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 > 第217章 单行本与电影票

第217章 单行本与电影票

作者:紫苏叶知道 返回目录

夏季的雨水,总是绵延多日。


情绪变幻莫测,如人到中年的妇女。


时而狂风骤雨,时而阴雨绵绵,时而乌云压顶……


不过有一点好的,便是气温降得很快,空气十分凉爽清新。


让人有种从闷热乏味的房间跑出去淋雨的冲动,正如夏日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


“滴答滴答~”


错落有致,紧密排列黑灰色瓦片一片片嵌合在一起,将整个房顶遮盖住。


瓦片下方,则铺着一层塑料布。


双管齐下,将雨水挡住。


清澈的雨水落在瓦片上,顺着其中间拱起的弧度向两侧滑落,顺着房屋的斜坡子屋檐滑落,一滴一滴,绵延成线。


“啪嗒!”


一注雨水打在窗沿的红砖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四溅的雨水带着细小的灰尘散落四处。


不少雨滴就落在正坐在书桌前,一手拿着钢笔,一手托着脸颊下巴的俊美青年脸上。


“嘶~”


程开颜从沉思中醒转,被忽如其来的冰凉雨水一惊。


这场雨已经下了两三天,依旧没有停滞的迹象。


原本蔚蓝的天空变得灰扑扑的,街头巷尾都变得泥泞不堪,只有大路上才会好一些。


“也不知道晓莉准备得怎么样了,考试的话肯定没问题的吧?”


距离那天下午他将刘晓莉送回北师大教师大院后,两人已经有两三天没有见面了。


不出意外的话,刘晓莉已经开始训练好几天了。


隔壁家的王樯阿姨下班后来家里来串门的时候,时不时谈到她最近的动向,说训练得很好,考试应该没问题,最后还问程开颜要不要去北舞看看?


程开颜婉拒了,担心打扰那姑娘训练,不过还是委托她帮忙转达一些话,大多是鼓励和叮嘱。


比如训练后穿好衣服,不要吹风,免得感冒生病了之类的话。


原因不止这一个,他最近在写稿子,但写得比较艰难,不过他倒不急于一时将这篇写完。


索性在卡文写不出来的这几天,抽空把《情书》的剧本进度往前推了推。


没什么灵感,剧本倒是写得挺顺手,半小时前他就将剧本收尾,写完然后坐着发呆。


“静极思动,出去转转散散心,顺便把剧本交了。”


想到这里,程开颜起身伸手探出窗外,过了半分钟,才有几滴雨水落下来。


这会儿雨很小,时有时无,不用担心打湿衣服。


他将桌上的剧本按照顺序整理清楚,塞进公文包里出了房门。


随手在鞋架上拿了件雨衣,就推着车出门去了。


校尉胡同虽然是大胡同,但胡同里的道路依旧稀烂,字面意思上的稀烂,


这条路整体由泥沙,陷在在泥沙里的碎石头,少量青石板砖构成。


平日里路面坚硬结实,可以走车,但到了下雨天情况就变得糟糕起来。


巷子里的路在雨水的冲刷下变得泥泞不堪,路面四处散布着车辙和行人的一深一浅的脚印。


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水坑星罗棋布的分布在路面上,坑中的积水在行人来来回回的践踏下早已失去了原本的模样,变得浑浊不堪。


“想要富,得先修路!”


程开颜小心翼翼的在路上踩着车,避免车轮带起的泥水溅得过高,弄脏衣服,心里冒出一句话来,这是后世的至理名言,用在这里也不为过。


甩甩头,骑车朝着大路上走去,路面一下子好了很多。


由于不急着去北影厂,程开颜就在街上转了转,买了点小零嘴放兜里,边吃边骑车。


不一会儿功夫,转到了人文社这边。


门口的门卫还是上次那个,看到程开颜的身影停在玻璃窗前,门卫挥了挥手,然后就让他进去了。


暑假,杂志社自然放不了假。


说起来他和人文社还有件事没了解清楚,即《情书》的单行本。


上次领了稿费,但征订量却不太清楚。


一路上楼。


来到那间熟悉的办公室,里面挤得满满当当,编辑们吵吵闹闹的,争着什么东西。


还能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说


“别抢,这是第一批,之后还会有的!”


