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四合院:重生安逸生活从傻柱开始 > 第399章:家有一老

第399章:家有一老

作者:抽的是徽商 返回目录

何雨柱也是管杀不管埋,总归办法是给郭家出了。


其实更好的办法是郭父退休,把工位让给郭家老大。


那样郭家老大以后的人生就是大不同。


但何雨柱肯定是没那么善良的,郭家老大不是郭磊,他犯不着对人家那么好。


何况这里面涉及的事情也是不少,比如郭家老大那边参加生产合作小组的田地,都是郭父解放前真金白银购买的。


在郭父这种老想法来说,那块田地就是可以父传子,子传孙,郭家一直种下去。


还有就是就算郭家老大过来了,他的收入以及生活条件也是抵不过郭磊。


兄弟之间收入出现差距,再加上郭家大儿媳又是个不省心的,肯定会起矛盾。


何雨柱不让雨水再过来,这回又下大注,搬了一批粮食过来,也就是这个原因。


人家父子兄弟的事,他掺和着没意思。


等到郭家真难的时候,伸手帮上一把。远比在里面东劝西劝更有用。


可是看着消瘦的郭书苗,还有脸上有些浮肿的郭母,何雨柱还是忍不住的说了出来。


毕竟,在何雨柱重生后,邻里之间,也就郭家老两口对他有个长辈样,对他的关心基本上没夹掺目的。


郭父叹息了一声,郭母却是看了一眼外面两个在跳皮筋的丫头,这才小声说道:“柱子,你眼光一直准。有件事,你帮我们拿个主意。


老大那边想跟我们换一换。”


何雨柱脑子都炸翻了,他不可置信的看向郭家老两口。


郭父垂眸点头,


何雨柱明白这个意思,这跟何雨柱能想到的办法差不多,但结果却是很不同。


何雨柱想的办法是郭父退休把工位让出去,他们老两口还是生活在城里。


虽然退休金可能低一点,但找点零活,加上户口粮本,生活质量不会下降多少。


而郭家老大那边的意思是,让老郭两口子回乡下种地,他们夫妇进城上班。


这是完全不顾老两口死活了。


何况里面还有一个郭书苗。


何雨柱脸色冷了下来,他无法接受这种自私的行为。


何雨柱也终于明白,郭磊的愤怒从何而来。


何雨柱笑道:“郭叔,这批粮食,您二老拿一半,我送一半去我师父那。


以后还不知道会怎么难呢!


说句您二位不高兴的话,


您二位这把年纪了!现在公社都是按劳动记工分的,您二老觉得你们回乡下,能干什么?


老大这做法?这做法!


我要是郭磊,我都要揍他一顿。”


何雨柱说完这番话,也是喘得不轻。他已经强压着内心火气说这番话了。


按照他的想法,就是当年郭家的事,明明白白的,郭家老大当初分家的时候选择拿着真金白银回乡下置地买田。


留下身体不好的父母,以及年幼的郭磊。


如今见乡下不好了,又想着回来。


这种事,就真正不为人子了。


这要他的兄弟,何雨柱一分钱都不会补贴。


但说到底,这个就是郭家的家事,他一个外人也不好管。


何雨柱原本想着把近百斤粮食全部留给郭家的,当然是一分为二。


让方娟那边跟老郭这边一家一半。


但看郭父这态度,还是想着苦自己不能苦孩子那一套。


也不能说他们错,但何雨柱就是心里不舒服。


世界上的事就是如此,在家事上,没什么对错,别人也插不进去。


何雨柱没给意见,但他的做法却是相当明确的意见。


何雨柱走后,郭父郭母面面相觑,半晌,郭父开腔道:“明天托人带信去乡下,让老大把大孙子送来。”


郭母担忧道:“老大他们就不管了?”


郭父瞪了一眼说道:“慈母多败儿,柱子原来脾气直归直,可对咱们两个什么态度你不清楚?


他都被气成那样!


你想想看小磊该多揪心?


老大耳根子软,让他多吃点苦也好。


娘们当家,房倒屋塌。


他光信他媳妇,咱们一大家子不能被他拖累死。”


郭母抹着眼泪,却是不说话。


郭父继续说道:“方才柱子很多话没说,我知道他意思。


这种事毕竟是咱们郭家的家事,他不好多嘴。


但咱们也该想到。


就大儿媳那个性子,就算我们让一步,跟老大家换换,她也不会知足。


她日子比不过老二家,还是会折腾。


老大是儿子,老二也是儿子,娟娟现在肚子里也带着郭家的种。


咱们当这个家,就要该断就断。


不然全家都要倒霉。


至于老大进城,过个两年,


要是情况不好转,我这个工作总归要留给他的,不给他也是要留给我大孙子。


让他受点苦也好,吃苦了才能看得清人心。”


郭母抹了抹眼泪,低泣几声,却也是点了点头。


郭母奇怪的问道:“那刚才柱子在的时候,你怎么不说?那孩子可是带着气走的。”


郭父挥挥手说道:“这事就不该牵涉上那孩子,你嘴快说出来了。


你让人家孩子咋给我们家作主?


偏向郭磊,你不高兴。


偏向老大,明白着坑郭磊。


你也是被脏东西迷了心,竟然说出这种鬼话。”


老两口说话直来直去,却是把事情敲定了。


这也只能说明,老郭同志早就下定这个决心了。


何雨柱拉了一半粮食,却是到了王福荣这边。


王福荣看到了也觉稀奇。


别的地方可能缺粮食,但他这边,现在这个时间段还真不缺。


何雨柱也没多解释。


反正东西都拉过来了,该怎么处理就是王福荣的事了。


当然,理由还是那个。


同事上半年送过来换钱的,忘了,就一直留在家里。


王福荣现在有点佛系了,却是捧着个紫砂茶壶吸溜了一口,这才说道:“要是有,这些东西还可以再存一点。


你那边没地方放,师父这边这个地窖你随便放。


不要在外面招摇。


这两年,我感觉会很不好。”


何雨柱点点头,老人的直觉相当准。这该是他们多少年的社会经验总结出来的。


王福荣又说道:“我这边你不用担心,师父有钱有门路,你爹能找到的东西,我也能找到。


还是那句话,谁都不要说,包括你那些师兄弟!


人心这玩意,谁都说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