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 > 第267章 慰问采访

第267章 慰问采访

作者:紫苏叶知道 返回目录

傍晚。


南疆军区办公大楼顶楼。


一间办公室门前,两名持枪的警卫员在门口把守。


走廊楼梯口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警卫员们下意识警惕起来。


只见四五位身着得体军装,肩配金星,气息威严沉重的领导,背负双手,踩着沉稳的步伐走到跟前。


“首长好!”


两警卫员立正敬礼,对此为首的领导只是微微颔首。


警卫员连忙打开房门。


咔嚓一声,众人进入办公室后,打开办公室的电灯。


玻璃绿盏吊灯闪烁两下,钨丝通上电绽放出澄黄的灯光,将眼前拥挤的办公室照亮。


眼前这间办公室面积极大,大概六七十平,以木隔板隔断划分为数个区域。


进入到房间,映入眼帘的便是最前方,那张挂在墙上的巨大地图。


黑色墨水勾勒出蜿蜒起伏,复杂多变的边境线、地形图,许多重要地方还勾画着许多红蓝色的箭头,以及各样信息标识,俨然是极为详细的作战地图。


红木办公桌,摆满文件的铁架子,闪着红光的绿色通讯机器,电报尖锐的滴滴滴声还在房间内回响……


这里就是南疆军区总参谋部。


总参谋部作为军队战时的大脑,只要战争开启,就将永不停歇的工作。


从接收着来自各个下辖部队的情报,到确定敌方动向,再到制定作战计划等重大工作都是总参谋部的职能之一。


此时临近七点半。


夜色笼罩整个军区,山边夕阳昏黄,但此时办公室桌前依旧满员。


手持电话不断沟通的干事,带着监听耳机打电报电报员,站在书架前翻找资料的书记员等等都陷入忙碌之中。


整个办公室被这些人和物挤得满满当当的,也被一股严肃庄重的气氛覆盖。


一个年轻的干事或许是工作有点累了,下意识伸了个懒腰,活动活动了脖子,喉咙间发出一丝慵懒的呻吟,正当她转动脖子时,陡然瞥见地上的影子,再仔细一瞧,身后不远处的正站着几位领导。


正好迎上领导们的视线,特别是为首的这位,她更是一个激灵,差点没把她吓一跳。


“首长好!”


年轻的女干事连忙恭敬喊了声。


“没事,年轻人工作忙也要注意身体休息,你们徐参谋长呢?”


为首的一个五十多岁的领导,和蔼的摆摆手,问道。


若是程开颜在这里,就能认出这就是先前他和宁秋月一起见过面的军区大领导,级别高得吓人。


“徐参谋长吃饭去了。”


女干事松了口气连忙解释起来,随后想起什么。


二十分钟之前,老山前线联合指挥部发来一封紧急电报,徐参谋长看过之后,立刻让人通知这位首长去了。


参谋部里的干事们也都非常好奇这封电报里到底提到了什么,能让参谋长这么郑重。


女干事便大着胆子问:“首长!您是为了刚才老山前线打来的那封紧急绝密电报吧?”


首长点了点头,“小同志,去拿过来吧。”


不一会儿,女干事去取了电报过来。


而中途吃饭的徐参谋长也过回来了。


众人拿着电报去了参谋长的办公室,去沙发上坐着翻看起来:


【绝密/加急】


致指挥部:


——第13合成旅143团前线联合指挥部,1980年9月12日。


我部于今晨5时13分在汇水河畔结束战斗,战果如下:


我部出动五千名战士,全歼敌军六千余人!


俘获敌军一位大校军衔指挥官及官兵九百余名。


百门火炮齐发,重挫敌军嚣张气焰。


我部战线推进数十里,占据老山地区大半,目前正隔着老山与敌军对峙相持……


……


“好好好!果然是不负众望!!13合成旅的旅长是杨得志以前手底下的兵吧?好一个炮火齐发!”


首长看完整个战报,饶是他这般位高权重,看到如此赫赫战果也不禁脸色发红,满是惊喜的拍手大笑。


这次居然还活捉一位敌军大校!


