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 > 第348章 现实与梦,热议不止

第348章 现实与梦,热议不止

作者:紫苏叶知道 返回目录

腊月二十八日。


清晨七点。


天色晦暗,空中纷飞着鹅毛大雪。


“突突突……”


发动机的轰鸣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灼热的排气管往外冒着的漆黑的烟尘在风雪中格外刺眼。


一辆运输卡车行驶在中央大街上,留下一道浅浅的车辙。


扰人清静的轰鸣,最终停在了中央大街232号。


“书到了!”


也就是新华书店门口。


“卸货嘞!”


抽着劣质散烟的司机捂着嘴哈了口热气,随后扯着嗓子喊。


片刻后,书店里值班的两个店员走了出来。


“师傅帮帮忙呗。”


其中一个男同志十分懂事的递了半包烟。


“行。”


后者接过来捏了捏,满意的点头。


这是一车上新的书籍,文学杂志,全国性报纸,以及本地报纸。


搬完了报纸,送走了司机,摆上书架后时间也到了八点。


店员同志也推开门,开始营业。


今天虽然下着雪,但因为临近除夕。


大街上赶大集,置办年货的人流依旧不少,时不时还能听到小孩儿点着香放鞭炮的声音。


不一会儿,人流缓缓涌入书店里,人渐渐多了起来。


“同志,来一份文艺报。”


一对手挽着手的年轻男女走到跟前,这个身穿黑色长大衣,带着围巾和手套的年轻俊美的男同志温声喊道。


文艺报很受知识青年的欢迎,因此被放在柜台边。


店员同志在手边翻找出文艺报,递过去:“给,您的文艺报……两角钱一份。”


“谢谢,同志。”


模样清俊,如芝兰玉树的青年笑着回应。


和煦的笑容晃得她脑袋发晕。


不过很快一道清雅如古琴的女声将她的思绪打断。


“给你,同志。”


一个穿着白色柔软貂皮大衣的年轻女同志,两只葱白的玉指捏着两枚硬币伸到眼前,话音的重点落在同志二字上。


“……”


店员女同志偏了偏头,看清对方的模样。


好吧。


她默然接过硬币,目视着二人离开店里。


这容貌气质,太般配了。


前者温和清俊,后者清雅温婉。


……


“哼哼……”


一出书店,某个姑娘就不自觉的鼓着小脸,哼哼起来。


这点醋也要吃,不过……


程开颜伸出手指在这姑娘鼓起的脸颊上戳了戳,“不过还是好可爱……”


“啐!”


刘晓莉轻啐一声,将他的手指拍开,“当我小孩儿呢?”


“好了好了,下回笑之前先征求我们家醋坛子的同意好吧?”


程开颜心思细腻,能猜到一些。


“我又没说让你征求我的意见……”


刘晓莉听见这话,小声嘀咕着,怀里挽着的手臂却更紧了几分。


二人给对方拍了拍肩上,头上的雪,戴好帽子,找了家早餐店坐下。


“来个大碗馄饨……”


二人点好早餐,刘晓莉去路边买喝的去了。


程开颜便坦然坐着看起了报纸,一个加大加粗的标题出现在眼前,他思量道:


“透过蓝色的蚊帐,看到蓝色的梦。谢老师的文笔还是这么富有诗意……”


“应该说的是书中那个晚上,姐妹俩在蚊帐里看到龙猫祈福树种生长成参天大树的片段吧。”


程开颜没有再多想,而是沉下心来,翻阅起这第一篇《龙猫》的评论文章。


……


“我想先下一个定义,《龙猫》称得上是一部诠释儿童本位的经典作品。”


“它以最温柔的手掌,托起了童年最珍贵的生命体验——幻想!”


