了,要是他们不顺大秦的意,大秦会不会向他们也出兵?”


“此虽是在恐吓威慑他人,但带来的好处却实实在在。这种影响力不只在贸易方面,大秦强大,其等自然而然会将大秦视为首领,当他们彼此间有纠纷,要找另一国帮他们裁断,其等会找谁?”


冯去疾道:“很可能会找大秦帮其等裁断纷争,或是让大秦提供场所让他们各方会谈。”


李念点头道:“正是如此,诸位别觉得这好像是小事,实则不小,这会让大秦在诸国间拥有极重的话语权,大秦可以之组建起属于大秦的国家级势力联盟。”


“世界很大,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大秦没可能靠一己之力将整个世界全部占下,因此必须得团结一批‘盟友’,大秦可分享一些利益与其等,但其等要为大秦所用,如为大秦征战那些不服从大秦所建立的国际秩序的国邦部族。”


李念也想让大秦扬帆四海,将整个世界都变成秦土,但光靠如今的大秦,甚至就算日后大秦技术进步,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也很难做到。


“这个联盟可称为‘秦约’,大秦当身为‘秦约’的首脑,陛下要是不喜欢这个称呼,可之后再想一个。”


“请陛下和诸位注意,这个联盟不是一个松散的联盟,想进就进,想退便退,而是一个有严格规章制度、用以为大秦构建国际秩序并对之进行维护的政治经济军事联盟。跟以往六国伐秦时,那种松散的联盟可不一样!”


“‘构建国际新秩序’是指由大秦作为发起者,与其他国家共同为国与国间该如何往来,该怎样交流定下规矩,比如国与国之间交流当用雅言作为标准交流用语,再如国与国间进行贸易,须用大秦的钱币结算。”


“这些将被写进联盟的规章制度中,凡参与联盟的国家都须遵守。简言之,便是由大秦为其他国家立规矩!”


听到此处,始皇和王绾等人都已明白,这是由大秦制定规矩,其他国家要在大秦定下的规矩中行事,其中的好处显而易见。


“‘并对之进行维护的政治经济军事联盟’,方才已说过,大秦现今占不了整个世界,也灭不完世界上其他的部族国邦,在这种情况下,建此联盟、定立以大秦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就变得很有必要。”


“但这个联盟,大秦所建起的国际秩序,不可能所有国邦部族都会甘心遵守,而且入联盟也有条件,不可能让所有国邦都入。”


“当有国家部族违背大秦建立的国际秩序时,大秦便可通过联盟对这些国家部族进行打压,如让联盟中的成员不与其贸易往来,乃至出兵征讨。”


其实就是拉拢一批国家部族,结成一个以大秦为核心的利益联盟,然后对非联盟成员的国家部族进行打压。


这是在大秦没法吞并所有国家部族,将整个世界占为秦有的情况下,一种让大秦增加利益、扩大影响力的极好方式。


冯去疾道:“所以要加入这个联盟,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得和大秦有共通处?”


李念笑道:“当然,否则如何称得上‘政治经济军事联盟’,大秦要分与参与联盟的成员的一些好处,如在政治方面,大秦可对联盟中的成员国承诺将帮助其等维持国内政局稳定……”


始皇、王绾等敏锐领会到这“帮助”二字的妙义,到时某些成员国成为大秦的目标,大秦也可利用这一条“帮”他们。


“在经济方面,当予以一些优待,如大秦售卖给其等的物品,相较非成员国可价格更低;在军事方面,可让大秦为其等训练军队、提供一定的军事装备,若成员国发生战争,必要时,大秦可出兵相帮。”


“但得到大秦好处的同时,其等也必须遵守大秦定下的规矩,不可有违。”


众人也懂了为何要在这一战后才去做这些,因为早前诸国虽闻东方有秦,是一强国,然只闻而不见,今大秦平东胡、定月氏,大秦的强大实力已向诸国彰显。


有强大的实力背书,诸国才会愿意服从大秦安排,才会相信大秦有能力办成这些事。


李念接着道:“组建这个联盟的好处,将使大秦向整个世界的发展推进变得更顺,像大秦要布局西域,若乌孙加入这个联盟,成为成员国之一,便可让乌孙提供助力,让大秦迅速在西域站稳脚跟。”


大秦一个人干不了的事,可以拉上一群国家去干,大秦不好干的一些事,也可以指使这些成员国去干,大秦在背后做推手即可。


像有些地方与大秦隔得太远,若大秦亲自前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太多,便可推动一些较近的成员国前往。


“国际性强国和地区性强国有很大不同,此战后,大秦将从地区性强国向影响力极广的国际性强国迈进,今后不仅要考虑国内诸多事宜,也得考虑在大秦外与其他国家部族之事。”


闻言,始皇和王绾等点了点头,确实能感受到这种不同,比以往更具有挑战性,面临的情况也要更加复杂。


但大秦不会退缩,大秦必要成为国际性强国,而非一个闭锁的地区性强国,使世界皆知大秦之威,使诸邦皆闻大秦之名。


李念笑道:“这种国际性组织可以不只组建一个,可建立多个,像我方才所言的‘秦约’为政治经济军事联盟,也可单独建立经济方面的组织,甚至可以其他名义建立国际性组织。”


“如以‘竞技’为由,建立一个国际性组织,约定每多少年,诸国可派遣使团到某国某地举办竞技盛会,比试长跑、跳远、跳高等;再如以‘救死扶伤,扶危济难’为由建一组织,当某国发生灾难,可派遣人员到其处支援。”


李念并不是真让大秦建立这些组织,而是让始皇等人明白这套玩法可以怎么玩:


可以用各种理由建立与大秦有利的国际组织,当原本所立某个国际组织对大秦无利,甚至有害时,便可将之取缔,重新立一组织,而且这些组织所打名号和其于大秦的实际用处可以不一致,看似对大家都有利,实则更利于大秦。


始皇等人转念便明白了李念的意思,懂得了其中的弯弯绕绕,此法若能用好,将极利大秦。


李念道:“但要做到以上,有一条件必须达到,即大秦足够强,能震慑诸国,使其等能认可遵守大秦建立的国际秩序!”