要知道再往上一步,可就是少蒋。


“的确是杨首长的兵,之前在南京军事学院进修时,我和他还是同期呢。


这家伙最爱玩的就是炮步兵协同,什么百炮齐鸣,炮火洗地都是拿手好戏了,这次进攻主力143团更是13旅的王牌部队。”


叶永胜闻言,笑着解释道。


“原来如此!”


众人连连点头,脸上也满是喜色。


老山地区早在去年战争正式爆发时,就已经我军攻克的地区。


只是我军取得阶段性成果撤回后,越军又像狗皮膏药一样黏了上来,在老山附近囤积重兵蠢蠢欲动,还扬言打得我军丢盔弃甲,仓皇北顾,不费一兵一力收复老山,越军天兵神威!


可以说这次双方投入上万兵力的会战,由我方取得大捷,沉痛打击了越军的嚣张气焰,更是狠狠地出了口恶气!


首长翻了翻战报,“143团被包围的八连九连伤亡如何?”


这次大会战的开端就是因为被敌军重重包围,深入包围圈的两个连队。


“唉……”


徐参谋长缓缓摇头,沉声道:“伤亡惨重,据说坚持到援军到来时,两个连就只剩下了五十多号人!要知道他们可是顶着前后两个方向,差不多十倍的敌人坚守了整整两天。”


“有此军心,如何不能得胜!接下来做好战士们的伤亡抚恤,过几天开个表功大会……”


首长心中沉重的点了点头,随后安排起接下来的事情,众人连忙记下。


说了好一会儿,首长忽然想起来点事:“那位采风工作组的副组长程开颜同志现在怎么样了?听说他也和八连九连一起被包围了?”


说起来他和这位程开颜有过一面之缘,是个相当不错的年轻人,还在南疆军区工作过。


众人心中有些惊讶,似乎没想到这位会提起他。


徐参谋长笑着说:“放心吧首长,程开颜同志传回情报后没多久,就撤退返回了。


据宁组长说,程开颜在撤退途中遇到了敌军的侦察兵小队,受了重伤,现在在省医院住院治疗。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居然在带着一个伤员的情况下单枪匹马在深山老林里全歼了敌军六人,这可是拥有丰富经验的老兵!”


徐参谋长是知道详情的,这个伤员是京城宁家的人,不过她擅自行动难免犯了忌讳,便主动将其隐去。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难怪这个小同志这么年轻就是副组长。”


众人纷纷感慨。


而说来也巧,这场大捷的关键人物,正是这位程开颜同志。


要不是他和采风小队的作家们发现敌情及时禀报,恐怕这次战况难以预料。


而且这个程开颜可不简单,居然孤身一人返回连队驻地汇报敌情,更有急智选择炸毁汇水河上的铁索桥,阻拦敌人行军,迫使敌军绕路。


为我军调兵行军争取了足够的时间。


恐怕要不是他的及时回转,被包围的两个连队,恐怕早就全军覆没了。


而这场会战,恐怕就没有现在这样辉煌的战果了。


“这个年轻人也算是立下大功,一个文艺工作者在战场上居然不逊色于我们的精锐战士,过段时间的表功大会,也让他来参加。”


首长也有些惊异,这么出色的年轻人他也没见过多少,他想了想又吩咐道:“这样……你们安排一下,明天去省医院慰问一二。”


“您要亲自去?”


众人心头一震,纷纷侧目看向首长。


而一旁的叶永胜心中更是掀起了滔天巨浪,他想过首长或许会高看程开颜一眼,但没想到会重视到这种地步,居然要亲自去医院探望慰问他。


实在令人震惊!


此时首长笑着点了点头,“说起来,我和这位程副组长也算是有缘。”


众人听见这话,顿时心中明白了。


这位程开颜同志可不是普通的文艺工作者,他可是总政治部派下来的采风工作组的副组长。


即便是临时的,级别依旧很高。


更何况这位程开颜同志,还是小有名气的作家,大才子。


这样一个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在战场上立下大功,甚至还成了战斗英雄。


绝对是个大新闻。


另外对部队而言,也有不小的政治意义。


叶永胜心中沉思许久,这时提议道:“那就把记者也带上吧。”


“还是你小叶你有想法,就按你的来。”


……


次日一早。


南疆军区沉重的铁门和哨卡缓缓打开。


一辆军车载着数人,迎着清晨的露水和晨光出发了。


沿着山路行驶一个多小时,终于在九点钟,抵达省医院。


“砰!”