“或者说是梦,儿童的梦。”


……


读到这里,程开颜高兴的笑了起来,像是得到知己一样。


不愧是文坛大家,果然捕捉到了这篇作品的独特之处。


他接着往下看。


“文章看似简单的一条时间线,写下了一位父亲因为妻子生病需要静养,他带着两个女儿搬到疗养院附近的乡下居住,在这里女儿们由此展开了奇妙的,梦幻的经历。


但若是仔细思考,就能发现一些端倪。


那些看似奇妙梦幻的经历,其实是与故事中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妹妹小风钻进草丛,掉进树洞里第一次看见那个憨态可掬,呼呼大睡的大龙猫,扑过去趴在他身上呼呼大睡的情景。


其实和这天早上妹妹小风扑到爸爸身上,想要将爸爸叫醒,却被爸爸搂在怀里睡了个回笼觉是相对应的。


一天爸爸去医院看望妈妈,妹妹则闲不住跟着姐姐去了学校,在课堂上,她画下了自己遇到了龙猫,从程开颜同志潦草的作间画来看,那恐怕是爸爸张着嘴呼呼大睡的样子。


放学回家时,在雨天的车站,两姐妹等候爸爸一起回家,偶然遇到头戴荷叶的龙猫,还有长着八条腿的猫巴士。


其实也是这对姐妹的幻想,爸爸是龙猫,荷叶是爸爸撑的伞,猫巴士是小孩们传言中被鬼屋里怪物吃掉的猫,还有公交车集合体。”


“接下本文中最令人感触的桥段。


在怀着憧憬母亲病情好转的希望,父女三人种下了龙猫先生给的橡树种子后的一天晚上。


姐妹俩洗完澡,和爸爸一起搭建起蚊帐,父女三人趴在地铺上一边看着窗外的星星月亮乘凉,一边听着爸爸讲故事。


随后便发生了姐妹俩深夜从梦中同时醒来,看到了窗外为树种祈祷的龙猫一家,树木在他们合力之下生长成参天大树,龙猫带着他们飞上万米高空的树顶,第二天早上醒来发现种子真的就发芽了。


其实这一副奇幻瑰丽,古老神秘的祈祷情景,就是对应着父女三人在那天早上开垦草地,围成花圃。


种子之所以成长,也是因为父亲平日的灌溉还有生长记录,这些都在父亲的笔记本上一一呈现。


现实是梦的土壤。


但程开颜同志并非将幻想粗暴地叠加于现实之上,而是让梦境如藤蔓般从现实的裂缝中自然生长。


这种处理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二元对立,创造出充满真实感的第三空间,让读者在现实与梦境中自由穿行。


即透过蓝色的蚊帐,看到了蓝色的、虚幻的梦。


最后我想在这里替广大读者问问程开颜同志。


一,这三只龙猫,是不是就对应着父女三人呢?


二,妹妹小风和姐姐小菲,她们其实是同一个人的不同年龄段吧?”


……


“冰心老师的猜测是真的吗?”


身后传来刘晓莉满是好奇的问道,她自从看完了《龙猫》满腔对这个故事格外喜欢。


不仅因为这是程开颜的作品,也不仅是因为故事的温暖与自然。


更大的原因在于,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就是她和小程同志,甚至还有他们未来的孩子……


刘晓莉觉得像这样和谐宁静,温暖幸福的生活真的太美好了!


她现在已经开始,憧憬这样的未来生活了。


当然生病住院这个设定除外。


“可能是,可能不是,小孩子的事情谁又说得清呢?”


程开颜打了个哈哈,没有回答。


“那你是小孩子嘛?!”


刘晓莉不满的抓着他的耳朵,揉了揉。


“这谁说得清啊?”


“哈?!”


二人一番嬉闹,气氛相当宁静和谐。


不过在此之外,谢冰心老师在《文艺报》上撰写的文艺评论,着实让更多的人注意到了前两天刊登在《儿童文学》的《龙猫》。


北京王府井书店。


“同志请给我来一份《儿童文学》,再来一份《文艺报》。”


“儿童文学?”


不等店员疑惑,又有几个年轻人走了进来,喊道:“同志,我要一本儿童文学,刊登了《龙猫》的那一期。”


送走这几名顾客,接着又来了几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同志,一本儿童文学。”


在谢女士这篇文学评论下,不少人都知道了近两年大发异彩的大才子程开颜同志,又出了一部新的儿童文学作品叫做《龙猫》。


喜欢儿童文学的人们非常高兴,不喜欢儿童文学,不常看的人也慕名前来购买。


短短几天,各地书店就宣告儿童文学存量不足,打电话申请加印。


一时间读者们热议不止。


“冰心老师的文章分析的真好,真深刻。


我也感觉龙猫一家,其实就是父女三人,不过小风和小菲两人真是一个人吗?”


