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 第二十章 皇爷爷,孙儿愿意认罪!

第二十章 皇爷爷,孙儿愿意认罪!

作者:姜阿山小树 返回目录

这玩意真有什么大用?


看着朱允熥这幅信心十足的样子,朱允炆也不由得有些惊疑不定了。


旋即,他心中摇了摇头。


这不可能。


虽然他不清楚这东西有什么用,但顶天了也就是一个好玩好耍的玩意儿。


说它是什么利国利民的大宝贝,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三弟,你怎么能和皇爷爷这么说呢?”


“孝顺谦卑礼,乃是做人的基本。”


“皇爷爷对你不薄,才这般年龄,便封你为王,你就该好好孝敬皇爷爷,如何还能这般向皇爷爷讨要赏赐?太不应该了!”


说完,朱允炆又立即装出懂事孝顺的模样,向朱元璋道:“三弟年幼无知,皇爷爷莫怪。”


朱允熥笑道:“我孝顺皇爷爷,当然是天经地义的事。”


“但皇爷爷身为天子,也该赏罚分明,如此方能得天下人之心。”


“我来讨要赏赐,可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天下人讨要,为了给咱大明朝廷树立有功必赏的信誉。”


老朱冷哼道:“你还是先好好说说,这是啥东西,有什么用途吧。”


“若果真如你所言,确有大用,利国利民,咱自不会吝啬赏赐。”


“若是伱谎言逛骗咱,那就不是重重赏赐,而是非要重重责罚不可。”


朱允炆立即在旁边道:“皇爷爷,三弟纵有万般的不是,那也是您的亲孙儿,我的亲弟弟,您再怎么罚他,也不能真的将他圈禁一辈子啊!”


“最多,最多,您夺了他的王爵,孙儿可以好好养他一辈子,让他逍遥快活,一生无忧。”


他表面上是求情,实则是暗暗提醒老朱,要废了他的王爵。


朱允熥却丝毫不以为意,反而拍着胸膛道:“没关系,若真不是利国利民的大宝贝,皇爷爷圈禁我一辈子,我也绝无怨言。”


他将东西放到桌子上展开,方不紧不慢的做起介绍。


“此物名唤滚筒式油印机,乃是印刷书籍文字的无上利器。”


“只要用在蜡纸上写下文字,将其平放在纱网上,再将纱网架放到纸上,用油墨滚筒在腊纸上滚一下,便能复印一张纸的文字。”


“印刷简单方便快捷,较之寻常的活字印刷,雕版印刷,大约也就是增强一万倍吧!”


“有了此物,我大明王朝甚至可以让每个人都读书识字,让天下人人皆是读书人。”


“什么?”老朱大惊失色,霍地一下,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朱允炆也是面色一变,当即道:“三弟,这话可不是玩笑,你可不能在此事上欺骗皇爷爷。”


朱允熥摇头道:“我哪敢骗皇爷爷!”


他将制作好的蜡纸拿出来,当着朱元璋面,用早就制作好的鹅毛硬笔,在蜡纸书写了几行字。


随即,将蜡纸放在纱网上,按照刚才所说的办法,再放入白纸……用滚筒重重压一下,取出白纸,上面果然浮现出刚才所写的字。


接着,朱允熥又印了第二张,第三张……


“皇爷爷,你看,有了这个宝贝,以后印刷书籍文字,就是这般容易!”


这是最简单的油印机。


在前世他读小学的时候,还曾亲眼看着老师,用这种简陋的机器,给学生印刷考试的试卷。


后来才慢慢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打印机的普及而淘汰。


因为这类油印机的工作原理与操作过程都太简单,机器也太简单了,只要看一眼就知道是怎么运作的。


故而,朱允熥想到该要制作些什么东西的时候,很快就想起了这家伙。


但即使如此,他还是吃了不少苦头,才制作完成。


这個时代的工业水平委实太低了。


在后世稀松平常,很容易造出来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制作都不容易。


若非他是老朱的孙子,亲王之尊,要什么有什么,各色匠人尽皆随便号令,只要在一旁指挥,讲述该怎么做怎么做就行。


否则,单凭他一个人单打独斗,绝对不可能做出来。


“真有这般神奇吗?”


