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四合院:重生安逸生活从傻柱开始 > 第1213章 :莫名其妙加心虚

第1213章 :莫名其妙加心虚

作者:抽的是徽商 返回目录

养鸡场的事情,其实何雨柱早就料到了。


甚至当地公社把他一请过去,何雨柱就找到了发鸡瘟的原因。


环境太差了。


何雨柱养鸡的时候,没抓别的,抓的就是环境卫生。


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


何雨柱前世虽然没养过鸡,但他活了那些年头,也经历过几回因为瘟病造成的养殖减产,不论什么,鸡鸭猪羊牛,都有过一地牲口全灭的情况出现过。


何雨柱知道自己优势与劣势,这个年头还没什么大规模养殖,何雨柱是第一个搞,所以只要抓好卫生与防疫,就很容易出成绩。


如果当地公社,一直就按照何雨柱制定的卫生条例去执行,也不会发生大规模的鸡瘟。


但很明显,当地公社没严格执行,很可能还把何雨柱制定的那些规矩,当成了脱裤子放屁,多次一举。


何雨柱看到的场景,是工人没换工作服,场地里到处都是鸡粪,那些鸡喝的水,都有点发绿。


哪怕何雨柱去的是早春,那里面也是臭气熏天。


而调查到出事的原因,却是很奇葩。


有养鸡场工人,把自己家里养的鸡带了进去。


也不是为别的,就是为了让自己家鸡,吃几口公家饲料。


这不是个例,而是很多人都是那样做的。


毕竟公社那边,按照户头,每家都可以养两只鸡。


这个上面,管理松懈,那么自然就有着想贪小便宜的人。


养鸡场有暖气,饲料又管够,所以就算冬天,还是有母鸡能产蛋。


而农家养的鸡,天寒地冻的时候,很少会有产蛋的念头。


动物也是知道什么环境适合繁衍的。


能节省饲料,还能多收一季的鸡蛋。


只要有一个人带头把自己养的鸡带进去,那么别人自然有样学样。


而外面的鸡,难免就带了病菌的,出现这种问题,也就正常了。


当然,这个答案,是当地自查的时候找出来的原因。


何雨柱还是认定了环境不行,以及定的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


反正他把自己的认知全部跟陪同领导说了,没管对方脸色如何,扭头就走。


没回家,没回农场,直接去了澡堂子,好好的洗了一把,并且把身上衣服,全部放在澡堂蒸汽炉上好好蒸了一下。


那个鸡场毕竟是他手里建设起来的,哪怕何雨柱再不喜欢当地的公社领导,但遇到事情,对方求上门,何雨柱还必须要帮忙。


但他也犯不着为了当地领导的面子,说什么假话。


说白了,何雨柱现在已经不在当地公社混了,


以前被针对的各种怨气,


他不会想着没事找事,但碰到事了,他也不会轻易放过。


本来就是管理的责任,却是推卸到一两个带鸡进农场的工人头上去。


这玩法,反正何雨柱信有那回事,却不是最主要原因。


并且何雨柱也叮嘱了农场当地公社,像是那个公社过来的人,不许靠近农场。


很可能身上就带了染鸡瘟的东西。


这话自然是危言耸听,毕竟本地公社,也有人家养鸡的。


何雨柱的农场倒是没几只鸡,但要是那边的鸡瘟传了过来,那这边公社,家家户户散养的鸡也得死一大片。


后来据说是区里派了几个兽医下去,调查结果递上去的时候,直接负责养鸡场的几个公社领导,都倒了霉。


而那几个人,正是当初给何雨柱设立各种阻碍的。


这也算君子报仇,三年不晚了。


何雨柱当初没报复,但何雨柱把鸡场交出去那一刻,就知道这个结果了。


这是正常,有周期性的,像是大规模养鸡,哪怕一切规章制度都执行严格。


但风险仍然存在,规章制度的执行,不是可以完全避免风险。


而是避免意外的风险,


以及内部的风险发生时,能第一时间察觉,并做出应对措施。


而当地公社,很明显,没有那样。


所以出问题是正常的。


何雨柱在这个上面不亏心。


别的不说,因为何雨柱搞出来的这些,很多城郊的公社,都算小富一下。


要不是因为粮食的限制,那说不定有些城市,都能在白条鸡上市的时候,实现鸡肉自由。


没办法,很多地方想养,却是没那么多的余粮可以养。


也就四九城这样的几个大城市周边,以及若干自主权比较大的农场,才能如此养鸡。


喝酒的事,又出来了后续。


市府这边的领导第一次铩羽而归后,第二次是有准备而来。


从哪请了一个喝酒高手,要跟外贸口那帮人比一比。


谁能想到,外贸口过来的人,这次又改变了玩法。


一进会议室,何雨柱还没按照流程给双方介绍。


外贸口领头人就直接问道:“最多能给我们多少份额?”


市府领导吱吱呜呜,想了半天说道:“按理来说,我们作为地方,应该配合你们外贸口的工作。


但我们也难啊!……


四九城现在近八百万人口,而且大多数都是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家庭。


他们手里有钱,就想着给家人吃好一点,你们看着每天去肉摊那边瞅瞅,有多少人排队。


以前我们是没办法,全靠兄弟省市支援。


现在咱们有了自己的养猪场,要是市民知道我们把养的猪全部送去了外面,那估计会冲到我们家里,把我们当猪宰了。”


市府领导是个老实人,他说的话也没错,现实情况的确是那样。


但一副黑框眼睛,身着西服的外贸口领导,肯定不满意这个答案。


外贸口领导起身,抬起手腕看看手表,然后又是冷声问道:“我就问市府能给外贸上多少份额?您给我一个具体数字就成。”


“两千,最多两千头。


我们三年计划,准备达到养殖一万头,今年明年估计都没这个数字。


能挤出两千,就很不容易了。”明明是谈判,而且两边也没什么统属关系,但市府的中年领导,却像是跟上级汇报一样。


头上的冷汗都下来了。


却不料,外贸口西装男,也不扯皮,又看了一眼手表,对着何雨柱抱歉一声说道:“市府同志,何场长,我今天跟外商有个会,我就先走了。


咱们下次约时间再谈。”


说罢,转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