“是的吧。”


“其实分析得这么复杂,这么精细其实毫无意义,对于儿童来说现实与梦境其实没有必要分的那么清楚,最重要的是不要逃避现实,也不要沉湎于梦境,我们要学会……”


“学会什么?”


旁人追问,可这人答不出来。


但很快问题有了答案。


第二天,也就是腊月二十九日。


知名文学家陈伯吹先生在文艺报上这样评论道:


“程开颜同志没有让龙猫治好妈妈的病,也没有让猫巴士带她们逃离现实。


相反是让现实与幻想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母亲依旧躺在病床上,但窗台上多了一颗代表希望与生机的玉米。


爸爸依然要熬夜工作,但孩子们知道某个树洞里有个毛茸茸的守护神。


这种处理方式告诉我们:


童话并不是对现实的逃避,而给冷硬的现实裹上一层柔软的糖衣,让我们能有勇气继续向前走。


就像在寻找走丢的妹妹时,邻居老婆婆始终认为她肯定是“梦游“跑出去了,而不是走丢不见了,到时候醒了肯定会自己回来的。


因此我们要和孩子们一样,永远保留着那个雨夜遇见毛茸茸神灵的秘密。


现实与梦境,就别分得太清了。


……


紧跟其后,《浙江日报》刊登了来自知名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学者蒋风对《龙猫》的评论文章——


《龙猫是儿童温柔的庇护所》


蒋风教授在文章中这样评论道:


在《龙猫》中,程开颜同志将复杂的现实困境转化为童话滤镜下的奇幻冒险,用儿童本真去感知世界,让这个故事成为了成人与儿童共同的心灵栖息地。


充分体现了儿童本位这一思想。


故事严格遵循了小风与小菲两姐妹的的视线高度:


如橡果子的滚动轨迹、阁楼台阶太高,衣柜里煤煤球的触感,都以儿童特有的微观视角呈现。


父亲的视角也不是传统的,古板的成人视角,而是弯下腰来和孩子一起观察世界。


……


其次龙猫这种“去危险性”的幻想生物,既满足儿童阅读者对神秘的向往,又确保他们的心理安全感。


考虑太周到了,程开颜同志。


龙猫的存在让大自然不再是陌生的荒野,而是有着温柔守护神的游乐场。


最后我想说的是,《龙猫》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不试图“教育”儿童,而是蹲下来与他们分享一个美好的童话。


当我看到小风趴在龙猫肚皮上酣睡时,我希望这是所有孩子都值得拥有的、被爱轻轻托住的美好童年。


……


接连几位文学界,学术界知名人物都对程开颜这部《龙猫》发表了意见和评论。


以至于越来越多的读者,作家,还有评论家都参与进来。


有的分析姐妹俩是不是同一个人,有的分析龙猫这种神奇生物的原型,说是兔子、老鼠,猫,龙的结合体。


有的分析母亲的病会不会好,有的分析像像文章中这样的父亲,会不会有失威严,不符合传统父亲的形象……


一时间,许多评论如雨后春笋般刊登。


……


BJ朝阳书店。


“诚如蒋风教授所说,龙猫真是一部好作品,让我一个不喜欢儿童文学的人都喜欢上了儿童文学。


其中真挚的家人感情令人为之触动,特别是文章中的父亲,他真的会设身处地的从女儿们的角度去设想,也很有童心的将龙猫说成是森林的守护神。”


“是啊,爸爸太温柔了,要是我有这样的爸爸就好了。”


书店的书桌上,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不禁感慨道。


身旁路过了一对姐妹。


正是福利院的那对姐妹,小鹤与小鲤鱼二人。


牵着姐姐手的小鹤听见这话,扯了扯姐姐的手:“姐姐……他们是在说大哥哥写的龙猫吗?”


那天中午,大哥哥给她讲过龙猫的故事,故事中的姐妹俩很像她和姐姐,因此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那么美好的生活,她真的好想和姐姐一起过。


“是啊……好像程哥哥本来就像爸爸一样温柔。”


小鲤鱼心中悄然间记起了那天,程哥哥得知妹妹病情时,说有困难可以找他。


那声音真的特别温柔,特别美好。


“姐姐……我想爸爸了……”


小鹤仰着小脸,瘪着小嘴说,晶莹的泪水在粉色的眼睛中打转。


“我也……想了。”


小鲤鱼咬着嘴唇,涩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