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 第六章 魏王不悌;圣人至

第六章 魏王不悌;圣人至

作者:太清妖道 返回目录

在百官惊讶的目光中,李承乾平静的迈步向前,从李泰身侧走过,轻声说道:“青雀,每临大事要有静气……你,太急了。”


一句话说完,李承乾继续向前。


李泰站在那里,嘴巴张合,满脸茫然,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走上两步的了滕王李元婴,低声说道:“殿下,该走了。”


李泰这才回过神来,脸色瞬间变得无比难看,他目光快速的扫了群臣一眼。


无数的朝臣目光向前,仿佛根本没有在看李泰一样,但……


李泰一咬牙,快速转身,然后追上李承乾,最后和李承乾并排而行。


李泰侧身看向李承乾,李承乾并没有看他,但他的腿脚在行进之间,依旧很不利索,甚至于相比平常走路要慢。


能够明显看得出是有伤。


但现在这个时候,已经不再是李泰弄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了。


太子有伤。


断腿,跛脚。


这大半年,这些话传了不知道多久。


甚至于还有李泰在其中的推波助澜。


人心在这一年之中剧烈的变化,李泰最是清楚。


因为人们对太子重伤的印象越深,对李泰就越有利。


可是就在刚才,腿脚虽然不利,但并不影响行走的太子,却被亲弟弟带的要大踏步的行走。


李泰想要将李承乾的伤势实情,逼出来的心思不要太明显。


群臣谁看不出来。


但,太子有伤啊!


太子重伤未愈啊!


李泰作为太子亲弟弟,却在这个时候玩弄这种心思,不知道多少人,对李泰的印象彻底变差。


不悌。


孝悌孝悌。


不悌,何孝……少数人想的极深。


仅仅是一段路,从太子出现在承天门,到走出宫道,乃至于走入太极殿广场。


仅仅这一段路,魏王在不少朝臣当中的印象,已经差到了极点。


尤其是魏征。


……


长孙无忌有些惊讶的看着李承乾的背影,自从出现在承天门到现在,李承乾没说过几句话,却已经将李泰狠狠的坑了一手。


长孙无忌有些不敢相信,这还是自己认识的那个承乾吗?


在承天门下的时候,李泰原本就想要和李承乾说话,那个时候,长孙无忌就看了出来,李泰对于李承乾的出现完全没有准备。


但是李承乾却以宫门要开,止住了李泰的问题,甚至将他的话憋了回去。


从进入承天门,到出了太极门,这段路虽然不长,但长孙无忌能够想象到,李泰心中的疑惑究竟被压的有多深。


所以出了太极门之后,李泰才忍不住的加快脚步,甚至超过了李承乾,以此来试探他的伤势。


若是按李承乾原本的性格,他的腿即便是有伤,也会和李泰比一下。


但,这一次他没有。


轻轻一句话,就将他腿脚有伤,而李泰却不体恤的印象,深入到了群臣心中。


这里面很短促,但激烈无比的人心算计,这绝对不是他所认识的李承乾。


那么是谁呢?


究竟谁在帮助太子,给他出主意?


还有,太子的腿伤究竟如何?


他是好了,还是说用别的什么办法,装的?


这一切,都必须弄清楚。


长孙无忌抬头,前方是已经是广阔雄伟的太极殿。


……


李承乾没有在意长孙无忌的目光,他的注意力,全在眼前越来越近的太极殿上。


太极殿,东侧是门下省,西侧是中书省。


太极殿,坐镇中枢,掌控天下。


太极殿,它的主人,属于皇帝,属于李承乾的父亲,太宗皇帝李世民。


他的父皇。


自从他断腿以来,就再也没有来过东宫的父皇。


今日,他终于要再见他了。


李承乾轻轻低头,眼底刻骨的恨意再度被深藏,再度抬起头的时候,他的脸上已经满是平静。


平静之中带着郑重。


他的父皇,操弄天下,操弄万物,但对于政事,他是最认真的。


魏征有句话,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出自《荀子.哀公》)


他的父皇是牢牢的记住,并且起履而行。


断腿之前,李承乾虽然偶有荒唐,但对待政事,他还是继承了父皇那种从骨子里认真郑重的态度的。


这便已经足够了。


玉阶之前,长孙无忌,李元婴等人,下意识缓停一步。


只有李承乾和李泰肃然上前,走上台阶。


李承乾右脚先行,踩在了台阶之上,左脚瞬间就跟了上去。


明黄色袍裙之上,一般人也看不出什么异样。


但是这个时候,后方群臣当中,一个人的眼睛却不由得亮了起来。


阎立本,将作少匠阎立本。


作为大唐顶级的将作大师,阎立本终于在李承乾迈步抬步之间,察觉到了异样。


袍裙之下,太子虽然在勉强上台阶,但是他能清楚的看到,太子行动之间,似乎全部都是右腿在用力,而他的左腿,一直都是被拖着的。


这说明,太子的左腿依旧有伤,甚至可能很重。


左腿被拖着,那便是跛脚了吗?


阎立本神色神色一震,在李承乾踏入太极殿的一瞬间,阎立本终于彻底的确认了这一点。


太子不知道有什么办法,将行走的力量,全部都压在了右腿之上,左腿最多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


机关?


阎立本的脑海中顿时闪现出了这两个字,眼睛闪烁之间已经彻底肯定。


随即,阎立本的目光落在了自己侄女婿的身上。


魏王李泰。


阎立本心中暗说:殿下啊,你不用那么着急的……不过,也无所谓,太子跛脚,皇位依旧是殿下你的。


……


太极殿中,长孙无忌立于群臣左侧上首,滕王李元婴立于群臣右侧上首。


李承乾站在御榻左侧第三阶金阶之上,李泰站在他的左下,第一阶阶梯之上。


太子年长,可代行监国,故立于诸臣之上。


魏王仅次于太子,故立于太子之下,诸臣之上。


若是正旦大朝,那么还会有一个人,也立于金阶之上,那个人,就是晋王李治。


太宗皇帝的三个嫡子。


李承乾手捧着玉笏,神色恭敬的站在金阶之上。


李泰,还有数十位朝中重臣,也都是如此模样。


清晰利索的脚步声从太极殿东厢房传来,随即,内侍省典仪高呼道:“圣人至!”


“臣等恭迎陛下。”群臣齐齐俯首。


当今皇帝,天可汗,李世民,至太极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