军车车门关闭,下来几位穿着便服,气质威严的中年人。


同时还有一个胸口挂着相机,戴眼镜的年轻男人跟在身后,一看就是记者。


一行人走进医院大厅,一下子就引起了不少病人和护士的注意。


身穿一件格子衬衣的叶永胜找到一个空闲的小护士,“小同志,你们医院是不是有个叫程开颜的病人?”


“是有一个,据说这位程开颜同志可是在前线立下功劳的英雄呢,你们是来找他采访的嘛?我这就带你们去。”


小护士打量了一眼胸口挂着相机的年轻男人,很是好奇的问。


“算是吧。”


叶永胜笑了笑,其实也差不多。


一行人抵达病房门口。


此时房门打开,透风透气。


首长一眼就看到了病房中靠在床头上执笔书写的年轻人,便笑着喊道:“程副组长!可还记得我?”


“首长?您怎么来了?”


程开颜一抬眼,一个有些熟悉的面孔,出现在眼前,心头一震。


这位怎么来了?


“听说小程同志你受了重伤,特意来看看你,毕竟你可是我们此次会战大捷的关键人物,说一句功臣也毫不为过。”


首长表现的十分和善,他直接走了进来,坐在病床边上,笑呵呵的说。


“前线大捷?可喜可贺。”


程开颜心头了然,平静道:“我算不得什么功臣,不过是一点微薄的贡献罢了,比起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们,不值一提。”


他本想问曾经和自己一起并肩作战八连,九连的战士如何了,三营的副营长洪建国怎么样了。


但……


终究还是没问出口,答案就在心里,还不如不问。


首长看到程开颜平静中带着一些悲伤的神色,便知道他在想什么。


心中暗自点头,这一趟来对了。


他笑了笑,从叶永胜手中拿过一个盒子放到桌上,然后拍了拍程开颜的手,温声道:


“看见小程同志你没事,我心里就放心了,这是一点补品,好好养伤,过几天的表功大会可少不了你这个功臣。”


“劳烦首长关爱了。”


程开颜看了眼发现是奶粉,心中感动。


这位可是首长,能亲自来看他,还送上补品。


这种级别的待遇,即便是带点其他目的,也足够重视了。


不过表功大会,这是要给他表功?


叶永胜看到程开颜疑惑的目光,便解释道:“虽然你不是部队的人,但我们做出突出贡献的同志,也不吝啬功劳和奖励。”


“这样啊。”


程开颜并不期待,也不兴奋,心中只是一片平静。


活着的人得了功劳,那牺牲的人呢?


首长大概能看出程开颜的心思,便拍了拍他的手:“小程同志好好养病,我们就不打扰你了。”


“对了,这位解放军报的记者,特意来采访你,你若是有精力可以和他聊聊这次的采风经历。”


程开颜抬头在房间内扫视,发现一个带着眼镜,胸口挂着相机的年轻男人。


看到程开颜看自己,年轻男人笑了笑:“程开颜同志,我是解放军报的战地记者许序,此前在前线做报道工作,在军区听说了你的故事,特意想来采访你。”


“许记者,那我们搞快点吧。”


程开颜没有拒绝。


很快一行人离开,只留下记者和程开颜在房间里。


二人坐着聊了聊,这位许记者虽然长得很瘦,但很健谈。


很快就和程开颜拉近了一些关系。


程开颜一边回忆,一边说。


而许记者在本子上快速记录,终于半小时后,采访结束。


“多谢开颜同志了,您的确是位有情有义的英雄。”


许记者深吸一口气,看着笔记上的平淡的文字,却有种渗出血和战火的感觉。


这是何等的凶险,何等的气魄,何等的情谊。


孤身返回,炸毁铁索桥,奔袭百里山路,只为救下家人。


这样的人值得敬佩。


许记者深深的鞠了一躬,“开颜同志先休息我就不打扰了,最迟两个星期,您就可以在报纸上看到这篇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