老朱一把抢过他手中的油墨辊滚筒,铺上白纸,先滚油墨,再压印纸,取出来一看,顿时仰天哈哈大笑。


“神物啊!神物!”


老朱手足舞蹈,喜不自禁。


如果说老朱当皇帝之后,还有什么人生理想,那大约就是两个。


一是让天下人人都能吃饱饭,不饿着。


毕竟,老朱是从小饿过来的,深知民间疾苦。


他勤政治国,所为的,几乎就是这一点了。


第二,便是天下人个个都能入学读书,人人皆可识字。


为此,老朱不顾朝堂上满朝文武大臣的集体反对,强行在全国立公学,推行义务教育。


没错!


这个时代的大明,有着全世界最早,也最完备的义务教育!


历史上第一次,老朱将国家公办学堂,开到了广大的乡村地区!


在洪武二年,大明还没有一统天下,战事还在各地继续的时候,老朱便迫不急待的铺开了公办学堂。


他要让天下人人识字。


他要让大明子民个个知礼守法。


朝堂上,没有一个大臣支持老朱的做法。


无论是刘伯温,李善长,胡惟庸等大臣,还是那些口口声声立志传播圣人道德文章的文人大儒,全部都反对老朱的这一政策。


对这个时代大明来说,将公办学堂普及到全国的乡村,多少有点不切实际。


可老朱就是不顾所有人的反对,一意孤行,坚定不移的推行了。


历史上,这项政策,因为受到朝野上下的一致反对,在老朱死后,很快就被废除。


但至少现在,老朱还活着,全国性大规模的公办学堂还在继续办。


这是老朱的梦想。


一个帝王的梦想!


不过,老朱也很清楚其推广的难度。


也知道这项政策,大多流于表面,实际执行得并不好。


可没有办法。


光是给学生们发放书籍这一项,朝廷的财政就负担不起,老百姓也负担不起。


无他,书太贵了!


活字印刷虽然早就已经被发明出来,但实际使用中,大多仍以雕版印刷为主。


因为汉字是象形字,而非字母文字,排版太困难了。


雕版印刷的工匠,不需要认识字,照着雕刻就行。


活字印刷的工人,要拿出汉字进行排版,首先的第一要求,就是自己能认得字。


可不同于后世人人普及的九年义务教育,在这个时代,读书识字仍是一项十分高级的技能。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能认识几千上万字的人,随便做点啥不能营生,不能好好过日子呢?


为什么还要做低贱的排版工匠呢?


因为印刷困难,在这个时代,还是有很多书籍,仍然依靠手抄。


实际上,一直到数百年后的清朝,曹雪芹写出《红楼梦》,坊间竟相传阅,还有许多人去手抄红楼梦。


每抄一本,卖掉可得数十金。


因而有许多人靠手抄红楼梦谋生,以此养家糊口。


也给后世留下了各种不同的红楼梦手抄本!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印刷技术的不方便和落后,才有了手抄的赢利空间。


相比之下,只要用鹅毛笔在蜡纸上抄写一遍,就能轻轻用油墨滚筒印刷千份万份的油印机,简直不要太方便了。


有了油印机,就有了快速且廉价印制千千万万书籍文字的可能,让人人皆能读书识字真正成为现实。


从而实现老朱一生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


这如何能不让老朱兴奋万分呢?


“皇爷爷!”朱允熥趁热打铁,道:“孙儿认为,身为治国者,不能光自己读书,而要让天下人人读书,让圣贤的道理,让国家的律法,深入每一个人心中。”


“故而,孙儿才研究出了滚筒油印机,有了此物,就可以印刷无数的书籍,让天下更多的人读书识字。”


“为了制作此物,孙儿耽误了几日的功课,没有去好好读圣贤书。”


“但孙儿认为,这也是读书,是为天下千千万万的人读书!”


“让天下人人有书可读,让大明的百姓子民个个识字懂礼,远比孙儿一个人独自读书要重要。”


“若此举有什么不对,还请皇爷爷责罚!”


“孙儿,愿意认罪!”