“咚咚!”


程开颜敲了敲门,没人听见,索性就直接进来了。


“干嘛呢?”


他凑在一个站在最边缘扎着辫子的女同志身后,好奇的问了句。


“《情书》的单行本呢,呃呃……”


身材丰满的少妇下意识的转头,瞥见身后近在咫尺的程开颜,俊美清逸的脸庞烙印在眼中,少妇耳根子一热,连忙拉开距离,小声惊呼:“小……小程老师来了?”


说着,二十八九岁的少妇下意识整理了下额前的头屑凌乱的头发,好像很担心形象。


“昂,放假了无聊随便转转。”


程开颜有些好笑的看着这个少妇,他有点印象,好像是人文社校对科的编辑,二十八岁,已婚已育。


“那你来的正好,喏~这是刚校对精修,重新印刷的《情书》单行本,你看看。”


少妇编辑微微一笑,笑的时候露出两颗大门牙。


她踮起脚,指了指被人群包围的茶几上,那一摞纯白色的书籍,然后得意的从怀里抽出一本,在他面前扬了扬。


和上次刊登在人民文学上的封面差不多。


雪山,枯萎的杨树,一个躺在雪原上沉睡的女人。


这次是油画,意境悠远宁静,纯净无暇。


“很漂亮的封面。”


程开颜打量了一会儿,称赞道。


“嘿嘿,那就送给你好了,我再进去抢一本。”


少妇愉悦一笑。


原来她是特意来送印刷样书的,趁机先拿了一本,这会儿办公室的编辑们纷纷对数目不多的样书抢了起来。


“不用了,你留着吧。崔主编呢?”


程开颜摇摇头,没有收下,如果他想要的话,人民文学绝对会送一些的。


“在里面呢。”


两人说话的地方和人群离了一两米,而且在抢书,看书,没人注意到他们两个。


不过很快书分完了,大家也就注意到程开颜。


“开颜,真是稀客啊!你来的正巧,你来看看?样书已经出来了,一号发售。”


崔道怡原本因众人争抢得热闹而不太好看的脸色,在看到程开颜之后顿时笑了起来,坐在沙发上冲程开颜挥了挥手。


这一幕落在旁人眼中,顿时侧目不已,吃味不已!


崔主编这表情变化也太明显了吧?!


川剧变脸是吧?


“看什么看?回去工作!”


崔道怡清喝一声,顿时众人抱着得之不易的书回去工作。


女编辑见状笑了起来,招呼一声转身告辞。


于是沙发前就剩下程开颜与崔道怡二人。


“这段时间你去哪儿?前几天我去找你,发现没人。”


崔道怡没有聊工作上的事情,反而问起了程开颜的事情。


作为江湖四大名编之一的崔道怡,对待作者,就跟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


不过在面对程开颜时有所不同,因为这个家伙年纪太小了,他是将程开颜当做自家子侄来对待。


“去了趟江城。”


程开颜听得出对方是关心,解释道。


“哦~”


崔道怡儒雅的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江城嘛,这是看对象去了。


这小子,是个痴情种子。


随后他就听到程开颜说对象现在跟着到BJ来了。


崔道怡立马笑着恭喜道:“这可是好事啊,年轻人就怕没时间见面,现在在一个城市,证明对方应该是真心的。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


“结婚?您没搞错吧?我们俩连结婚年龄都没到呢,也太早了。”


程开颜有点无语。


这些上了年纪的老头子怎么喜欢问这种问题?


“那倒是,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不是,在我们乡下老家,别说二十岁结婚了,十五六岁结婚的人都不在少数,不过你们都是接受教育的年轻人,观念自然不一样,反正到时候可别忘了给我请帖,给你们包个大红包。”


崔道怡笑了笑,调侃道。


“行啊,我等着您的大红包呢。”


“这样书你带两本回去,另外你猜猜看征订量是多少?你绝对想象不到。”


崔道怡从茶几上拿起两本书递给他,随后眼神神神秘秘的说。


其实他急急忙忙的去找程开颜也是就是为了《情书》单行本征订数量的这个事,不过程开颜不在家而已。


“两万?”