“如果真能建立以大秦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大秦既是秩序的制定者,又是参与者,所能获得的好处,不言也可知。”


李念所提出的看法,是王绾几人未曾想到的,他们想到的更多是此战后对大秦国内的影响,而李念却提出的是对诸国,大秦应该趁这一战之胜,对外如何操作。


那成立国际性组织,构建国际性新秩序,给王绾等人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原来对外邦诸国可以这么干!


这不是王绾等人智慧不足,而是时代局限性限制了他们的想法,李念今日为他们点破了这层:


李念所讲的国际秩序比藩属朝贡体系更妙,在这种秩序下,能更为加深大秦与诸国间的联系,让大秦对诸国产生更大的影响,藩属朝贡虽在表面更光鲜体面,但能取得的实质好处不如此法。


李念的方法一旦达成,大秦将一跃为诸国之首、诸多国家的核心,让其等为大秦所用,成为大秦做事的工具,而且只要这种秩序能稳固下去,这种状况也将一直持续。


当然,前提是大秦始终保持强盛,不被其他国家超过,才能一直为诸国的领头者!


李念又道:“此战对大秦的影响是从外至内,是对大秦外的诸国造成影响,然后因为对在外诸国的影响,再影响到大秦国内。”


“诸国被影响的结果,方才已为陛下和诸公讲说,也讲了大秦要在这种影响变化下,大秦可以怎样走出下一步。现在便为陛下和诸位讲说对大秦国内的变化影响!”


“这种变化影响,以陛下和诸公之智,必能想到,像与我大秦建交的国邦和部族将会变多,来我大秦的异邦之人会增加。”


“如在组建我说的‘秦约’之后,‘秦约’组织的成员国会同我大秦来往更为密切,其等会派遣更多人到大秦留学,学习我大秦的先进技艺和学识,其等会派来更多商贾到大秦贸易……”


“总而言之,到大秦来的异邦人会更多,去往异邦的大秦百姓也会更多,这自然会对大秦产生冲击。接下来,臣将从多个方面为陛下和诸公讲说。”


李念讲说起来:“在政治上对大秦的影响不会太大,倒是大秦会反过去影响其等,其等很可能会学习借鉴大秦现有的制度。”


这点在华夏历史上已经证明过,华夏周边的国邦大多都受到了华夏文化的影响,模仿华夏的政治制度,学习华夏的文化。


“在律法上对大秦的影响会很大,不是其等律法对大秦的影响,而是因到大秦的异邦人变多,去异邦的大秦百姓变多,大秦现今的律法未必再适宜。”


李斯在朝会上讲过这点,但王绾几人未与李念说,想听听李念有何看法。


“像异邦人在大秦犯罪,对其判罚处刑,是该与大秦百姓同等,还是加重处置,亦或相对减轻?再如现今秦律中,大秦百姓去往异邦不甚容易,但在之后,是否要放开限制?如若放开,要放多开?”


“再如与诸国往来增多,会有新的事物传入、有新的事情在大秦发生,也将会催生出一些新的犯罪方式,对这些犯罪方式,又该以怎样的律法予以惩处?”


除非大秦闭关锁国,不与外界相接触,只关起门自己玩自己的,否则这些是必会发生之事。


“再是国家安全,更多异邦人到来,更多大秦百姓走出国门,对大秦的国家安全也会产生冲击,臣所指的国家安全不仅是直接军事方面的安全,也包括文化思想、技术外泄方面。”


“异邦人到来,肯定会将他们的思想观念、生活习俗带入大秦,尤其是神灵宗教方面,譬如孔雀国的耆那教、佛教、婆罗门教,该怎样防范,使大秦不被影响?”


“其等见大秦技艺更优良先进,必会生学习之意,若直接学,学不到,定会以各种手段学习,大秦要如何防止技术外泄?”


“这些虽未直接从军事上威胁大秦到安危,但同样和大秦的国家安全密切相关,外邦宗教流入会改变大秦百姓的思想观念,大秦技术外泄会使外邦实力增强,使其等对大秦的威胁增加。”


始皇、王绾等人都在思索,李念未停,继续道:“再是经济方面,大秦朝国际性强国变化,与诸国贸易往来频繁,也将对大秦原本的经济结构、税赋结构产生较大影响。”


“譬如贩卖到大秦的牲畜变多,将使大秦境内的肉食价格下降,受此影响,大秦百姓蓄养的牲畜还能卖得出去?即使仍卖得出去,能卖到他们想要的价钱?”


“经过异邦牲畜的冲击,还会有那么多的大秦百姓愿意蓄养牲畜?”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明显的:异邦卖过来的牛羊如此便宜,那还养个什么?


养了也无利可图,不如直接从外邦买,又便宜又好!


短时间内,看起来这种“自己养不如从外邦买”的方法更好,可从长远看,这会打击到大秦的牲畜养殖。


万一某天,外邦不把牲畜卖给大秦,大秦将会被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