程开颜想了想,随口报了个数字。


征订与预定差不多,而这时候的征订还是先付款后发书的那种。


征订量两三万的就已经算是畅销书了,事实上发售后的总销量一般是征订量的许多倍。


“六万三千五百四十册!”


“这个数量已经很多了!班主任伤痕这两本比你也高不了多少册,开颜!你知道吗,我们社里第一次要印三十万册,后续还会持续增长,这次你真要成畅销书作家了!”


崔道怡声音有些兴奋,不过被他刻意压低了声音。


“还可以吧,呵呵。”


程开颜笑了笑,表情平静。


毕竟有没有版税,卖的再多跟他也没什么关系,最多就是有点虚名。


“你还挺淡定。”


崔道怡看着他,有些感慨。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程开颜已经跑步进入市场经济,一门心思想的是钱。


“还好吧,不过今天也巧,我正好去把《情书》的剧本送到北影厂,顺便过来看看,没想到单行本也要出了。”


程开颜看了眼时间随口聊了几句。


“剧本?情书要拍电影了?”


崔道怡有些惊讶,声音也跟着拔高几分,一时间办公室里的人也没有心思审稿看书了,立马凑了过来。


“嗯,五六月的时候就找到我了,要拍成电影应该还要不少时间。”


程开颜笑着说道,写得再好,所带来的知名度终究是有限的,但一旦影视化,那就意味着破圈,突破文学的小众圈子,进入到大众视野。


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改编的电影一经上映,立刻就成为了那年最具名气的作家。


更何况是在这个文化产物稀缺的八十年代呢,电影,电视剧绝对是比还要吸引人的东西。


“你这说的把我的胃口都吊起来了,情书这种几句画面感的很适合改编成电影,真期待啊!好希望现在就能拍完上映。”


崔道怡很是期待的说。


“是啊!我好期待书中的那个美少年……要是让唐国强来演的话就好了。”


“我觉得他不行,没有那种美到极致的感觉。”


“那周里京?”


“杨在葆?”


“那就更不太行。”


社里的几个女同志就差把国内的几个最出名的男演员都拉出来溜一遍,但总觉得不太符合藤井树的气质。


忧郁,俊秀,优雅,少年意气……


很难找到这样符合的男人。


“猜不出来……哎!我觉得小程老师就很适合吧?!”


忽然一个北大毕业的年轻女实习编辑,指着程开颜说道。


“欸!说的也是呀!”


在一群人若有其事的讨论中,程开颜连忙跑路。


拿着两本书,一溜烟往北影厂而去。


四十分钟后,抵达北影厂,厂里人很多,好像在拍什么电影里的雨景,其中就有眼熟的刘晓庆等人。


程开颜看了一会儿,就直上办公楼。


办公室里水华老师正在喝茶,这会儿见到了程开颜,脸色古怪的调侃道:“大作家终于有空来了,我还以为你拿钱跑路了呢,剧本呢?”


距离两人上次见面,已经快一个月了。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不是,您老人家还是看看这个本子吧。”


程开颜有点尴尬,这个剧本拖得是有点久。


“行了行了,剧本给我。”


水华老师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伸手拿过公文包,翻出剧本,看了起来。


半个小时后,他才看完,“写得不错,还针对人物背景以及文化差异做了修改,到时候国内一版,国外一版也算是天衣无缝了,到时候拍摄我再通知你。”


“那行,我就先走了。”


程开颜起身告辞。


“哎等等!这几张电影票你拿着。”


水华抽出一摞电影票递过去,北影厂作为北京城唯一的电影制片厂,京城许多电影院每月都会送一些电影票过来,充当福利。


“那就多谢了,免得我买票,正好过段时间跟对象约好了去看电影。”


程开颜看了看,电影票上写的居然是最近新出的庐山恋,说完转身离开。


对象?


应该是那个在话剧表演上出演女主角的那个女同学吧?


水华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